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5 12: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塘桥活动中心的作文,要想写得出色,确实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写作目的和中心思想 (Clarify Purpose and Central Theme):" "你为什么写这篇作文?" 是为了介绍塘桥活动中心给不熟悉的人?表达你对它的喜爱和感激?分享你在那里的难忘经历?还是评论它的设施或服务? "你想通过这篇作文传达什么核心信息?" 是它的热闹氛围?对社区居民的重要性?某项活动的特色?还是你个人的成长变化?
2. "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和内容 (Choose the Right Angle and Content):" "聚焦具体方面:" 塘桥活动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地方,你可以选择重点写某个或某几个方面,比如: "设施:" 宽敞明亮的场地、先进的健身器材、充满童趣的儿童乐园、安静的书吧等。 "活动:" 健身操、舞蹈班、书法课、绘画课、棋牌活动、亲子活动、讲座沙龙等。 "氛围:" 活跃热闹、温馨和谐、邻里互动频繁等。 "影响:" 如何丰富居民生活、促进邻里交往、提供学习娱乐场所等。 "个人经历:" 你第一次去时的情景、参加某个活动的故事、认识新朋友、学到新技能等。
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月饼DIY、非遗漂漆、中秋音乐会、露天电影……今天,在中秋节到来之际,塘桥街道在南浦广场公园举办了“月满塘桥乐享中秋”2024年中秋塘园会暨“百人百团,一居一品”首场巡演。
本次活动由塘桥街道党工委、塘桥街道办事处主办,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塘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承办。活动以“市集+演艺”的形式,激发居民自觉参与文化事业的热情,构建充满活力与艺术气息的社区环境。
图说:“月满塘桥乐享中秋”2024年中秋塘园会暨“百人百团,一居一品”首场巡演举行。主办方供图,下同
“百人百团,一居一品”
中秋佳节,是团圆与传承的美好时刻。街道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契机,共组织开展了“品中秋”“秀中秋”“赏中秋”3大板块内容、共50余场活动,包括月饼DIY、非遗漂漆、中秋音乐会、戏曲沙龙等。同时,将“塘园会”品牌项目与“百人百团,一居一品”文化聚力项目有机结合,精心策划了互动游戏、传统手作、便民服务、演艺观影4大板块,共12个文化项目,以手工制作、节目表演、义诊咨询等多样化文化内容与形式给居民带来丰富的中秋体验。
伴随着居民文化团队喜气洋洋的器乐联奏,“百人百团,一居一品”首场巡演拉开帷幕。舞者们身着传统服饰,在舞台上翩跹如蝴蝶;街道阿卡贝拉极光人声合唱团《新不了情》一曲引领着观众穿越时空,悠扬的歌声回荡在耳畔;蓝村居委读书会迎着月光,带来《明月几时有戏》《中国话》等精彩朗诵节目;童声独唱《感恩》则再次激发了现场观众的共鸣之情……“群众舞台群众演,百姓演给百姓看”,街道为群众搭建了这一展示自我、感受文化的平台,每一个节目,都展现了社区居民的智慧才华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活动现场还有不少志愿者为活动参与者提供指引和帮助、维护现场秩序和做好安全保障等。
塘园会市集热闹非凡
塘园会市集也是热闹非凡。在传统游戏体验区,玉兔拔萝卜、投壶等游戏让小朋友们兴奋不已;祈愿签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参与者,大家在竹制的祈愿牌上认真地写下祝福语。在传统手作体验区,居民们与专业工匠人面对面交流,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跟着老师的讲解了解如何制作精美的烧蓝饰品;石膏画匠人通过细致地描绘刻画作品,让现场居民感悟非遗文化和工匠精神;按照步骤小心翼翼地将鲜花固定在透明的灯罩上,亲手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压花灯工艺品;琳琅满目的传统挂饰,不仅吸引了居民驻足欣赏,更为现场增添了浓厚的中秋文化气息。
此外,街道还特别了辖区双季花艺、“塘空间”梦工坊咖啡馆、摩尔口腔等商家参与,组成便民服务区。鲜花售卖、口腔健康咨询服务,让居民在接受便民“微服务”中提升幸福感。来自梦工坊咖啡馆的“心青年”们带来了独具特色的手工制品,居民在摊位前驻足挑选,精巧的手工作品令大家赞叹不已。“心青年”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也将公益之种播撒于每个人心间。
让文明风尚沁入社区肌理
随着夜幕降临,露天公益电影吸引了不少居民围坐在舞台幕布前,共同享受这份与家人朋友团聚的美好时光。
在本次活动启动仪式上,启动了“月满塘桥乐享中秋”塘桥街道2024年“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系列活动。
据悉,今年塘桥街道重点开展“百人百团,一居一品”社区文化聚力工程项目,已组织培育精品团队30个和特色项目33个,并结合延时服务开展进社区、进楼宇、进学校和进军营等160余场文化活动,累计服务超过4500人次,探索以高效的文化治理方式助力社区工作更加深入有效开展。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聚焦“人民城市,文明风采”“我们的节日”等主题,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进一步加大优质活动项目供给,探索文明实践融合+、文艺+、服务+等塘桥模式,让文明风尚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沁入社区肌理。
端午时节,艾叶飘香。在上海浦东塘桥街道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端午文化活动正在展开。今年,塘桥街道以“我们的节日·端午”和“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为主题,以进社区、进医院、进商圈、进部队等多种形式开展端午系列活动,使古老的端午习俗在现代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
时尚设计赋能现代生活
在塘桥公园“塘空间”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一场名为“端午时尚工坊”的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热情参与。活动室内,参与者们正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天然珍珠、水晶碎石和鎏金铜线,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这些传统材料被巧妙地编织成一条条兼具复古与摩登气质的眼镜链。居民李女士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这条眼镜链既实用又特别,戴着它上班感觉把端午的祝福也‘戴’在了身上”。
仁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同样热闹非凡。为满足都市白领对文化个性与品质的追求,街道与辖区医院进行文化共建,特别策划了绣球耳饰制作等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的创意手作活动。指导老师将寓意平安的传统元素与现代珠宝设计理念相融合,指导参与者制作出适合职场佩戴的时尚饰品。“小而美”的体验形式,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了文化减压新选择,通过这种创新的形式,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端午文化浸润邻里温情
除了面向白领群体的创意手作活动,塘桥街道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面向不同年龄层居民的文化体验项目:“寻美塘桥”主题作品征集活动鼓励青少年用画笔记录社区风貌,为社区注入鲜活的文化活力;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纷纷策划开展“粽叶传情”活动,让社区居民围坐一堂,年长者手把手教授年轻一代包粽技巧,分享习俗,让“家的味道”在粽叶清香中弥漫;艾草挂件和薄荷膏DIY活动既延续了端午“避五毒”的传统智慧,又赋予了环保健康的新内涵;“端午送健康”义诊活动,为老年居民提供免费量血压和健康咨询等温馨服务,为老年群体送去节日关怀;“迎端午”美丽家园清洁行动动员社区文明实践志愿者、物业人员和居民共同参与,对公共区域进行环境整治,用劳动迎接佳节……
人们在多元的文化活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端午记忆,共同书写着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故事和社区美好生活图景。
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从精心制作一件端午饰品,到全家人一起包粽子,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实则在用最生动的方式传承着文化基因。据统计,今年以来塘桥街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共举办了60余场端午系列活动,涵盖传统手作体验、邻里互动实践、健康公益服务和文明共建行动四大类型,服务人次超过2000人次。
除了推进文化服务进社区、进医院和进部队,塘桥街道还将以进“塘空间”、进部队、进商圈等多种形式,开展塘园会主题活动,设置“爱上海”海派滑稽魔术秀、彩绘热缩首饰制作体验、互动留影打卡等体验内容;组织广大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进部队,与官兵们一起包粽子、话家常,让远离家乡的子弟兵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联合富都广场举办“端午光影”公益电影放映及手作市集,打造“观影+文旅推介”的新型文化体验场景,让居民在节日文化消费中感受塘桥独特魅力。
原标题:《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塘桥街道举办了这些活动……》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宋宁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