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准则条例讲话稿》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06 03:14

写作核心提示:
以下是一篇关于准则条例讲话稿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讲话稿范文:
"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探讨一个重要的话题: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准则条例讲话稿。准则条例讲话稿,作为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在规范行为、统一思想、推动工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写好准则条例讲话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那么,撰写准则条例讲话稿,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理解准则条例精神,把握核心要义。"
撰写讲话稿的前提,是深刻理解准则条例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字的表面解读,更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目的和意义,把握其精神内核。只有真正理解了准则条例,才能在讲话稿中准确传达其精神,才能让听众真正领会其内涵。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习原文,逐字逐句领会精神。" 要认真研读准则条例的原文,逐字逐句地理解其含义,把握其逻辑关系。
"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背景情况。" 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准则条例出台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和领导讲话。
"结合实际,思考贯彻落实措施。" 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贯彻落实准则条例,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案。
"二
宣讲家文稿:深入推进依规全面从严治党
一、对党内法规的认识与理解(一) 什么是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有专门对党内法规的界定:“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党内法规是一个规章制度。党内法规的主体都是省一级以上的党委。党内法规具体规范什么内容?规范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活动。此外,还涉及规范党员、党组织行为的规章制度。那么党内法规依靠什么保障实施?依靠党的纪律。党内法规的种类有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都属于党内法规。还有一些规定,比如“八项规定”等。党内法规从名称上看是相对比较容易界定的,但要真正把党内法规理解到位并不容易。所以,我们要做一定的区分。严格来说,党内法规主要指规范性文件中针对党组织和党员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其中,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不包括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政策主张。当然,如果有些政策主张经过反复使用,行之有效,我们也可以将其上升到党内法规的层次。还有,党内法规如果有些适合全体人民的,都可以适用,甚至可以变成法律。制度带有长远性的、根本性的保障。而政策是一段时间内,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运用的。所以制度、政策之间是有一定区分的。我们继续深入理解党内法规。从党内法规的概念来看,其制定主体具有特定性,主要是省委以上的党组织。规范的对象也有一定的特定性,主要是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这涉及我们党的自身建设,也涉及我们党的领导行为。党内法规的表现形式多样,刚才说了,有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等。这些表现形式也有一定的层级差别。党内法规的最高位阶是党章,然后比党章低一点的是准则,比准则再低一点的是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属于相对同一层级。党内法规涉及的具体内容非常全面,又非常严厉。它要通过全面、严厉来树立规矩和规则意识。党内法规在内容上有几个特点。比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那么,如果是朋友间自己拿酒行不行?这种情况,如果让国家给你结账,当然也不行。2018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加了家规家教方面的内容。比如,你的爱人或者孩子有了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仍然会给予纪律处分的。“党纪严于国法”。比如,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可能没有违反法律,但是违反了党内纪律,这也要给予纪律处分。在《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完善以“1+4”为基本框架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即在党章之下分为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4大板块。这是对党内法规的第一个认识。(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保障,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必须研究好党内法规的核心“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这次会议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概念。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很多公法学者都扩大了研究领域,就是党内法规。可以说,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间具有密切关系。党内法规是规章制度。国家法律是法律制度。这是它们的共同特性。同时,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目标取向。党内法规体现我们党的统一意志。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这是我们党的价值追求。我国的法律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意志,目的是使人民的生活更好,社会秩序更井然。所以,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价值目标取向上是一样的。同时,它们又因为有相同的制度属性,所以二者关系密切,可以衔接,可以协调。此外,二者的规范对象还具有相融性。党内法规规范的对象是中国共产党员。现在,我们有9500多万党员,480多万个党的基层组织。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国的法律要规范国家公民的行为,而我们的党员同时也是国家公民。所以,这二者规范的对象具有相融性。又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具有先进性,所以,就要对我们的党员有更高要求,也就是要全面从严治党。作者:王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文稿 《王勇:深入推进依规全面从严治党》
汪洋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研讨班上强调 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4月7日,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研讨班在北京开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开班式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研讨班4月7日在京开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开班式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修订统战工作条例的重要意义,全面准确掌握条例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条例落地落实,最大限度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泛凝心聚力。
汪洋指出,统战工作条例是统一战线理论政策成果的集大成,是统战工作的总规范,为新时代统一战线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法治保障。学习贯彻条例,要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准则,把党的领导贯穿统一战线各领域和统战工作全过程;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着力破解统战领域的深层次矛盾,补齐工作中的短板弱项;要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基础工程,更好发挥“一根头发”带动“一把头发”的作用;要以加强统战部门自身建设为有力保障,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夯实基层基础,切实解决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要以坚持守正创新为重要理念,发扬统战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推进思路理念、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汪洋强调,统战工作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政治性是统战工作的第一属性,必须树牢政治意识,加强政治历练,提高政治能力。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善于运用政治观点和政治眼光看待统战工作,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是非对错、有效抵御风险挑战。要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善于从党中央决策部署中找准坐标、把准方向、瞄准靶心,完整准确领会党中央关于统战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到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对责之重者善担于肩。要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善于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解决问题、团结引导的能力,不断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开班式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主持。万鄂湘、陈竺、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万钢、陈晓光、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等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统战部部长,中央统战部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