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6 23:00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英语和小学教育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作文:
"关注英语与小学教育的融合:写作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抓好英语启蒙和基础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开阔其视野,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和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夯实基础,循序渐进"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其母语(通常是汉语)思维习惯尚未完全建立,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如字母、单词、基本句型)相对薄弱。因此,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绝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写出长篇大论。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初期可以侧重于单词抄写、简单句型模仿、看图写话等基础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英语的表达方式,建立初步的语感。随着学生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积累,再逐步引导他们进行段落写作,最终尝试简单的篇章创作。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持续性的输入,为写作打下牢固的地基。
"二、 注重兴趣,激发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学习过程应充满乐趣。英语
21世纪经济报道王峰报道 “减负”是2021年中国教育最热的关键词。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教育观察》。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杨东平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在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实现,大多数省份的高考录取率都高达80-90%时,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竞争、学区房、培训热愈演愈烈,全社会仍然存在普遍的教育焦虑?
他认为,减负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制约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上有所反思、有所突破,需要制度变革的落地支撑。
杨东平指出,“如果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过上幸福健康和有意义的生活,是要发展人的个性、培养人的创造力,我们就必须学科教育的目标究竟如何确定,面向未来,一个学生究竟应当学什么、学多少,以及应当学多早?”
他认为,一方面,从实际应用的有效性出发,知识教学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效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学会学习。普通学校知识教育的目标,应当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求,达到“够用”的程度,而且能够学以致用,避免让大多数学生成为少数质优学生的“陪练”“陪绑”。
另一方面,需要让有学术潜质的学生“吃饱”学好,走向研究型、创造性的方向,避免在经年累月的刷题中消磨青春。
为此,需要避免“一刀切”的模式,通过分层和选择性的教学,使大多数学生接受比较实用的、有用的教学。
例如,小学以全科教师为主,三年级以前实行一个老师包班教学;允许计算器进考场,不要和机器竞争解题速度;英语可因地制宜地确定学习的起始年级、可列为必修或选修科目,农村初中可开设零起点的英语。中学实行学分制、选课制,增强选择性。
在世界范围内,高中都是真正具有竞争性的阶段。2020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姜伯驹曾建议,取消高三的备考制度,中学数学课程改用弹性的体系,以快慢班或者选修课的方式,使毕业生学过初等微积分的比例达到15%左右;高考试题不含微积分,但是这门课的经历与成绩记入招生档案,给高校的专业录取与选课指导做参考。
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固然有升学率竞争、考试、作业过多等问题,但仅仅改革课堂教学、考试评价是远远不够的。
杨东平认为,要真正实行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必须“做减法”,需要大幅度地减少教学内容,缩短课内学时。
2020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曾表示,“教育部规定中学每周上课33节,外国中学每周上课23节。教育部规定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上课13000节课,外国小学一年级高三毕业上课5800节课。教育部规定小学每年放假12周,寒暑假两个半月。外国中学生每年放假四个半月,寒暑假比我们多两个月。”
“现在大家都很清楚,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让小孩每天花10多个小时,学那么多书本知识,然后初中用一个学期、高中用一个学年刷题备考,其实是在浪费生命。”杨东平说,德国的中小学均实行半天上课。
杨东平指出,我们能不能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这一源头“减负”,给学生留下社会实践、个性发展的时间、空间?这需要国家在宏观层面有整体性的变革,下大决心减少义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睡眠还给学生。否则,所谓德育优先、身体健康、个性发展、劳动教育和美育就是空中楼阁。
杨东平指出,中小学学制改革也应当提上议事日程。“目前的“六三三”学制是1922年建立的,它必须与时俱进,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
事实上,目前各地实行的也有不同学制,如九年一贯制,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五四分段,完全中学实行二四分段等。
“国外小学和初中很多实行五四分段。这一调整的目的,一是适应儿童的青春期提前,重视青春期的教育。二是减少“中考”的竞争门槛,以免学生做大量自我消磨的无用功。”他说。
杨东平指出,近年来,各地教育局出台的减负规定,主要是过程性控制,而且有过多过细之嫌,实际难以操作。也许,应当结合结果性评价,突出一些最重要的核心指标。
例如,将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评价的重中之重,需要在学校评价中给予相应的权重,而不是点缀性的。
在2021年2月成都市两会上,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李镇西曾介绍,某地区的督导考核方案总分125分,学生体质考评的分值仅占12分,完全不能体现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他建议这一指标应大幅提升至40分至60分,才能真正扭转学校的教学行为。
杨东平还介绍,上海市曾经提出素质教育“绿色评价指标”,其中有对学校近视率、肥胖率等实行“一票否决”的规定。但事实是从未有学校真的因此被否决,不仅学生的近视率不断上升,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也在屡创新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英语语感是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受能力,涵盖对英语发音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及从中获得的情感认知等多方面。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语感的培养。随着教学难度的不断提升,学生的畏难心理加重,导致英语语感薄弱。全力做好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协调发展,还能激发其对英语课程的探索兴趣,进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基于多年教学经验,我针对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提出了营造英语环境、注重口语与朗读训练以及强化语音教学等策略,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助力其英语语感能力的稳步提升。
营造英语氛围 引导听说实践
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对英语语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这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校内、校外形成教育合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听、多说,增强对英语语言的感知力。
教师可以在教室设置英语角,放置可读性强的英语绘本、简易英语杂志,张贴英语单词、展示优秀作业等,以提高学生朗读英语的频次,在耳濡目染中培养英语语言。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世界其他国家的地图、国旗、标志性建筑等图片,介绍异国文化习俗,让学生在文化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英语相关活动,如英语朗诵比赛、单词拼写大赛、英语歌唱比赛等,强化英语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可以利用课间时间播放英语儿歌、小故事音频等,通过“磨耳朵”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家长可以将英语融入孩子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鼓励孩子在相应场景使用英语对话,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例如,吃饭时引导孩子说:“Mum, I am hungry. I'd like some soup and bread, please.” 睡觉时可以说:“It's bed time now. I want to read a storybook.”家长及时回应并给予鼓励,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英语语感。
口语与朗读练习 形成思维记忆
口语与朗读练习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方式之一。与汉语相似,英语单词和句子的发音具有其独特性。在日常朗读过程中,准确、完整的表达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记忆,从而在听的过程中更容易把握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结合口语与朗读练习,能够加强和修正学生的记忆模型,训练其辨别语音的能力。
教师可以安排特定时间,采用集体默读或齐读等方式进行英语朗读,如朗读英语儿歌、韵律诗等,培养学生英语的节奏感。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及时讲解词汇和句子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阅读打卡表,每天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作业,选择适宜的英语读物进行朗读,并采用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坚持朗读。
注重语音教学 提升语音技能
语音教学涵盖学生在英语语言表达中的发音准确性和语言表达清晰度,包括音节、语调、重音三大要素。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语言表述能力对其语感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势,展示含有目标语音的动画片段。例如,在讲解元音发音技巧时,播放含有大量该元音单词的动画,直观引导学生关注语音,模仿正确发音。
开展语音竞赛。为提升学生的语音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可定期组织语音竞赛活动,如开展 “音标大比拼” 比赛。比赛时,教师快速展示音标卡片,学生抢答读音,对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小组给予奖励,激励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进步,享受语音学习的乐趣。
加强家校合作。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开展语音游戏。例如,猜单词发音游戏,家长读出单词的部分发音,学生猜测完整单词,无形中帮助孩子加强了语音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
善用优质资源。学校可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丰富的语音练习材料。如使用专门的英语语音教学视频,系统讲解音标、发音规则等知识,帮助学生持续巩固和提升语音技能。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语感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和家长应有效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注重训练学生的语感,提升其英语水平。语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坚持不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语感培养,帮助学生在语言交际中提升语感,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中国教师报》2025年03月12日第15版
作者:许喜欢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