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7 06:12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撰写围棋活动计划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的文章:
"精心的规划,成功的棋局——撰写围棋活动计划作文的注意事项"
围棋,作为一项充满智慧与策略的古老棋类运动,不仅考验着参与者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更是一种促进交流、培养品德的良好载体。无论是学校社团、社区组织还是围棋俱乐部,策划并举办一场成功的围棋活动都需要周密的计划。而一份详尽、周全的围棋活动计划作文,则是这一切顺利开展的蓝图和依据。那么,在撰写这份计划时,我们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 明确目标与主题,有的放矢"
首先,必须清晰界定本次围棋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为了推广围棋文化、提升学员水平、促进校际/社区交流,还是纯粹为了趣味娱乐?目标的不同,将直接决定活动的形式、规模、内容和预算。例如,面向初学者的趣味体验活动,与面向高水平棋手的竞技比赛,其计划侧重点会截然不同。同时,确立一个"鲜明、集中的主题",能让活动更具吸引力,也便于宣传和执行。
"二、 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与形式,寓教于乐"
活动内容是计划的核心。需要具体设计活动的"形式",是讲座、教学、对弈比赛、团体辅导还是综合体验?内容上要兼顾趣味性与知识性。对于不同年龄段或水平的参与者,内容的选择
2020年中国围棋协会和围棋界在极不平凡的一年,精诚团结,攻坚克难,成功举办了大量的线下和线上赛事。2021年将如何凝神聚力谋划新篇?人民网近日专访了中国围棋协会职业竞赛部负责人刘菁,回顾总结去年的赛事组织情况,并展望新一年的赛事规划。
安排线上赛是不得已而为之 优缺点明显
人民网: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多数围棋比赛都采取线上的方式进行,这是史无前例的。这一年线上赛的效果如何?您如何评价线上赛的优缺点?
刘菁:2020年大多数的线上赛都是国际赛,也有部分的国内赛。我们最重要的国内赛是围甲,国内棋手之间的对弈基本都是线下进行。但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外援来不了中国,涉及到他们的比赛只能全部采取线上的方式。
举行线上赛是不得已而为之,好在围棋项目适合采取这种方式。线上赛的优点就是可以减少人员的流动,而它最大的缺点,我觉得可能是赛事宣传效果弱化了许多。此外,现在还面临一个新问题,就是AI(人工智能)出现以后会有作弊的情况,监督比赛遭遇很大的麻烦。如果是国际赛的话,比如中韩间棋手的比赛,我们一般互相委托对方监督比赛,大家基于一个相互信任的机制进行。
人民网:线上赛如何能尽可能确保赛事的公平公正性?
刘菁:相比线下赛,线上赛的公平性确实会稍稍打点折扣,但在特殊时期也只能勉力为之。我们一般会在比赛场地安装摄像头,比赛过程需要借助摄像头进行全程监督,万一产生什么纠纷,可根据摄像头来裁定。
线上赛也会出现一些意外的突发情况,比如“滑标”问题。去年柯洁和申真谞进行的三星杯世界围棋大师赛冠亚军争夺战的首局,就发生过一起不可思议的“滑标”事件,当时也引发了网上热议。一旦出现了“滑标”,这盘棋可能就很难下了。
至于线上赛产生纠纷的解决机制,经过多年赛事组织的经验积累,我们现在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处理流程,国内的绝大多数棋手都已经比较适应。包括出现“滑标”后怎么办,上厕所该怎么做等一些琐碎的问题,都有细致的规定。如果举行大规模的线上赛,监督成本会大幅提升,这对赛事组织是一个考验。当然,线上赛是个新生事物,相关流程我们也在深入摸索,逐步完善。
我们拥有一套成熟的赛事组织机制
人民网:有没有出现有些棋手擅长线下赛、不擅长线上赛的情况?
刘菁:现在很多棋手日常训练都采用电脑进行,除了少部分的老棋手,大多数棋手还是比较习惯线上赛的。当然,像围甲这样连续几天都需要比赛的,一盘棋可能持续好几个小时,如果一直盯着屏幕看,眼睛会产生疲惫的感觉,棋手只能尽力去克服。
人民网:去年举办的线下赛有没有遇到过一些突发情况,如何处理的?
刘菁:有的。去年的男子围甲在成都武侯区举行,我们在酒店比赛采取全封闭管理,外卖都送不进来。当时在邻近的另一个区县突发一起“新冠”病例,赛事主办方很紧张,好在采取的应对措施比较得当,保证了最后的顺利完赛。
办赛措施上,我们一直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疫情防控政策,认真做好赛事组织工作。棋手到达赛区之后,我们会多次组织核酸检测,每天都量体温,报告健康码等,走完一整套疫情防控流程,尽力保证不出差错。
我们已经组织竞赛很多年了,无论是线上线下,完成度都非常高,遇到突发事件,已经有一套成熟的处理机制。
2021将停摆的赛事尽力尽快恢复 尽量争取线下举行
人民网:今年3月份进行的“天元赛”和女子围甲为何依旧在线上举行?2021年女子围甲以及接下来的其它比赛计划是线上还是线下?
刘菁:今年1月开始的“天元赛”和去年没有完成的女子围甲,都不能继续往下拖了,必须尽快完成。如果推迟举办的话,会严重影响到后面的其它赛事安排,乃至引发棋手的注册转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因为疫情因素,只能依旧举办线上赛。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我们会逐步恢复线下赛,尽可能多地恢复停摆的赛事,尽快尽力恢复,能恢复多少就恢复多少,所有赛事基本都按照线下方式来组织。至于涉及到国际棋手的比赛,暂时还没有办法,只能采取线上的方式进行。
人民网:2021年的整体赛事计划有哪些?
刘菁:接下来的赛事已经有了很多计划,除了已经进行的“天元赛”和女子围甲之外,接下来4月份的比赛基本都采取线下的方式组织。3-6月的部分赛事安排如下:
3月:第35届中国围棋天元赛本选赛,2020年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扇兴杯世界女子围棋最强赛,第26届LG杯中国区的预选赛,均为线上赛。
4月:第17届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2021博思软件杯新秀赛,第35届中国围棋天元赛半决赛、决赛,第20届中国围棋西南棋王赛,第4届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决赛,均为线下赛。
5月:2021年中国男子围甲联赛,2021年中国女子围甲联赛,第6届中国围棋棋圣战,第25届中国新人王赛,均为线下赛。
6月:2021年中国男子围甲联赛,2021全国团体赛(男子女子围乙 男子围丙),第13届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决赛,第22届阿含·桐山杯中国围棋快棋公开赛,前两项线下赛,后两项线上赛。
至于7、8、9月份,因为与奥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事有冲突,暂时还没有具体赛程安排,但包括吴清源杯世界女子锦标赛、全国升段赛、全国个人赛、CCTV杯中国电视围棋快棋赛、建桥杯中国女子围棋公开赛、第3届阆中古城杯女子围棋名人战等,都已经在中国围棋协会计划之内。
来源:人民体育
来源: 人民体育
2月12日,围甲联赛季后赛,柯洁战胜范廷钰获4连胜。 图/新华社
新京报讯 (首席记者孙海光)2月13日晚,中国围棋协会公布了2023年赛事计划项目,首届烂柯杯本赛计划5月在浙江衢州落子,已经暂缓两年的第9届应氏杯决赛暂定8月进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今年多项世界大赛有望恢复面棋。
按照中国围棋协会公布的赛事计划,2023年全年共安排了144项赛事,其中职业赛事28项、群众赛事90项、国际业余赛事26项。
今年备受关注的几项世界大赛中,原定去年12月进行的首届烂柯杯世界公开赛本赛暂定5月在浙江衢州进行,第14届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决赛计划7月在江苏泰州进行,李轩豪将和韩国棋手卞相壹争夺冠军,两人均是首次跻身世界大赛决赛。
此外,第9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赛决赛暂定8月进行,两名中韩00后棋手谢科和申真谞将争夺冠军。本届应氏杯半决赛早在2021年1月就已结束,但因主办方力主以面棋进行,决赛推迟了两年多。同时,年内还将进行梦百合杯、农心杯、LG杯、三星杯等世界围棋大赛。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围棋世界大赛将逐渐恢复面棋。3月初世界女子围棋最强战,中国队将派棋手赴日本参赛,这是疫情以来首个恢复面棋的世界大赛。烂柯杯、春兰杯、应氏杯等世界大赛,也有望以面棋形式进行。
目前,中国棋手正在成都参加围甲联赛。2月底,第24届农心杯第三阶段比赛将重燃战火,这项赛事将继续在线上进行。来到第三阶段,中国队仅剩下辜梓豪和柯洁两人,日本队仅剩主将井山裕太,韩国队则还有卞相壹、朴廷桓和申真谞三员大将。
编辑 王春秋
校对 刘军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