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7 11:27
写作核心提示:
以下是一篇关于幼儿园实习任务计划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幼儿园实习任务计划作文注意事项"
幼儿园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而实习任务计划则是实习工作的指南和依据。一份优秀的实习任务计划不仅能够帮助实习生明确实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还能有效提升实习效果。因此,在撰写幼儿园实习任务计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实习目标,突出重点"
实习任务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实习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和有时限的(SMART原则)。实习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实习单位的特点以及专业培养目标,设定切实可行的实习目标。例如,目标可以包括:
"教育教学方面:" 掌握基本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承担部分教学活动,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能够协助指导教师进行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方面:" 学习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协助指导教师组织幼儿游戏和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观察与分析方面:" 能够运用观察、记录和分析等方法,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并能够提出改进建议。 "沟通与合作方面:" 能够与指导教师、其他实习生、家长等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设定目标时,要突出重点,将主要精力放在与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密切相关的任务上,
为深化校园合作,促进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5月19日,合肥市春晖里幼儿园迎来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65名见习生,以“初心悦童心,实习促成长”为主题,举办了一场温馨的见面会。
见面会上,合肥市春晖里幼儿园副园长夏伟首先对见习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园所文化、课程特色及办园理念。副园长孙璐璐从安全规范、一日活动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合肥幼专带队的许献民、许蓉老师对园方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希望每一位见习生们能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参与互动,将所学理论灵活用于实践教学中。
欢迎仪式结束后,在副园长夏伟的陪同下,合肥幼专带队教师、许献民、许蓉一行实地参观了幼儿园的园所环境,深刻感受到幼儿园巧妙地将教育目标融入环境创设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和温馨舒适的氛围营造,为幼儿打造了一个既安全有序又充满探索乐趣的成长乐园。
教育之路,始于初心,成于匠心。合肥市春晖里幼儿园愿每一位见习生在此次旅程中,既能触摸教育的温度,也能积蓄专业的力量,以青春之名,共赴幼教事业的星辰大海!
(文图/合肥市春晖里幼儿园)
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心任务,也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当今的教学已经向学生积极建构、实践探究的新型教育活动转变。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为3-6岁幼儿,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极为明显的发展性和未成熟性特征,而且幼儿的发展也更具有未来性。二十大报告除了关注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园师资力量外,还提出了部分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着力提升幼儿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更是将创新教育理念引入幼儿教师教育培养中,是提升幼儿教师素质,提高幼儿教师教学技能及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因而,如何构建创新教育理念下幼儿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深入探讨。
创新教育是将人类创新性活动特点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并以此作为教育出发点,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还应具备极高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是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创新能力则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想象能力。基于两者的内在联系来看,创新精神是决定人类能否具备创新能力的首要依据与必要条件,创新能力的提升则是创新精神发展的理性支撑。创新教育的实施,应从培养创新精神开始,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心,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协调发展。创新教育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使得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不断认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自我的学习过程,也可以简述为引导受教育者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能力培养过程。因而,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活动的能力。
教师理念的转变是落实推进创新教育的核心关键与先决条件,教师正确认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推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依托他人(包括教师及同伴)协助,运用所需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得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构建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而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究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以及学习意识均会对学习成效造成一定影响。在教学方法层面,教师应着力将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化为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梳理,融合新知识与旧知识,以此构建并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从学习过程中领会喜悦,感悟学习的内在魅力,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借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理念以全面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基础,落实开展创新教育理念的前提条件是深化清晰明确的教育目标。创新教育理念核心特征是学科交叉,这就意味着,在对幼儿教师进行教育培养时,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掌握,还需着重利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以培养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新型幼儿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育人环境,开发和应用课程资源,构建实践平台,以打破现有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制约,追求实现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出发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攀升,因而,在构建幼儿教师课程体系时,要充分发掘其内在潜能,创设多元化教学活动,用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所涵盖的课程不仅需要满足前瞻性要求,同时,还应针对学生的兴趣需求,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细化拆分。应着力拓宽实践课程的实践深度。课程设置不仅要以理论为基础,还需侧重于教学实践,因此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须紧密结合。
协作性与体验性是创新教育理念内在特征,因而将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入幼儿教师教育培养过程中能够收获较强的教学成效。体验式学习能否构建成功关键在于创设符合教育目标的沉浸式教学情境,借由体验、观察、反思、实践巩固学习体验。我国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曾阐述过“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教学形式,这一教学构思与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协作性、体验性特征高度一致。教学策略包括:其一,通过创设特定情境,唤起学生认知体验。以“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为例,就可以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情景再现,引导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学场景,借助彼此互动强化学生对幼儿园的认知印象,并由此形成学习经验。其二,定期安排幼儿园见习活动,让学生们走进幼儿工作第一线,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实践认知,培养学生对幼儿心理特征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实践能力。只有亲身经历过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才有助于推动学生在工作中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关乎国民素养,同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幼儿教师教育培养不仅是国家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我国幼儿教育师资队伍走向高质量发展路径。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幼儿教师,就不能唯成绩论人才。优化改进措施如下:第一,以过程评价为基础,注重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评价对象的个性化以及评价指标的多样化。要针对幼儿教师开展综合素质培养教育,必须从校内外两个层面建立起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其二,摒弃单一评价模式,建立“知行合一”评价体系,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评价。知行合一是指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融合,推动学生学以致用,并运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判。推崇“进步主义”的教育家泰勒曾指出,只凭一门课后的理论测验来评判学生是不科学的。人的发展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体系,因此,要根据需求对其进行全面评估,采用多样化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其三,采取双向评价。通过构建双向评价体系,由教师评估学生学习能力,由学生评估教师教学素养,以此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高素养、高质量且具备创新能力的幼儿教师已成为当前教育背景下我国幼儿教师教育培养发展路径,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科知识融合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这也给我国幼儿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方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传统幼儿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下产生的诸多问题,为优化改进当前教学现状,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应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改进课程内容、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用以提升幼儿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作者:曾照玲,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本文为2019年度南阳理工学院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学前心理学”(编号:南理工字[2019]22号)研究成果)
来源: 光明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