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9 18: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承德日记的作文,可以注意以下几个事项,让你的作文更生动、具体和有真情实感:
1. "明确中心思想 (Clear Central Theme):" 在动笔前,想清楚你这次去承德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是游览避暑山庄的宏伟壮丽?是感受外八庙的宗教文化氛围?是惊叹于自然风光的秀美?还是记录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确定一个中心点,能让你的作文更有重点,不显得松散。
2. "选取具体事例 (Select Specific Examples):" 不要泛泛而谈。比如,提到避暑山庄,不要只说“很大”,可以具体写“我站在万树园仰望着高大的宫墙,想象着当年皇帝在此宴游的盛况”,或者“我乘船游览清漪园,昆明湖的波光粼粼和十七孔桥的精巧设计让我久久驻足”。 同样,提到外八庙,可以写“在普陀宗乘之庙,我看到了巨大的汉白玉莲花座,被它的庄严和精美所震撼”,或者“在殊像寺,看到了威风凛凛的武将塑像,了解了它们背后的故事”。 选择一两个印象最深的地方、人物或事件,详细描写。
3. "注重细节描写 (Focus on Detailed
第十三天
承德 9月15日 星期一 晴
一
我觉得~~很可能~~今天是本次旅行以来最辛苦的一天。早晨在旅店旁边的小店吃一碗刀削面——张家口小餐厅看不到卖粥的——,然后退房、去长客站候车。7点40分发车去往丰宁。张家口长客站很干净,管理严谨;车站内没有特别衣着褴褛人士。开往丰宁的长途车上只有3位乘客,包括我在内。听见我们这辆车的长客司机对另一位司机说,昨天跑了一趟,连一半人都没坐满,言下颇有失望之意。我想在旅游淡季,加上火车分流,长途客车运营不景气是正常的。另外还能意识到,这些小客车都是私人承包的,上缴运营费之外自负盈亏。实际上,艰苦的历程就此开始。长客司机(一位50岁左右年龄的中年健壮男子)在市内以极慢的速度驾驶,挂一档还踩着刹车;在很小的市区内足走了1个半小时。并且不停地接打电话,都是等客、揽客。在张家口火车站前,又开来一辆小微型面包车,卸下20袋花生、10几箱炒货,装满了大巴车的行李箱。出市以后到达宣化,大客车不仅坐满了,而且还超载了!这样走走停停,中午到达赤城县;下午2点40分才到丰宁,在路上足走了7个小时。这个时候是没有人考虑乘客的感受的。
车到丰宁县城,我下车即买去承德车票。之所以需要在丰宁换车,是因为张家口没有直达承德的长途客车,这是地方客运系统管理体制的问题,各管各的地盘,不考虑旅客是否方便。原来有一个想法,是否在丰宁住一个晚上,此地距离坝上不远,坝上是摄影天堂非常漂亮。但是丰城中心汽车站极端肮脏混乱、破烂不堪,无人检票更没有安检。车站里还有若干个社会大哥模样的壮汉走来走去,彻底打消我留驻丰宁的念头。顺便说一句,很少见到丰宁汽车站这样破败不堪的汽车站,也是一种经历。
丰宁去承德的长途汽车非常多,20分钟一趟。我乘坐的这辆车是一辆小型中巴车,车况还可以,载客14人。不过途中又出现意外~~这辆车多拉了一个人,而且在接近承德时的一个路口,被拦路检查的交警发现,确认超载。司机焦虑地打着电话,四处找人求救。这是旅途常见之事:交警严格执法、坚决制止超载;司机因超载被捉住之后便调动一切关系缓颊,交警在阴凉处抽烟看司机表演;总有关系会发生作用使司机免于罚款扣分,当然事后要“还人情”;于是一场中国式执法走完全过程。严格地说,这都不叫潜规则,是摆在明面上的。长途车司机居于食物链的最底层,基本上任人刀俎,当然前提是确实违法了。我们这辆车的司机(也是一位50岁左右年龄已经秃顶的健壮男子)拦住了一辆过路但未满员的中巴车,疏散过去两个人,才得以放行。这样一来耽误了很多时间,到达承德西客运站已经将近傍晚6点了。在长途车上拥挤蜷缩着中午饭都没吃,全靠1瓶水外加几块生存主义者必备的应急巧克力顶了10个多小时,我真能忍。
二
作为一种补偿,我在车上、从车窗向外拍摄了大量照片。张家口至承德,走102国道,穿越燕山山脉腹地,沿途景色太漂亮了,有如此美好的景色足以抵消所有的不愉快。尤其是过了赤城县之后,经过龙所里(镇)一带,是现代农业示范区,有着广阔的蔬菜种植基地,与群山蓝天相辉映。再往前走则是山路弯弯的大山深处,居高临下可以俯视远方的原野;山间有散放的牛群和骡马。今天天气晴朗,通透度极好;虽然是隔窗拍摄,多数照片效果不错。走过甘肃西部沙漠戈壁之后,回到郁郁葱葱山野之中,自然心旷神怡。
三
在承德西客运站下车,天快要黑了。按照旅行者“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的原则,我多少有点着急。不过还是有一点小波折。误信了一个看似良善的老太太的话,说她家的旅馆不错。跟着老太太一直走,从大路拐进小路,走来走去走到山沟里的小村子。小旅店在村头孤零零,很破的旅店不要紧,看起来更像孙二娘家的黑店。我还真的想尝试一下《水浒传》里的场景,试一试蒲松龄的意境;说不定有个狐仙来拜访,简直令人悠然神往。不过不经意间,看到老太太露齿阴森一笑,最终还是断然拒绝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同样是古训。在苍茫暮色中顺原路返回客运站,坐上开往火车站的公交车。找到现在这家“武阳宾馆”入住,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在火车站旁边一家饺子馆,吃了半斤饺子。回到宾馆洗澡写日记。今天很累,周六爬恒山多少有一些疲劳。不过还是坚持把日记写完。旅行中写日记,大概是一个应当肯定的习惯,当然要占用很多的时间,很多的休息时间,而辛苦自知。而且日记通常在仓促中完成,主要是起到大事记的作用。我一般是结束一天的游览,晚上回到宿处以后,先洗澡、再审核照片,然后倚在床上写日记,大约需要1个小时左右。盘算一下,从第一次出差外出开始,写旅行日记的历史居然有40年了!我倒是希望,能再找到一个像我这样把旅行、摄影、思考和写作业认真对待,而且坚持数十年的人,可以交流一下。但有点难度吧。
第十四天
9月16日 星期二 晴转多云 承德
一
简述今天的行程。
上午去普宁寺和外八庙中的须弥福寿庙以及普陀宗乘庙。天气很好,利于摄影。几座大庙都是藏传佛教风格,黄教的喇嘛寺。还有各种大红台,号称小布达拉宫。这一趟出来,照了太多的庙了,确实心中有些厌倦。承德的庙与中原的庙有很大的不同,但终归还是庙,很大的大庙。应该说上午看的这三座庙规模够宏伟。尤其是普陀宗乘寺,大红台有18层楼高,远看像北京民族饭店。也许民族饭店的设计就是参照借鉴了藏庙的风格也不好说,民族风嘛。
下午游览避暑山庄。天已经阴了。避暑山庄与颐和园和圆明园有相似又有不同。大致来说,应该是圆明园未被烧毁前艺术性最高。而避暑山庄建的比较早,又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夏季行宫。虽然面积很大,景点很多,但在建筑规模上要小于颐和园。补充一句,印象中自咸丰帝在避暑山庄“薨”之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好像再没来过承德避暑。而是调用大量白银包括挪用北洋水师的白银,都用在颐和园的扩建上了。
我原计划今天只去外八庙,避暑山庄安排在明天。但是路上比较顺畅,这个季节来承德旅游的人不是太多。三座庙一上午看完了。与避暑山庄又是顺路,索性一起看了。实际上在避暑山庄也就用了两个多小时基本走完了。最偏远的“平原区”没走,太累了。这就意味着本次旅行的风光游览部分基本完成了。接下来的朝阳沈阳行属于亲情之旅。
二
早晨起来先换了一个旅店,从武阳宾馆搬到附近的福乐宾馆。都是80元标准间,福乐宾馆房间要稍大一点儿,区别不是很大。
昨天晚上住宿时,武阳宾馆的前台工作人员推销外八庙加避暑山庄二日游。组织方出车出导游50块钱。我说避暑山庄我自己去,对方同意可以降到40元钱。关键是我之前,也没查外八庙在何处,是八处景点还是一处景点?但是以为外八庙会很远,想跟团走也不是不行。但最终凭借本能,认定这种小团不可靠,大概率是专门黑外地游客的,所以婉拒了。今天早晨换到福乐宾馆,也有一个女人组织一群老年人上车去外八庙和避暑山庄二日游。报价是标准价150元,优惠价100元。我随口问了一句,有没有公交车可以去?那个女人坚决的说没有公交车去外八庙,必须坐旅游车。撒谎的女人真丑陋,说假话像真的一样。我没必要和她争论,掉头就走。其实我已经打听明白了,在宾馆附近过了武烈河大桥右拐就有六路公交车,一块钱到达普宁寺。普宁寺旁边就是须弥寺和宗乘寺,走几步路而已。省点儿小钱是一方面,出门必须多打听,不可轻信任何人的话。
三
从避暑山庄出来,坐车回到火车站。心中犹豫是买明天的票,还是后天的票?按说明天没什么事儿了,不过我想调整休息一下。这一路上太赶了,一直急急忙忙,简直争分夺秒,颇有疲惫感。下定决心,买了后天即周四早晨7点去朝阳的火车票。硬座21块钱,好便宜,应该是一列绿皮火车。这样就无需更改了,后天去朝阳,周五去沈阳。基本上可以确定周六就能回到家中。
四
明天没有什么事了。不管什么景点,我也不去了。打算在承德商业街转转,给朝阳老杨买点东西。最好找个大超市买点承德土特产之类。一点心意嘛。
五
电视新闻,张家口发生特大车祸。死8人,就在昨天。
第十五天
9月17日 星期三 晴
一
今天应该说没什么事了。但是为了避免无聊,还是自己找点事干。
上午去了承德商业区,在火神庙一带。正在修路,严重堵车,人也非常多。我找到一家“宽广超市”,有承德土特产品专柜。给老杨买了一盒蜂蜜,一盒蘑菇鹿肉酱,都是六小盒包装。我看这个礼物挺好的,不过太沉重,没法儿带到沈阳。所以给三哥,四哥的礼品还是在朝阳买吧。据说朝阳的熟食品不错,明天下午再采购。
买完东西再没有逛的兴趣,坐车回到宾馆。放下物品,稍事休息及外出吃午饭。然后进行下午的计划,爬山。
二
我住在承德火车站前武烈河的河畔,半壁山街。过河便是一座大山。山不叫半壁山,是僧帽峰景区。反正下午没事儿了,爬山闲逛。
僧帽峰一名,据说为康熙所取,因为山形好像老和尚戴的帽子。承德的多数~~几乎全部景点都与康熙,乾隆有关。为什么没有雍正参与呢?这是一个谜。
过了武烈河大桥向北走一站路,可以看见有一条上山的大道。顺路蜿蜒上山,坡道很长但不陡。上到半山有售票处,门票30元。女售票员在园门口树荫下的躺椅上睡大觉,可见游人极少。我照例拿出证件,售票员经仔细验看后放行。顺便说一下,昨天的普宁寺、须弥福寿寺、普陀宗乘寺、避暑山庄门票均为120元。60岁以上半价。
进入僧帽峰景区,景色不是很好看。和我家乡的小山、捷山鱼皮砬子歪石砬子等差不多。一直向山上走很长一段路,近山顶处有一块“坝子”,山中的平地。山崖上挂着各种佛像,模仿摩崖石刻,看起来不伦不类,却下了大功夫。再往上走,又是一处坝子,又是一大排佛像。我对佛教并不排斥,虽然也不欣赏。但是到处造庙,造佛像,不过是泥塑木雕,还让大众愚人膜拜,终归不是好路数。这叫什么信佛,什么信仰~~世俗之人不懂佛理,不知大乘佛法之精微之处,只会一味烧香求好运、求庇佑。实在是缪之千里也。更有一种邪佞之徒借此敛财,欺人盗世,更为荒悖也。
过了这个坝子,就是攀登僧帽峰山顶的上山路径。僧帽峰主峰海拔618m,还是挺高的。我体力甚好,一步一个台阶未做休息直接登顶。在峰顶可以浏览承德市全貌无遗漏。这座城市四面环山,武烈河纵贯全市,由西向东流去。可以遥看外八庙,还有那座极有特点的棒槌山。在僧帽峰山顶稍作停留,随即下山。不知不觉,内衣后背已经全都是汗湿透了。下山在一处凉亭脱衣吹风,微干后穿上。已经是下午2点半了,不再留连,径直下山返回宾馆洗澡。
爬山的感觉非常好,寂静山中没有一个行人游客。山上的蚂蚁奇大无比,金花鼠到处乱窜。各种四角蛇在山崖石缝中出没。更有手指粗的毛毛虫横卧于路上。观察到山林中有小群红嘴蓝雀飞进飞出。另见一种鹀类小鸟不认识。路边枣树繁茂,伸手可及之处枣都被摘光了。但树的上面、树梢仍有很多小枣仅存。
三
今天是在承德住宿的第三天。这一次出来在同一地方停留三天的仅有承德。还有几个晚上是在火车上度过的,一共坐了五次夜车。
很喜欢这座城市。承德主要的景观是外八庙和避暑山庄,当年清朝皇帝避暑与围猎之处。避暑山庄号称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面积相当于颐和园两倍;我的感觉就是,走在里面确实挺累。皇帝要这么大的园子干嘛,天天在湖里划船不是很腻吗?如果我说,凭栏而望隐约可见康熙大帝的雄姿与乾隆故作优雅;还有咸丰帝从北京仓皇而来避难于此,最终却抬棺而归;慈禧与恭亲王密谋斩肃顺于东市,在避暑山庄已经策定。水色山光然而鬼影曈曈。这些臆想可有意义?用余秋雨的风格,这是一个皇朝的背影,背影~~
外八庙还是不错的,我喜欢“小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藏式喇嘛教的大红台确实很壮观;虽然走进其中,看见一个一个壁龛似的小窗,觉得很像练歌房。须弥福寿寺,普陀宗乘寺,还有金碧辉煌的普宁寺,足够摄影者流连忘返。
粗知一点外八庙的来历。清朝立国之初,急需稳住蒙古部落和西藏的基本盘。蒙古那时就有内蒙外蒙之分,当然不是“国家”,而是区域的划分。外蒙古各部落的离心力很强,也发生过多次战争,最终被处于上升期的清朝打败。西藏的情况比较特殊,毕竟位处高原,而且天高皇帝远。所以除了武力镇压反叛势力,更重要的是笼络住西藏上层集团,也就是那些住在布达拉宫的大喇嘛们。正因为如此,乾隆不惜工本,在承德建造了这些藏传佛教风格的大庙。现在这些大庙的政治作用已经归零,宗教作用也基本消失,完全作为历史遗物或者艺术品保存下来。写到这里顺便再多说一句。看过一篇历史论文,十七世纪之前、满族尚未入主中原时,后金政权曾经面对选择佛教还是伊斯兰教作为国教的抉择。最后由于某些原因,确定了前者。现代人当然不知道这个选择意味着什么。但在实际上,这是从中世纪走向近现代,对于人类影响最大的决定,能理解吗?
离开承德的前一天晚上,给老普发短信:“在武烈河畔独坐,承德的暮色好美。刚在小店吃了涮锅,喝一瓶山水牌啤酒,微醺。想起与老哥在西湖之滨喝‘西湖’,与二哥在贵阳喝‘茅台’,又不仅黯然。本次旅行的游览阶段严格说已经结束,接下来的朝阳、沈阳行属于亲情之旅。西天一轮弯月,吾将归矣。”老普保持着一贯的沉默没有给我回信。
西北行归来,在日记中补记了一段话,一并录在此处。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此处知同智。钱穆对这一段话的解释是,“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于人心,表而出之,则为艺术。……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俯仰之间,天人合一,亦合之于德性与艺术耳,此之谓美善合一。善美合一,此乃中国古人所倡天人合一之深旨。”不能不说,钱穆的解释过于抽象,属于大师级的理解。李泽厚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明这个问题。“作为最高生活境界的‘仁’,其可靠、稳定、巩固、长久如山;作为学习、谋划、思考的智慧,其灵敏、快速、流动、变迁有如水。”“乐山、乐水,是一种‘人的自然化’。”这里的“人的自然化”,一是指体育锻炼带来的快乐;二是指“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李泽厚说,“总之,‘人的自然化’使人恢复和发展被社会和群体所扭曲、损伤的人的各种自然素质和能力,使自己的身体、心灵与整个自然融为一体。尽管有时它只可能是短时间的,但对体验生命本身极具意义。”
如此说来,热爱旅行,游山逛水,住小旅店坐夜车喝杏皮水拍照片,已经不仅仅是游玩了,而是对于生命自身的本质体验,是既仁且智的精神层面的深刻探寻,是追求天人合一性灵境界的几乎唯一的选择与途径。在《西北行日记》的收尾篇,我本来不想把一次普普通通的自助游上升到某种高度的,但是大师都这么说了,而且好像就是针对如我这种旅行、摄影、写日记加上深深底思考的行为提出来的,我还能怎么说,说什么*&……%¥???
四
明天早晨6点起床,6:30分去承德站。7:02分坐火车去朝阳,快回家啦。
西北行日记终
2023.8编辑
踏访古迹,触摸《热河日记》的时空印记
1780年,朴趾源随朝鲜使团到访承德为乾隆皇帝祝寿,回国后以《热河日记》详录清代盛世风貌,成为东亚文化交流的珍贵史料。2025年,20余位韩国专家学者重走这条“文化之路”。26日清晨,考察团首先抵达金山岭长城,在巍峨壮丽的长城上,他们迎着朝阳,俯瞰群山,真切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有学者感慨道:“站在这里,仿佛能看到当年朴趾源同样被长城的雄伟所震撼的情景。”随后考察团来到承德市区,在普陀宗乘之庙触摸藏传佛教艺术精粹,感叹“小布达拉宫”与《热河日记》中描述的宗教文化交融之景高度契合,于须弥福寿之庙追忆六世班禅东行盛事,驻足关帝庙感悟中华忠义精神,探访热河文庙品读儒家礼制传承,历史场景与当下感悟交织共鸣。26日晚,考察团沉浸式观看《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实景演出,赞叹:“这是此生必看的中华文化瑰宝!”避暑山庄,至今巍然矗立着朴趾源纪念碑,基石上用中朝双语镌刻着:“朴趾源(1737—1805),韩国李朝著名学者、诗人、文学家,1780年来中国游历了北京和承德等地,写下著名的《热河日记》,为增进两国人民的交流与友谊作出了贡献。27日清晨,考察团一大早就兴致勃勃来到位于避暑山庄丽正门外的朴趾源纪念碑,追寻先贤足迹。随后深入避暑山庄,察团对照古籍记载,探讨清代皇家园林与朝鲜使臣眼中的中华气象。在澹泊敬诚殿遥想乾隆接见使臣盛景,于水心榭畔品读《热河日记》中的东方美学。承德每一处古迹的斑驳砖瓦,都成为《热河日记》的鲜活注脚。影视为媒,让承德故事“活”起来以史为基,以影视为翼!承德市旅文局特别河北影视集团导演、编剧团队与韩方考察团对接交流,围绕以《热河日记》为主题的微短剧项目,从剧本创作、历史场景、文化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度研讨。承德不仅是取景地,更是文化精神的载体。” 韩方代表表示,特别希望用镜头语言架起中韩民心相通的桥梁。从18世纪的典籍文字,到21世纪的光影重逢,历史考据到文旅赋能,这场中韩文化交流的“双向奔赴”,正在为承德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未来,承德文旅将持续以文化为纽带、以创新为笔触,让更多国际友人看见承德的山水生态之美、人文历史之韵!承德故事,世界听见!敬请期待《热河日记》微短剧上线,跟随镜头,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承德之约!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