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09 21:5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2014寒假工作的总结作文,可以遵循以下要点和建议,确保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表达得体:
"一、 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
"目的:" 这篇总结是为了回顾和反思你在2014年寒假的工作经历,提炼经验教训,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或学习重点。 "读者:" 通常可能是老师、家长,或者用于个人档案记录。因此,语言应正式、客观,同时也要体现真诚和思考。
"二、 核心内容要点(写作时应包含哪些方面)"
1. "引言(开头):" "点明主题:" 开门见山,说明本文是对2014年寒假工作经历的总结。 "概述概况:" 简要介绍寒假期间工作的基本情况,比如工作性质(兼职、实习、项目参与等)、持续时间、主要职责等。 "设定基调:" 可以表达出你对这次工作的期待或初步感受。
2. "主体部分(详细阐述):" 这是总结的核心,需要具体、详实。 "工作内容描述:" 清晰、有条理地描述你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承担了哪些任务?使用了哪些技能或工具?可以分点阐述。 "遇到的挑战与困难:" 诚实地写出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挑战或挫折。例如,技能不足、沟通障碍
我们的寒暑假都是一个半月,三十年如此,开学有俩固定日期:3月1日和9月1日,如遇周末,顺延至第一个工作日。于是今年开学日期是3月3日,属于不用等学校通知,家长们都能知道的开学日期。
Yaya的这个假期又很特殊,老朋友都知道她12月份经历了什么肺炎住院不说,还做了个软骨瘤(是骨不是瘤)手术,术前已经疼到不能自己走路,术后也有一个月不能着力……所以我又一次因为她,回归家庭。
她的超长假期总共有93天,大致分为三段:
2024年11月30低烧反复,在12月2日入院(属于住院部但没真的住院),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有三天一天要折腾两个来回。在这波住院要出院前一天,软骨瘤位置疼到不能走路,观察一天没有好转后拍片子确诊,不过骨科要等她肺炎彻底好了,一点炎症没有才能手术。
这本不是急症,我们住的那个诊室都没有急症,医生甚至想让我们过了年再手术。但我们要考虑术后恢复时间,孩子还是得回归学校跟同龄人在一起玩不是
于是12月24日入院,26日手术,30日出院——12月份里有18天都在跟医院打交道。
ps:不管是肺炎期间还是软骨瘤住院期间,Yaya的精神状态都特别好,她的肺炎还不怎么咳嗽软骨瘤问题因为多余的骨头扎在肌肉那,疼,影响行动,但一点不影响心情路都不用亲自走,我抬她还总闹笑,一天天快乐到不行
在医院期间,不像一些小病友还带了学习资料,我们只有一个iPad,游戏、综艺不断当时我发过文,不管是初三的孩子还是学前班的孩子,都在吊瓶期间学习,还不是个例这是在儿科的时候;在骨科,我们那个诊室年龄大的人居多,Yaya是唯一的小孩,因为赶在年前住院人少,所以我们有独间,Yaya看动画片嘎嘎笑,在走廊里都能听到
这个阶段(2024年11月30日~12月13日14天+12月24日~12月30日7天)自然没有一点学习内容,包括持续了四年多的背诵打卡都暂停了17+7=24天!
2024年12月14日至23日
两次住院中间的10天,学习内容是把课内没学的知识自学了,自学用的口罩期间公开平台上的视频课,家里只有语文书,数学英语书都在学校放着,且课内英语我不管学校发的数学练习册在家,用它巩固。平均每天学习130分钟,晨读10分钟,课外阅读38分钟。
有人可能好奇,我家数学不用学就能直接做下学期的练习册,为什么缺课还要补?——我们预习,会做题,我简单教也只是说大白话,没能力、也不想深教,所以我们预习都没用教材因为开学后,老师会一点点教,Yaya课上细细地学。而落课,比如课内叫“最简分数”,我们预习时我说“不能再约分了”,她不看课件,以后老师说到“最简分数”,她不懂怎么办?有的知识通过字面意思可以理解,有的叫专业术语,还是得学一下才行。
这期间腿不能受力,行动都靠我,不用考虑户外活动,学习以外的时间不是在书桌前鼓秋(同时听故事),就是守着电视。平均每天听故事>3.5小时;看电视约3小时,有两天没什么可看的,只看了一集《蜡笔小新》,这是Ya爸禁了综艺后,拉低了看电视的平均时长。
〈一〉12月31日至1月17日(寒假前18天)
家里的随堂练习册:数学的《拔尖特训》,语文的《默写能手》陆续收尾。
ps:数学《拔尖特训》是暑假开始做的,在学习前直接做练习册当预习,只是后面进度慢了些
《尖子生口算题卡》、《一本》阅读理解按部就班做就行,不强求非得在什么时候完成。五上口算是2月11日做完的,《一本》阅读理解截至寒假结束,共做了42篇。
〈二〉真正的寒假:1月18日~3月2日,44天,其中2月28日(周五)召集日,到校1.5小时。
因为1月17日开家长会,老师给没参加期末考试的孩子一人一份期末考试卷,所以我们18日假期第一天,自测的当时已发微,算是给这个学期收个尾。
这篇文章就针对连续的62天假期做个总结:
一、学校作业:平均28分钟/天×28天
三年级开始发的练习册
往常期末考试后就会发,到放假有一周的上学时间,英语都是那一周完成的。这个假期特殊,我开家长会才取回来,我也不主张赶作业,题目都挺好的(这次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还有一版是理工大学出版社),做就均开来按部就班做,不糊弄,她好好做、我好好批(老师明言不会批)。哪天做、做哪科Yaya自己掌握~
数学:平均14分钟/天×19天完成;语文:平均17分钟/天×20天完成大本;英语:平均8分钟/天×14天完成。语文小本是阅读理解,Yaya只做了头几篇,通过她的书写质量我发现她并不能好好做,问过原因,她不重视,就没法拿出做《一本》的状态,我不想去理解她,但行动默许了,我帮她抄的答案
《驻站》很好看
电脑排版
按我的意思,全都用电脑填才好
经Yaya筛选,需要手写的有5张
特色作业也是三四年级才开始有,并且一次赛一次的多,这次多达32页,不过这是我擅长的事,我并不反感不是每页都需要填内容,需要填写的有14页,有的需要贴照片,我经验丰富,这次排好版再打印,省墨省相纸最终需要Yaya手写的仅5页,还是她自己要求的,平均24分钟/天×3天。
二、阅读
包含:①每日背诵的内容读10分钟,Yaya习惯晨读进度早于当日背诵打卡的进度;②五年级下册语文需要背诵的内容(11天共122分钟背完);③上周五召集日发了新书,用周末两天读完五下英语书全部课文和单词(2天共29分钟)
小花生App
二刷《意林》合订本2本,《小王子》第一遍是学前班时我给读的,这遍好像是自己读的第一遍,《欢乐数学》《俗世奇人》《童年》《太白金星有点烦》《长安的荔枝》《苦儿流浪记》《鲁滨逊漂流记》,《红楼梦》下册未完,以及一厚本作文书。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风中奇缘》未完。
三、家庭学习内容:平均170分钟/天×58天
分10天背完《项脊轩志》、分6天背完《兰亭集序》、分10天背完《归去来兮辞》、分12天背完《种树郭橐驼传》、分11天背完《石钟山记》,2月25日背完高中篇最后一首——《登快阁》,累计背诵484首/篇。
期间除了复习上述新背诵的内容,还复习了《陈情表》《垓下歌》《朝天子·咏喇叭》《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岳阳楼记》《陋室铭》《小石潭记》《爱莲说》《马说》《念奴娇·赤壁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苏幕遮·怀古》《醉翁亭记》《易水歌》《桃花源记》《鸿门宴》《出师表》《拟行路难》《客至》《临安春雨初霁》《孔雀东南飞》《观沧海》《天净沙·秋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
靠晨读熟读成诵+反复复习,所以背诵并不费时费力,平均5分钟/天×57天,过年休息3天+生日休息1天,自己定的。
(1)课内基础:
①《尖子生口算题卡》,平均4.53分钟/天×57天,16~64道不等,做一列还是一页全做看所用时间,三五分钟即可,Yaya自己掌握。从平均时间来看,她分得很好
②用20天继续完成五上《拔尖特训》,平均39分钟/天,链接:1月19日微说《拔尖特训》
③1月20日开始做《学霸提优大试卷》,平均64分钟/天×35天
这个寒假的重头戏,以直接做单元卷的形式预习完五下和六上,每套卷我都在当天发了微。总结链接:2月12日 五下数学预习完毕、3月1日 六上数学预习完毕
(2)思维外扩:均未完,开学后抽空继续~
①《学而思秘籍》平均39分钟/天×30天
②《玩转几何》平均37分钟/天×9天
(1)预习五下课本,平均33分钟/天×33天,详见链接:2月23日 语文书预习完毕;
(2)继续完成五上《默写能手》,平均19分钟/天×8天,1月7日完成;
(3)《一本》阅读理解,平均48分钟/天×22天(即22篇)。起初因学校发的寒假作业里有阅读理解,所以没让Yaya做重复性习题,后因她不能认真完成作业(上文提到我帮她写),所以让她继续做这本,也该赶赶进度,半学期了还没做完一半。
《一本》阅读理解送的打卡表
(1)新概念英语:1月19日至3月1日,平均50分钟/天×33天,复习完95~144课(距离前一次碰新概念已经隔了52天,自学的弊端就是进度很慢很慢,有空、想起来了才能来一课)。复习内容包括背课文、默写课文、做《完美演练》,每课我都发了背诵视频及微。
(2)精读七年级《时文阅读》:1月2日至1月17日做了9篇新的,额外3天是整理前面做的不会的单词,平均23分钟/天×12天。精读就是Yaya边读边翻译,需要注意的词组我告诉她,再整理不会的单词及词组,这里面也包含从句,但我可教不了具体从句名称,遇到when、if等连接词的时候知道前后翻译顺序即可。曾经做小升初的时候,她自己做,三五分钟一篇,一次做2篇,很快就秃噜完一本;七年级这本开始也是那样做的,我觉得有点浪费,于是让她精读。
!!!还是再强调一下,62天的假期,每项我都统计了平均用时和所用的天数,比如“×33天”意味着62天假期里,这一项做了33天!我也是被广大网友逼的,每次弄个Excel表来统计这些,如果单单写学了什么内容,在那些效率低、视学习为苦差事的人眼里,我孩子一天天要累亖了
每次都要搬出这张图片来证明下面的打卡表格是Yaya要求的,风格也是她选,她审核完毕我才能打印~
2020年5月
表一
表二
四、娱乐:
在Yaya生日礼物PS5 slim+高级会员到之前,娱乐是看动画片和电影,时常再下下棋。因为Ya爸把综艺给禁了,Yaya也挺无聊的,曾经看过太多电影,N刷也有不少,不知道该看什么多年来电视随便看也有弊端。N刷《米奇妙妙屋》《米小圈上学记1》《米小圈上学记2》《喜羊羊与灰太狼》,二刷《茶啊二中》第五季、《怪盗基德1412》,新电影《旺卡》《飞驰人生1》《飞驰人生2》《名侦探柯南:百万美元的五菱星》《你的名字》《雄狮少年》《刺猬索尼克1》《刺猬索尼克2》,新剧《人见人爱》。电视时间平均159分钟/天×26天。
后36天,平均329分钟/天,是PS游戏时间,依旧用电视。其中少的有41分钟,因为出门;多的有850分钟,大年三十守岁来着,我没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方法多数时候在4小时左右,超过学习用时!
关于游戏内容我发了十多条微,阅读量有限,以前发文发视频也是如此大家好像都不玩游戏。
!!!这个假期能这么稳稳的在家学习和玩游戏,都因为那需要休息的腿,术后至少1个月可自己走路,至少1.5个月可蹲起、上下楼梯,结合天气原因,开学前一周我们才像往年假期一样出门嗨~
2月24日
2月26日
看了两部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2月5日、14日
过了11岁生日
2月8日
2月20日拿到开学典礼主持词,用4个晨读共25分钟背好,用28分钟分5天我陪她串了词。我猜班里会有同学、家长觉得不公平,Yaya这么久不上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都没考,一回学校就被分配好任务,不公平——用Yaya的一句词“可能会有同学因为你成绩好而嫉妒你、孤立你,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消沉,要像哪吒一样,有敢于抗争的精神,用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去改变现状,让那些不看好我们的人刮目相看。”Yaya目前还不存在被孤立,人缘好着呢
3月3日开学日
一年级时春季运动会是亲子运动会,一个学生一个家长陪同,那时的班主任现已退休,很健谈,跟我说班里的谁跟她说,自己孩子经常跟Yaya一起玩,自认为学习也差不多,怎么Yaya有那么多奖状,她家没有我们老师经验丰富,包括班干部、三好学生等评选,方法都是孩子们先自荐,再由其他孩子投票,她家孩子连自荐的胆量都没有,老师说我还能硬给她吗她家长和另一个家长属于一个圈子,那圈子里具体有谁我不知道,Yaya上小学前我就被朋友告诉了,别跟家长交朋友,大家都是竞争关系,没人真盼着你好;加上我这社恐,别人不主动,我是不会主动的。所以到现在小学都快毕业了,我也不认识俩人,接娃时都远远站着~出于礼貌会跟个别家长点头示好,仅此而已。
苔痕斑驳的街巷、吱呀作响的船橹,勾勒出几代人关于江南水乡的集体记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浙古镇纷纷提出“旅游兴镇”战略。自此,古镇承载着文化自信与经济活力的双重期待,遍地开花。
2025年“五一”假期,包括古镇游在内的“新中式游”成为风向标。抖音平台数据显示,古村古镇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79%。热潮之下,遇冷的古镇也不在少数。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93.4%的受访者游过古镇,51.3%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古镇之间有一些相似,38.5%的受访者感觉古镇都很相似,缺乏独特之处。
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古镇处在“十字路口”:一面遇冷,被诟病为“假古镇”“商业味浓”“千篇一律”,投资回报率低;另一面受热捧,多地仍斥资投身古镇建设热潮。
近日,耗资24亿元的湖南大庸古城引发关注——项目自2021年试运营以来,4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人们反思:为何有些重金打造的古镇无人问津?那些声名远扬的当红古镇又做对了什么?
乌镇 通讯员邢然 摄
热潮下的困境
时近中午,景宁畲族自治县畲乡古城街巷空荡。占地261亩的仿古建筑群中,近90%的门面紧闭,仅三五家饭馆、一家咖啡店以及几家畲服影楼仍在营业。
如此古镇并非个例。据公开报道,全国2800余座已开发古镇,超半数面临空城、半空城的困境。
“我们要意识到,境况不同了。”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永广教授算了一笔账,即便是被誉为“最赚钱古镇”的乌镇,鼎盛时年净利8.07亿元,数十亿元投资也需多年经营方能回本,“更不必说,如此大开大合的古镇,对地块、资金、运营能力要求极高,即便是同个操盘方,贸然异地复制,也容易遭遇‘淮橘为枳’的尴尬。”
说起古镇游,在我国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1989年,苏州周庄古镇售出首张0.6元的门票;1995年,嘉善西塘提出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1999年,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工程启动,从桐乡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一跃成为江南水乡顶流……看见风口,古镇项目遍地开花。
当古镇越建越多、越来越热,另一问题随之而来。
自称“古镇发烧友”的山东人张丹萍(化名),高考后买了两张飞机票,和闺蜜来了场说走就走的古镇游。旅行结束时,她回看微信朋友圈的“九宫格”照片——相似的汉服、红装、簪花,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根本分不清哪是哪。“挑一家古镇游就够了。”她说。
对此,共鸣者不在少数。《报告》显示:近九成受访者认为古镇存在相似性,这种相似体现在售卖的商品和服务上,也体现在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上。
记者查证发现,我国住建部和文物局从2003年开始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迄今共7批312个古镇入选,主要集中在江浙和川渝地区。其中,截至2024年年底,浙江共有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即“在编”古镇94个。
江南的历史文化总相似。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打了个比方:“就像看电影,观众不排斥假布景,却厌弃同主题或没有主题的。”游客抱怨“千镇一面”,反感的不是仿古重建,也不是相似的风光、普遍的服务,而是过度商业化等弊病在各地蔓延。
周永广教授长期关注古镇开发,他将症结归结为三点:一是部分房企拿“文化”当招牌,圈地建景区,一哄而上造的都是有“壳”无“魂”的假古镇;二是盲目复制网红模式,到处吹着“想你的风”、喝着写有地名的“竹筒奶茶”,同质化商业将特色掩盖;三是随着时代发展,游客需求升级,他们不再走马观花,而是转向追求“记忆点”和“独特体验”。
图源:共享联盟·南浔
破局讲究融合
“古镇经济”正经历大浪淘沙。根据《报告》,“搜索热度榜”“游客满意度榜”和“客流人气榜”中,浙江的乌镇、南浔、西塘均位列前十,在“你争我抢”的行业格局之下,成为其他古镇争相效仿的范本。
面对当红古镇,山西00后大学生时雨(化名)却毫不犹豫选择了2023年新开的濮院时尚古镇。她说,自己是冲着综艺节目《全员加速中》去的——从濮侍郎码头到漱芳禅院,再到福善寺……落地嘉兴桐乡濮院的第一天,她日行万步,复刻明星同款路线,“照片一发小红书,便被各地网友追问打卡攻略。”
无独有偶,浙江不少古镇,最近借力游戏、动漫、电影等,屡屡出圈。以廿八都古镇为例,创新的实景剧本杀激活了这个深藏衢州江山仙霞岭的景区——今年5月以来,游客量同比增长11%、平均停留时间延长3小时。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教授肖亮如此总结:“今日古镇,既古也潮。”在他看来,建设只是起点,持续的活动策划、口碑传播更是关键。以乌镇为例,是戏剧节、互联网大会等IP的持续注入,成就长红。
记者探访浙江热门古镇也发现,无论新老,原生态还是前沿派,它们都有一个共性:足够特别。这种“特别”,非可复制的商业能赋予,而是根植于文化——
一种是“先天禀赋”。比如,步入湖州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商贾的宅院:仰头,精致木雕中嵌的是独特造型的蓝晶玻璃;脚下,铺的是近现代舞厅用的红砖。即便是初次抵达的游客,也能清晰感受到南浔古镇独一无二的近代海派标签,凝练着“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近代第一镇”的文化印记。别的古镇学不了,也带不走。
另一种则是“后天”的生命力。对更多“资质平平”的古镇,“活态传承”塑造了差异化的魅力。在采访中,周永广教授毫不掩饰对西塘古镇的喜爱。因为在这里,一切都是“活生生”的。面对来往游客,西塘的原住民保留着原有的生活节奏,在他们带着乡音的闲话唠家常中,还原了人们期盼中的江南。从建筑到习俗,处处都带着独一份的人情味与烟火气。
“文化是内核,但终归得考虑古镇的经营和发展。”业内已有共识,古镇是有门槛的——“古”需要拥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镇”则是需要保留一定的居民生态和生活风貌。这意味着,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条件、坚实的经济基础外,规划、投资、管理、营销环环相扣。
南浔古镇景区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杰告诉记者,2023年年初以取消门票为起点,南浔尝试突破传统模式,引入李白图书馆餐厅等不同类别的IP“首店”,推出妙音船、《枕莲记》演绎“四象八牛私房菜”等特色产品,“仿佛将商场揉进古镇里,让它既是景区,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此举切中游客“既要便利,也要诗与远方”的需求——今年上半年,南浔古镇累计接待游客1554万人,同比增长53%。
第三种尝试
根据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公司核心利润来源乌镇景区全年接待游客同比减少3.71%,较2019年巅峰时期缩水近200万人次。尽管通过成本控制实现净利润2.95亿元,但“以价换量”难掩传统重资产模式的瓶颈——在文旅消费日益碎片化、个性化的时代,大体量单一景区“通吃”市场的模式难以为继。
面对投资失血与转型阵痛,古镇再提升的路径何在?
记者调查发现,如今,传统古镇“小桥流水人家,吃饭拍照打卡”的模式已近“天花板”。在浙江,不少地方都在顺势再造,试图从“古镇+”的尝试中寻找新的增量。
以绍兴黄酒小镇为例,考虑到年轻人的打卡需求,创新推出黄酒棒冰、黄酒奶茶等,于是,拥有1600余年历史的黄酒小镇,不仅是旅游目的地、文化传承区,也是产业展示的平台。今年“五一”,7.6万人在此“微醺”。
再比如濮院时尚古镇,2023年,举办多届的“濮院时尚周”更名为“濮院时装周”,地点从商贸市场搬进古镇。今年,这场时尚盛会跨界新增机器人等元素,参与者更多、日程更丰富,5天内吸引超10万客流,带动4000万元现场订单。
至今,“古镇+”虽还未找到惊艳的关联点,但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周玲强教授对“古镇+产业”这一趋势表示认同:“从近代史看,无商不成镇,江南古镇本就是商业繁荣的产物。”如此尝试,是基于浙江“块状经济”的激活。
周玲强指出,无景点化、全域化或将成为趋势。这样一来,旅游产品的核心将超越观赏和度假功能,转而通过“产业支撑文化,文化反哺产业”,将在地产业转变为新型旅游资源。
三产融合外,自2001年起,江南古镇便尝试“打包申遗”,通过江南古镇集群发展,“强强联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卷”。
其中,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要解决好“人”的矛盾。
作为“打包申遗”的古镇之一,湖州德清新市古镇,这个京杭大运河入浙第一镇,3000余名原住民依旧在老房子里生火做饭、晾衣晒被,满街可见4元一块的鲜肉茶糕、22元一碗的鸭绞面,是一座“生活着的古镇”。
古镇的修缮再发展,本意是吸引人回归,在自己的家乡老宅门口,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然而游客来了,本地人却因生活成本上升、业态冲击、归属感减弱而离开。
“保护最好的方式是让它‘活’着,‘活’着才有自我修复力。”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古镇规划并不是为了复刻过去、回到从前,而是为了现代人在古镇更好地生活——正如兰溪游埠古镇,是那碗热气腾腾的早茶,维持了整个古镇独特的烟火气,“因此,在古镇建设中,要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鼓励社区参与,严防空心化,否则保护或将反过来加速毁灭。”
至今,古镇的变迁与发展已走过近五十载。无疑,新路径尚需时间检验,但其中的突破性价值,仍然值得期待。
来源:潮新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