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1 18: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马克·吐温《跳蛙》(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与情节:" "复述核心情节:" 简要清晰地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主角斯摩林如何遇到吉姆·斯考德,听到关于跳蛙“安杰利斯”的夸张描述,以及实际比赛中这只有“绝技”的青蛙如何被吉姆·斯考德轻易欺骗和“训练”的故事。注意区分真实叙述(斯摩林的故事)和虚构故事(吉姆讲述的跳蛙训练过程)。 "抓住关键细节:" 强调那些体现马克·吐温讽刺风格和幽默感的细节,比如吉姆·斯考德的土著身份、他讲述时那种一本正经又漏洞百出的语气、他描述“安杰利斯”如何被训练、被毒、被灌酒等滑稽情节。
2. "分析人物形象:" "斯摩林(Narrator):" 分析斯摩林这个角色的作用。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对吉姆·斯考德和跳蛙的故事持什么态度(好奇、欣赏、嘲讽)?通过他的叙述,马克·吐温想表达什么? "吉姆·斯考德(Jim Smiley):"
我在哈雷彗星现世的1835年出生,明年哈雷彗星会再度到来,我预计自己将和哈雷彗星一起离世。如果我无法达成的话,那将会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来自彗星的幽默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和他的人生一样惊奇、幽默,他认为“谁能讲笑话谁就能得到尊重”。他的故事常取材于滑稽笑话和新奇轶事,擅于运用诙谐的俚语和个性化的口语,富有鲜明的美国本土特色,开创美国小说口语化的先河,打破了美国文学模仿英国文学的局面,被豪威尔斯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但他并非为了“卖笑”而幽默,对社会黑暗的批判,对生活处境的反抗才是他的正真用意,“他实在是穿着小丑衣服的人生哲学家”。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是马克·吐温的成名作,小说以诙谐的边疆方言,夸张幽默的笔法描摹美国“镀金时代”下的社会风貌,一举奠定马克·吐温“太平洋西岸夸张的幽默家”的文学地位。虽然中文翻译使个性化的口语、刻意的拼写错误等幽默艺术大大褪色,但并不影响我们感受夸张笔法下荒诞情节带来的新奇感,戏剧化反转下欺骗艺术带来的幽默感,以及二者铸造的美国“镀金时代”镜像里的辛辣嘲讽。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快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人心骚动,在美国西部掀起“淘金热”,投机主义蔚然成风,把金钱当作衡量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赌博,则是加利福尼亚州盛行的投机行为。卡拉维拉斯县便座落于加利福尼亚州,马克·吐温从现实生活出发,挑选独特的视点,以极其夸张的手法栩栩如生地塑造吉姆·斯迈利嗜赌如命的赌徒形象,将荒诞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掰开、放大、呈现。
吉姆·斯迈利是个爱赌成痴的人,斗鸡、斗狗、斗鸟……“凡是你眼睛见到过的东西,他没有不拿来打赌的”,为了打赌,他甚至可以跟着屎壳郎走到墨西哥,看看它究竟要走到哪里,路上要走多长时间。他时刻准备着跟人打赌,只要有人搭腔,他就赌到底,而且赌运奇佳,堪称“赌神”附体。
有一天他捉到一只青蛙,把它带回家,并说他打算要教育它。所以他三个月里啥事也不做,成天坐在后院里教青蛙跳跃。
三个月啥事不干,只为培训一只青蛙,斯迈利的认真、耐力、执着叫人惊叹!可遗憾的是,他却将如此优秀的品质败坏在赌博这么荒唐的事情上,可笑又可悲。
马克·吐温择选肮脏的屎壳郎、丑陋的跳蛙等非常规的“赌具”,跳出我们对赌博的惯有认知范围,创造强烈的新奇感,犀利呈现赌徒的赌性之大。并以极夸张的笔法——远走墨西哥,特训青蛙——将赌徒把赌博当事业操作的荒诞放大数倍,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深刻揭露投机主义者的荒唐、堕落,心怀侥幸,渴望不劳而获的扭曲心态,在风趣幽默间,无情鞭挞投机主义者空虚、荒芜的精神世界。
沃克牧师的老婆有一次重病了好久,好像无法医治了。一天上午沃克走进斯迈利家,斯迈利站起来,问他老婆怎么样了,他说大有好转——感谢上帝大慈大悲——她已经很有精神。承蒙上天的赐福,她会好起来的!可是斯迈利也没想一下,就说道:“唔,我拿两元五打赌,她绝不会好起来。”
对赌博的沉迷让斯迈利人情淡薄、人性沦丧,无视他人的悲痛,将生死攸关的大事当儿戏。荒诞的情节设置,营造出奇特的幽默效果,而这幽默之中却深含哀怨与讽刺,将赌徒丧心病狂的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强烈斥责投机主义对社会风气的败坏,对人性的腐蚀。
轻松诙谐的笔调,新奇荒诞的故事,撕开十九世纪后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上升的虚伪面纱,一股社会腐坏、人性霉变之气扑面袭来。
马克·吐温非常擅于使用障眼法,以此迷惑视听,制造反转。在小说中,欺骗俯拾皆是,他欺骗读者,欺骗对手和观众,甚至连赌徒吉姆·斯迈利也遭遇了欺骗。小说世界里的“金钱梦幻”就笼罩在欺骗之中,最终又为欺骗所毁灭。欺骗是故事的内核,亦是幽默的源泉,在制造戏剧化的“笑果”同时,严厉批判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下的贪婪狡诈、道德败坏,并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对当下的生活和处境进行反思、求变,意喻深远。
小说以“我”可能上了朋友的当,去找老西蒙·惠勒打听利奥尼达斯·W·斯迈利牧师的情况,却被惠勒强迫听了一个冗长又毫无关联的赌徒故事开头。马克·吐温故意将故事曲折化,一方面拉开审美距离,增强幽默韵味,另一方面巧妙地把叙述权交给惠勒,偷偷把“我”隐藏在读者之间。在马克·吐温精妙的障眼法下,我们和“我”一同进入故事,产生自然共鸣。
在整篇小说中,一共有四个关于赌徒斯迈利的骗局,前两个是他骗别人,后两个是别人骗他,如同一个轮回。
斯迈利有一匹“乌龟老马”,平时表现“慢得要死,患有气喘、马腺疫、痨病之类”,让人觉得它老弱无能,于是得意忘形,“常让它先跑两三百码,然后再去超过它”,但一到决胜关键,这匹老马抖擞精神,“现出原形”,拼了老命似地往前跑,并在终点前超出别的马一个头那么远,让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斯迈利还有一只“猥琐斗狗”,如果有人在它身上下注,它就一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样子,任由对手抓挠、撕咬、摔打,蒙蔽观众的眼睛。等到大家把钱全都押在对手身上后,它便一改前态,凶猛地扑过去咬住对手的后腿,死不撒口,直到对手认输为止。
在这里,“欺骗”成了马克·吐温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一方面,他以欺骗作为故事内核——“乌龟老马”、“猥琐斗狗”,通过伪装迷惑对手和观众,让他们以为自己无能、无害,奠定了情节的必然反转——当对手和观众掉以轻心的时候,老马、斗狗迅速击败对手,为斯迈利赢得赌金,打破了读者对故事走向的预期,从而产生戏剧性的幽默;另一方面,欺骗又是客观存在的,既存在于小说情节之中,又存在于竞争激烈、利益熏心的美国现实社会中。
马克·吐温通过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老马、斗狗的虚伪、狡诈(或许它们也受过斯迈利特殊训练),含沙射影嘲讽赌徒金钱至上、追逐享乐的不择手段、尔虞我诈,尖锐地批判美国享乐主义和金钱梦幻中,人们为贪婪野心驱使以致道德败坏的丑陋。
但依赖欺骗堆砌的金钱梦,终将在欺骗中消散。吉姆·斯迈利这个“鼎鼎大名”的“骗子”最后也逃不了被骗的结局。
斗狗在一次比赛中,遇到了一条被锯掉后腿的狗,它得意洋洋,却发现自己无法施展看家本领,“心都碎了”,最后背负累累伤痕倒地而亡。斯迈利苦心培养的跳蛙,自以为无蛙能及,却不想被外地人愚弄,给他的跳蛙喂满铁砂,骗去四十美金。
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资本倾轧下,人们把金钱当作生活的唯一意义,催生了对财富的疯狂占有欲,为了追逐更多的财富,享受奢侈的物质,勾心斗角,相互欺骗,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
当我们为马克·吐温的幽默哈哈大笑后,也不由得反思金钱与人生幸福的关系。生活离不开金钱,金钱可以提供物质保障,但光有物质是不够的,人还需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才能感受人生的意义,获得真正的幸福。
马克·吐温和查尔斯·华纳合著的《镀金时代》虽然没有大获成功,但却给战后美国起了一个贴切的名字。美国“镀金时代”,拜金主义、投机之风盛行,金钱是衡量社会价值的唯一标准,资本家巧取豪夺、尔虞我诈,政客们虚伪无能、相互攻讦,底层市民精神空虚、道德败坏。这一切都被马克·吐温映射在《跳蛙》荒诞、幽默的镜像世界里。
在“镀金时代”镜像里,我们不仅看见了赌徒所代表的普通民众身上的贪婪、狡诈、愚蠢、盲目自大等等人性弱点,同时也看见了社会的混乱、黑暗,政客的虚伪、无能。
马克·吐温将斗狗和跳蛙拟人化,并用两位政坛名人的名字——安德鲁·杰克逊和丹尼尔·韦伯斯特,给它们命名,借此调侃、嘲弄两位政客。
安德鲁·杰克逊可真是一只好狗,假如不死,它会名扬天下……
表面上看马克·吐温是在夸奖这只斗狗,实际上是非常尖锐地反讽。因为这只斗狗并没有什么高超的作战技巧,只会咬住对手的后腿,玩消耗战,当它遇见一只没有后腿的狗,就黔驴技穷,重伤身亡。这与民主党创建者安德鲁·杰克逊相似,他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总统(第七任总统),虽然骁勇善战,被誉为“老山胡桃”,但脾气暴躁,漠视法条与宪政条文,缺乏政治手段,在第一次总统竞选中失败,并被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评为“危险的人物”。
而矫健灵活,能连续空翻,最后却被人灌了铁砂,输掉比赛的跳蛙,暗喻联邦党拥护者丹尼尔·韦伯斯特。他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法学家、律师,曾三次担任美国国务卿,并长期担任美国参议员。但他一生政治观点多变,得罪不少政客,最后无缘总统,与跳蛙结局相似。
马克·吐温借狂妄自大最后惨败的斗狗、跳蛙,含沙射影地斥责美国政客的虚伪、无能,强烈嘲讽他们如斗狗、跳蛙般失败、可笑的命运。
马克·吐温用夸张的手法描写荒诞的情节,以欺骗的艺术制造戏剧化的幽默,及拟人化的暗讽,共同打造了一个照应美国“镀金时代”现实社会和人性的镜像世界,当人们嘲讽“镀金时代”镜像中的人时,亦是在嘲笑自己,这是最高级的幽默。
人生需要幽默,它可以使生活多姿多彩、趣味盎然;没有幽默,生活则会变得单调乏味、苍白黯淡。《跳蛙》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马克·吐温式的幽默,给我们带来丰富的喜剧感受时,也充实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每年5月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卡拉韦拉斯都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跳蛙大赛。当地时间5月20日,第85届卡拉韦拉斯跳蛙大赛落下帷幕,这项创办于1928年的跳蛙大赛已经成了卡拉韦拉斯当地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年参赛的蛙选手约有15000只。
卡拉韦拉斯跳蛙大赛为期3天,蛙选手必须过五关斩六将,成绩排在前50位的选手才能进入决赛,并争夺最后的冠军。比赛中,选手蛙可以跳3次,取其中跳得最远的成绩。主人让蛙起跳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人大叫,有的人跺脚,还有人往蛙腹部所向地面吹气。
依照规则,冠军蛙的主人可以得到750美元奖金。如果蛙跳出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主人还能得到5000美元奖金。目前的赛事纪录是6.54米,由名为“罗西里贝特”的跳蛙在1986年创造。
创办卡拉韦拉斯跳蛙大赛的灵感来自于马克吐温1865年写的小说《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小说中的主人公吉姆和人打赌,称自己的跳蛙一定比别人的跳蛙跳得远。对方在吉姆的跳蛙肚子里塞进铅弹,蛙跳不起来,吉姆只得输给对方40美元。 然而,出于公平比赛和保护动物的目的,往跳蛙肚子里塞进铅弹的行为在今天自然已被明令禁止。比赛组织方为此专门编写了种种规则,要求人们保护参赛蛙。比如,参赛人员必须给蛙提供阴凉的环境,每天最多跳3次,以防蛙过度疲劳,甚至还要求蛙主人给蛙选手听舒缓的爵士乐以放松“心情”。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文章来源:第一个晴天123)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