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4 01:2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拉练(军事或体育训练中的长途跋涉)的日记,要写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明确日记的目的和读者:"
"目的:" 你是想记录过程、抒发情感、总结经验,还是仅仅完成一项任务?明确目的有助于你选择要写的内容和侧重点。 "读者:" 虽然日记通常是私密的,但如果是作为作文或分享,考虑你的读者是谁(老师、同学、家人等),这会影响你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的详略。
"2. 抓住核心要素——体验与感受:"
"真实性:" 日记的核心是真实记录。写下你当时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要凭空想象或夸大其词。 "细节描写:" 不要只写“很累”、“很困难”。要具体描写: "身体感受:" 腿酸、脚痛、口渴、饥饿、头晕、疲惫不堪,或者突然感到的轻松、振奋等。可以描写具体的部位和感觉强度。 "环境描写:" 路线的地形(山地、平原、泥泞、坎坷)、天气(烈日、阴雨、大风、寒冷)、植被、时间(清晨、中午、傍晚)、周围的声音(脚步声、呼吸声、口号声、鸟鸣声)。
2019年1月2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下连的第5天,也是2019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当兵的这些天,我的人生就像走在电影里,许多以前只能在荧幕中看到的场景,竟然被我真真实实的感受了一遍。仿佛我的人生前十几年都白过了一般,现在的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跨年的兴奋劲儿还没有完全散去,我们就迎着冬日里的朝阳,整装待发地站在了训练场上。看着身边原本整日嬉皮笑脸的老兵神情突然变得凝重肃穆,我好像已经猜到了些什么,直到我真正地踏上了行军的征途,沉重的背囊压得我挺不起胸膛的时候,我才体会到了这次拉练的艰辛和不凡。
走在长长的行军队列中,远远地听见班长对身边的战友讲:“这次拉练是实打实地贴近实战,五天的总行程有三百多公里远……”听到这里,原本满满的信心瞬间凉了一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光说走,就能让我走到怀疑人生。对于这一点,我在第一天拉练结束的时候深有体会。
1月4日 星期四 晴 06:00
天还没亮,班长就督促大家提前起床,做好出发前的准备。凡事赶早不赶晚,打仗也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班长告诉我们的,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跟我在学校听到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是一个道理。早晨冉冉升起的初阳很美,但我已无暇欣赏,拾掇完行囊,背在肩上,真的很重,三十斤我感觉不止。越往后走越觉得背囊重,好像重量在不断的增加;不不不,是我体力消耗太明显。最初的新鲜劲儿很快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感。也没劲头再和周围战友说说笑笑,注意力大多放在了双脚和肩膀上。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突然而来的奔袭,跟紧前面的步伐死命的往前挣,使完浑身解数。
突然而来的敌情给我强行打了一针“强心剂”,穿越烟雾区的我现在才深刻体会到,能自由的呼吸新鲜空气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沿途最让人开心兴奋的是广播稿被播放,喇叭里的加油鼓劲声、红色歌曲、励志小故事常给我和战友们提了提神。文艺分队的表演给大家带来了欢声笑语,我感觉现在能支撑着自己一直往前走的早已不是那三个月苦练的体能素质了。偶尔能听见旁边战友讲的笑话,笑一笑聊一聊疼痛就减轻了。
班长时不时的向四下看一看,他在观察班里每一名战士的情况,体力不支的时候他还替别人接过枪,减减重量缓一缓,班长身上扛了几把步枪了,他的劲儿怎么那么大呢?也许他也是在硬撑着,只是想要给我们一个坚强刚毅的背影,带领我们一起坚持着继续前进。班长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车头倒了那车还怎么开?”我想他此刻的心里也很着急,一个人怎么才能保证带领着一个班的人都不掉队?特别是对于我们几个在班里超过半数的新兵们。’
比较难忘的还有拉练途中的歇息,大家互相喂饭,互相帮助,医护人员给伤病员处理伤口。我抬起头来向不远处看了一眼,不经意间发现支队的领导好像拿着地图在讨论着什么,心下一阵感慨:大家走的时候领导带头走,大家休息的时候领导还要商量安排接下来的的许多事,他们的年龄和我父母相仿,却比我们年轻小伙还要辛苦。
第一次吃压缩饼干,味道确实不咋滴,我拿在手上有点犹豫,四周张望了一下,看见支队的领导就着水吃的津津有味,貌似很好吃一样。于是便打开水壶一口水一口饼干,现在吃起来感觉味道棒棒哒!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深深的感染了我。
晚上吃上了热腾腾的饭,班长战友帮忙,洗漱完带着浑身的倦意钻进温暖的睡袋里。啊!真幸福,写完日记睡个好觉准备迎接明天的“战斗”!
作者:程铭 庾向阳
百里征程
历经风霜洗礼
一路挑战
一路收获
一路高歌
他们用“战地日记”铭记下
每一个难忘的时刻
今天
我们翻开这些列兵的
“战地日记”
看看他们如何诉说拉练的“苦”
又是收获了哪些其中的“甜”
战地日记
当兵就要当
能吃苦的兵
主人公:列兵杨旭,2017年9月份入伍,湖北襄阳人,多次被评为训练之星。
他在“战地日记”中这样写道:
现在是2017年12月7日早上8点30分,我们还没有机动到徒步行军地域,总队边保民政委早早就在那里等候,准备加入行军队伍,和我们一起徒步行军,让我感到既兴奋,又惊喜。
今天很累,但又很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离将军这么近,当兵的人都有过将军梦(我还是一个列兵),更何况我们还和边政委一起席地而坐,促膝交谈。
边政委问了我两个问题:一个是问我家是哪里的,另一个是问我拉练苦不苦、累不累。还跟我们分享了他的拉练体会。我的很干脆,“家是湖北襄阳的,拉练一点都不累,和战友们走在一起,这样的机会很难得。”
今天是激动的一天,也是收获最多的一天,一路走来,聆听教诲,感悟军旅。我想一个兵,就是要能吃苦,才能成为合格的兵,才能当好兵。这一天让我终身难忘。
战地日记
当兵“一阵子”
情感“一辈子”
主人公:列兵李战莹,2017年9月入伍,安徽宿州人,擅长散打,更被战友称为“小能手”。
他在“战地日记”中这样写道:
拉练已经过去了两天,走路走得脚有点疼,军医巡诊时给看了下,没什么大碍,只要拉练结束后泡泡脚、做好防护就可以了,与其他人相比,我是有点矫情了。
一天下来,刚吃过晚饭,以为可以休息一下,刚有这想法就被班长叫了过去,以为又要有其他的活动,心中不免失落,但当我们集合走进屋内时,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新训大队为我们准备了生日蛋糕,这是我第一次和那么多人一起过生日,还是在野外,心里很暖和、很感动。
说实话,那时有点不争气,我的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顿时我明白了“当兵肯定不会后悔,不当兵肯定会后悔一辈子”这句话的道理,当兵“一阵子”,情感“一辈子”。
战地日记
“背后”的力量
最强大
主人公:列兵王加楠,2017年9月入伍,山西长治人,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被其他战友称之为“老黄牛”。
他在“战地日记”中这样写道:
今天是拉练的最后1天,3天时间,我每天都感觉到有人在背后“若隐若现”的推着我,每次回头都没有发现,我知道,身后是我的班长,起初不确定是不是背后的那个“他”。
直到和战友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才知道,你说我是不是傻?(确实是),班长年龄不大,如果没有入伍,估计也像我一样,更多的是被别人照顾着。如果没有班长,估计我很难及时跟上队伍,更何况途中的快速行进了。
每天都有很多新鲜事情发生,可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班长,教会我做事,更教会我做人,教会我如何做一个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帮助别人的人。所以说,“背后”的力量最强大,我也要争做这样的人、这样的兵。
注:原文摘录新兵战地日记,不足请大家谅解。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