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4 23: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逢生》的观后感作文,可以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情感真挚:
1. "明确中心思想/核心感受:" "首先问自己:" 你看完《逢生》后,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是震撼、感动、思考、悲伤,还是希望? "提炼核心:" 找到电影让你印象最深刻、最想表达的主题。例如,是关于亲情、人性的光辉、生命的坚韧、时代的变迁,还是对未来的期盼?确保你的作文围绕这个核心展开。
2. "内容具体,避免泛泛而谈:" "结合电影情节:" 不要只写“这部电影很感人”或“这部电影很有深度”。要具体指出是电影的哪些情节、哪些场景、哪些人物对话或表演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举例说明:" 可以详细描述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比如逢生与家人重逢、面临困境时的抉择、某个象征性的场景等),分析这个片段如何体现了电影的主题,以及它如何触动了你。例如,“当逢生在绝境中依然坚持寻找家人时,他眼神里的执着与绝望深深打动了我,展现了人性的顽强。”
3. "分析人物塑造:" "关注主要角色:" 《逢生》的主角是谁?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他的经历带来了哪些
评《湘江1934·向死而生》艺术创新
自治区政府参事 黄健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央红军长征湘江战役87周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湘江战役在党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把“血战湘江”列为长征途中重大战役的第一场,并对做好红军长征湘江战役革命遗址遗存保护利用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要大力弘扬用坚定信念和烈士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以高昂的斗争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湘江1934·向死而生》是湘江战役党史题材动画电影,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清大知好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千年传说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桂林市委宣传部、广西新闻网(广西新桂传媒有限公司)参与摄制。这是国内首部用动画电影形式反映“湘江战役”的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对于向干部群众和广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故事描述了在湘江战役中,中革军委通讯员——福建龙岩籍红军小战士黄玉长生临危授命、在执行任务途中受伤,被壮族放牛娃韦二牛掩护搭救,韦二牛自告奋勇为其当向导。二人在战斗中成长并结下兄弟般情谊。最后,黄玉长生在酒海井为信仰而英勇牺牲,韦二牛受其感召,完成其未竟遗志,最终成长为一名红军钢铁战士的动人故事。
看完了80多分钟的影片《湘江1934·向死而生》,有几个非常突出的感受。
首先,《湘江1934·向死而生》片名好。特别是“向死而生”表明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通过湘江战役,成为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序曲。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这些红色战士,不仅谱就了长征这样举世罕见的伟大史诗,而且铸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丰碑。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挠不折、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永远保持的初心。向死而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形成了新一代的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领导核心,为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创新了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中国革命文化传统和弘扬传承长征精神的手法。以动漫的形式,人物活泼,语言生动,形象完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以动画电影的形式表现是文化的创新。影片主角黄玉长生和韦二牛的语言生动、形象可爱。影片人物形象丰满、画面内容丰富、作品内容创新,深受少年喜爱。过去,湘江战役有过很多文献片、记录片和故事片,《湘江1934·向死而生》一改以往战争片历史题材剧烈与血腥画面,第一次以动漫人物影片形式表现,对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对青少年确实可以产生一种很好的教育与记忆作用。
第三,是一部中国革命史教育优秀影片。“黄玉长生”和“韦二牛”都是15岁的少年,生活在灾难深重、民不聊生旧中国,他们从小认识到什么是穷人、富人,什么是好的军队,什么是不好的军队。通过一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让青少年知道为什么共产党能得到胜利,为什么红军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而对革命理想信念坚定,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吃水不忘挖井人”从小故事讲大道理,从小的动漫画面,让青少年心灵受到教育,思想上受到洗礼,情感上感到震撼,长大以后拥有为民服务的这种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就是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第四,弘扬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建设到改革,生生不息,不断壮大,重要的一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良好的人民群众关系,所以必然得到人民支持。无论是是攻打“腊子口”,还是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还是湘江战役,没有人民支持,也是难以想象。长征精神体现了鱼水关系、军民关系,也就是“船能载舟、亦能复舟”这个道理。它把我们党的这段历史通过生动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把湘江战役和红军长征历史故事,分众化、通俗化、大众化表现,提高红色经典故事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与升华。长征胜利的历史启示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这样的民族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8周年】
6月23日至7月1日,中国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采访采风小分队考察走访抗战遗迹和纪念场馆,重温抗战历史,缅怀抗战先烈,开阔文学视野,思考作家使命。一路走来,慷慨激昂,感受良多,发而为诗。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感怀
蕞尔小邦觊觎心,借口偷袭北大营。
各自为政实散沙,不战而退枉带兵。
白山黑水忠魂舞,《松花江上》歌声萦。
石雕铭刻屈辱日,告诫国人时警醒。
卢沟桥事变现场有感
列队沧桑古桥边,穿越时空见烽烟。
兽蹄踏碎卢沟月,大刀谱写救亡篇。
楚存三户未灭族,国有一柱可擎天。
今日重走喋血路,《义勇军曲》撼心田。
平型关战场远眺
七十八载弹指间,踏访首捷平型关。
当年厮杀巧布阵,今日闻听犹惊颜。
人赖勇气克倭寇,党育铁军护江山。
老爷庙前告先烈,看我中华好梦圆。
注:老爷庙——平型关峡谷制高点,当年此处曾发生激烈的争夺战。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纪感
肃立壁前心欲碎,梅雨同悲伴泪飞。
华夏浩劫尸横陈,禽兽饕餮血流水。
国力衰败异族侵,民心涣散耻辱累。
幸有锤镰驱虎豹,山河一新满春晖。
台儿庄寄怀
置身弹壁忆往昔,似闻苦战吼声急。
男儿喋血卫江山,将军设计歼顽敌。
国共携手倭寇败,前嫌冰释华族宜。
祈盼兄弟再携手,金瓯终须大统一。
写于盐城新四军军部重建旧址
同室操戈屠弟兄,血溅皖南山崖红。
水网载舟助铁军,芦荡连营灭顽凶。
绝地逢生火种燃,江南游击人民功。
今日盐城换旧貌,遍地新楼苍翠中。
芷江受降城纪事
血字坊前祭先贤,耄耋老兵忆当年。
一纸降书芷江出,九月胜者锣鼓喧。
世纪奇耻雪方净,中华意识坚如磐。
七十载后山河换,大国崛起开新篇。
抗战采风小分队纪行
抗战采风慷慨行,一路似闻大刀声。
山河沦陷血与泪,将士御寇死犹生。
赤帜凝聚民众气,国殇重铸中华魂。
网军承继先烈志,键笔凌云泣鬼神。
(陈崎嵘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文章来源: 光明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0252-085号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