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写作《日记生日礼物》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14 23:56

写作《日记生日礼物》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日记作为生日礼物的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才能让文章更出色:
1. "明确中心思想 (Clear Central Theme):" "核心是什么?" 你想通过这篇作文表达什么?是强调这份礼物的独特性和意义?是表达你对收礼人的理解与关爱?是回忆与这份礼物相关的经历?还是展望未来,计划如何使用这本日记? "立意要高远或真挚:" 尽量避免流于表面,比如简单说“我很开心收到礼物”。可以挖掘日记所象征的意义,如记录成长、珍藏回忆、表达情感、促进思考等。
2. "精心选择素材 (Carefully Select Materials):" "围绕“日记”展开:" 文章的所有情节、情感、思考都应与“日记”这个礼物及其象征意义相关联。 "具体事例支撑:" 不要空泛地谈论日记的好处,要结合具体的事件或回忆来证明你的观点。例如,可以写一个你曾经记录重要时刻的片段,或者你对朋友/家人说想拥有一本可以记录心事的日记本。 "情感真挚:" 分享你对生日礼物的真实感受,无论是惊喜、感动、喜爱,还是对收礼人的感谢。真挚的情感最能打动人。
3. "注重细节描写 (Pay Attention to Details):"

战“疫”日记: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视频加载中...

晚饭时间,老妈说,表姐在尝试为我做生日蛋糕,愣住了!疫情爆发,武汉沦为重灾区,千万人口的城市封城,自从发起读书会开展公益帮扶以来,一头扎进其中,忘了时间,顾不上本命年所谓的流年不利,就想多做点事,为了热爱的城市、为了这片土地上水深火热的灾民。



我在湖北广电长江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热爱读书和朗诵,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Na样美丽读书会,读书会由近600位女性朗诵爱好者组成。钟南山院士1月20日发布新冠肺炎人传人后,武汉陷入一片恐慌,1月23日,除夕夜,我们读书会自发捐款、组织爱心车队、寻找防护物资渠道、联系中百仓储关山城市广场店,购买防护物资送给一线医护人员、援鄂医疗队,购买生活物资送给拾荒老人、困难高龄孤寡老人和流浪人员。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娘子军,从发起公益帮扶至今,已有四十天。

记录四十天的战疫历程,珍藏这段苦难岁月的奋战故事,分享给读书会的每一位娘子军,特殊的生日礼物,送给自己。



2020年1月8日Na样美丽读书会跨年诵读晚会现场

3万个口罩 愿护佑平安

揣着读书会沉甸甸的爱心款,正月初一,娘子军四处联络,寻找防护物资渠道,疫情是面照妖镜,激发了人性的善,也揪出了发国难财人的恶。多方周折,终于联系到仙桃彭场镇口罩工厂,一次性口罩,独立包装0.6元一个,3万个口罩1.8万元,从仙桃送至武汉东西湖高速路口,运费1000块另付。




一边对接口罩进城,一边发布捐赠消息登记需求,当时的武汉,全民恐慌,医疗资源极度紧张,网上到处都是求助的消息,和时间赛跑,志愿者白天上班,下班后,在夜幕中送口罩,正月初四、初五,3万个口罩,送到了32个社区和湖北省洪山监狱。当时0.6元一个购买的一次性口罩,今天药店售价已是2元,还得拿着居民身份证,网上提前预约,限购50个。

同济医生公益问诊

购买口罩做捐赠的那几天,认识了同济的周医生,虽然口罩达不到医用防护标准,但结下善缘。初四晚,帮助疑似感染的表哥咨询,周医生特别有责任心,详细问诊,指导表哥吃药、量体温、叮嘱饮食和居家隔离的注意事项,周医生的出现,表哥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安慰,坚定了治疗信心。




指导完表哥的治疗后,周医生建议,把有需要的病人及家属拉到群里,避免轻症病人医院就医,再次交叉感染,还可以缓解门诊的就诊压力,大年初四晚8点左右,Na样美丽·同济爱心医生公益问诊群温暖上线,不到一个小时,群里就满了200人,患者扫码进不了群,只能好友,当天晚上周医生线上问诊到凌晨2点。

初五早上八点,患者就开始线上咨询,周医生详细回复,遇到重症患者,建小群,跟踪指导。随着患者的增多,周医生把同济医院发热门诊、麻醉科、呼吸科的28位主任医生和医师都进了群,白衣天使们爱心接力,线上问诊,没有一刻歇息,成了被感染者和家属的精神支柱。 正月初六傍晚,好事者告状到省卫健委,医生们无奈集体退群,3个义诊群的患者和家属哭诉痛骂告状者,Na样美丽·同济爱心医生公益问诊3个群至今依然保留,纪念武汉求医无门的苦难时期,28位白衣战士的义举。 后来才知道,爱心义诊发起人周医生因为被感染,网上义诊那段时间,处于隔离治疗中,但心系病人,想帮助更多的人,才想到和读书会开展线上问诊。她一边叮嘱患者要多喝水、放宽心、作息规律增强抵抗力,一边拿着手机从早上8点至凌晨2点,给群里的患者们进行详细的治疗指导。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武汉战疫中,无数个周医生忘我付出,帮助和感动无数人!

受捐爱心蔬菜12.4吨

正月初十,志愿者黄浩跟我说,江苏常熟62岁的苏惠萍女士和她远在澳洲的女儿,把家里农场的有机蔬菜全部捐赠给武汉,为了武汉人民能吃到更多其它的品种,把周边菜农的菜都买了,4个品种,共计12.4吨,希望我们能发布捐赠公告,登记帮扶需求,协助发放爱心菜,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




当我们看到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大风中在地里忙着采摘、用三轮车将采摘的菜运上货车的视频,泪如雨下···关心帮助疫区的同胞们,没有三头六臂,都是普通人呐!


当我们的志愿者把12.4吨蔬菜送到医院、福利院、环卫所、社区、派出所等基层单位的时候,接收单位满怀感激,雪中送碳啊!

橙色的“防护铠甲”

正月十三,疫情依然严重,白衣战士舍命拼搏。天气异常干燥,志愿者反馈好多老人都渴望吃上水果。我们联络沙湖水果批发市场,老板得知我们做公益,10斤装的阿克苏苹果,成本价32元一箱,Na样美丽读书会购买810箱苹果,两天时间,小虎队送给11个社区的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负责方舱医院清洁的环卫工人和接送发热病人的一线城管人。





防护物资告急,一个口罩、一顶棒球帽、一次性雨衣腰上系个绳子,志愿者小虎队穿梭在武汉三镇和青山老工业区,送爱心苹果给青山区城管的时候,环卫工把身上的橙色工作服送给了志愿者小虎队,给小虎队穿上,说可以护佑平安,几个大男孩感动不已。

小虎队的防护服

读书会爱心款用完,尽心完成了使命,想着可以歇会,睡个好觉。

2月12日,(过完了元宵节,开始用阳历记录Na样美丽读书会的战疫故事),接到2017年在律师事务所采访时认识的企业家刘总的电话,刘总直奔主题,一直在关注娘子军的战疫行动,委托我们帮他买些物资,捐赠给有需要的人。一面之缘,2年里从未联络,却给予如此的信任,无法拒绝,收到刘总5万元的爱心款,我们再次踏上了公益之路。




20多天前的武汉,医院防护物资告急,网上到处都是求助的帖子,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除了口罩,几乎裸奔。和刘总商量后,一部善款用来购买防护物资帮助志愿者和社区网格员,一部分善款用来购买生活物资帮扶困难老人。 当天晚上,联络了群里号称“以卖养捐的志愿者”欧阳,二级防护服85元一套,一箱72件;KN90口罩25元一个,50个一盒,整箱卖,不还价,态度傲娇,顾不上计较,我们买了3箱防护服,1盒口罩,花了19610元,捐赠给了小虎队和10个疫情严重的社区,祈祷防护装备化作铠甲,护佑逆行者们平安!

给独居老人的关爱

媛媛联络了常年给他们单位供米和油的厂家,娘子军购买了200袋20斤装的东北大米,200壶5L装的玉米油。





2月14,浪漫情人节,年近四十的志愿者琳子穿着荧光绿的防护服、戴着泳帽、泳镜和小虎队去往青山才聚社区,给困难孤寡、独居和空巢老人送米和油,青山是重工业区,老厂区多,很多老人住的老房子在5楼和6楼,没有电梯,在社区网格员的带领下,一家家送爱心物资,一天下来,琳子说回家后,两腿发酸,内心却无比温暖。 琳子和小虎队给Na样美丽读书会传回一张张捐赠的照片,看到老人们脸上的笑脸,娘子军纷纷在群里说,温暖又感动,真正在公益路上的人,定会明白,慈悲之心,施比受,内心更丰盈满足!

150万奶粉的信任

2月15日,我的同事湖北广电一级播音郭金华老师联络我,说他有个朋友公司想给武汉捐赠爱心奶粉,委托我对接。郭老师是Na样美丽读书会的老朋友,为人谦和,乐于助人,没有半点犹豫,立马对接郭老师的朋友,海南国健高科技乳业有限公司武汉市场负责人李兴玲女士。





和李总在沟通对接,根据奶粉的营养价值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确定捐赠对象为1-3岁的宝宝和70岁以上的老人,娘子军们迅速落实,摸排养老院、医院、援鄂医疗队、社区、党政机关的离退休老干部,将姓名、年龄、身份证、联系方式、当前情况、家庭地址等进行详细登记,汇总成表格,发给爱心企业,李总说,装车那天,原定捐赠价值100万、2717听、453箱(一箱6听),看到娘子军详细的登记表,改成了捐赠150万、4080听、480箱。 爸妈说,娘子军的认真,给了捐赠企业信心,他们知道,这些物资能送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中。

“Tony”老师来帮忙

一直在公益的路上,江城娘子军被更多人关注,被大家熟悉。

2月20,椰岛学校的陈功明校长通过朋友联络我们,椰岛公司成立党员突击队,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义剪服务,娘子军负责联络各大医院、援鄂医疗队、方舱医院等医疗机构,椰岛造型·Na样美丽爱心义剪群暖心上线。


截止今天,为李兰娟院士带领的全国十余支救助队所在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武汉市六医院、普仁医院青山院区、江岸区塔子湖方舱医院、浙江、云南、海南、陕西、黑龙江、宁夏、内蒙古等数十支援鄂医疗队超过4000余名一线白衣战士进行义剪。 武汉的天气阴晴不定,不论是阳光明媚,还是阴雨绵绵,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托尼老师们忙碌的身影。

来自北京的爱心帮扶

2月25日下午,接到台长的电话,让我对接北京文化影视界名人的爱心捐赠。做好爱心接力,确保善款帮助到困难人群;做好宣传报道,把远在北京爱心人士的帮扶和善举、疫情重灾区人民守望相助的感人事迹,传递给全国人民,武汉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家园! 和北京爱心捐赠发起人著名编剧王力扶老师、央视桂梅老师对接后,得知两位老师看到关于滞留在汉的外地人员无家可归、在医院垃圾桶捡剩饭吃的帖子,心生怜悯,想定向帮扶滞留在汉的困难人群。




受到北京爱心朋友的委托后,我们立刻建了“滞留在汉困难人员帮扶群”,把志愿者、社区网格员、一线医护人员入群,发布消息,发动大家去医院、客运站和火车站附近的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寻找滞留在汉的困难群体。 2月25号~28号晚,我们开启地毯式搜索,找到流浪者,详细登记情况:姓名、籍贯、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什么原因滞留在汉、流浪了多长时间、有什么困难、希望得到什么帮助……前方志愿者发来信息,娘子军登记建档,一边排查,一边联系民政系统,同时拨打110,3天时间,共找到41位滞留在汉露宿街头的人,每天都会联络反馈,截止今天,除了7位没有劳动力、照顾癌症患者亲属,需要帮扶,其他的都在政府的帮助下进入了救助站或者找到了义工的工作,解决了当前的食宿问题。




我们一边摸排,一边把情况以电子表格的形式详细登记,反馈给北京爱心人士,并提出建议,政府高度关注滞留在汉流落街头的人群,建议把帮扶群体转向疫情下,高龄孤寡老人、困难独居老人、癌症患者家庭、低保残障家庭,央视桂姐姐反馈北京的爱心前辈们采纳意见后,我们立即开展摸排。 娘子军联络社区网格员,前往棚户区、棚户改造区、老厂区,发照片反馈老旧厂区的真实情况,将地址、姓名、年龄、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收入、当前困难……进行登记汇总,反馈给北京的爱心捐赠者。 北京爱心捐赠者和娘子军,建立了“京汉一家亲”的沟通群,当央视桂姐姐反馈北京的爱心朋友看到志愿者只有一个口罩,防护简单,叮嘱志愿者做好防护的时候,志愿者们都哭了,武汉大雪,志愿者送20吨花菜到凌晨2点,冻得脚趾失去知觉,没有哭过;给负责方仓医院清洁的环卫工人送爱心苹果,环卫工人脱下环卫服给志愿者防护时,志愿者也忍住了眼泪;开着车子找外来滞留人员,看到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心酸依然忍住了泪水……千里之外素未谋面的朋友们一句关心,志愿者们哭了,我们的城市生病了,我们要尽所能,守护家园,武汉一定会好起来的! 反馈滞留在汉的困难人群和5个社区的困难人群登记汇总表,和北京的爱心捐赠者商量后,根据80岁以上高龄重症患者、80岁以上高龄孤寡困难老人、70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分为3个档,进行800,600,400购买基本生活物资米、面、油、鸡蛋、猪肉、青菜、洗护用品等进行定向帮扶:23份800标准,38份600标准,149份400标准,共计100800元的爱心物资。目前正在联络中百仓储关山城市广场店进行统一采购,大爱无疆,感恩扶助!

此刻已是凌晨2点,夜深人静,老爷子睡在旁边的沙发上,说陪着我,早已酣声阵阵。娘子军的故事太多太多,难以言尽,等疫情彻底控制,武汉解封,咱相约东湖畔,带上黄酒,开怀痛饮,一醉方休!

本命年,许下生日愿望,愿山河无恙,世间皆安!

2020年3月3日凌晨2点14分

(责任编辑 周鑫)

天使日记丨看着患者们都能平安健康,这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中国之声《天使日记》第二十三篇,记录“白衣天使”们的工作日常,捕捉“战疫”最前线的点滴感动。

2月19日,天气晴

我是湖北省武汉市肺科医院内镜科室的护士程娅雯,我被派到发热门诊与支助中心支援已经一个多月了,我在这里主要负责陪护病人做CT检查。

由于是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综合征,喘气和体力不支是常有的事。50米的路程、一两层的阶梯、小小的一个坡,在他们面前也成了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帮助病人跨过这个障碍,就是我的工作。每天用轮椅推着病人一趟趟地跑,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常常是累到汗流浃背,寒风一吹,又是冰凉得刺骨。

今天陪护的一位50多岁的阿姨是9号来的医院,今天是第三次复查了,这次她感觉自己轻松了许多,已经可以自行行走了,她告诉我说:“这十几天如同走了一趟鬼门关,一度以为自己快要不行了,还好有你们帮助我渡过了难关”。

2月19日 武汉 晴

我叫王叶飞,中国科大附一院西区麻醉复苏室主管护师,1月29日进入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工作。

昨天凌晨一点多下班,从重症病房走出来,刚拿起手机,就看到周阿姨给我发来的信息。周阿姨是我在重症病房护理的第一批重症患者,因为照顾她,偶尔陪她聊天,于是成了微信好友。

阿姨在微信里说,“飞飞,我今天下午出院了。家人和朋友们一个接一个的发微信和打电话给我,有两个在电话里都激动得哭的太厉害,害得我也跟着流泪。我现在不需要氧气罩了,但还是喘,偶尔也会咳,我老公和女儿就给我买了一台制氧机,我现在就在吸着鼻氧,因为我今天说的话太多了,气有点喘。我很想你们。”

2月19日,武汉天气晴

我是杭州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朱佳清。今天我得到一个消息,转去金银潭医院的43床病人最后还是走了。

43床的患者,从我们医疗队进驻开始,他就是重点观察对象,我眼看他从病重到病危再到有所好转。前一段时间,他的病情又突然恶化,他却依然顽强地与病魔搏斗,甚至采取俯卧位通气的方式也要坚持下去。我有时也想,如果换作是我,也许没有这么坚强的毅力撑这么久。他甚至已经写下了遗书,歪斜的字体能勉强认出:“我的遗体捐国家。”我瞬时泪目。他还多次拒绝过服药,他说留给需要的人吧。医疗团队当然不放弃希望,不停地联系床位和协调120,终于等来了好消息:金银潭有了一个床位,可120的设备却还没有到位。没有无创呼吸机,我们就用自己的!没有氧气筒,我们自己扛下去,一个不行,我们扛两个!就这样,患者终于安全顺利地抵达了金银潭医院!还记得那天下班,到达酒店房间,我一屁股坐在行李箱上,突然间就泪流满面。

他最后还是走了。生命无常,我只能说,我们已经拼尽了全力,相信他也是。愿他安息,也愿我们不再留有遗憾,更愿他的家人能够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

2月19日,湖北孝感,天气晴

我是孝感市中心医院重症隔离二病区的护士赵露琦。今天下午,我又返回到我的工作岗位上。

1月30日,我进入到危重症病房里工作。2月14日,我们这班医护人员和下一班同事交接好工作后,到酒店进行医学隔离。这几天,我每天都在微信群里看到病人们的各种动态:5床大爷病情有所好转了,8床奶奶能吃完一整碗饭了,4床大妈清醒后只要同事们经过她床旁她都会说感谢……特别牵挂他们,经过多次申请,今天我终于又回到了病房里,能够陪伴在患者身边,我的一颗心也终于安定下来。

再过两天就是我24岁的生日了,隔离的这些天,我医院的同事们每天都在问我我什么时候回医院,我猜他们肯定是给我准备了惊喜。今年生日,我能够和病房里的战友们一起度过,看着患者们都能平安健康,这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2月19日,天气晴

我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甲状腺乳腺外科护士长戈文心。我和同事郑蒙蒙、徐弯还是国际泌乳顾问,平时还在哺乳门诊坐诊。

1月26日,我们三人上了一线,哺乳门诊暂时停诊了,许多新妈妈们一下子慌了神。于是,我们决定将哺乳门诊开在线上,利用下班休息的时间,在群里解答这些新妈妈们的疑问。

虽然我们白天在隔离病房护理病人,但新妈妈们的需求和期盼,是我们国际泌乳顾问的责任。群里新妈妈们的鼓励和祝福,更是激励我们的动力。

2月19日 武汉 天气晴

我是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王珍妮。今天是我来武汉支援的第二十三天了。

这段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爷爷,每天都会用笔记录医院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也是无意中看到这些记录中,有一份“交代后事“的文字,不免有些担忧,就经常主动和他交流。老爷子也渐渐地把自己所担忧、所害怕的事与我分享。

现在,这位老爷爷对医治充满了信心。他的病情逐步好转,体温从高热慢慢恢复正常,胸闷气促、睡眠不佳状况也得到改善。想到老爷子离出院的日子不远了,我说:老爷子,我能和你合个影吗?老爷子说:当然可以,刚才来查房,主任说这两天我就要出院了,住院的期间,谢谢你们!

2月19日,武汉天气晴

我是浙大二院援助湖北医疗队第六医疗组组长张颖,今天,是我到达武汉的第五天。

今夜,收治了一位五十多岁的病人,本来等待心脏移植,马上看到希望,却和他的妻子都确诊了新冠肺炎。晚上在询问病史的时候,病人显得格外沮丧。在说到他期待已久的心脏移植手术,因为染上新冠而无法实现时,他低下头一言不发。

在这样一场战斗面前,没有人是孤立的,也许有人失去了一场爱情,有人失去了一段旅程。但最怕,就此真的失去了希望。对我们而言,用现有的医疗手段和方法,陪病人走好每一步,把我们的专业专长发挥到极致,这就是最好的。

2月19日 晴

我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医生董桂英,今天是我到武汉的第12天。

在开放病房的最初26小时,我们医疗队就收治了50名重症病患,其中10名是危重症患者,需要较高级别的氧疗措施,甚至有的病人来了就是休克状态。今天,其中几名上呼吸机的患者支持条件逐渐降下来了,大家都特别开心无比欣慰,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还有一个小惊喜,我收到了女儿的来信。她在信中说我总是特别忙,忙得经常忽略她的存在。但是她也告诉我,妈妈是一名勇士,能帮助很多人起死回生。我真是特别欣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女儿懂得了众志成城,理解了责任和担当。

今天欣赏了比利时钢琴家尚·马龙为中国创作的一首“战疫防疫”的国际公益歌曲《黎明的编钟声》,歌曲中加入了尚·马龙的中文独白让我特别感动:“夜走了,天亮了。天空和钟声一同醒来了,樱花在温暖的春风中飞扬。”愿这一天早一点儿到来。

总台央广记者:谭朕、冯会玲、左艾甫、张晶、凌姝、张国亮、陈瑜艳、王利、姚东明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