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讲课活动方案》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15 11:12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讲课活动方案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精心策划,讲好课程:讲课活动方案作文注意事项"
讲课活动,无论是课堂教学、公开课、培训讲座还是分享会,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策划的周密性。一份高质量的讲课活动方案,是确保活动顺利开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蓝图。撰写讲课活动方案时,需要关注一系列关键事项,以下将详细阐述:
"一、 明确目标与受众 (Clarity of Objectives and Audience)"
1. "目标设定清晰具体 (Specific Objectives):" 首先要明确本次讲课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是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观念引导,还是问题解决?目标应尽可能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强且有时间限制(SMART原则)。例如,“通过本次讲座,学员能够独立完成XX项目的初步设计”比“让学员了解XX知识”更有效。
2. "精准分析受众 (Audience Analysis):" 深入了解参与讲课活动的听众是谁?他们的年龄、知识背景、专业水平、兴趣点、现有认知水平以及期望是什么?这将直接影响内容的选择、深浅度、语言风格和互动方式。为不同受众设计的方案差异可能很大。
"二、 内容设计合理 (Well-Structured Content)"
1. "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Logical Structure):" 讲课内容应有一个清晰的结构,
《翠微归》——卢秀辉词作鉴赏与创作指导——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言:诗词的魅力与价值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也反映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本次课我们将深入鉴赏卢秀辉老师的词作《翠微归》,理解其意境与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及创作水平。二、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卢秀辉,现代著名诗人、词人,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情趣。其词作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追求意境的深远与意象的丰富,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壑空云低
三、作品鉴赏:逐句解析与意境领悟
1. 作品整体意境
《翠微归》是一首写山水意境的词,表现作者在自然中避尘嚣、归隐山林的情怀。词中融入山水景色的描写,既有自然的灵动,又寄托了作者的隐逸情趣。2. 逐句分析
翠微归。- 简洁明快,点明归隐的主题。翠微,指青翠的山色,象征自然与宁静。
尘嚣避,自逶迤。- 表达远离尘世喧嚣,悠然自得的心境。“逶迤”形容山势绵延,给人以连绵不断、宁静悠远的感觉。
水声近,壑空云低。- 描写山谷中的水声渐近,云低垂,营造出静谧深远的山水意境。自然之声与景色融为一体。
垂虹白练,激湍碎玉溅缁衣。- “垂虹白练”形容彩虹垂挂,似白色的绸带;“激湍碎玉”描写湍急的水流像碎裂的玉石飞溅,色彩斑斓。整体画面动态而富有色彩,展现山水的壮丽。
人家三五,伏波里、鹤唳知时。- 描写山中人家稀疏,环境清幽。“伏波里”和“鹤唳”暗示山林中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透露出一种安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展缣楮,蘸春碧,墨痕似,破玄圭。- 转入书写场景,表现作者用笔描绘山水。“春碧”指春天的绿色,墨色浓淡变化,似破碎的玉石(玄圭),寓意创作的灵感和艺术的破碎与重组。
化籀骨、怪石偏宜。- 表现用篆书风格书写,奇特的石头形态适合篆书的刚劲有力,彰显艺术个性。
乱峰点染,但书胸次万年奇。- 山峰点缀,似点染画面,表达作者胸怀的宽广,追求永恒的艺术价值。
浮名蜗角,且休题、素月流辉。- 反思世俗浮名,提倡超脱。素月流辉,象征清纯高远的境界。
意境深远
四、艺术特色与鉴赏重点
- 意境深远:作品融山水自然与隐逸情怀,意境悠远。
- 形象丰富:水声、云低、彩虹、碎玉等意象交织,画面生动。
- 用笔讲究:结合篆书风格,表现个性与艺术追求。
- 情感真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的超脱。
五、课堂教学建议
- 引导学生理解意境:结合自然景色,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培养想象力。
- 赏析意象与表达手法:分析词中的比喻、拟人、用笔技巧,理解诗人如何借景抒情。
- 拓展文化背景:讲解篆书、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丰富文化知识。
六、课外作业布置及讲解
作业一:诗词鉴赏与写作练习
内容:请学生选择一段自然景色,尝试用类似《翠微归》的意境写一首词或诗,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的向往。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 学会借景抒情,模仿名作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 提升诗词创作能力
作业二:查阅相关篆书与山水画的资料,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文章,谈谈你对“艺术个性”与“自然美”的理解。
讲解:通过查阅资料,学生可以了解篆书的刚劲与古朴,山水画的意境表达,从而更深刻理解作品中“化籀骨”、“怪石偏宜”的艺术追求。理解艺术的个性化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作业三:创作一幅山水画或书法作品,表达你对自然的感受。
目的:- 结合视觉艺术,深化对诗中意境的理解
- 训练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 激发创造力与个性表达
素月流辉
七、深度讲解:如何引导学生领会诗的内涵
- 理解隐逸情怀: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选择山水作为表达对象,体会“避尘嚣、归自然”的心境。
- 品味意象的美感:逐一分析“垂虹”、“碎玉”、“云低”等意象,感受其背后的情感寄托。
- 掌握表达技巧:讲解比喻、拟人、用笔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模仿和创新。
- 培养创作能力: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模仿作家的写作方式,表达个人情感。
八、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欣赏《翠微归》的艺术魅力,还能掌握诗词的表达技巧,提升鉴赏和创作能力。未来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九、附:课后拓展建议
- 阅读卢秀辉其他山水词作,比较不同作品的艺术特色。
- 参加校内诗词比赛,尝试现场创作。
- 组织山水写生或书法体验活动,增强感性认识。
【结束语】让我们在诗词的海洋中遨游,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人生之真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既能欣赏古人的智慧,也能用心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诗篇。
第二学期复习课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新学期,我校将继续贯彻国家“双减”政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进一步加大对文化考试学科复习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课程教学处结合区三种课型的要求和我校“互动课堂”模式,
制定了复习课互动课堂教学设计评比方案,并以此为契机,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力推动我校教学高质。二、活动目标1.利用“课堂教学设计评比”这项活动,搭建教师个人成长的舞台,为打造名师奠定基础。2.通过“课堂教学设计评比”使学校形成一种良好教学研究氛围,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助推我校绿色教学质量的稳健提升。三、参评对象原则上所有担任考试学科任教的教师,无特殊原因都参加。四、活动程序1.2月25日—3月18日全体学科教师根据任教学科选择相应教学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2.3月18日前将参赛相关内容发送到邮箱: ,学校将统一打印参评。
3.3月19日—3月27日组织评选出一、二等奖。五、评比内容:(一)教师本学期所任教学科的复习课教案,包括教学设计、PPT、课堂学案、课后作业设计。复习课要体现以下特点:复习课以考点为导向,重激励、勤反馈,强化训练,注重体系。复习课要突出“线、趣、讲、练、思”五个过程,坚持基于课标以考点为线,用“趣、疑”再燃学生的复习激情,以互动去除学生的学习倦怠,精讲多练、勤于反馈,最后导引学生反思形成体系。(二)教学设计按学校统一模板格式要求书写。详见附录1。模板格式填写说明:1.如果本课需要几节课完成,一定要注明本节课是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设计合理,可以从三维目标的角度书写。3.教学环节应注明导入、新课、小结、当堂反馈、作业等环节,后面附上学案,若课后作业是自编题目请附上。4.要有板书设计。5.围绕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相应的部位注明教学“四环节”和相应的时间分配。
6.模板中其他相关栏目正常填写。7.教学设计中需要用到的动画或视频一并打包随教案上传。8.特别提醒:本教案课型是复习课。
(三)必须写教学设计意图。1.写清楚学情分析。2.写清楚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3.写清楚教学设计理念(思路),突出“线(以考点为线)、趣(趣疑激情)、讲(重点精讲)、练(考点多练)、思(勤于反思)”五个过程。(四)评比打分依据《淳化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评价评分表》,详见附录二,评比解释权归课程教学处。六、评比公示:1.课程教学处组织评委进行评选。评比依据《课堂教学设计评价评分表》,从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和时间分配的合理性两个维度考虑,逐项打分,最后给出综合评分,名次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2.奖次设置:一等奖为参赛总人数的20%,二等奖为参赛总人数的40%,所有获奖老师均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获奖等次和奖金配额由教学处和工会协商、议定。3.评比采取密卷评分,所有参赛教案均不呈现参赛教师姓名。4.所有获奖情况将通过校园网进行公示、表彰。附录1:“互动课堂”教学设计模板单元章节 |
| 课题名称 |
|
教学目标 |
|
教学重、难点 |
|
课型 | 复习课 | 总课时共 节 |
本节课是第 课时 |
教学方法 |
|
教学手段 |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注明导入、新课、小结、当堂反馈和作业) | 注明教学“四环节”和相应的时间分配 |
一、导入二、新课三、小结四、反馈 |
|
板书设计 |
|
教学设计意图 | 1、 学情分析: 2、 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3、 教学设计理念(思路),突出“线、趣、讲、练、思”五个过程: |
|
|
|
|
|
附录2:课堂教学设计评价评分表学校 |
| 学科 |
|
参赛教师 |
| 课题 |
|
评价指标 | 评 价 要 点 | 得分 |
一、教学目标设计(20分) | 1.三维目标的制定。(15分)2.目标用词准确。(5分) |
|
二、教学内容设计(50分) | 1.教学内容设计无科学性错误。(5分)2.是否较好体现我校互动课堂六环节。(10分)3.情境的设置是否合理。(10分)4.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10分)5.时间分配是否合理。(10分)6.栏目是否填全。(5分) |
|
三、教学板书设计(5分) | 1.板书设计是否体现了本节课的重难点。(3分)2.板书设计是否能体现学生的友善用脑。(2分) |
|
四、教学设计意图(25分) | 1.学情分析。(5分)2.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5分)3.教学设计理念(思路),突出“线、趣、讲、练、思”五个过程。(15分) |
|
| 评委: | 总评分
|
评比时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