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5 13:42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撰写经历台风工作总结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的文章:
"直面风雨,总结成长:撰写台风工作总结作文的注意事项"
台风,作为大自然威力巨大的体现,不仅考验着我们的应变能力和勇气,也常常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一段特殊而深刻的经历。将这段经历整理成文,撰写一份台风工作总结,不仅是对过往工作的回顾,更是对应急能力、团队协作和个人成长的一次梳理与沉淀。然而,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内容翔实、重点突出、富有深意的总结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一、 明确总结目的与核心内容"
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清晰自己撰写这份总结的目的。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是为了团队内部经验分享?还是为了个人反思与学习?不同的目的将决定总结的侧重点和表达方式。
核心内容应围绕“在台风影响下,我们(或我)做了什么”、“如何做的”、“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取得了什么成效”、“从中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这几个方面展开。确保总结紧扣台风这一特殊背景,突出应急工作的特点和挑战。
"二、 内容翔实,突出重点"
"具体事例支撑:" 空泛的描述难以令人信服。要结合具体事例来阐述工作内容、应对措施和取得的成果。例如,可以详细描述如何组织人员转移、如何加固设施、如何保障关键线路畅通、如何进行灾后
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在澳门的传播,按照第101/2022号行政长官批示,澳门特别行政区自6月19日凌晨1时起已进入即时预防状态。受台风“暹芭”的影响,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7月1日晚上9时30分发出八号风球。为应对有关的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市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根据第11/2020号法律《民防法律制度》第八条、第九条第一款及第十一条第一款(七)项的规定,宣布自7月1日晚上9时30分起,澳门特别行政区维持即时预防状态,民防架构全体成员进驻民防行动中心,部署各项应对措施。
在悬挂八号风球期间,保安司司长、联合行动指挥官黄少泽,警察总局局长、辅助联合行动指挥官梁文昌与海关关长黄文忠听取民防架构代表汇报应对台风“暹芭”的工作部署,并指示民防架构成员做好疫情期间应对台风的各项措施,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是次台风“暹芭”在抗疫过程中袭澳,民防架构成员高度戒备,迅速部署多项应对措施,在预警阶段,民防架构成员已就核酸检测的安排、封控大厦的物资配送等防疫工作提前作出部署安排,尽最大能力减低对市民以及封控区居民的影响;是次台风同时叠加黄色风暴潮,9个位处低洼地区的公共停车场在交通事务局协调下有序关闭,另外,社会工作局亦开启了4个避险中心,期间共5人次使用,而因应疫情而开放的青洲临时收容中心,台风期间维持日间开放,为113人次提供服务;此外,7月1日晚上10时30分开放西湾大桥下层行车通道予轻型汽车和特许车辆通行,并于晚上11时正封闭三条连接澳门和氹仔的跨海大桥及莲花大桥;而横琴口岸,经珠澳两地口岸管理部门协商,亦在晚上10时30分暂停办理旅客出入境手续。
事故统计方面,民防行动中心共录得26宗事故报告,包括:树木倒塌5宗;混凝土、招牌、窗、檐篷等悬挂物松脱或清除有坠下风险的物件16宗,棚架、天秤或其他地盘设施坠落5宗,卫生局和镜湖医院共接收2名因台风引致受伤的个案,当中没有造成重大事故或损害。治安警察局亦处理了1宗的士违规议价。
因应台风“暹芭”逐渐远离澳门及风力缓和,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7月2日晚上8时30分改发3号风球。经审视路面的情况,3条跨海大桥及莲花大桥已于晚上8时30分重新开启,西湾大桥下层行车通道则于所有车辆离开后关闭,横琴口岸亦于晚上8时30分恢复办理出入境手续。随着市面整体状况及秩序逐步回复正常,按照行政长官批示,宣布自2022年7月2日晚上8时30分起,维持第101/2022号行政长官的批示,就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所宣布的即时预防状态。
保安司司长、联合行动指挥官黄少泽在工作总结时表示,是次应对台风“暹芭”,是澳门再次同时应对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及“自然灾害”,民防架构成员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使各项防风措施得以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在台风来临前,各部门积极配合卫生当局对各项防疫工作所作的调整,有效保障市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并感谢前线人员及民防架构代表多日来不分昼夜工作,克尽己任,为民防工作紧守岗位,以及对同事家人的支持和谅解表示感谢,同时亦感谢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使各项防灾防疫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并期望民防架构各成员能秉持坚定的毅力,以最严谨的态度继续推进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新闻资料及相片来源:
澳门特区政府民防行动中心
受台风“马鞍”的影响,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8月24日晚上8时正发出橙色风暴潮警告,并于同日晚上10时30分改发八号风球。为应对有关自然灾害,保障市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按照行政长官批示,根据第11/2020号法律《民防法律制度》第八条、第九条第一款及第十一条第一款(七)项的规定,宣布自8月24日晚上8时起,澳门特别行政区进入即时预防状态,民防架构全体成员进驻民防行动中心,部署各项应对措施。
‧ 行政长官贺一诚到民防行动中心主持应对台风“马鞍”的工作会议,听取汇报及作出工作指示。
因应是次台风正值天文潮高位,且叠加风暴潮,对澳门可能带来严重影响,民防行动中心于24日晚上6时30分举行记者会,宣布于晚上8时正启动“台风期间风暴潮低洼地区疏散撤离计划”,由澳门海关、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消防局和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组成疏散撤离的队伍,有序展开撤离行动,期间实地排查8,730户,撤离2,514人;是次撤离行动共有285户,438人没有撤离,但经各疏散撤离部门评估,他们身处的位置是安全的,尽管如此,各疏散撤离部门仍然派驻人员在附近巡逻,确保他们的安全。
‧ 民防行动中心举行记者会宣布执行“台风期间风暴潮低洼地区疏散撤离计划”
‧ 民防行动中心展开应对台风及风暴潮的工作
‧ 信息小组发布最新民防资讯
行政长官贺一诚于民防架构启动期间到达民防行动中心,与民防架构部门领导及主管举行工作会议,听取民防架构各部门应对台风“马鞍”的工作汇报,以及撤离行动的计划部署,指示各个部门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后,在保安司司长、联合行动指挥官黄少泽,警察总局局长、辅助联合行动指挥官梁文昌,澳门海关关长黄文忠等陪同下巡视民防行动中心,了解撤离行动的工作情况。
‧ 行政长官贺一诚巡视民防行动中心
‧ 行政长官贺一诚到民防行动中心了解撤离工作的情况
因应橙色风暴潮及8号风球警告,社会工作局启动避险中心第2级开放机制,全澳16间避险中心、4个集合点及紧急疏散停留点对外开放,期间共有96人使用,23个位处低洼地区的公共停车场在交通事务局的协调下有序关闭,西湾大桥下层行车通道于晚上11时30开放予轻型汽车和特许车辆通行,三条连接澳门和氹仔的跨海大桥及莲花大桥于凌晨零时封闭;而横琴口岸,经珠澳两地口岸管理部门协商,亦在晚上11时40分暂停办理旅客出入境手续。
‧ 民防行动中心透过电视及电台播报,向公众发布台风最新资讯。
事故统计方面,民防行动中心共录得5宗事故报告,当中包括树木倒塌1宗、石屎剥落1宗、窗户坠落2宗及海上分隔带损毁事件1宗,期间并未有接获因风暴潮或台风而引致的受伤个案。随着台风“马鞍”逐渐远离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今(25)日上午8时改发蓝色风暴潮警告,23个位处低洼地区的停车场陆续重开;随后于上午10时取消所有风暴潮警告,及于上午11时改发三号风球。经审视市面情况,三条跨海大桥及莲花大桥于上午11时重新开启,西湾大桥下层行车道在所有车辆离开后关闭,横琴口岸亦于上午11时恢复办理出入境手续。
‧ 部门执行“台风期间风暴潮低洼地区疏散撤离计划”工作、巡逻海面及封桥。
根据地球物理暨气象局的分析,是次风暴潮最大增水时间与天文潮高位错峰,因此水浸情况没有预期严重,亦没有对水电供应造成任何影响。因应市面整体状况及秩序正常,按照行政长官批示,宣布于2022年8月25日上午11时,终止即时预防状态。
保安司司长、联合行动指挥官黄少泽总结是次应对台风及风暴潮的工作情况时表示,民防架构成员高效协调、通力合作,做到及早预警,令市民能早有准备,加上市民的充分理解和积极配合,使各项防灾措施得以有效落实。并感谢各前线人员的辛勤努力、民防架构同事的坚守岗位以及市民大众对各项措施的理解和配合。
新闻资料及相片来源:民防行动中心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