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如何写《24篇日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15 16:42

如何写《24篇日记》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好24篇日记作文需要注意的事项的文章:
"精耕细作,写好24篇日记作文: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
日记,作为一种记录个人生活、情感和思考的写作形式,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当我们计划或正在进行一项需要连续写24篇日记的作文任务时,它就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数量,更是对自我观察、反思和表达能力的持续锻炼。要写好这24篇日记,使其言之有物、引人入胜,并最终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立意明确,主题贯穿 (Clear Purpose and Thematic Cohesion)"
"设定核心主题:" 在动笔前,思考这24篇日记想通过记录什么?是特定时期的生活感悟、某个事件的追踪观察、个人习惯的养成记录、情感变化的历程,还是某种技能的学习过程?一个清晰的主题是日记的灵魂,能确保你的写作始终有方向。 "寻找内在联系:" 即使是看似零散的日记,也可以尝试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可能是时间上的连续性、情感上的递进关系、观点上的深化或转变,或是围绕某个核心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这种联系能让你的日记集更具深度和完整性。
"二、 观察细致,内容真实 (Observant Detail and Authentic Content)"
"用心观察生活:" 日记的价值在于记录

一位副校长的24篇“战地”日记

3月25日至今,高三年级学生封闭学习已经24天了。在这段抗疫加备考的特殊时间里,我市师生们都保持着迎难而上的姿态,为理想信念而战。

从封闭住校那天起,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副校长田文华就开始写“战地”日记,截至昨日,已有24篇。一篇篇读来,就是一个个闪亮的日子,其中折射出的光,恰是特殊时期高三师生对生命、对国家最深情的体悟。

光影中的思政课

日记节选一:“2020年4月5日。希望就像远处的灯火,给你指引前行的方向;信念就像船桨,给你行驶的动力。通过《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想告诉封闭期间的高三学子,无论你身处何地,无论你学习程度如何,无论你遭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丧失信心,都不要对未来不抱希望!只要有希望,就一定能活出人生的价值!……”

解读:封闭住校的生活是枯躁的,为了给师生的心灵带来“按摩”功效,每个周末,市二实验中学都会给近300名高三师生放映一部电影,校长陈文斌专门制作了 PPT, 在开映前后为师生们进行赏析。《肖申克的救赎》《追梦赤子心》《集结号》等影片已经或将要在校放映,陈校长说:“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挫折,都会在灵魂深处种下坚韧的种子,我们记忆深处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日后成为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借由这些电影,我们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教育,最终向师生传递一种信念,希望每个人都像战士一样勇敢前行!”

高三学生赵玮观影后写下这样一段话激励自己:“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与其在无数个黑夜失意懊悔,不如在无数个清晨奋起直追!”

激活动力的课间操

日记节选二:“2020年4月9日。两个月的居家学习,使高三学生的体质有所下降,精神疲惫,复课后的复习备考都是高强度的,如何吃得消?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有充沛的精力!课间操就是突破口!……”

解读:4月17日10时30分,学生们于操场集合,在体育老师李建宇的带领下,学生们做了一遍广播体操,步伐稳健却中规中矩。随后,动感的旋律响起,学生们瞬间被激活,跳跃、小跑……各种高频率的动作调动起学生所有肌肉和关节,全身心投入使得他们气喘吁吁。这套八节韵律操是李建宇老师在复学前自创的,“动作简单易学,趣味性强,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高效率的学习离不开有效的运动,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时的体育运动成为高三学生紧张复习中的一抹亮色,激活动力,为身体加油,也为梦想加油。

全校同写一本日记

日记节选三:“2020年3月31日。今天,293班的周涛同学在文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三学生,我的成绩很普通,但我也有自己梦中的远方。我有多努力,我才有多幸运,我相信未来的样子,就藏在我现在努力的样子里!’平日里,我是教师,她是学生,今天,她是教师,我是学生……”

解读:封闭期间,如何有效了解学生心理?如何让学生寻找到发泄情绪的出口?如何高质量陪伴每一个学生走过这段时间?市二实验中学想了一个办法,专门设计了学校专属的高三“战地”日记,绿色封皮,里面有校长寄语和校园风光插图。高三师生,人手一本。全校同写一本日记,每个人都会记录特殊时期备考时的想法,有感恩,有责任,有失意后的奋起,有彷徨后的激励。特殊日记,成为师生间交流的桥梁之一。

这是一本限量版的日记,里面珍藏的都是最美记忆。

田文华副校长的日记让人相信,高三,除了学习路上的艰难跋涉外,还有许多滋味,但只要内心有光,就无所畏惧!

本报记者 张晓丽

(责编:王丹、刘洋)

这个春天,这本日志,弥足珍贵

庚子年春,江苏白衣勇士出征湖北,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员的战“疫”时刻,汇编为一本厚厚的《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前线日志》。这是最难忘的人生经历,这是最真实的前线日志,这是最宝贵的历史档案……

请长按二维码翻阅2020年春天最珍贵的记录——

你说,不怕,不过是职责所在,不过是阵地前移,不过是医者仁心,不过是“我不上谁上”……可是,谁都明白,这一切的一切,背后是怎样的勇气和担当!是以,要捕捉最前线的点滴感动,将战“疫”心声一一记录,再汇成这本独一无二的声画日志,送给你们。

请点击翻阅《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前线日志》,可按地域、单位名称、日期查询、浏览队员日志,可保存,可分享——

在荔枝新闻、我苏网,每天一期的日志,已经刊发到第37期。第一期,“迫不及待投入战斗”;第八期,“每天都有人出院,是我们的希望所在”;第十八期,“打不倒我们的,只能让我们更强大”;第二十四期,“花都开了,春天要来了”;第三十三期,“漫天星河赠你,抬头便见希望”;第三十七期,“武汉的早樱开了,这是春天的讯息”……

每一天疲惫紧张,每一场生死搏斗,每一次欢笑歌哭,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请点击链接观看每一期日志: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前线日志

从最初一天8张,到如今一天超过50张,越来越多的前线故事和战疫心声,被收录进这本日志,还在源源不断地添加。1月26日至3月2日,共制作1178篇日志,29张长图,涉及129家医院600余位医务工作者,深受队员、家属和派出单位的欢迎,阅读量高达9250 万。

荔枝新闻的采编、设计、产品团队开启加班模式,从对接、设计到制作,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为了不过多打扰前方队员休息,他们根据前方提供的微信语音整理成稿;为了呈现最动人的瞬间,有时需要再三挑选图片、打磨文字、修改版式……媒体人的辛勤付出,让这本日志成为“共同战疫”的见证。

致敬所有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员!

致敬所有记录历史的媒体朋友!

期待白衣勇士凯旋

到那时,以所有人的笑脸为封底

把这份珍贵的前线日志

交给时光去回味,去珍藏!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