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写作《月饼的日记》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15 16:57

写作《月饼的日记》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月饼的日记作文,想要写得好,可以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 "明确主题和中心思想 (Clarify Theme and Central Idea):" 你想通过这篇日记表达什么?是记录一次品尝月饼的经历?是回忆与家人或朋友分享月饼的温馨时刻?是表达对中秋节的情感?还是对月饼文化或习俗的思考?确定一个清晰的主题,让你的日记有灵魂。
2. "选择具体的切入点 (Choose a Specific Angle):" 月饼是一个大类,你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方面来写,比如: "品尝特定口味的月饼:" 详细描述这个月饼的味道、口感、外观。 "一次特别的月饼分享:" 描述和谁一起吃的,当时的场景和感受。 "制作月饼的过程(如果自己做过):" 记录制作中的趣事或挑战。 "对月饼包装的观察:" 谈谈月饼包装的设计、创意或环保性。 "月饼的文化意义:" 结合传统习俗,谈谈月饼象征团圆的意义。
3. "融入真情实感 (Integrate True Emotions):" 日记是记录个人心事的,最重要的是真实。写下你吃月饼时的真实感受:是香甜可口,还是觉得腻了?是感到幸福满足,还是有些许孤独?是怀念家乡的味道,还是对某个

月饼的旅程(作文选登)

陈靖雯(17岁)

金黄的外皮,口感软糯,各种各样的口味任你选择。你们能猜到这是什么食物吗?是月饼。

月饼是中国人在中秋节必吃的传统美食。从古至今,月饼因融合中国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而发展出各式各样的种类,例如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京式月饼等。广式月饼以其精致的外形和多样的内馅闻名,而苏式月饼以酥脆的外皮和丰富的口感著称,京式月饼则有着浓郁的北方风味。就口味而言,有五仁的、豆沙的、蛋黄的、莲蓉的等。但我最爱的还是蛋黄莲蓉味的,咬一口,酥酥的外皮夹着甜甜的莲蓉美味极了,让人回味无穷。

近年来,月饼的口味和样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做法,比如冰皮月饼。因其外皮用糯米粉制成,冰皮月饼口感冰凉滑爽。从馅料来讲,也不再一成不变,比如多出了水果味的、黑芝麻味的、巧克力味的等。这些新口味不仅兼顾了年轻一代的喜好,也为月饼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月饼不仅仅是食物,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信息。月饼象征着团圆、幸福与和谐。中秋佳节,家人围坐一起,赏月、吃月饼,其乐融融。这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每年中秋节,即使是身在海外的华人,也会通过吃月饼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月饼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连接他们与故乡的一条纽带。

记得小时候,中秋节前几天,家里就开始热闹起来。母亲会带着我们去市场买各种材料,准备做月饼。那是一个充满期待和欢乐的时刻。我们几个孩子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熟练地揉面、调馅,制作过程充满趣味。和面、包馅、用模具压出花纹、烤制……在我们的眼中,母亲制作的每个月饼都是那样完美无缺,仿佛承载着全家人的祝福和期待。

儿时的记忆已经远去,虽然现在中秋节临近时,我都会在当地的超市里买一些月饼,但味道还是不及家乡的。即便如此,我们也能借此在异乡找到家的温暖。月饼不只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情感的寄托,是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

如今,月饼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已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各地华人中秋节庆中的重要部分。对我们来说,月饼不仅是美食,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珍视。

(寄自西班牙)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舌尖上的月饼

轻轻咬上一口,软糯香甜的奶黄流入口中,甜而不腻,口齿流香,芳香四溢。脆脆的冰皮,混合着奶黄,甜中带着几分冰凉,一口就在心尖上,绽放了一朵花。我也感受到了上下五千年中华美食的变化。

食之变——-在于馅

儿时,每逢中秋佳节,饭桌上一道传统佳肴不可缺的就是月饼。我们常吃的月饼有鲜肉,椰蓉,豆沙和蛋黄。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月饼的馅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改良了一番,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增添了冰淇淋冰皮月饼,椒盐芝麻馅,小龙虾馅,巧克力月饼。较之前传统月饼,新式月饼在外形上创意新颖,同时在口感上不断创新,更符合现代人对美食与时俱进的追求。

食之变——-在于速

中秋节吃月饼是我们的传统习俗。听外婆说,老上海人最喜欢吃的月饼在南京路。为了能吃到正宗的泰康鲜肉月饼,外婆一大早要从浦东乡下坐摆渡轮,去南京路排队。为了一盒月饼,花一天的时间是那时候浦东本地人的费功夫事情。我又问妈妈,是如何去市区买月饼。妈妈告诉我浦东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浦东到达市中心的交通也有了质的飞跃,地铁2号线的诞生,解决了浦东人出发市中心的大难题。一盒月饼原本在外婆那时代用上一天买到,妈妈的时代可以几个小时买到,往返浦东-浦西的通道就在那神速的地铁工程。然而到我这代,我只要在家动动手指,手机app上下单,足不出户,就有快递小哥将月饼送至我家。

同样的泰康月饼采购,外婆花了一天,妈妈要花几个小时,我只要20分钟,不得不说智能时代方便了生活。

食之变——--在于情

月饼,属于这个节日的特色食物,携带着不同年代的独特记忆。70年代的月饼还是一个高档食品,买月饼需要储存粮票和糕点票。那时候家里得到一块月饼,已经是件大事,要藏一个月才拿出来吃。80年代的人们已经过上富足生活,可以吃得起月饼,然而豆沙月饼,莲蓉月饼在那时候是奢侈品,吃上的人不多。90年代改革开放,人们生活蒸蒸日上,月饼的种类繁多,红色铁皮月饼盒是那时候的风尚,还是家里的珍藏……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我吃着月饼,品着生活。一块小小的月饼,经历了时代的大变迁。

作者为上海浦东模范中学八年级(5)班学生

欢迎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活动。请在上观新闻APP首页底部点“专题”,进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栏内了解征文详情,浏览征文作品。

栏目主编:陶健 文字编辑:王艳辉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