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5 17: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老虎滩(通常指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的日记作文,可以遵循以下注意事项,让你的作文更生动、具体和有真情实感:
"一、 确定写作重点和基调:"
1. "明确主题:" 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是老虎滩的景色之美?动物的可爱?游玩的乐趣?家人的陪伴?还是某次特别的经历?确定一个中心思想,让文章有灵魂。 2. "设定基调:" 你是怀着兴奋、好奇、放松,还是略带疲惫的心情去游玩的?这篇日记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是欢快活泼,还是温馨宁静?保持一致的基调。
"二、 丰富内容,突出细节:"
1. "时间、地点、人物:" 日记的基本要素要齐全。写清楚是哪一天(具体日期)、和谁一起(家人、朋友、独自一人)、在老虎滩的哪个区域(比如极地馆、珊瑚馆、海洋剧场、鸟语林等)。 2. "感官描写(非常重要):" "视觉:" 看到了什么?海豚表演的精彩瞬间?北极熊憨态可掬的样子?五彩斑斓的珊瑚?巨大的鲸鲨?阳光下的海面?家人的笑脸?用具体的词语描绘你看到的景象,比如“海豚跃出水面,像一道银色的闪电”、“北极熊懒洋洋地趴
我是山东潍坊人,涵涵,三十多岁了。上个月去大连玩了几天,回来后一直念念不忘。
说起来跟大连的缘分挺奇妙的。我表姐十年前嫁到大连,每次视频都说那边海鲜便宜得不行,听得我直流口水。今年她儿子考上大学,非拉着我去玩,说正好赶上开海季节,海鲜最肥。
8月底去的,待了5天。本来想着就是吃吃海鲜看看海,没想到大连给我的惊喜太多了。
第一天表姐就带我去了老虎滩。说实话,我在潍坊也见过海,但大连的海是真的不一样。水特别清,能看到底下的石头。最让我惊讶的是,海边居然有好多当地人在游泳,那水看着就凉。我表姐说这算啥,冬天还有人冬泳呢。我在旁边看着都觉得冷。
老虎滩那个极地馆真不错,企鹅憨憨的,我拍了好多视频。白鲸表演的时候,有个小朋友一直喊"大鱼大鱼",把周围人都逗笑了。门票是有点贵,198一个人,但确实值得看。
第二天去了星海广场。广场真的大,我跟表姐走了半天才走到海边。那天风特别大,我的帽子差点被吹跑。海边有个老大爷在放风筝,那风筝飞得老高了,他跟我说这风筝线有500米长。我还真不信,结果他慢慢收线,收了快20分钟才收完。
大连的有轨电车我必须说说。第一次坐的时候,那个晃啊,我差点没站稳。但坐习惯了还挺有意思的,慢悠悠的,能看街景。车上好多大连本地老人,聊天声音特别大,但那个大连话我是真听不太懂,就记住了"血好""贼好"这种词。
吃的真是太多了。表姐家楼下有个早市,早上6点就开了。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扇贝,比我手掌还大。10块钱3个,在潍坊这价格想都别想。买了一堆回去,表姐给蒸的,啥调料都没放,就那么吃,鲜得我眉毛都要掉了。
还有那个海肠,长得是有点吓人,粉粉的一条。但是炒鸡蛋真的绝了,脆脆的,有点像吃笋。我们潍坊也靠海,但真没见过这东西卖。
焖子是我的最爱。就是绿豆淀粉做的,切成块,在铁板上煎得两面焦黄,浇上蒜汁芝麻酱。第一口我还觉得没啥特别的,但越吃越上瘾。后来几天,我天天缠着表姐带我去吃。表姐说这是大连人从小吃到大的东西,外地很难吃到正宗的。
大连的烤鱿鱼也跟我们那不一样。他们喜欢刷甜面酱,我们潍坊都是刷辣酱的。刚开始我还不习惯,吃了两次就爱上了,那个甜咸口还挺特别的。
去了趟棒棰岛,门票20块。说实话风景是真好,但人也是真多。好多新人在拍婚纱照,我数了数,光我能看到的就有7对。海水特别蓝,跟老虎滩那边又不一样,这边的沙子更细。我光着脚走了一圈,脚底板都被磨红了。
大连人是真的悠闲。早上5点多,海边就有人遛弯了。晚上9点多,广场上还一堆人跳舞。我跟表姐去劳动公园散步,看到好多大爷大妈在唱歌,唱的都是老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啥的,还挺好听。
有天晚上去了西安路。这条街太热闹了,全是年轻人。奶茶店、小吃店一家挨一家。我买了个章鱼小丸子,排队排了20分钟。旁边一个小姑娘跟我说,这家是网红店,味道确实比别家好。我尝了尝,是挺不错的,就是等太久了。
大连房子也挺有特色的。好多俄式建筑,拍照特别好看。中山广场那一圈的老建筑,表姐说都是一百多年前建的。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有人在拍电视剧,围了好多人看热闹。
最后一天去了金石滩。路有点远,开车一个多小时。但那个地质公园真的值得看,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乌龟,有的像大象。门票好像是90块,我觉得还行。就是太晒了,我涂了防晒霜都没用,回来胳膊上有明显的晒痕。
大连人说话挺有意思的。"血"这个字用得特别多,血好吃、血便宜、血远的。刚开始我听着怪怪的,后来也习惯了。表姐现在说话都有大连味了,她自己还不觉得。
回来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几个问题:
大连人为啥那么爱吃生的海鲜?生海胆、生牡蛎,我是真不敢尝试。
为啥大连的鸽子那么不怕人?星海广场的鸽子,都敢落人肩膀上。
大连话里的"嘎达"到底是啥意思?我听了好几天都没整明白。
还有,大连人冬天真的天天在零下十几度的海水里游泳吗?
这趟玩得特别开心,就是时间太短了。下次我要带着我家那位一起去,让他也尝尝那个焖子。大连的朋友们,啥时候来潍坊,我请你们吃正宗的朝天锅!
对了,看到这的朋友,给点个赞呗,关注一下更好啦!
这是一次特殊的离别鲜花、鞠躬、敬礼……都是深深的谢意
7月12日下午,大连组团式支教帮扶的教师们结束了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八中学为期一年的工作,学生们非常舍不得首批“大连班”的老师们:“老师,谢谢您这一年多的付出!”
大学,她想来大连
“高考,我一定要报考一座有大海的城市。”“比如?”“比如…… 海口…… 厦门……”“大连?”“当然!”这是记者和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八中学高二学生李思思的对话。
李思思的家在六盘水市水城县。每天,思思坐在家里就可以看到山,走在街上也可以看到山,到处都是山。长这么大,她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省会贵阳。
“这里很多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从来没有出过六盘水。在他们的世界里,最熟悉的是山,山的那边还是山。”大连市教育局援黔干部,挂任水盘水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郭卫告诉记者。
“高二还没开学的时候,我发现班级QQ群里多出了一位姓‘辛’的老师,这个姓在我们这边很少见。而且,其他老师也都换了。后来知道,新学期我们班的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都将由来自大连的老师教。”李思思说,换老师的消息一下子在班里炸开了锅。
大连离六盘水很远很远吧?
大连老师说话大家能听懂吗?
大连老师会不会很严厉?
……
满怀好奇与期待,新学期开始了
“郭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我们都偷偷‘哇’了一声。郭老师的发型太特别了,不是平头,而是偏分。同学们私下里都说,这个老师可真酷。”
大连班班主任郭云涵
“辛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英语课,就全程讲英语。当时我就懵了,寻思这下英语更跟不上了。而且,不只在课堂上,下课之后她也经常和同学们用英语交流。所以,一周之后,我们就适应了辛老师的英语教学模式。”
大连班英语老师辛华
“化学老师姓徐,别看她是个女老师,可说起话来就像男人一样干练,我们都挺喜欢她。徐老师说,大连有好多景点,我记得的有滨海路、老虎滩,还有金石滩,徐老师说我们去大连的时候,她可以给我们当导游。”
大连班化学老师徐香琴
高二的学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由于有五位大连老师任教,高二四班又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大连班。
新鲜劲儿还没过,李思思和“大连班”的同学们就开始对新老师们有点“不适应”了。“主要是老师们的语速太快,我们有点听不懂。老师们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格外注意,说话尽量慢,半个多月吧,我们就听习惯了,而且我们的普通话也比以前讲得好了。”
“郭老师刚来就给我们定了新规矩,班里分了四个小组,设计了有奖有罚的‘班级币’,卷子和作业本上的名字都要写在固定的位置……”一开始,李思思和同学们觉得这样挺麻烦,但慢慢的,班级整体氛围和风气越来越好,总得到学校表扬,“郭老师连跑操都和我们一起跑,给我们做示范。同学们都说郭老师‘简直酷毙了’。”
“我们觉得特别幸运,从大连老师那里,我们听说了很多从来没听说过的事。辛老师在美国读过书,她经常给我们讲美国的趣事,我们都特别愿意听。徐老师说,每个人都有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她的老家也是在一个小山村,上大学之前也没有见过大海,凭着自己努力,她考上大学到了大连工作。以前我有点自卑,不知道上大学后能干什么。现在我有自信了,大连老师给我打开了眼界。别的班级的同学下课经常把我拉到一边,问大连老师的事儿,问大连的事儿,他们都可羡慕我们班了。”李思思扬起的脸上,满是自豪。
作为高二四班的语文老师,也是唯一的本地老师,刚听说要和大连老师“搭班子”时,康瞿红老师是有些担心的,担心大连老师远道而来会“水土不服”。但看到大连老师很快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他由“担心”到“放心”,从“有顾虑”到“真心服”。用康老师的话说,这样的转变,完全来自大连老师的实力,“大连的先进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提高了老师的业务水平,只要有大连老师的公开课,我们学校的老师就拎着凳子在班级间穿梭听课,都成一道风景了。”
郭卫告诉记者,大连市选派5个学科13位重点高中教师组建两个“5+1”高中支教团队,创办两个“大连班”,开展“组团式”对口支教,就是为了精准到位地对接“所需”和“所能”,使两地教育的工作想法、节奏步调一致,实现两地教育协作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开启两市整班制教育协作新模式。支教不仅仅只是上一堂课,更重要的是传播和复制先进的教育经验和做法,让大连的做法在六盘水结合实际落地生根,重塑式和植入式传递,提升六盘水的整体教育水平,“让六盘水的孩子们看到山外面的世界”。
一年很快过去,高二结束了
高一时英语成绩一般的李思思考了全年级英语最高分。在得知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她却听说,大连老师要回去了。
给老师们送行的时候,李思思哭得很伤心。她说,老师们也哭了。但是,他们的联系却从来没有中断,老师们还是经常在网上给同学们讲题,为同学们学习、生活上的事出主意。在日记里,李思思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以前我以为,山的那边还是山,但现在,大连已经成了我心中另一个故乡。我知道,山的那边是大海。
一边是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边是巍峨连绵的大山原本并无交集的辽宁大连与贵州六盘水就这样结缘。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部分来源:大连晚报、天眼新闻、视听凉都文字:大观新闻大连日报记者张玮炜编辑:佟宇静
美编:秋菊校对:张军责编:孟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