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福利院日记》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15 22:11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福利院日记》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福利院日记的作文,想要写得真实、感人且有价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明确写作目的和中心思想:" "问自己:" 你想通过这篇日记表达什么?是记录观察、抒发情感、表达感激、引发思考,还是仅仅是完成作业? "确立中心:" 确定一个核心主题,比如“关爱与陪伴的力量”、“理解不同的生活”、“我在福利院的一天”等,让文章有明确的焦点。
2. "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 "记录真实所见所闻:" 不要凭空想象或过度美化。真实地记录你观察到的人、事、环境,以及你的第一感受。 "客观描述与主观感受结合:" 描述事情时力求客观,比如“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老奶奶安静地坐着看书”。然后,在描述后融入你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思考,比如“看到他们简单的快乐,我心里很温暖”、“老奶奶的眼神里充满了岁月的沉淀”。
3. "深入观察和细节描写:" "关注细节:" 不要只写“我去了福利院,看到了孩子”。要写具体的细节,比如孩子的笑容是什么样的、眼神里有什么情绪、他们玩的游戏是什么、福利院的设施怎么样、老师的耐心程度等。 "运用感官:" 运用视觉、

真情实感!来自社会福利院的日记美篇(摘录)

笔者无意间在一个朋友圈看到了一篇名为《俏芮姐妹的美篇》,作者以日记体的形式,讲述的是通辽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的故事。在疫情期间,为了福利院的30余名孤残儿童,院长刘家骐、副院长姚国生、许丽杰,领着儿童部的一群人,封闭在社会福利院,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抗“疫”之歌。该日记作者是通辽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主任赵东方,讲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照顾儿童的心路历程,充满正能量,充满阳光。细细品读,让人泪目。笔者将这样温暖感人的日记摘录几则分享给大家。

喂孩子们吃饭

2020年2月8日(正月十五)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已经在院封闭13天了,真有点想家了啊。这个春节几乎都在院里跟孩子们和战友们一起度过的。大年三十,本来不是我值班,但是这是我作为儿童部主任的第一个春节,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家,我悄悄调换了值班表让其他同事安心在家过年。初二,随着疫情严重,我们院内领导和环节干部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抗疫工作,到了初三又开始实行封闭管理。

整个春节只有初一在家。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女儿今年6岁,小女儿才20个月。当我将要在单位隔离的消息告诉家里时,家里一下炸了锅,丈夫说:“你一去不回家两个孩子怎么办?我们单位也要求上班呢”!娘家妈、婆家妈也说:“给你俩看了一年的孩子,好不容易盼到春节想着你放假我们也能休息几天,结果你上班回不了家,我们这把老骨头呦。”我说:“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抗击疫情,那么多医护人员、志愿者都奔赴武汉,驰援一线,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部门主任在这种非常时期更应该身先士卒,我不上谁上啊,咱们只能舍小家顾大家了。”家人们听了我的话都表示理解和支持。最终姥姥领着老大回家,奶奶领着老二回家,而我陪在儿童部30多个孩子的身边。有时面临抉择,总要有所取舍。

日常检测体温

2020年2月10日  

今天,是第一轮封闭的最后一天。为了站好最后一班岗,给下一轮接班的同事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吃完早饭我就带着另外4名护理人员开始了大扫除。大家洗了床单、被罩,擦拭了桌椅、门窗、锅碗瓢盆,把卫生间、浴室、洗衣房的各个角落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想着明天就要回家与亲人团聚,大家都干劲十足。整整忙了3个多小时午觉都没睡。其实在这几天里,我们每个人工作都非常辛苦,以前搞卫生、打饭、刷碗、洗衣服、给孩子们洗澡都有专人负责,现在所有的工作都由我们5个人来完成。我每天还负责给小班的孩子喂饭,偶尔做一些辅食给他们增加营养,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的。好在,孩子们在我们大家的精心护理下都健健康康,丝毫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这也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

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我们完成了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已经是凌晨12点,想到明早要交班了,睡意全无,因为这几天以来,院里3位院长担心我的实际情况,孩子小怕孩子上火,早早安排了第二梯队由许院长和其他3名工作人员接班,一想到这儿不由有点小激动,我们隔离不隔爱。回忆这几天的工作,看到他们一个个满是疲倦的脸,但从未听到过她们的一句怨言,每天我会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或健身操丰富孩子们与职工的日常生活。

在隔离区消毒

2020年2月24日  

“二月二,龙抬头”。在二月初二这一天剃龙头,是我们中国人传统习俗。每年二月初二这一天都有爱心发廊的人来献爱心,专门为我院孩子们剪头。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他们没法过来,孩子们的头发还是小年前剪得,现在都长了,于是我和罗姐一拍即合,决定给孩子们剪头。

说干就干,先给大班的孩子们剪。男孩儿头一律寸头,女孩儿齐刘海儿,我和罗姐负责剪发,王迎、小花紧接着洗头,一条龙服务我们配合的天衣无缝。大班剪完小班剪,小班的孩子们剪起来比较麻烦,小孩子爱哭,非常不配合,连哄带吓忙了一身汗。两个多小时,30多个孩子齐刷刷的完成了,这效率真是杠杠的。

在儿童部,每个人都是多面手,衣服破了,我们可以缝,被子坏了,我们可以自己补,头发长了我们可以自己剪。其实以前我也不会剪头都是在这里学会的,爱心发廊的人也不是经常来,孩子们的头发长了只能我们自己想办法,我们买了推剪,零基础练起来几个月就成了熟练工。剪了头、洗了澡,孩子们一个个干干净净,神清气爽,我觉得今年是我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二月二”。

给孩子们洗澡

2020年2月28日  

盼望着、盼望着,这一轮隔离又要结束了,明天就能回家了。

想着女儿见到我高兴的样子,我恨不得马上飞到她们的身边。正在我憧憬着和家人见面的美好时刻,院里来了通知,让我不得不收起幻想,继续投入战“疫”。由于疫情加重,湖北、山东等监狱出现确诊病例。民政部要求福利机构一定严防死守,决不能发生聚集性传播,从现在开始不许换岗,原班人马继续留守。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流泪了,中午休息的时候,跟女儿视频我还逗她说:“二宝,妈妈明天就下班了,妈妈抱抱、妈妈抱抱。”老公在旁边说:“你快回来吧,孩子们想你想的都上火了,好几天没好好吃饭了。”我说:“别着急我明天就回去了,给我做点好吃的,这段时间累坏了,得补补了。”他还冲我做了一个OK的手势,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泡汤了。

当我把消息告诉另外4名职工她们都偷偷抹起了眼泪。是啊,谁都有家,都是女儿、母亲、妻子,已经十几天没回家了,又要延长,甚至更久,心里都有点接受不了。尽管我也很难过,但是我知道,只有我挺起来,大家才能都挺起来。我劝她们说“现在是非常时期,领导把任务交给咱们几个,是对咱们的信任和肯定,既然我们留下来了,就要好好干,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们在这里照顾好孩子,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我们也是抗‘疫’英雄呢!”姐妹们听到了也都不再说什么,默默地投入了工作,我也打起了精神,迎接下一阶段甚至更久。

陪孩子上网课

2020年3月5日  

早晨起床一照镜子,吓了我一跳,眼圈黑得像熊猫。吃饭的时候,国庆问我:“赵老师,你眼睛咋的了,咋那么黑?”我生气地说:“还不是你们给气的,昨天晚上胃疼的一宿没睡好。”

从3月2号开始,我市中小学生开始网上学习网上授课,我们这里有10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陪他们学习成了王迎、小花和我每天的主要工作。以前他们都住校,或是在小饭桌,在家学习时候少,我们也不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现在天天陪着他们学习才发现,平时看着古灵精怪的孩子们,一上课都成了榆木疙瘩,尤其是国庆上课的时候不注意听课,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倒水,一会儿捅咕捅咕旁边的孩子,学过的东西更是一问三不知,每天因为他们的学习问题,气得我“捂了嚎风”的。其实国庆这孩子除了学习让人格外头痛,各方面都挺好,善良懂事,舞蹈天赋超群,舞蹈跳的特别好,在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奖,如果学习有好成绩,那该多好啊。

哎,每个孩子都不是天生爱学习,还得靠我们这些家长好好教育、正确引导。通过这几天跟孩子们一起学习,我也认真的反思了一下,我们以前对孩子们的学习还是不够关心的,今后还真要多下点功夫,多跟孩子沟通,多跟学校老师沟通,共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这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2020年3月9日  

今天是我在这儿第20多天了,我们忙完孩子的基本护理后开始辅导孩子们的功课,下了网课帮助孩子们整理笔记,记录重点以及难点。一晃到了中午,今天阳光明媚,带领孩子们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我们做好防护,带上口罩,来到了外面,孩子们像撒了鹰似的奔跑起来,看到他们的快乐我不由心情豁然开朗。

生活依然是美好的,孩子们想到徐欢老师和阿姨们在行政办公楼隔离待岗,因为想念,孩子们一起大声呼喊:“老师、阿姨”。听到孩子们的呼喊,老师和阿姨们,马上在远远的三楼探出身子打招呼。那一幕“隔空拥抱”真是感人!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这些看似点滴的工作聚集了我院职工爱的力量,正是因为儿童部拥有这些善良的职工和可爱的孩子们,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温暖和阳光。  

我们要把疫情工作坚持到底,让我们一起加油等到疫情过去,春暖花开时,阳光照在每个人的头顶,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彼此好好的去拥抱。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的工作还将继续,阳光灿烂的春天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加油福利院!加油我大中华!

就摘录到这里吧,我的眼泪已经流了下来。疫情还没有结束,据了解,通辽市社会福利院的干部职工们,不仅要照顾生活在这里的孤残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同时也要让这里的孤寡老人们健康快乐地生活,他们仍在努力着,坚守着……(冯战江)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蹲点日记丨福利院里的时光笔记

央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记者周洪 王一喆)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15日推出《福利院里的时光笔记》。

11月21日 晴

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一大早,护理员胡莹帮汤瑞君奶奶佩戴起了首饰。

胡莹:阿姨,你有这么多的戒指?

汤瑞君:没几个,哪有这么多了……

打扮精致的汤奶奶已经出现了认知障碍的症状。

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朱小凤说,时代在变,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朱小凤:只有以更专业、更精准的高品质养老服务,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对美好养老生活的向往和实现高品质的晚年生活。

11月22日 雨

一位老人坐在白色的钢琴前悠闲地弹起了曲子。走廊外,96岁的潘光孟老人正在护理员陈醇的陪同下慢慢散步,照片墙上挂着老人年轻时的照片。

潘光孟:这是我和我老头子。

陈醇:你们在干嘛?

潘光孟:结婚照。

陈醇:那么好看的......

护理员冯天麒最近正通过这些老照片编纂《时光笔记》,给每位老人都编写一本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集。他想用照片、用文字告诉老人们,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独特。

11月25日 晴

午睡后,福利院开设的“耄耋学堂”请老党员们讲述过往的故事。

祁邻华奶奶有过赴朝作战的经历,当年插在战场上的一面面红旗,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祁邻华:一面一面插上去,连插18面红旗。我们每天都是吃高粱米和小豆芽,去打饭还要翻过一座山,零下四十几摄氏度……

护理员冯天麒听得格外感慨。老人们用生命和热血守护他无忧无虑地长大,他也愿意用青春和热爱陪老人们幸福地度过晚年。

冯天麒:我们在做的新系统,比如说我走到一个老人床边,只需要把手机靠上去,就可以了解到老人所有的数据,最近体温怎么样、体重有什么变化,最近有没有什么疾病……

在护理员滕丽丽看来,未来的养老产业正需要这些青年人用新鲜的想法与技术去一点点改变。

滕丽丽:我们年轻一辈愿意进入到这个行业,才能够促进行业往精细化、科学化方向走。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