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5 23: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初五”的日记作文,可以抓住这个特殊日子的特点和你的个人感受。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帮助你写出一篇生动、有意义的日记:
"一、 明确日记的核心内容:"
"“初五”的特殊含义:" 首先要明确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它是春节庆祝活动的最后高潮。因此,日记内容应围绕元宵节展开。 "你的个人体验:" 日记的核心是记录你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要只罗列节日习俗,更要写出这些习俗带给你的感受、观察到的景象以及内心的想法。
"二、 内容方面需要注意:"
1. "紧扣“初五”主题:" "时间点:" 明确写出是农历正月十五,或者直接点明是“初五”,强调这个日期的特殊性。 "节日氛围:" 描述当天家里的、街道上、或者你所在社区的节日气氛。是热闹非凡还是温馨宁静?灯光、彩灯、烟火(如果有的话)是怎样的? "习俗活动:" 选择你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1-2个最重要的习俗来写。例如: "吃元宵/汤圆:" 描述元宵/汤圆的形状、口味,以及和家人一起吃时的情景和感受(是甜甜蜜蜜,还是象征团圆?)。
新春佳节之际,说是过大年,不如说给大家来一次放大假,来一次大团圆。有人为此准备了好久,有人为此等待了很久,有人为此孤独了许久,还有人为此逆行依旧。
在这个虎虎生威的春节,迎来了立春,把寒冬打入冷宫,尽管还有些降温,近处在猫雨,冷嗖嗖的,远山仍有飞雪,寒啸不肯谢幕。
春潮来了挡不住,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挡不住春天的气息……你看,初一闭关之后,初二万马奔腾,大人小孩齐刷刷的挤出门。回娘家的,走亲戚的,看朋友的,窜门子的,踏着山路,驾着小车,坐上动车,忙着出行,忙着探亲。
你们看,近处的阆中古城,昭化古城,大红灯笼挂城门,打糍粑的,摔开膀子使劲打,一边吆喝这边糍粑香;卖气球的,鼓着嗓子,夹着川普说,我的气球大又圆,氢气满,飞到天边;唱大戏的,在哪舞台上,锣鼓开道,花旦文唱,咿咿呀呀,手舞足蹈,至于唱的什么段子,没听清楚,唱者深情,听者无心;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还有远处的曾家山滑雪场,为了响应北京冬奥会开幕,为了带家人们滑雪,有人凌晨五点出发,跑步前进,走过中子站,车流如蜗牛,爬行前进,有交警护送,有志愿者帮忙,塞车的,加塞的,叹气的,退场的都有,看着滑雪场的老人拍照,小孩溜雪,一幅活灵活现的清明上河图动漫再现,是喜庆,是欢快,是嘲杂,万般动态,各显千秋。
这个春节,已是初五,迎财神的日子。唯有逆行者,守护神,一路伴驾,一路保畅通,他们义无反顾的驰程,义无反顾的坚守,为了繁荣昌盛的祖国,为九州亿万人民愉快的过大年。他们,她们告别了家人,冷落了亲人,他们战斗在一线,他们坚守在基层。或在天山,或在海角,或在白天,或在夜晚,贡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了全国的平安尽自己应尽的热血,初五好,迎财神,你迎了吗!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正月初五是春节习俗中一个重要节日。宋代苏轼有“泛泛东风被破五”的诗句。在明代,有一部著名的随笔札记《五杂俎》就说:“闽中俗不除粪土,至初五日,辇至野地,取石而返,云‘得宝’”。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正月初五有“破五”、“送穷”、“接财神”的习俗。
破五
民间习俗,过了腊八就是年,一方面要作物质上的准备,一方面要把各种禁忌告知孩子:不能说诳话、说谎话;不小心打碎了碗盘杯盏,要说“碎碎(岁岁)平安”;不能骂人、打人,否则会给被打骂者带来一年的晦气和厄运;不能用生米煮饭、生面搅面汤,否则土地会变成疙疤(ɡē bā)地,影响一年的收成;不能朝外扫地、倒水,否则会扫走、倒掉一年的财气;不能催人起床、做事,否则会让对方感到一年都被人催着逼着。这些禁忌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一到,全家会进行大扫除,原先所有的禁忌都会被破除,所以正月初五也叫作“破五”。“破五”一到,禁忌解除,意味着春节活动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因为破除禁忌的日子特殊,所以要有仪式,于是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不同区域,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比如“送穷”、“接财神”。
(二)送穷
传统文化中,笤帚、扫帚是打扫卫生的工具,因与不洁的东西为伍,所以也是不洁的。天象学中把彗星称为“扫帚星”,它一旦出现就预示着要有灾祸降临人间,于是民间就把不能给人带来好运的人或东西称为“扫帚星”。民间传说大年初一是扫帚的生日,所以大年初一忌讳动扫帚,否则会招来“扫帚星”,扫破财运、招来晦气。
后来人们把大年初一的忌讳推而广之,于是整个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不能动用扫帚。烧煤渣、灶火垃圾等,都要积撰起来,如果扫地,只能从外向内扫,寓意是“招财入门”,如果向外扫就是“扫财出门”了。扫在一起的垃圾不能随手倒掉,只能集中存放,因为民间认为春节期间的东西如垃圾、废水都是沾了福气、财气和喜气的,扔掉了垃圾、倒掉了废水就是扔掉了福气、财气和喜气,是不祥的,可能招致一年的霉运。
但积聚的时间久了自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于是一直要到“初五”的时候,才可以把这些垃圾扫地出门,因为过了初五,这些积聚起来的垃圾就由福气、财气就变成了“穷土”,必须清理并马上送走,所以破五也叫“送穷土”,简称“送穷”。
有的地方还一边向外扫地一边燃放爆竹,意味着将一年不吉利、不如意的东西都驱逐出去,让它们远离自己的家。
在我国,“破五”因地域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地区“破五”“送穷土”,送的是“五穷”,即赶走“智穷”“学穷”“文穷”“命穷”和“交穷”,“破”的“五”是指这五个穷鬼,称为“送五穷”。民间认为,五个恶鬼会随着春节下界的神仙来到民间,躲藏在家中僻静的角落里伺机捣乱、祸害人,所以每年“破五”大扫除时,乘机把它们清理出来,与积聚在家中的垃圾一同扔掉,然后燃放爆竹吓跑它们。
有的地方“送穷土”送出的是“穷媳妇”“穷子”。陕西民间正月初五以纸扎妇人,称为“五穷妇”“五穷娘”,纸扎的妇人身背纸袋,人们把从初一就积聚的垃圾连同屋内的秽土、杂物装入妇人所背的纸袋中,送到大门外宽阔的地方,或者用爆竹炸掉,或者用火来焚烧,称为“送穷媳妇门”,又称“送穷土”。
传说姜子牙封神时封其老婆为“穷神”,并令其“见破而归”。民间为了防止“穷神”趁春节期间进门,就在门上挂红笺以吓阻,迫使“穷神”早回天庭以免祸害人间。“破五”当日,家中主妇把门上的挂笺摘下来扔出去或烧掉,叫作“送穷神”。中原地区祭送的穷鬼称“穷子”。 “穷子”是人人害怕的穷鬼,为了不招惹他,中原民间春节期间不扫地,垃圾聚集到正月初五送给他,以顺利地让他离开自己的家门,称为“送穷子”。明清以后,“穷鬼”被尊称为“穷神”。
制作:李方舟 张悦鑫
来源: 光明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