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怎么写《中外通史读书笔记》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16 19:44

怎么写《中外通史读书笔记》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中外通史读书笔记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见解深刻:
1. "明确核心主题与范围 (Clarify Core Theme and Scope):" "主题聚焦:" 通史内容宏大,你的读书笔记作文最好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主题、线索或特定问题展开。例如,你可以关注文明的交流互鉴、科技革命的演进、战争与和平的规律、政治体制的兴衰、思想文化的碰撞等。避免泛泛而谈,缺乏重点。 "界定范围:" 虽然是“中外通史”,但你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明确你的笔记主要涵盖哪个时间跨度、哪些重要的区域或文明。是侧重古代、近代还是现代?是侧重欧洲、亚洲还是全球视角?
2. "充分阅读与理解原著 (Thorough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精读笔记:" 读书笔记本身是基础。仔细回顾你在阅读中外通史书籍时所做的笔记、划线、批注,确保你对关键事件、人物、概念、时间节点有清晰的认识。 "理解深度:" 不仅要记住事实,更要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以及作者的观点和史料来源。思考作者试图传达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3. "提炼关键信息与观点 (Extract Key Information and Arguments):" "筛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读书笔记(四)

一、斯塔夫里阿诺斯们的乐观

自从20世纪卢克汉首次提出“地球村”概念以来,部分偏爱文化和社会责任的西方史学家就形成了某种意识,那就是试图突破19世纪以来以政治为核心的历史研究,具体来说就是以国别史和西方为中心的政治研究,转而以文化角度为研究中心来诠释世界史。他们开始谈世界史中的政治因素,而把全人类的文化以及社会发展作为新的世界史学的研究方向。我们不清楚,他们的转变,背后宏观的指向是什么。但,我们不得不怀疑,一直以来以殖民征服、工业革命、剩余价值为骄傲的西方帝国,何以在殖民地瓦解、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形成,在历史方面却开始故意淡薄政治尤其是殖民扩张的历史追忆?选择性遗忘还是迷惑?充满悔意的具体自觉还是一种全新的麻痹?我们知道,历史总为胜利而书,谁要怎么写,就怎么写吧。

在文化和人道主义的助推下,西方史学界故意淡薄政治,转而试图赋予曾被历史遗忘、没有历史地位的非西方民族以平等的历史创造意义,突出人类历史的文化多样性,目的何在?是寻求真正的平等吗?当然不是!

就拿斯塔夫里阿诺斯凭借《全球通史》扬名于世来说,他的“全球性”也自有它过分的乐观的一面。60年代世界性的问题时是殖民地革命的结果,而90年代甚至21世纪的今天,一切的负面仿佛都有科学的影子。60年代的世界问题是革命成功后的第三世界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力吗?大家都知道,不可能!对于科学所带来的的“消极影响”,西方国家高兴还来不及,还会反省才怪,反省也只不过是部分社会组织摇摇旗、游行喊几句口号罢了。就连斯塔夫里阿诺斯都说:“这种全球意识和全球责任组成的观念的确存在,........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已被扩大到不仅包括本国居民,而且包括全人类。社会责任已时常被重视和提及........。今天不仅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全球责任,还存在着解决的拌饭。.....对于富国和穷国的差距日益扩大。这个问题也有一个希望:‘消除这种问题的途径的确存在,只待利用。.....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这一目标首次有可能在不损害先进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得到实行。’”30年过去了,今天这个问题被解决了吗?有没有大家了心里最清楚了。.“...美国能进行国内的社会改革之外,还可能拨出大笔的款项支持贫穷国家的发展。”....“由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也具有相似的增长率,今天,改善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一种可能事项的目标。”

30年过去了,作者是不是还能如此乐观呢?看起来很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数据就能看出,作者的确过于乐观了。上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比为15:1;90年代则超过30:1。2020年美国的GDP占全球比重24.7%,中国占据17.39%,日本占5.96%。抛开日本,中美两国已占据全球GDP42.1%。我们再看一组数据。上世纪60年代,全球20%的人口占据了全球75%的财富,这个数字在90年代增加到85%,20%d的穷人拥有财富比率则从2.3%下降到1.4%。而到了2015年,全球0.7%的富人,占据了全球财富的45%,35亿成年人拥有的财富不足1万美元,仅占全球的2.4%。数据如果说明不了什么,那我们对于自身周边环境人们财富的差异大小应该会比较清楚。

上面的数据就不会那样夸张了。以斯塔夫里阿诺斯为主的“全球史观”坚信者们,不知道他们的乐观从何而来。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曾经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贫富差异问题,历史可能记载了上千次、上万次大大小小的战争,记载了数不清的大国吞并小国的事件,我们姑且称它为“统一”。生命个体之间的杀戮,估计云计算及也得统计它三五年吧。所以,人类固有的问题永远不可能彻底改变,只能说大国之间的矛盾也好,个体生命之间的恩怨也罢,无非是暂时平息了吧。尖锐的矛盾暂时被搁置、没时间打理并不能代表人类找到了彻底的解决方案。所以历史学家尤其是那些持有“全球观”的历史学家们,他们的自信来自于哪里,科技吗?就连斯塔夫里阿诺斯如此坚信“人类会有一个好前程”的学者,在生命的晚期,也不得不悄然埋起他那善意的预言。

当然,我们大可不必过于绝望,绝望毫无意义,改变不了一切。他们的自信源自于两点:一是飞速发展的科技。二是人权意识的全球觉醒。。“它们正在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推动整个人类向自由王国飞奔。”这种新萌芽的全球觉醒与现代科技所具有的巨大潜力表明,现在的忧郁症是不合时宜的。这就是他们的结论。

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踌躇

作为自小被“西方中心论”思想所哺育的人来说,斯塔夫里再怎么突围,也不能改变他固有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尽管其文曲调往往显得低回而不高亢。他试图展示人类社会从远古经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进步历程,这无疑还是启蒙主义的套路,还是所谓“宏大叙事——只不过这并没有错,因为这符合全球民众对自由平等、社会公正的渴望,而且契合“全球史”的精神。

在之前,我们提到,“全球史”写的实际上就是“文明史”其目的就是推动“地球村”中某种健康的共同文化的建设。这种文化,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看来不是别的,就是现代文明。

“今天,欧洲‘三大革命’(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向全球的传播虽然在不同方面的支持下进行,但似乎仍在以加速度创造一种尽管在细节上不同,但在基本特征方面将是一致的世界文化”。

这段话道出了“三大革命”与如今广泛流传于全球的现代文明之间有着深刻的渊源,从而凸显了现代文明崇尚科学化、工业化和民主化的本质内涵。同时强调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现代文明的传播所创造“世界文化”将是同性质和多样性的一种合体。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在接受了现代文明的同时,还保留着各自与现代文明兼容的文化个性。

据一些历史评论家对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各个版本的研究,作者对使用全球性的“世界文化”这样的词汇似乎有些顾虑,实际上这个词在其《全球通史》最新版本中已完全看不到。与此相关的另一种情况是:“现代文明”或“工业文明”这种本来应该成为书本关键词汇,作者好像也不大敢用。作者甚至一直都不曾给现代文明下一个清晰的定义,只是含糊地说它是一种“新型的、与欧亚乃至全球其他地区的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充满活力与扩张性文明”。作者在现代文明理论上的含糊和躲闪,与他在谈论“全球觉醒与现代高科技的巨大潜力”时的那种眉飞色舞。

毫无疑问,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主张是赞成文化多样性,绝无西方文明比东方文明或其他文明高明的粗俗、傲慢思想。但无论如何,即使贵为“全球史”数一数二的专家,他也难免受到萨义德所谓“东方学说”潜移默化的影响。本书中最为关键的证据就是他始终把“三大革命”作为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从而也就把现代文明视为纯粹的西方文明,并进而把现代化进程视为纯粹的西化或欧化的过程。“如此说来,斯塔夫里阿诺斯在现代文明理论上的含糊其辞或闪烁其词就顺理成章了”:因为在把一个在他看来纯属西方文化的现代文明说成一种全球统一的“世界文化”的本质的时候,他分明感到了一种道义上的不妥,以及一种理论上的踌躇。

(注: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拉荷亚去世,享年91岁。)

英国通史摘抄笔记之一

20世纪是妇女摆脱家庭束缚、取得独立人格的一个世纪,妇女的地位在20世纪有很大提高。最先突破的是政治领域,20世纪初,妇女取得了平等的政治权。19世纪下半叶,中等阶级妇女已萌发妇女解放意识,她们组成政治团体,要求取得选举权。1897年成立的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联合会是妇女政治组织的全国性联合团体,妇女参政运动者(suffragists)做了许多工作,还召开过群体大会,组织过街头游行。这些活动在那个绅士风度的维多利亚时代都引起过不小的震动窈窕淑女上大街游行,在绅士风度的英国社会中,女性虽然有ladyfirst的典雅特权。但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却都依附于男子,社会的主导思想是把妇女看做摆设品。于是在20世纪初,出现了战斗的妇女参政运动者(suffragettes),她们对温柔的妇女运动感到不满,主张用激烈的手段争取妇女权利。1903年,潘克赫斯特夫人和她的两个女儿领头成立了妇女社会政治同盟,标志着妇女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些新上阵的女权主义者摆出战斗的姿态,让社会立即感觉到她们咄咄逼人的风格。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