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7 00:12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做好科室工作总结的作文,重点阐述了需要注意的事项:
"精益求精,行稳致远——做好科室工作总结的关键事项"
科室工作总结,是医院或组织管理体系中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科室各项工作、成绩、经验和问题的系统回顾与梳理,更是为未来工作提供借鉴、明确方向、促进提升的关键环节。一份高质量的科室工作总结,能够清晰展现科室风貌,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激发团队士气。因此,如何做好科室工作总结,值得每一位管理者与成员深思。以下是撰写科室工作总结时应注意的关键事项:
"一、 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是为了向上级汇报?是为了内部交流?还是为了自我评估和改进?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总结的侧重点、详略程度和呈现方式。例如,对上级汇报的总结应突出亮点、数据和合规性;内部交流的总结可以更侧重于问题分析和经验分享;自我评估的总结则需更深入地剖析得失。明确目的有助于确保总结内容有的放矢,避免泛泛而谈。
"二、 内容翔实,数据支撑"
总结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和具体。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客观地反映科室工作情况。避免空话、套话,多运用具体的事例、翔实的数据来支撑观点。例如,可以用具体数字说明医疗质量(如治愈
2020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业务理论学习
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时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业务提升,借助“微课堂”“案例讲堂”和“数字城管影像集”,通过在线培训学习推进练兵比武。分组分类到城市街道采集各项市政公用设施部件,集中学习微课堂内容进行练兵比武;通过业务技能培训讲座,掌握应急突发、督察督办的处置流程、沟通技巧,努力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以过硬的素质推动工作落实。
(二)高度重视应急安全与防汛工作
一是强化防汛专项业务培训。组织人员进行防汛知识专项培训,保证对信息采集和公众上报的各类防汛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出动防范次生灾害,现场应急协调推动责任单位排除隐患,减少对市民生活、生产和出行的影响。
二是开展防汛应急演练。针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结合城管行业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了5次应急抢险演练,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工作,保障城市稳定运行。
三是积极协调快速处置。为确保汛期突发事件及时解决,全体人员24小时随时待命,督查员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配备潜望镜、测距仪、测温仪等专业器材。防汛应急小分队队员接到现场督办指令,10分钟内带齐装备出发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勘查反馈现场情况落实责任单位,应急协调迅速采取防范措施,联系未到场涉事部门到场处置。2020年主汛期期间,共处置防汛突发案件124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发生。
(三)修编应急预案制度,确保防汛应急体质
1、按照市城乡管理局《关于做好2020年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通知》文件以及《关于印发防汛工作应急预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中心防汛工作和当前疫情防控需要,起草了《关于做好2020年防汛工作的通知》。
2、为进一步提升我中心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太原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转发《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请组织开展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调查分析的函》的函,及市城管局工作安排,结合我中心实际,起草了《太原市数字化城乡管理指挥中心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3、根据市城管局《“零事故”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数字城管工作实际,制定了《太原市数字化城乡管理指挥中心“零事故”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4、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关于做好2020年防汛工作的通知》,起草了《2020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暨防汛工作会议议程》,印制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和《2020年度防汛工作责任状》。
5、为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修订完善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四)创新工作模式,推动城市管理问题有效解决
1、巡查记录占道施工。继续开展对未办理施工手续的道路施工项目、业主、施工方等施工信息进行登记确认,便于督促施工遗留问题得以处置,为准确派单处置做好前期工作。全年共记录路面施工信息541处。
2、道路信息数据核查。以市测绘院提供的太原市道路数据为基础,对太原市城六区的2354条道路基础数据中,缺少沥面宽度和存在变化的情况,进行全面普查核实,共实测道路沥面宽度688条,将数据全部纳入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电子地图。同时,对正在施工改造的道路业主、施工单位登记,共核实登记施工道路47条,为提高城管问题立案派遣效率夯实数据基础。
3、精准普查杜绝漏报。一是协助采集公司对快速路、公园等采集员采集危险性较高和封闭式区域问题进行普查。共普查中环快速路违规围挡广告32处;汾河公园公厕50处;
二是对普查结果实地进行抽查,对六城区6条主干道道旗广告普查结果进行抽查,发现漏普24处;对13条次干道违规户外LED广告普查结果进行抽查,发现漏普177处;对18条主次干道行道树普查结果进行抽查,发现漏普270处。
4、开展施工废弃料清查活动。组织全体督查员对全市普查发现的151处施工废弃料,进行逐一核实督促,现场协调处置68处,其余83处均落实到责任部门,并全部通知到施工单位或城区街办要求其限期处置。
5、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季”活动。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期间,按照市城管局的部署,组织全体督查员对涉及城管局的8大类25小类检查项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测评,涉及主干道69条、次干道63条、小街巷63条、人员密集场所135处,发现需整改问题46件。
二、总体运行情况
2020年,太原城管指挥中心监督科协调处置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805件,其中现场督办解决疑难案件159件,占督办总量的19.75%;现场协调处置突发事件286件,占督办总量的35.54%;协调处置三次派单未处理问题335件,占督办总量的41.61%,媒体舆情和领导交办案件25件,占督办总量的3.1%。随着12319热线平台的改制,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的现场督办量与2019年相比,案件量减少15.52%。
三、督办疑难案件情况
(一)案件总量
2020年,太原城管指挥中心监督科现场督查督办疑难案件159件,事件问题91件,部件问题68件。其中经过督办现场协调解决150件;发函创城办督促责任部门处置完成4件;发函责任部门处置完成2件;上报市城乡管理局协调解决3件,疑难案件督办率达100%,问题办结率达95%。
2020年督办疑难案件区域分布情况
(二)案件分析
2020年以来,太原城管指挥中心监督科督办案件涉及的高发问题主要包括路灯类部件问题,以及大量跑水、架空线缆脱落、路面下沉、积存垃圾渣土、雨污水管道堵塞、道路破损、不明特殊立杆、通信立杆、路灯等9类事件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2019年、2020年督办疑难案件高发问题对比
1、2020年督办涉及市园林局案件14件,占疑难案件总量的11.5%,案件类别包含有:“八河”绿化带内井具缺失、“八河”便道预埋件周边破损、市区道路树木残桩等。 (2017 年 5 月,太原市启动北沙河、涧河、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北排洪沟的“八河治理工程”,总投资约 258 亿元。治理过 程不仅要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提高河道防洪标准,还要消除河道内的黑臭水体,最终提升汾河水质,将这些河道打造成一道道靓丽的绿色景观长廊)
形成推诿原因:(1)今年“八河”治理工程已完成,与以往不同的是,“八河”治理的工程分为了两个业主,由市政和园林分别负责。市政所负责维修的快速路上的护栏、管线、井具类问题较少,责任也较为明确;而市园林局负责的快速路便道与绿化带范围内,井具、管线、交通信号设施预留件较多,又涉及到部分市政施工或产权单位入场施工,而园林部门在施工图纸中未体现出各类管线与井具的位置,做为便道与绿化的业主,园林部门却不能提供各类管线与井具的所有单位,故此类问题的督办成为了今年的难点问题。
根据监督科近两年来的督办经验,“八河”便道与绿化带内的联建、电力、雨、污水井的管沟属市政部门建设,后将井盖提供给便道施工的市园林部门,有交接手续!现各类管沟已投入使用,市政部门的八河业主单位与各管沟的使用单位也有移交手续。故现“八河”便道与绿化带内的井盖缺失问题,派单使用单位即可,如出现推诿,可通过市政业主单位提供移交手续进行协调。目前,市政部门已将“八河”的快速道路移交市水廊公司进行日后的管养。
(2)针对“八河”便道预埋件周边破损问题的高发性,7月中旬将城管网格员对新建“八河”范围的交通信号立杆基础周边便道砖缺失的普查信息进行了现场查看及分类整理,共整理出符合“八河”快速路上的交通信号立杆基础周边便道砖缺失现象45处。7月14日,发函督促交警支队统一进行处置。8月中旬,组织城管网格员对全市范围内的立杆检修口问题进行了全面普查,普查共发现公安专用立杆检修口缺失、损坏问题29处,再次将普查结果提供太原市公安局,请其组织相关部门对缺失、脱落的立杆检修口进行维护。9月1日,太原市公安局回函:已全部整治完毕。
(3)市区道路树木残桩问题,9月中旬,监督科室携带中心信息采集员对全市市政道路集中普查的27处树木残桩的详细信息,走访市园林局绿化处,经与李处长进行交流沟通,于国庆前后,市园林局处置完毕。
2、2020年督办污水外溢、回流案件12件,占疑难案件总量的8.4%,相比2019年降低了3.1%。今年的污水外溢、跑水案件的督办,各单位较配合,处置较为顺利。针对此类的疑难,经多次督办,各单位排查后仍无查明原因的案件,监督科发函市创城指挥部或市城乡管理局进行协调督促。
如:(1)杏花岭区东峰路与府东街交叉口(东峰路)往北10米路西,绿地里大量跑水,源头不明,清水。现场查看水是从绿地内一座盖有“污”字样的井里流出,清水没有臭味,市政人员现场提供图纸显示污水管线在路东,自来水现场检测水质不属于自来水,且自来水管线在道路中央,市园林工作人员反馈绿地下方有园林管线,但一直使用水车浇水,管线未投入使用;杨家峪村现场检查自备井管线无异常,跑水现象时有时无,原因不明确。
(2)小店区嘉隆北街与平阳南路交叉口(嘉隆北街)往西30米路南,嘉隆明城北门前有污水井盖大量跑水,水已蔓延到平阳南路嘉隆明城东门前。该问题在去年就已多次发生,现场查看发现一根铸铁管由北向南进入嘉隆明城北门门前的污水井内,管内流出的水是清水,且水量较大。经与太原供水集团公司、小店区和嘉节村工作人员再三排查,无法确定铸铁管源头。
四、督办突发案件情况
(一)案件总量
2020年,太原城管指挥中心监督科协调处置突发事件总数286件,其中事件类问题258件,部件类问题28件。督办案件集中的区域为小店区69件,占全年督办突发事件总量的24%;综改区范围内督办案件量较少为17件,占全年督办突发总量6%。
2020督办突发案件的区域分布情况
(二)案件分析
2020年以来,太原城管指挥中心监督科督办的案件涉及的高发问题主要为路面塌陷、道路积水等8类事件问题,以及行道树、立杆2类部件问题。
2019年、2020年督办突发案件高发问题对比
2020年,太原城管指挥中心监督科督办突发事件路面塌陷、塌坑共计101件,占突发事件总数的24%,按道路划分:
(1)在太原中环内塌陷多发道路为迎泽南街、敦化北路、大同路、解放路。塌陷主要原因是由于地铁施工、自来水、热力管道跑水(含用户管线)、园林浇灌冲刷路基,或管线单位掘路施工后回填不实所致。
(2)在太原中环以外道路(含中环路)塌陷多发道路为东中环路、东峰路、王家峰、阳兴大道、五龙口街、丈子头连接线、新晋祠路、晋阳大道为是汛期塌陷频发路段,主要原因是该区域为湿陷性黄土地质,受降水天气、管线渗漏影响容易导致下沉或塌陷。
五、督办三次派单未处置案件情况
(一)督办三次派单未处置案件总量
2020年,监督科协调处置三次派单未处置案件335件,事件125件,部件210件。其中突发事件类80件,占案件总量的23.88%;市容环境类39件,占案件总量的11.64%;市政公用设类190件,占案件总量的56.71%;道路交通设施类17件,占案件总量的5.33%。
(二)督办发函催办情况
针对三次派单未处置案件,太原城管指挥中心监督科将经现场确认责任单位的案件38件,列入集中普查函办案件中发函7家责任单位进行处置。涉及类别有:通信设施28件,公安交通设施8件,市政公共设施2件。
(三)三次派单未处置案件原因分析
由上表可看出,在三次派单后未处置的案件总量中通信部门的案件量占有很大的百分比,主要原因一是通信部门内部关系复杂,处置案件责任人不明确,二级平台督促不到位所致;二是涉及到的多家共用联建设施,管养责任不明确。
六、督办媒体舆情和领导交办案件情况
(一)督办媒体舆情和领导交办案件总量
2020年,太原城管指挥中心监督科协调处置媒体舆情和领导交办案件25件,其中媒体舆情案件19件,领导交办案件6件。事件17件,部件8件。其中突发事件类8件,占案件总量的32%;市政公用设类7件,占案件总量的28%。
2020年媒体舆情和领导交办类别情况
疑难典型:①文兴路与兴华街交叉口(文兴路)往南200米路东,工地旁绿化带绿地脏乱。②北中环街与西中环路交叉口(北中环街)往东180米路南,铁道桥西侧存在垃圾。
以上两址涉及尖草坪区与万柏林区两区交界处,监督科现场督办协调时,两区相关负责人对两区交界的划分各执一词,而尖草坪区汇丰街办提供的一份98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六个市辖区行政区域边界线走向的通知,因年代久远此区域已发生拆迁与新建,边界模糊。中心也曾多次因两区边界划分问题发函至市民政局,也未得到回复,目前此问题仅可协调义务处置。
七、发函督办情况
太原城管指挥中心监督科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展开工作,对巡查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梳理,开展了多项专项行动,一是联合市创城办对长期未处置的507件通讯设施损坏问题汇总整理,下发督办函要求限期整治;二是对975件长期积压未处置问题发函20家责任单位,回函652件,发函后未回函案件323件,涉及单位9个,具体情况见下图:
由上表可见,市园林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龙投集团、太原供电分公司在今年的发函处置力度中相对提高,处置率也大大提升;市政管理处、公用处、建管中心、杏花岭区、迎泽区在发函处置中及时回函情况良好,在处置过程中,将不属其责任范围内的案件也相对提供了产权单位;今年的案件发函工作,在给小店区住建局发函时较为困难,两次的发函案件内容都是涉及城区建设改造而遗留的问题,小店区住建局均以不属其建设不属其管理而拒绝接收。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