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7 14:15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牛津小学英语5B教案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牛津小学英语5B教案作文:关注细节,激发兴趣,注重实效"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以其科学体系、贴近生活、注重交际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在5B的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一篇优秀的5B教案作文,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促进发展。以下是在设计此类教案时应当注意的关键事项:
"一、 目标明确,符合学情 (Clear Objectives, Aligned with Students' Level)"
1. "知识目标清晰:" 明确本课作文要教授或巩固的核心词汇、句型、语法结构或话题。例如,围绕5B某个单元的“Family Members”或“Hobbies”,目标是让学生能运用 `There be` 句型描述家庭成员,或用 `I like... because...` 介绍自己的爱好。 2. "能力目标具体:" 设定学生通过本课应达到的写作能力水平,如:能写出简单的、包含2-3个句子的描述性短文;能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连贯表达;能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或描述身边事物。 3. "情感目标适宜:" 结合小学生特点,可以设定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用英语表达自我的信心;鼓励学生乐于分享个人信息和观点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王爱琴
摘要: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是课程标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一项要求。学生由于受自身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的限制,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充分关注并加强课堂写作指导。本文以两节小学英语单元话题写作指导课为例,探讨了写作指导的相关策略建构,即采用写前引导、铺垫;写中巡视、指导;写后评价、反馈的三阶段写作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写作水平。笔者建议,教师在写作指导时要把握好力度,还需加强学生的课外英语自主阅读。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书面表达;策略建构
一、引言
“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运用语言进行口头交际和笔头交际的能力。从小学英语教学开始,写作就应该是教学的一部分”(鲁子问、康淑敏,2008:220)。所谓写作是指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是口头表达的一种升华。作为英语课程意义的写作,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要求使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一项学习活动。
二、写作指导的意义探寻
(一)全面发展语言技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一种书面表达,是课程标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一项要求。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教育部,2012:12)。学生在小学毕业时应达到《英语课程标准》中二级语言技能“写”的目标要求:1.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2. 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3. 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教育部,2012:14)。基于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认识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为促进学生英语技能的全面发展而开展好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活动。
(二)增强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尽管小学阶段英语写作要求相对较低,作文篇幅也较短,但是限于学生自身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让他们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存有一定的实际困难,而且在其写作过程中客观存在一定的写作障碍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词汇问题
“词汇是句子的组成部分,是文章的基本构成要素。写好一篇作文不仅要求拼写准确,词的用法也要正确”(鲁子问,2010:185)。有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注意区分字母大小写,不会正确使用英语标点,单词与单词之间没有保持一定的间隔。句子开头第一个单词首字母不大写,句尾没有标点符号。由于英语词汇量不够,写作时用词不当或找不到适当的词表达句意,一些常用或不常用的词汇往往会出现拼写错误等现象。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具体示范与指导。
2. 语法问题
语法不规范是影响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另一障碍因素。句型结构、语法规则是人们组织词汇、句子进行言语表达的基础。要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关注语法和句型结构的教学。学生由于课外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少,缺乏一定的英语语感,因而,在连贯的语篇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中文思维的影响,出现句子结构混乱、不符合英语习惯的汉语式表达(鲁子问,2010)。这同样需要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加强指导与规范。
基于以上两大客观存在的写作障碍因素,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采用过程定向写作教学模式,将指导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降低写作困难。
三、写作指导的策略建构
英语写作教学指导课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该为学生建构相应的写作指导策略。有效借助教材文本中相关单元话题来设计写作任务,上好单元话题写作指导课,给学生创设写作的实践机会。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实效性强的写作活动,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一般情况下,一堂独立、完整的写作指导课型往往采用写前、写中、写后三阶段写作教学模式。下面以小学《英语》4下 Unit5 Seasons(中年级)、和《牛津小学英语》5下Unit 8 At the weekends(高年级)两节英语写作指导课为例,对课堂写作指导的策略建构做一具体探讨。
(一)写前——引导、铺垫
写作前要做好铺垫,加强引导。听读侧重于语言输入,而说写侧重于语言输出,说通常又是写的前提。因而,教师进行的教学活动应自觉遵循这样一个语言基本学习规律而开展。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语言水平,创设恰当的写作情境,设计多种易于学生接受且充满趣味的活动形式,充分激发出他们的话语表达欲望。
欲速则不达。学生动笔写作前不可以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需要教师加以引导,重点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激活话语储备,明确话语内容,提供范文赏析。否则,写作指导将流于形式。
1. 激活话语储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话语储备包括所学单词、短语、句型和日常交际用语,这些语言对他们的话语输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欠缺,话语表达便会变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1)看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重感性认识,其认知过程带有明显的直观性。因而,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主题,为学生提供形象的画面情景,让他们通过观看激活相关话题。例如,小学《英语》4下Unit 5 Seasons写作教学(下同)在Warming up环节,让学生在优美的视听空间欣赏四季歌谣:Four seasons Spring is showery, flowery, bowery. Summer is hoppy, croppy, poppy. Autumn is wheezy, sneezy, freezy. Winter is slippy, drippy, nippy. 在谈论spring(weather, view, clothes, activities, ...)环节前,观赏春季美景组图。这些视听活动使话语主题“季节”在学生大脑中得到了聚焦。
(2)说
学生在获取形象感官体验之后,还需进一步激活话语储备,让他们以说的形式将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在关注“季节”话题后,首先采用合作方式“和你的小伙伴来讨论下你最喜欢的季节”让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分享。同时提供部分语言支架,促进话语输出,如: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 bes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It’s ... What can you see/eat/drink in ...? I ... What do you wear/do in ...? 之后,进行话语游戏活动“Whose hand?”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信息:Do you like summer/ ...? Is it cool/ ...? Do you play football/ ...? 找一找这只小手是谁的。找到后再介绍小主人最喜爱的季节:This is ...’s hand. ×× likes summer ... It is hot ... He/She can go swimming, drink ice tea ... 通过以上两项口语表达活动,学生的话语思维被有效激活,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之后的笔头输出在语言上做好了部分铺垫。
(3)听
听也是一种重要的话语输入方式,可以让学生有效集中注意力,通过听觉进一步以篇章形式获取完整的话语信息。例如,让学生通过听力形式完成一首四季诗歌: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Spring, warm spring! The trees are green. The flowers are nice. Welcome, spring! I like summer. I can go swimming. I like summer. I can eat ice creams. I like summer! Which season is the best? I have fruits, I pick apples. Autumn is the best! Snowy winter, snowy winter. It is white. I can ski, I can skate. I like winter. Colourful seasons, colourful life.通过小诗填写,学生的词汇量得以有效拓展,为之后的笔头输出扫除了部分单词拼写障碍。
(4)读
读是最基本的话语输入方式,通过朗读,可以有效扩大词汇量,增强英语语感。例如,优美的诗歌语言可以通过有声朗读进一步体验其语言韵味。在学生校对完四季诗歌的填写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优美地“将你最喜欢的季节小诗给你的同桌听”。通过学生之间的主体性朗读与相互评价,其话语表达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丰富,句式表达也增强了灵活性,为之后的笔头输出在句型结构的运用上提供了保障。
当然,以上只是列举了部分教学活动形式,为了有效激活学生的话语储备,课堂上还可以采取唱、演、画、做等其他活动形式,但并非多多益善,还需教师依据具体写作教学内容加以合理取舍,以最优化的手段达到最佳教学状态。
2. 明确写作内容
写作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认知能力,否则就会造成图式的空缺,造成无话可说(鲁子问、康淑敏,2008)。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写?需要教师的写作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符合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要求,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起到主体参与作用。教材文本话题大多数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学习能力编排的。因而,紧密结合单元教学主题进行写作教学指导是切实可行的,关键是如何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生活体验,使话题写作做到深入挖掘。教学中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强化。
(1)以生活经历为明线——言之有物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也是多姿多彩的,“一人一世界”,让他们介绍各自的生活经历,可以进一步丰富写作素材。例如:《牛津小学英语》5下Unit 8 At the weekends写作教学,教师在学生写作前充分关注其生活经历,让他们相互谈论自己的周末活动。学生在介绍过程中有效发挥了话题功能,学会了用语言“做事情”:I usually ... / I have a ... / I can ... / I can’t ... / I play ... with ... .
(2)以主题升华为暗线——言之有理
每篇文章都应体现出明确的写作主题,或感性或理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该引导他们升华写作主题,避免写作纯粹的流水账式的或者无病呻吟的文章。例如:小学《英语》4下 Unit5 Seasons写作教学,写作前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服装设计”任务:你能为家人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吗?引导学生思考:a. What clothes do you want to draw? b. What colour is it/are they? c. Who do you want to design for? d. Which season can he/she wear it/them? 然后,通过话语支架让学生进行表达:This is a/ a pair of ... It is/They are ... It’s/They’re for ... She /He can wear it/ them in ... 该语段输出有效升华了写作主题,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写作只有做到有话要说,有话想说,才能确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鲁子问、康淑敏,2008),这样的文章才具有阅读价值和分享意义。
3.提供范文赏析
范文赏析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写前活动,它是提高学生写作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技术性指导工作主要体现在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谋篇布局过程之中。
(1)中年级——侧重结构布局
文章讲究结构布局,即外在形式。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写作,在文章的结构布局上还缺乏一定的整体性与条理性。例如:不知道如何分段,不会合理采用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基本结构形式。文章中缺乏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等。这些都需要教师逐一通过范文加以引导。例如:小学《英语》4下Unit 5 Seasons写作教学,教师以爱心卡片出示自己“最喜爱的季节”范文,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加以分享:I like spring best. It is warm. Sometimes it’s rainy. I can see green trees and beautiful flowers. I wear coats and jackets. I fly kites. I go boating. And I can have picnics. How happy! Oh, I like spring! 接下来逐步指导文章基本布局:This is the title. This is the topic sentence. I use different drills. I show my love. I use three paragraphs.使用不同符号标注,附加中文说明,整体结构布局如图3.1.3.1.1,通过如此细化指导,学生便可模仿该文的结构框架。
(2)高年级——侧重内容组织
文章注重内容表达,即内在形式。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对于文章的基本结构已有所熟悉,但对于文章内容的选取往往不够合理、精准,语言的表达缺乏一定的层次性,语段之间也缺少必要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教师需要在文章的内容组织上通过范文加以重点引导。例如:《牛津小学英语》5下Unit 8 At the weekends写作教学,教师出示自己的下水文,带领学生一起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层次,以思维导图形式加以板书如图3.1.3.2.1,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与连贯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强化,增强了写作的条理性。然后,再次回到全文,将整个文章的段落层次加以标注,依次为:title标题、beginning开头、the body正文、the end结尾,这样,文章的主体脉络层次就清晰地凸显出来了,学生也更容易模仿架构了。
(二)写中——巡视、指导
写作中要做好指导,加强巡视。学生在动笔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要表达的内容转化成文字。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成为一名积极的促进者,为学生做好以下三项服务工作,使他们的文章写作水到渠成。
1.缓解紧张气氛
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出一个温馨、积极的课堂写作氛围。可以通过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优雅、舒缓的环境中放松心情,保持心境,舒展思绪,获取写作灵感,增强写作的流畅性。
2.呈现写作提示
尽管写前教师进行了范文写作技巧讲解,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还需进一步在他们的实际写作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打开写作思路。
(1)出示小贴士
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呈现的学习小贴士是对学生英语学习技巧与策略的指导,突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将语言知识学习与学习策略结合起来。两节展示课中的小贴士细化了写作要求:①同学们,你能模仿老师的文章,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季节吗?相信你一定可以!②写作要拟定题目;简单列出提纲,记下关键词;开头总起;结尾点题。③注意标点、拼写并且让文章变得有意思。写好后,可以读给你的伙伴听,一起分享、一起改进自己的文章。④遇到不会写的老师可以帮助你,你还可以看书问同学。课后,也可以查字典或上网查询。通过以上温馨提示,学生进一步获取了写作动力,掌握了相关写作策略。
(2)板书主题词
对于主题作文而言,写作具有明显的规范性,它设定了写作的大致内容,围绕这一主题,相关主题词得到有效集中,给学生板书呈现,能较好地规范写作思路,确保主题鲜明,不会出现偏题、跑题现象,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例如:《英语》4下 Unit 5 Seasons写作教学,板书呈现如图3.2.2.2.1,通过以上主题词的板书,学生的写作素材得到了保证,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3.加强巡视指导
学生在自我实际写作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应加强书面指导,和学生并肩作战,努力将各种写作困难降低到最低程度。写作中往往会出现生词拼写问题,教师应及时加强巡视,与学生近距离交流,在黑板上建立一个“单词银行”,随时板书新词,帮助学生解决词汇拼写这一“拦路虎”。另外,巡视期间,如发现全班性的共性问题,如语法、时态上的错误,应该及时统一加以纠正。还有,对于班级中的部分英语学习后进生,更应该倾注力量,进行特殊照顾,从文章的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都需不厌其烦地进行面对面地细化指导,这样才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范围内缩小他们与其他学生的差距,减少其焦虑感和挫败感,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写后——评价、反馈
写作后要加强评价,做好反馈。教师应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将部分学生的作文现场进行适当点评,做一些方向性和技巧上的引导,为进一步修改奠定基础。当然,评价的主体应实现全员参与,包括教师、学生本人以及其他学生在内。
1. 学生自评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座位上重新阅读自己的文章,检查一下书写是否端正;有无文字缺漏或拼写错误;内容是否可以适当增删;结构布局上是否可以适当调整等,尽量先获得自我认可。
2. 学生互评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座位上两两结对,相互交换,阅读对方的文章,指出文章写得好的地方以及还需进一步修改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将自己的文章放在投影展台上供全班同学阅读,评价写得好的地方,共同学习借鉴,同时也广泛吸取修改建议。
3. 教师评价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写作过程中的巡视结果,选取部分优秀作文进行作品展示,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激发其写作热情。评价过程中,向学生指明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模仿语文学科中作文批改的方式,用符号划出好词好句,优美段落,从细节处给学生以最直观,最直接的反馈与指引。
通过以上评价反馈,学生获得了二次修改文章的动力与方向,应该说其写作能力也在修改中获得了提升。
四、把握写作指导力度
任何事情都需讲究适度,对教师来说,写作指导也应正确把握好指导力度。虽然说学生的语言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引领,但过犹不及则会导致学生话语能力的缺失。教师应避免指导过细,让学生缺乏自我个性;避免限制过多,让学生缺乏生活真实感受;避免主导过强,让学生缺失想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写作中放飞想象,抒发自我。
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除了需要借助教师的课堂指导,更离不开他们的课外英语自主阅读。只有言语输入量远远超出输出量,才可能使写作变得得心应手。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记,一方面积累好丰富的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掌握好灵活的表达方式,只有坚持长期有效的阅读积累,才能真正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五、结语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小学进行英语写作教学既是英语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也是全面发展学生语言技能,增强其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训练方式。由于小学生受现有知识水平及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两大实际困难:词汇问题和语法问题。为了更好地减少以上两种写作困难,本文力图通过借助教材文本中相关单元话题写作指导课的教学实践活动做一定的探索,建构一定的写作指导策略,即在写作前做好相应的引导、铺垫工作。通过看、听、说、读等形式充分激活学生的话语储备;明确写作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让他们有话要说,有话想说;提供范文赏析,让中年级学生学习如何布局文章结构,让高年级学生学习如何组织文章内容。在写作中做好指导,加强巡视。为学生营造宽松、温馨的课堂写作氛围;为学生呈现写作提示,出示写作小贴士,板书写作主题词;为学生排除词汇拼写的“拦路虎”,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在写作后加强评价,做好反馈。实现评价主体的全员参与,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以多元化的激励评价方式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增强他们的写作自信。万事过犹不及,写作指导也需要教师正确把握好指导的力度,既要让学生在写作方法上有所获益,也要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自主思维,充分彰显自我个性。当然,除了课堂,学生长期的课外英语自主阅读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两相结合,才能长远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峰,齐迅. 英语(四年级下册)(第2版)[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2]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鲁子问. 英语教学论(第2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鲁子问,康淑敏.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齐迅,何峰. 牛津小学英语5B[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Wang Aiqi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have a good grasp of written English as a language skill. However, the poor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students generally have difficulty writing in English. Therefore, teachers ough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ir problems and give proper advice during the class. The article seeks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to be employed during writing instruction. The strategy, which contributes to improving students’ writing skills, consists of three steps: inspiring and paving the way before writing; giving some suggestions while making a tour in the classroom; assessing and giving feedbacks after writing. Meanwhile, teachers should have an idea of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guidance goes and students are also supposed to do some English reading by themselves after clas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skill; written expression; strategy construction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6年第4期)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减轻记忆负担,拓展、延伸课堂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尾则会使成功得以巩固和保持。因此,一堂成功的小学英语课,不仅要有独具匠心的导入,异彩纷呈的活动,精美合理的板书,还要有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结尾。
一、明确结课的功能
在几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老师不太注意在结课上下功夫,表现出结课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仓促性,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结课有其它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课有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在新课即将结束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或复述,重视本课学过的语言知识,既可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记忆,又可以强化新知。
结课有利于理清学习的思路。有时英语课堂教学的语言知识比较多、比较碎,而且是分散在不同时间和环节内学习的,如不进行小结、梳理,则极易遗忘或混淆。通过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把握学习重点。
结课有利于新旧知识的建构。通过归纳、总结,能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把本课的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机构之中,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结课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结课形式(如利用歌曲、游戏、表演等结课),不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遵循结课的原则
为了真正发挥结课的功能,求得结课的实效,结课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课时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结课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使其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教师只有潜心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挖掘教材的内涵,才能设计出既符合教学目标,又体现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的结课形式。
2.趣味性原则。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为依据,采用趣味性的结课方式,为学生的语言输出创造一个舞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体验到语言学习的用处,进而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3.启发性原则。
学生的主体地位应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要立足于引导、点拨、启迪,让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完成结课。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学语法知识“现在进行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讨论小结:①现在进行时表示什么含义?②它的构成方式什么?③动词的现在分词是怎么构成的?④运用现在进行时要注意什么?
4.针对性原则。
结课要依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来进行,做到突出重点,提挈关键,升华思想,并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第一,结课活动要针对学生理解的疑难处、知识的关键处、后续学习内容的连接处展开,要通过结课活动进一步揭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第二,结课活动要注意对学生易错易混淆的语言知识点(如,字母单词的读音、固定短语的搭配、语法知识的注意点等)予以强调,引起重视,防微杜渐。
第三,结课活动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一般地说,低中年级宜用活动式结尾,让学生在游戏、儿歌、谜语中进一步巩固新知,感受成功,增强信心;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宜用静态的方式结课,应侧重让学生了解语言知识的用处,感受语言的内在魅力,努力在结尾时形成一次思维高潮。
5.概括性原则。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结课要关注到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度、综合概括本课内容,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教学完《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1 Public Signs后,笔者这样总结:Boys and girls, now I think you’ve known a lot about public signs.How many do you know? What are they? What do they mean? 待学生后,继续说:You’ve known different signs mean different things now.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m and obey their rules. OK?
三、讲究结课的方式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结课方式很多,但只要遵循以上原则,进行符合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课,就不失为一种好方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例谈几种常用的结课方式,供同仁们参考。
1.直接式。
教师直接将新学的语言知识点展示给学生。直接结课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总结已学的知识点,起到承上启下、记忆点再现的作用。除了用我们已经熟悉的实物、卡片、小黑板以及多媒体课件外,还可以利用现有或自编的chant来结束新课。
2.游戏式。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来结课,不仅能促进学生大脑积极思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教学句型Are there any…in/on…Yes,there are/No,there aren’t. How many …are there in/on…?There are…时,在课堂教学结束时,笔者利用了一个竞争式游戏。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个空荡荡的公园,让班内的男、女生比赛猜测公园里有什么,便问:What’s in the park?由于男、女生各自都想为自己小组加分赢得胜利,便纷纷猜道:Are there any
trees/flowers/solids/swings… in the park? 接着,我又继续问猜着的学生How many …are there in the park?此学生继续猜:There are …。两次都猜对的学生将赢的更多的分数。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跃跃欲试,兴奋不已,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运用了本课句型。
3.儿歌式。
欢快的英文儿歌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它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儿童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吟唱歌曲中增强英语语感和节奏感。例如,在教学英语数词1~10时,下课前我让学生学唱歌曲 The Little Indian Boys,学生在悠扬、悦耳的歌声中离开了课堂,很快地记住了这10个数词,真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又如,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 I’m/We’re…时,我让学生利用中文儿歌《两只老虎》的曲调创编儿歌,学生兴致勃勃,在边唱边做中轻松掌握了学习内容,还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画画式。
画画也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课堂活动形式。因此,在结束新课前,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喜欢画画的这一特性,让学生动手画画来呈现他们所学到的新知,以达到巩固复习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3Nice to meet you 中水果类单词时,笔者利用课堂最后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画一画。如:draw a yellow pear,draw a red apple.draw a yellow banana……并让学生边画边重复我的命令。此活动动口和动手相结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把新旧单词联系起来,加强了单词的形象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悬念式。
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的完了。”恰恰相反,适当的悬念是一种很好的兴奋剂。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给学生设下悬念,则能勾起学生强烈的破疑愿望,激起他们寻根究底的欲望。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8 At the weekeeds 的对话结束时,笔者就出了两个谜语让学生猜。
①It is very beautiful.It likes dancing in the flowers. What is it?
②They are very small, but they can carry big things. What are they?
学生听完后,就一个劲地猜,但我就是不讲答案,并对他们说:“I’ll tell you the answer tomorrow. That’s our topic next class.” 这样,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每一个学生都急切地期望下一节英语课的到来。
6.归纳式。
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总结归纳,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提高他们的综合和概括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2 Ben’s birthday 中日期的表达方式时,笔者就运用了归纳式,首先出示课文中的日期:the 16th of October, the 2nd of August, the first of January等,然后让学生观察归纳日期的表达方式,即“the +序数词+of +月份”。值得一提的是:在运用归纳式结课时,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空,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发现、归纳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7.练习式。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利用适当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记忆,内化所学的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6 Doing housework.中现在进行时后,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①He ____ _______ ( play) football in the playground.
②The boys _____ _______( listen) to the music in the classroom.
③I ____ ______ ( read) books in the reading room.
④____ she _______ ( dance) now? Yes.
学生通过以上练习的巩固,熟练掌握了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即“Be + 现在分词”。
8.学以致用式。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2 Ben’s birthday 的课文时,在下课前,经过调查班内有3名学生的生日在当日或当月,笔者说:“Let’s have a birthday party for them today.OK?此时学生情绪高涨,他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birthday present, birthday cake,birthday candle及各种有趣的玩具、食品等,我把全班分成3组为这三名学生过生日,他们向过生日的同学赠送了礼物、贺卡,共同分享birthday cake,点燃了birthday candle,围着birthdday cake唱起了生日歌“Happy birthday to you!”。此时我利用录音机把学生在活动中所说的英语录下来,并把过生日的场面拍摄下来,留作以后美好的回忆。
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与同伴合作交流,不仅熟练运用了本课所学的新知,还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总之,结课有法,但结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结课方式远不止本文所提及的这几种,而且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要优化组合多种结课方式。但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课堂结束后回味无穷,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最后祝您成功圆教师梦想!
考教师就关注微信公共号17学堂!
考证考编视频课全都有!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