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推荐《写六篇日记》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17 14:56

推荐《写六篇日记》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好六篇日记作文,无论是作为日常练习、学习任务还是个人记录,都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确保日记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 主题与规划 (Theme and Planning)"
1. "明确目的 (Clarify Purpose):" 在动笔前,思考你写这六篇日记(或日记作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记录生活点滴、练习写作、梳理思绪、完成学业要求,还是纯粹的个人爱好?明确目的有助于你确定内容和风格。 2. "设定范围 (Set Scope):" 如果是围绕一个主题写六篇,比如“我的校园生活”,那么每篇日记可以聚焦不同的方面(如“一次有趣的课堂”、“与朋友的交往”、“参加社团活动的心情”等)。如果是自由记录,也要大致构思一下这六天或六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事情或你的主要感受。 3. "初步构思 (Initial Brainstorming):" 简单列出每篇日记可能写的内容要点或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不必写详细提纲,但有个大致方向能避免内容空洞或重复。
"二、 内容与深度 (Content and Depth)"
1. "真实具体 (Be Authentic and Specific):" 日记的核心是记录真实的生活和感受。避免空泛的口号或流水账。多写具体的事件、细节、场景、人物的言行举止。例如,不要只写“今天

20篇扶贫日记记录34天风雨兼程扶贫路

赵一鸣培养4名医护人员掌握发育筛查测验新技术。受访者供图

赵一鸣培养4名医护人员掌握发育筛查测验新技术。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宁波7月15日电 (记者 曹露浩 通讯员 吴珍)“34天对口帮扶的日子,印刻下一份特别的记忆,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给我留下了一段厚厚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我用真情给册亨这片土地浇灌了一份爱心,期待她生长、发芽。彼此努力,不负光阴。”赵一鸣扶贫日记本上的这段话,是对她34天扶贫的总结。

赵一鸣,九三学社宁波市江北区二支社社员,江北区妇幼保健院医务办公室科长,主治医师。

今年5月,赵一鸣接到宁波对口帮扶贵州扶贫的医疗任务,来到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妇幼保健院。在那的34天里,赵一鸣用20篇日记,上万余字,记录着她与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脱贫攻坚 基层医患的“明白人”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册亨,上一次来走走看看,印象美好又深刻。这次到来,有任务,有使命,也很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成长,探讨属于册亨特色的妇幼保健模式。我将倾囊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再次来到贵州的赵一鸣在日记本上写道。

册亨县位于黔滇桂交界处,2018年末常住人口18.69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17.84‰,2019年分娩3388人。县内居住着布依族、苗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群众,高山环绕,交通受阻,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宁波对口帮扶县。

赵一鸣为儿童进行智力筛选。受访者供图

“从换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我就是册亨县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赵一鸣说,册亨县妇幼保健院是2016年从计划生育转型至妇幼保健院的,人员编制少、基础底子薄。

在贵州,赵一鸣的第一站是到册亨县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实地了解工程进度,并提出医院长远发展的建议。她建议册亨县妇幼保健院根据目前的人员名单和工作要求,缩减科室设置,设立行政、临床和辅助科室三组,临床组将原有科室整合,抽出医护人员去进修学习。同时,她提出借力共享ICU病房、儿外科病房、消毒供应室、急诊等设施的思路,从细节入手提升就诊体验,建议就近设立母婴室、母子专用洗手间,从细节温暖妇女儿童。

润物无声 呵护生命的“自家人”

“自己文化程度低,不懂严重性,因为没有钱就拖了小孩的病。现在住院放心了,感谢赵医生。”患者的父亲握着赵一鸣的手感动地说:“如果不是赵医生多次入户回访和劝说,孩子的情况不敢想象啊。”

“册亨县医疗技术较为落后,基础薄弱。面对3个月的孩子,医生测量完身高体重后,因为没有评估工具,无法判断其生长水平是否正常。如前往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就诊,交通不便让很多家长放弃就医,延误病情。而宁波从2008年开始就应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6岁儿童从出生开始至少经历9次DDST筛查,特别适合监测高危婴儿发育水平,并能以此为据帮助父母给予孩子适当的环境刺激,可操作性强。”赵一鸣的日记本上,记录着册亨县目前的难题。

赵一鸣与儿童互动。受访者供图

面对册亨县的难题,赵一鸣想到了九三学社组织,马上联系申请购买丹佛发育筛查测验工具箱。第二天,九三学社宁波市江北区基层委员会便资助了两套设备,并以最快的速度快递到她手上。

在册亨县的最后2周,赵一鸣分别为1例孤独症和25例发育落后迟缓的儿童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预约1个月后复诊。

同时,她还培养4名医护人员掌握丹佛发育筛查测验这项新技术,培养6名儿保医生学会使用《2006年WHO0-7岁男、女体重身高评价表》。在教学互动中,她走过崎岖山路,现场教学演示,并把制作的生长发育评估PPT发送给当地医生留存,以备温故知新。

赵一鸣通过实地走访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点,查看档案材料、了解工作需求、指导儿童生长发育、孕妇营养监测等健康管理工作,摸索出一套适合基层工作的妇幼健康网络,覆盖婚前检查、怀孕建档、孕检、产检等全流程服务,并向县卫健局建议如何分级管理、设置预警、随访提醒。

“这里人口分散,集中培训难,网络信号差,线上授课难,医护人员和孕妇的健康教育该怎样起步?”苦思冥想后,赵一鸣终于想到了疫情期间线下录播的课程。她联系宁波单位的同事,将疫情期间录制的“科学坐月子”、“孕期营养”、“新手奶爸”3个课程传给她。根据册亨妇幼健康现况,她还向宁波单位提出定制“小儿常见病”、“更年期,遇见更美丽的自己”等课程。这些视频课程在册亨县妇幼保健院和辖区12个乡镇街道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深受大家欢迎。

同心合力 道路延续的“担当人”

在册亨县,赵一鸣认识了九三学社黔西南州支社副主委范德强,赵一鸣感觉找到了“家”的温暖。当该县疾控中心社员胡玲骑着电瓶车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忍不住跨步上前拥抱了她。

恰逢周末,赵一鸣和胡玲一起来到黔西南州中心兴义市政协大楼九三学社专属办公室认了个门。黔西南州九三学社支社2015年3月成立,目前有48名社员,非常年轻,参政议政积极,充满热情和活力。

支社正在开展的课题是如何筹建康养中心的配套设施。当天下午,范德强驱车,带着赵一鸣和胡玲实地调研。计划中的康养中心坐落在万峰林景区,距离黔西南州人民医院不到30分钟车程。看着范德强描绘康养中心的蓝图,赵一鸣深切地感受到范德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对,我们同是九三人,因为热爱,心中有理想信念,肩上就有责任担当,脱贫攻坚的办法就一定会不断创造出来。”赵一鸣的日记本上写道。(完)

17篇日记,“大白”记录抗疫从风雨到春光

央广网铜陵4月8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 陈燕飞 吴彬)从3月14日安徽铜陵全市投入区域核酸检测,到3月31日全市第八轮区域核酸检测结束,在这整整18天里,核酸采样前线“大白”——54岁的铜陵市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事业部护士谈红梅写下17篇抗疫日记。

“历经风雨,我们终于共赴春光。”4月7日,看着窗外久违的车水马龙,谈红梅摸着厚厚一沓日记,“这里面写着铜陵这个特殊的春天,写着我心里的春天。”

3月14日,星期一,天气晴,闷热。

正如谈红梅的心情,有点心烦,还有一丝丝的担忧。

下午下班后,她接到了通知,前往社区集中,布置所管辖区域的核酸采样点负责到位,以防紧急情况下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何时开始?待命。

多年来,谈红梅已经习惯了医护工作的突发和紧迫,只是没想到这一次非比寻常。

晚7时,刚吃过晚饭,通知7时40分前必须赶到负责的核酸检测点。8时准时开始第一轮区域核酸检测,24小时内完成。

“穿好衣服迅速赶去,路上人来车往很是热闹,并没觉得特别,检测点的搭建还是快速的……天气炎热,防护服里的衣服已经湿透了,但也顾不上了,只见人越来越多,不知不觉已经12点了,有点吃不消了……”

等待核酸采样的居民排起了“长龙”,一眼望不到头,谈红梅一直忙到下半夜。凌晨3时回到家,她难以入眠。爱看书写随笔的她,写出了核酸采样第一天的日记。

本以为这一轮就是结束,没想到只是开始。

穿上防护服,谈红梅是别人口中的超人“大白”,而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头牛,一只不知疲倦的牛。“每轮核酸采样下来,浑身湿透,N95口罩、防护服严密的防护时常让我呼吸困难,几乎快要窒息。”谈红梅说,在这场战役上,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候,但自己不特殊,每个人都不容易,都在拼命。

“最后一个居民测完又是深夜了,一个动作,12个小时,腰酸背疼的,打包完后,筋疲力尽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依旧那么多,依旧那么亮。”

“为了节约防护服,也为了更多的工作,我们只能少吃点,更不敢喝一口水,以免上厕所换衣服,而每每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抱着杯子一口气喝完一整杯的凉开水。”

“爬上6楼,心慌的难受,眼睛看不见了,赶紧靠在墙边歇会才没让自己倒下,进行核酸采样是在志愿者的搀扶下才走了出来。”……

读着17张A4纸组成的日记,有的写满了整页字,有的只有短短几行字。心疼、感动、敬佩。而她,是无数抗击疫情医务人员群体中的一员。

区域核酸检测每天都是紧凑的节拍,在艰苦的抗疫前线,在每一个结束采样后回家的凌晨,谈红梅始终没有停下手中的笔。

在她的日记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每天的日常。

“马路上看不到一辆车和行人,也是不习惯和无奈的,但这足以说明,老百姓对政府的工作大力支持。”

“风雨越来越大,社区工作者身上头发上都湿了,此时我已经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了,而此时的居民没有一个有怒言的,没有一个插队。”

“今天我收到了一束小花。”

“昨天的检测结果已出来,社会上人群无一例阳性,这意味着这么多天的辛苦工作终于有了起色,马路上的人流明天多了起来,人们的脸上展现出放松的表情。”

“预报今天有小雨,但一早太阳就出来了,小鸟吱吱叫,树上的嫩叶也多了起来,春天的气息。”……

从风雨到春光,日记里,展现了一条清晰真实的铜陵抗疫时间轴。字里行间,有真实、复杂的情绪,有无数铜陵市民的温暖连结,还有曙光。

“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离不开全市上下所有人的努力。”说话不徐不疾的谈红梅语气突然变得坚定,“明年我就要退休了,我有时觉得自己也很幸运,能亲身经历这种大考,感受着大家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那份感情,这注定难忘。”

疫去春来,“大白”谈红梅的“抗疫日记”依然在书写,继续守护着疫情过后平安的每一个人。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