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7 17:59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读书笔记评价型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你的评价既深入又具有说服力:
"1. 明确评价的目的和角度 (Clarify the Purpose and Angle of Evaluation)"
"目的性:" 你写这篇评价型作文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向他人推荐这本书?指出其不足之处?分析其在文学史或思想史上的价值?还是结合个人经历进行反思?明确目的有助于你确定评价的侧重点。 "评价角度:" 你将从哪个角度进行评价?是内容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思想深度、社会意义,还是作者技巧?选择一个或几个核心角度,使你的评价更有深度,避免泛泛而谈。
"2. 深入理解笔记内容与书籍本身 (Deeply Understand the Notes and the Book Itself)"
"紧扣笔记:" 评价型作文的基础是你对读书笔记的熟悉程度。你的评价应该建立在你笔记所记录的内容、观点、感受和思考之上。回顾笔记中你标注的关键句、做的批注、总结的要点、产生的疑问等。 "回归原著:" 评价不能脱离书籍本身。要确保你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是准确、全面的。如果笔记有偏差,需要重新核对原文。评价的论据必须来自书中的事实、情节或语言。
"3. 评价标准要清晰合理 (Establish Clear and
《温儒敏谈读书》一经出版,便引起关注。作者从学生、教师、社会三个层面来谈读书,贯穿其中的核心观点是:读书浸润人生。
作者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需要在阅读中驱遣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反对把读书变成孩子负担。这一点,年级越低越重要。尽管学业压力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兴趣驱使下的读书毕竟是轻松愉悦的。小学阶段不要把读书功利化,否则,学生会伤胃口,对读书心怀畏惧。要让孩子在快乐中阅读,在想象中阅读,不要拿那些沉重的大概念作为“标准答案”去考学生。兴趣读书观,应该成为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基本原则。
对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阶段,温儒敏提倡学生要读经典,因为经典的滋养作用巨大。这个阶段要区分精读与略读的不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不同。应该让学生读一点“闲书”,让学生自由选择,这对家长和老师很有启发。作者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论述,是对单篇阅读的有力补充,完善了阅读教学结构。读整本书,叶圣陶先生早有建议,但未能实施。统编教材加入整本书阅读,安排课时,赋予学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的一次大变化。作者还针对《乡土中国》等经典著作的整本书阅读提出建议,对一线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温儒敏赞同大量阅读的做法,认为课堂上学生应该成为读书的主人,在读书时间和读书数量上都应成为主体。
温儒敏对中学语文教师这个特殊群体充满希望,深切关注中学语文教师的精神成长。他指出,语文老师在读书上具有引领作用,教师应做“读书种子”,从根本上提升语文教学水准。他建议教师应有一份书单,要有计划,为此画了三个“圈”。第一个是中外文化经典,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第二个是与专业或职业相关的书,比如科技史、科技哲学以及教育类的,打好基础,拓展视野,触类旁通,活跃思想。第三个是专业书籍。语文教师通过读书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同时建立“自己的园地”,有自己专属的读书时间和读书内容,营造良好氛围,防止陷入无边无际的“职业性倦怠”。目前,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已经启动“中学语文教师读书种子计划”,引导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走进经典,提升素养。
作者不仅关注学校师生的读书生活,还关注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特别谈到读书与国民素质的关系问题。读书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读书可以养性,使人变得高雅。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心性、健全的人格和聪慧的大脑。作者希望通过多读书、读好书,让广大群众具有精神寄托,树立坚定信仰。
作者提出问题,也开出药方,不仅针对大学生读书现状给出读书篇目,还以《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为例提出具体阅读建议。在他看来,读《红星照耀中国》,要读出质感的真实。在斯诺笔下,革命前辈们既是有胸怀、德才非凡的,又是有人间味、有人格魅力的。在诸如饮食、住宿、会议甚至房屋摆设等有趣细节中,我们能感受到历史现场的气氛,在激越、紧张和进取中不无身心的舒展和个性的张扬。这些记载似乎信笔写成,毫无拘谨之态,成为本书魅力所在。作者还谈到如何阅读鲁迅、莫言的作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总之,《温儒敏谈读书》内容丰富,启迪智慧,是一部很好的阅读指导用书。
自从书籍产生以来,读书就成了一件大事。要关心一个人的成长,就应该关心他的读书生活;要关心国民素质的提升,就应该关心国民的读书状况。温儒敏通过切身体会和大量实例来阐述读书的重要性,关心青少年成长,关心教师读书生活。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11日 20 版)
看到百家号、号中的文章,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感悟,对热点及时做出评论,我羡慕得不得了。可是,我觉着我做起来很费劲,估计是写作能力不够,需要自我提升吧。所以,选择继续消化写作训练营的视频自学课程,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吧,磨磨刀也好。
今日分享学习笔记:读后感和书评的区别
书评和读后感的相同之处:
都是以阅读为前提,书评是读后评论,读后感是读后有感而发。
从广义上讲,读后感是书评的一种。
书评和读后感的不同之处:
一:书评是重在“评”,是个人阅读某本书后,客观地、实事求是地、严谨地评价。
读后感是重在“感”,是个人阅读某本书或一篇文章后的所感、所想、所悟。
二:书评是以书为对象,从销售的角度去写。
读后感从读者角度去写,以读者的心理活动为中心,是读者的心理感受。
三:书评是评价一本书的价值,是理性的,客观的。
读后感是感性的,私人化的,主观的个人感受。
四:书评是写给没看过这本书的人的。
读后感是写给看过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人的。
五:书评在写法上,是符合书评写作套路的,写作方式较为固定。比如干货类书评的写作方法,雷同与上学时学的议论文,五步法(引入话题、话题论述、延申论述、对比论述、核心论点)。
读后感在写法上是自由的,文章格式没用固定要求,情之所至,有感而发。
六:书评内容比较全面,包括书的内容概括,作者、出版社的介绍,是对书籍客观提炼、解读、评价,评价书中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好在哪?不好在哪?引导读者对书籍有更加全面的认知,目的是推荐更多人去购买。
读后感是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仅仅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七、写书评,需要通读和细读结合,找到书中的价值和特色。
写读后感,对阅读没过多要求,因为不用思考,只要有感,就可而发。
好了,今天的复习整理就到这吧。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