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8 02: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龙灯日记”的作文,可以记录你参与或观察龙灯活动的过程和感受。为了写好这篇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日记的核心内容:" "是记录制作过程?" 详细描述如何做龙灯,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的。 "是记录舞动过程?" 描绘龙灯舞动的场面,队伍的行进,龙头、龙身、龙尾的配合,音乐的节奏等。 "是记录观察感受?" 描述你看到的精彩瞬间,听到观众的喝彩声,感受到的节日气氛或文化氛围。 "是记录个人参与?" 侧重于你自己的角色(如拉龙身、提灯笼、做装饰等)和亲身体验。 "是记录特定印象?" 比如某位师傅的技艺、某个特别的道具、某个难忘的瞬间。
2. "抓住“日记”的特点:" "真实性:" 记录的是你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事实,情感要真挚。不要编造。 "时效性:" 记录的是“当天”发生的事情。如果隔了很久再写,要注明时间。 "个人视角:" 从“我”的角度出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舞龙灯,这种耳熟能详的民间艺术表演在我家乡人的心目中可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
每当春节的晚上,家乡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广场上,都会有五十来个人,将高贵威严的龙头高高举起。随后,一条条五彩斑斓、珠光闪烁的彩龙便开始蜿蜒盘旋,顶空翱翔,为新的一年拉开了序幕。
舞龙灯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活动,每逢经过舞龙灯的表演现场,人们都不忍离去,都会被这五光十色的表演所吸引,留下来驻足观看。龙灯舞到一半,有的性急的观众觉着站在那看没意思,逐摩拳擦掌,纷纷加入到了舞龙灯的队伍当中。绚丽的彩龙开始向别处飞去,飞过一条条宽阔的街道,飞过一条条狭窄的小巷,飞过一栋栋高大的楼房,飞过每一户人的家门口,飞进每一个家乡人的心中。动听嘹亮的锣鼓声伴随着飞翔的彩龙,龙飞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一道道绚丽的彩虹,为新年的夜晚平添了一抹幸福的色彩。
舞龙灯的队伍中,有着各种年龄、各种职业、各种身份的人。大男人们在用他们粗壮的手臂,将龙身高高举起;老人和妇人都在一旁,敲打着自己手中的传统乐器,用锣鼓钹清脆的声响增添节日的喜气;小孩子们有的在外围观看,有的走上前去,为自己的父母加油鼓劲。舞到精彩处,围观的人无不拍手叫好。无论是舞龙灯的,还是在一旁观看的,人们的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虽然舞龙灯没有春节联欢晚会的华丽,也没有奥运开幕式的隆重,可舞龙灯朴实无华但喜气洋洋的表演,已深深地烙印在了家乡人的心里。
耍龙灯也叫“舞龙”,每年过年表演的“龙灯舞”是老百姓们最爱看的节目。
耍龙灯是一项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节,我国的城市乃至乡村都有耍龙灯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发展,耍龙灯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耍龙灯的主要道具是“龙”,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有许多节,因为以单数吉利,所以每逢春节、便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达二十九节龙。当然二十九节龙是极少数。
十五节以上的龙又长又重,不易舞动,用于观赏,具有极大的工艺价值。九节以内的龙轻便小巧,舞起来场面不是那么浩荡,所以注重于花样技巧,动作多样。如:蛟龙漫游、龙摆尾、蛇蜕皮……我见过的九节龙,能跟着绣球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向围观群众展示它的扭、仰、飞跃、跳等多种姿势,每做一个表演,围观群众就用力拍手高呼,舞龙人因此更是兴奋,努力舞动长龙。相对于九节以内的龙来说,十一节、十三节的龙较笨重,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飞冲云端,入海破浪……
据老人们说,在夜晚时还会有一种“火龙”。所谓的火龙,就是全身红彤彤,像着了火的龙。先用竹篾编成一个大小适宜的圆筒,形成笼子,再糊上一层透明、漂亮的龙衣,里面点上蜡烛或油灯,夜间那龙仿佛活了过来,灵活地游走在街道上,穿梭在人群中。舞龙人显然孔武有力,舞了好久也不累,反而动作越发娴熟,引得围观群众连连称赞。火龙仿佛要脱离地面,龙头朝天,飞向天空,显然不甘心居于地面。引得围观的小孩想去摸一摸,大人想去舞一舞,就连八旬老人也凑上前去,想去干点什么。
这种风俗真是有趣而使人难以忘怀啊!
人人都过年,但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过年方式,有的地方赛龙舟,有的地方吃年糕,在我的家乡是用龙来迎接新年的。
在我家乡,最让人期待的不是可以收到多少压岁钱,也不是过年的鞭炮,而是那一年一度的舞龙灯表演。
每在过年的前一天的夜晚,我家乡里的那两条龙就会从村东头和村西头出现,经过每家每户最后来到最热闹的村中心,那里早就已经在日记两边的房子上挂满了灯笼,就像是挂着一颗颗太阳一样,把整个村子照的,比白天还要更亮一些。
这时只听见隆隆的几声,两边的鞭炮响了起来,街道周围的火花四起,两条龙在万点万花之中汇集到了一起,片刻之后,两条龙突然一跃而起,摇着头,摇着尾巴,影城烟火,两条龙好像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又像在东海翻起滔滔巨浪。过了片刻后两条龙几乎同时将龙身如旋涡似的卷了起来,如平地而起的龙卷风,又像是海下的漩涡,好不壮观。突然一个叔叔拿着颗龙珠,小跑来到了中央,只听一声锣响,那叔叔手中的龙珠,一会儿在空中盘旋,一会儿又落了下来,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两条龙也跟着那叔叔手中的龙珠,一会儿头往上,一会儿头往下,一会儿往左摆尾,一会儿往右摆尾,一会儿随着龙珠穿过龙身,一会儿又跟着龙珠越过龙身。就这样两条龙在那边抢夺那颗龙珠,可龙珠一直在跑谁都不给吃。突然又听鼓声一响,两条龙一起喷出了火焰一一(龙嘴里的烟花)就这样,舞龙灯结束了。
随着表演的结束,我看见那几个表演的叔叔个个都是满头大汗,可见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他们为了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是有多么的努力和辛苦。我们不可以只把新年的祝福送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我们更应该把祝福送给那些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人们。
我的家乡靖州,是一个山区小城。虽然城市不大,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宋朝时期,朝廷就在这里设下了官府处理政事。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采天地之精华的人们。人们在这里休养生息,执著地追求着人生的崇高乐趣。舞龙灯,就集中体现了家乡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每次大年过后,龙灯队便浩浩荡荡地进人城内。当幕色降临的时候,长长的龙灯队便开始舞起来了。此时,锣鼓齐鸣,大街小巷响遍了鞭炮声。人们便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不消片刻,街道上便人山人海,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牙齿都未长全的.幼儿。人们接踵摩肩,一个个都踞着脚尖向前看着,生怕错过了这大饱眼福的机会。
龙灯队声势浩大,足有半里多长。龙灯队的排头是两排灯笼。灯笼各式各样,有的似金鱼,有的似龙虾,还有的似活兔……这些灯笼新颖别致、制做精巧。灯笼随着人们手的摆动而摇晃里面的蜡烛一也忽闪忽闪的,让人看得人了迷灯笼一过,纸做的民间神话中的人物便手舞足蹈地过来了:唐僧、孙、猪八戒、沙僧、观音……真是应有尽有。能工巧匠们把它们做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这些灯笼人物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晃过,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人们还未从神话人物中醒悟过来,那威风凛凛的狮子又舞过来了。狮子的皮毛颜色鲜艳,样子非常逼真。狮子是由两个青年装扮的。他们一会儿跳跃,一会儿静卧,一会儿左躲,一会儿右扑。最精彩的还算狮子踩“绣球”。当“绣球”滚到路中时,狮头的.那个青年就纵身一跃,跳到了“绣球”上。这时,“绣球”紧跟着向后滚去。眼看狮头就要栽下来了,狮尾的青年马上一跃而上,稳住了重心,“绣球”又平稳地向前滚去。人群中立即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狮子舞得正酣畅时,两条巨龙抖着身子“飞”过来了。往往这个时候,是龙灯会的高潮时期。此时锣鼓震天,炮声响遍全城,炮光把半边天都映得通亮,舞龙灯的小伙子们则舞得更加起劲。龙头向上,则龙尾向下;龙头向左,则龙尾向右;龙头向右,则龙尾向左。伴随着小伙子们那雄浑的“嘿嘿”声,巨龙扭动着身子,时而腾空飞起,时而俯身冲下,双龙抢“宝”则更有趣。一个人举着一个通红的“宝”,在花灯中穿来穿去,逗引得两龙不顾一切地张开嘴过来抢。宝球向下一躲,两条龙都扑了一个空。宝球时而左闪,时而右藏,时而上,时而下,两条龙也紧追不舍,真有一股不得宝球不罢休的架势。两条“死”龙,被他们舞得生龙活虎,威风凛凛。
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便开始从龙身下钻过去。据说小孩钻了会长高,老人钻了会增寿,中年人钻了会加福。父母们拉着小孩钻,小孩拉着爷爷奶奶钻。人们跳着、笑着,欢呼声此起彼伏。人们都沉浸在无比的欢乐声中。
很晚,龙灯舞才结束。可是,留在人们心灵中的幸福之火仍在燃烧!为什么人们对龙灯这么偏爱,对它的力量那么迷信?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正月十五闹龙灯,是家乡人民的传统节日,今年也不例外。我们一家人早早就吃了晚饭,去看龙灯。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夜空朗朗,月亮明亮的挂在天边,很大很圆。因为是元宵,整个村灯火通明,平时宁静的乡村,此时既生气又繁华。
我们一家人手拉着手,怀着欢跃的心情来到草坪上,只见这里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一头扎进人群里,随着人流在龙灯前细细地欣赏着。好个龙灯的世界呀:短的长的,圆的方的,三角的,圆柱的,真是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不过最精彩的还在后头,那就是舞龙灯了。
一阵锣鼓声响起来了,要舞龙灯了。首先舞的是一条长龙,你看那威武龙头,用灯泡做成的龙眼,炯炯有神。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穿着黄色的衣服,腰里扎着红丝带,一个个显得那么精神。看,他们舞起来了。只见那条“巨龙”在龙灯的指挥下上下翻滚。还不时地嬉戏着一颗红色龙珠。龙珠一会儿被吞进龙嘴,一会儿被喷得老高,逗得小孩拍手称快。灯笼里放射出明亮的光,使漆黑的夜空显得更加绚丽多姿。在烟雾里、彩花中,穿梭往来,时隐时现,看得我眼花缭乱。那些围观的人们把鞭炮扔在他们中间,鞭炮炸开了,他们舞的更欢了。
长龙过后,其它的灯也一一上场,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看得我们应接不暇。舞动的龙灯,吉祥的龙灯,给乡村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古老的风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显得更兴旺,更有生机。
正月十五晚上,我们全家吃完汤圆,随后爸爸妈妈就陪着我去街上看舞龙灯。街上早已人山人海,特别是圆盘处,观看者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我好不容易钻进了人群。
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在五彩缤纷的烟花中,出现了一条“板凳龙”它是由许多板凳连接而成的。虽然它不能像“龙灯”一样舞出各种花样,但是,它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街头,宏伟壮观。过了一会儿,一条“巨龙”出现了,你瞧,它穿着一件黄澄澄、亮闪闪的“龙袍”,神气地仰着头。这时我伸出手来数龙节,一、二、三、四……一共十二节,真长啊!那龙灯是多么威武。红红的龙头特别精致,整个龙头都是用“鳞片”做成的。“鳞片”一片一片紧紧地连在一起,没有一点空隙。中间是用纸糊的龙身,龙尾上一片片精致的“鳞片”全都是用木头刻成的。那一节一节的龙身、精制的龙头和龙尾,再加上一盏一盏的红蜡烛,搭配起来真是漂亮极了!这时又有一条“龙”来凑热闹,它俩长得真是太像了,我想它们应该是孪生兄弟吧!观众们鼓掌、欢呼,连旁边的烟火都给他们打气了,舞龙的叔叔和爷爷们舞得更欢了,他们一会儿舞出了双龙戏珠,一会儿舞出了大龙卷小龙,一会儿舞出了双龙盘旋,龙像活了一样。
舞龙灯结束了,龙灯走远了。我喜欢舞龙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锣鼓声和喧闹声,人声鼎沸,我循声而望,原来那是在舞龙灯。走进了看是一条金龙。金黄色的龙鳞,土黄色的龙身,一个大龙头,上面有一双闪闪发光的大眼睛,嘴巴张的老大老大,锋利的牙齿露了出来。伴随着“咚咚锵、锵锵锵、咚咚咚”,那条龙舞动了起来,时而在空中飞舞,时而绕着地面盘旋,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前忽后,神气十足。我好奇地问一个村上一个年纪大的爷爷:“爷爷,你们为什么要舞龙灯啊?”
只听那位爷爷说:“因为龙是一个代表吉祥的动物。我们舞龙灯就把这份吉祥之气带到了每一户人家,让每一户人家都平安地迎接新年!”我听了爷爷的话,开心地跟着“龙”去每一户人家送喜气去咯!
我到了一户人家门外,发现主人吧100—200元人民币放在“龙”的嘴里。我脑子里又冒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放钱在龙的嘴里呢?我找到了一位村上的一位奶奶,她告诉我说:“因为这样就表示可以让人家一生平安、健康、长寿。”
后来,我又从村上的一位爷爷哪儿得到了一些关于舞龙的知识:原来,在农村舞龙灯代表村民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在企业里舞龙灯代表生意兴隆、财源滚滚。甚至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舞龙灯也代表全国人民恭贺新年、万事如意!
原来,这小小的一个舞龙灯、竟发扬着中国伟大的历史文化,我们一定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发扬光大!
我的家乡是六横,六横是一个非常美丽,拥有许多风景线的小镇。正月初一舞龙灯便是这其中能让人驻足痴望的风景线之一了。
正月初一早上“咚咚当当”的一阵敲锣打鼓声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穿好衣服来到楼下原来是在舞龙灯。只见金黄的龙头特别精致,整条龙是由无数个“鳞片”组成五彩斑斓的好看极了,我突然发现两条龙的尾巴上都分别写着:一帆风顺和喜迎春节,不一会儿奶奶下来了她问我:“你知道龙有几节吗?”我认真地数了起来:“一、二、三……两条龙共有二十四节。”奶奶点了点头。
这时舞龙的队伍往广场去了,我跟奶奶也来到了广场,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群都围成了一个圈,两条龙在中间不停地表演着,一会儿是双龙戏珠、一会儿是黄龙卷蓝龙、一会儿又是波浪翻滚。仔细看可以瞧见领头的阿姨头上冒出了许许多多的汗珠,因为所有的动作都是她在带头,龙头又特别重,所以很是吃力。忽然一个身穿黄大褂,手拿大扇子的大头和尚来到了我面前,立刻我就躲到了奶奶身后,因为我怕大头和尚,不一会儿大头和尚就离开了,我就问奶奶:“为什么要有大头和尚呢?大头和尚好恐怖哦!”奶奶我说:“因为大头和尚能为我们带来欢乐,如果没有他,那舞龙灯就没意思了。”
龙灯远去了,人群离去了,我跟奶奶也回家了。舞龙灯虽不是六横独有的特色,但它却给我们的春节增添了不少欢乐和色彩。
我的西藏行来的很仓促,拼车老板已经找好了4个人,别克商务车(GL8)还有一个空位,临走前一天,老板才找到了我。拼车费4千,他还想让我路上能帮他开上一段,我倒挺乐意,我喜欢驾车的感觉。
经过一番犹豫,我决定去吧!尽管我更喜欢自驾,但对西藏的高拔心里始终没底,这次就当是体验了,体验一下高原环境,也体验一下跟陌生人的拼车游。皆为全新体验,我的观点是:人生重在体验!没看过的风景,没有的经历,没吃过的美食,有机会,莫放过!多多体验,积极乐观地拥抱生活…
穿越沙漠公路留影
等到我们老了,只剩下悠悠静坐,慢慢回忆,到那时,最可怕的是什么?就是突然发现一生皆空白,除了日复一日的单调平淡,竟无可回忆。
我们回忆什么呢?就是平生收集的经历和体验,今天经历了某个“第一次”,点亮了一个空白,就为我们将来的回忆素材,又增添一笔,我们的人生,又丰富一点…
所以,几十年来,我坚持写日记,旅行则必写游记,你呢?
呼伦贝尔边防公路留影
闲话少叙,回归正题。
我们是从2019年7月8日,由山西长治出发,加司机共六人,三男三女,起初并不认识。但旅行半月,朝夕相处,挺和谐融洽的,每天能跟人聊天,时不时地欢笑。此中乐趣,绝不是我一个人独驾大西北的寂寞所能比的。(独驾大西北游记链接:)
7月22日顺利回到长治,历时共十五天,川进青出,行程8300公里左右。除了拼车费4千元,途中食宿AA制,五名乘客平摊司机的食宿,此项全程花费大约二千元。(不含个人购物和景点门票)
拼车相比自驾,最大的弊端是少了自由,尽管是走马观花,西藏之行依然让我回味无穷,一路上,有太多让人难忘的风景和经历。我相信,西藏,我还会再来的!
与山西老乡在业拉山留影
长治出发,经阆中古城、上里古镇,先走川藏南线318,经泸定桥,到新都桥,离开318,北上去往川藏北线317,游色达后,沿317国道西行,到昌都后,南下去往318国道。在邦达,再次走上318国道,西行,经然乌湖、米堆冰川,到林芝,游巴松措,到拉萨,游布达拉宫、羊湖。
沿青藏线踏上返程,游纳木措,连夜赶路。经格尔木、茶卡盐湖、青海湖、西宁、定西、庆阳,临汾,回到长治。
西藏行路线图
旅行回来后,我完成了每一天的详细游记,已经发布。本文作为合集,简要介绍了每日行程,并提供了以往详细游记的作品链接,便于读者阅读:
第一天(7月8日):
早6点半,即从长治出发,经临汾、西安,汉中,晚8点半,到阆中古城,走了整整一天,14个小时,1100多公里,真心佩服司机。晚饭后,夜游阆中古城。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一天:长治-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
第二天(7月9日):
上午先游阆中古城,它是春节这个风俗的发源地,风格类似平遥古城,但浩荡的嘉陵江绕城而过,平添一丝韵味。10点多出发,经成都,下午5点,到上里古镇,颇具原生态,沿河木楼,临水密布,小桥流水。
详细游记链接:我的西藏游记第二天:阆中古城-上里古镇
上里古镇
第三天(7月10日):
离开上里古镇,上高速,经雅安,一路向西,游玩泸定桥。终于走上大名鼎鼎的318国道,经康定,翻越折多山。
到新都桥后,离开318国道,沿215省道北上。游玩薰衣草花海,路过塔公草原,风景不错,但有小雨,天色昏暗。晚宿墨石公园,此行住宿检验最佳的宾馆,强烈推荐。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三天:上里古镇-墨石公园
薰衣草花海
第四天(7月11日):
继续北上,沿途风景绝美,满目皆绿,路过龙灯草原。到炉霍,走上317国道,向东。下午3点,到色达,色达佛学院,那印象深刻的密集红房子。下午5点,离开色达,返回317国道,向西,晚宿甘孜。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四天:墨石公园-甘孜
色达佛学院
第五天(7月12日):
离开甘孜,沿川藏北线317国道,一路西行。沿途藏味很浓,寺庙众多,白塔经幡。经玉隆拉措,号称“西天瑶池”,风景不错。12点,到德格印经院,要到下午2点才开门,于是绕一圈走人,继续赶路。
下午3点多,到江达,前路封闭,等三个小时,仍未放行,晚宿江达。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五天:甘孜-江达
玉隆拉措
第六天(7月13日):
离开江达,继续西行。高山草原地貌,风景壮美,视野开阔。云雾缭绕,可见雪山,终于抓起一把“夏天里的雪”。中午12点,经昌都,离开317国道,南行,去往318国道。
下午4点,到邦达,走上318国道,西行。翻越业拉山,下午5点,路过怒江72拐,绝对壮观。沿怒江西行,经八宿,晚9点,宿然乌湖边上。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六天:江达-然乌湖
怒江72拐
第七 天(7月14日):
沿318国道前行,游米堆冰川,西行,过波密,一路小雨。下午5点,过鲁朗,风景绝美。晚7点,到林芝。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七天:然乌湖-林芝
米堆冰川
第八天(7月15日):
林芝一日游,先到喇嘛岭寺,再到一处高地,可俯瞰雅尼湿地公园,风景很好。午饭后,去往巴松措,雨中游玩,晚宿林芝。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八天:林芝一日游
巴松措
第九天(7月16日):
上林拉高速,由林芝到拉萨。下午2点,终于到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八廓街的初印象,对信仰与虔诚的感动。晚观文成公主实景剧。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九天:林芝-拉萨
文成公主实景剧
第十天(7月17日):
凌晨5点,到布达拉宫前排队购票,最痛苦的一次排队体验,印象深刻。上午游布达拉宫,下午先休息,后逛街购物。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十天:游布达拉宫
八廓街
第十一天(7月18日):
游玩羊湖,我觉得是此行风景之最美,最惊艳。下午回到拉萨,到八廓街又逛了逛。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十一天:游羊湖
羊卓雍措
第十二天(7月19日):
离开拉萨,沿青藏线北上,中途游玩纳木错。连夜赶路,这是漫长的一天,晚7点过那曲,晚10点过安多,凌晨1点半,过唐古拉山口,凌晨5点,到沱沱河镇。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十二天:拉萨-沱沱河镇
纳木措
第十三天(7月20日):
离开沱沱河镇,继续北上,漫长的青藏线,没啥风景,就是赶路。天气寒冷,很少下车,到昆仑山口,鹅毛大雪,银装素裹,独特的体验,难得的体验!在格尔木南上高速,晚宿茶卡镇。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十三天:沱沱河镇-茶卡镇
昆仑山口
第十四天(7月21日):
晨起,雨挺大,游茶卡盐湖的计划泡汤。直接去青海湖,游二郎剑,鸡肋景点,有点失望。下午5点到塔尔寺,到门口看看,继续赶路。上高速,经兰州,晚10点,宿定西。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十四天:茶卡镇-定西
青海湖
第十五天(7月22日):
沿青兰高速,经庆阳、临汾,晚9点,回到长治,旅途结束。
详细游记链接:西藏游记第十五天:定西-长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