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8 13:59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次小学英语课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开启英语写作之旅:第一次小学英语课作文注意事项"
对于刚刚踏入小学校园的孩子们来说,英语课无疑是一个充满新奇和挑战的新领域。而第一次英语作文,更是许多孩子心中既期待又忐忑的一课。它不仅是英语学习的起点,更是锻炼孩子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初步尝试。想要让这“第一次”变得顺利而愉快,并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 心态放轻松,兴趣是关键"
"消除恐惧感:" 很多孩子第一次面对写作可能会感到紧张或害怕。家长和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放松心态,告诉他们写作就像玩积木一样,不需要一次就完美,大胆地去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最重要。 "激发兴趣:" 第一次作文的主题通常都会非常简单,贴近生活,比如“我的家人”、“我的房间”、“我的爱好”等。鼓励孩子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入手,用好奇的眼光去发现,用简单的语言去描述,将写作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二、 重视基础,从“词”和“句”开始"
"词汇是基石:" 小学英语作文对词汇量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基础词汇的掌握至关重要。在准备第一次写作时,鼓励孩子复习和积累与主题相关的核心单词。比如写“我的家人”,就需要知道 father, mother, brother
主题班会ppt:新学期小学英语开学第一课PPT课件,无讲稿文件,ppt页数:21页。
主题班会ppt:新学期小学英语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新学期即将到来,身为英语老师的你,如何开个好头?下面,为您分享小学英语课堂“三到六年级”开学第一课的教学思路!
主题班会ppt:新学期小学英语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一、自我介绍及英语简介
1.老师用英文做自我介绍并询问学生名字、打招呼等,师生互动。
2.介绍英文的26个字母和英语这种语言的起源及发展。
3.介绍说英语的国家。
4.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语?讲解学习英语的必要性。
5.英语课堂上常用的英语口语和指令语的讲解和操练示范。
6.看书上人物图片,认识一些将要学习的人物名称。
主题班会ppt:新学期小学英语开学第一课PPT课件
二、学习要求及学习方法
1.英语课堂要求和作业要求。
2.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
看到这个标题你也许会疑惑,孩子上英语课,老师能提供一个全英语的环境,对孩子学习外语不是有益无害吗?大多数小学生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全英教学是高质量教学的代名词,老师能够进行全英教学,更是代表他是个能力高的老师。沉浸式英语学习法把孩子放到一个外语的环境,一上英语课,从“class begin”开始,所有人都马上切换成英语,并且要求大家只能讲英语,这样的模式真的对学习好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01 印尼课堂
印度尼西亚的语言环境非常复杂,他们现存707种语言,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是他们的官方语言,爪哇语、巽他语、马都拉语使用者占人口总数一半多,英语的使用率并不高,大概只有10%的人能流利使用英语。
印度尼西亚日惹的一所普通公立初中,他们的一节初三英语课中,老师没有整段讲解,只说一句“小组讨论,语言不限”,之后摄像机的镜头记录下这样的20分钟:
• 学生A读题:“The text tells about…emmm…”
• 学生B用印尼语接:“maksudnya dialami ya, bukan diawali.”
• 学生C用爪哇语笑:“Nglawak!”(傻了吧)
• 四个人笑完,再用英语把正确答案说一遍。
研究者Rasman把他们的对话逐词标注回来,之后统计出:
– 三种语言来回切换,平均每人开口次数比纯英语课高2.7倍;
– 词汇当场记住的比例提高30%;
– 爪哇语出现次数只有印尼语的五分之一,但是每次出现都伴随哄笑。
根据对这段课堂录像的深入分析,研究者写成了一篇关于教学实践的论文,再一次验证了这个结论:允许母语和方言参与,学生的外语学得更快。
02 全英文课堂的优点
1.大量输入:学生耳朵里全是英语,听辨速度自然加快。
2.管理简单:一句“English only”就定下规则,老师不用多解释,让大家练习英语对话,学生也不会讨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
3.应试友好:语言环境向母语者靠近,课堂使用全英文模式更容易刷出高分。
03 全英文课堂的弊端
1.开口率下降
学生怕犯错,干脆沉默,“我的发音是不是很好笑?”“我说得对不对呢?”孩子心里可能有这些担忧,根据对比显示,纯英语课堂沉默时间比混用语言课堂高出一倍。
2.理解断层
老师说“Open your books to page five.” 全班都翻开书本,有的学生并没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只是看别人翻开书,他也照做,同桌或前后桌翻到第几页,他就翻到第几页;复杂的语言规则更是用英语解释三遍,学生仍摇头;但是换成母语,十秒就能懂。
3.教师角色错位
老师忙于“抓谁说中文”,老师提醒没说英语的学生:“English only~”“No Chinese!”好像变成语言警察,教学精力都被纪律管理吃掉。
04 课堂上多语混用(translanguage)的好处
这个语言学概念最先出现在语言教学的领域,探讨在像我国这样的多语环境中(学生需要在掌握普通话和方言的基础上,学习一门外语)怎样能更好地教学生学习一门外语。
1.理解更快
先用母语把概念弄清,然后再用英语输出。理解后再输出,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2.纠错高效
同伴一句中文提醒,比老师重复一遍难以理解的英文更有效,同桌的提醒语气轻松,也让孩子对错误记忆深刻。
3.心理减压
允许母语的使用,学生更敢开口,课堂气氛放松,焦虑值下降,孩子乐于说话了,口语自然流畅。
05 我们英语课的现实对照
1.一个老师盯一个班50个学生,全英文管理看似高效,实际造成大面积沉默。
2.中考、高考口语评分仍以发音准确度为主,老师不敢轻易放开母语,担心学生说出“中式英语”。
3.家长焦虑,听到孩子用中文讨论英语题,家长第一反应是不纯正,而不是学习内容懂没懂。
06 学习方法推荐
老师:
– 每节课留3到5分钟交流时间,学生可以用中文或英文问课堂中不理解的地方或词语,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输出。
– 四人小组完成任务,先进行讨论沟通,使用的语言不限,发现同伴错误可以用中文提醒,最后用英语进行输出。
家长:
– 听到中式英语先别纠正,先听孩子把意思说完整,口音是其次的,能表达出来更重要。
– 不要听到孩子使用英语磕磕绊绊就觉得有问题,在使用英语时,孩子要组织语言,语言有点磕绊很正常。
政策:
– 口语评分标准应从“像不像英国人/美国人”逐渐转向“能不能被理解”。
– 教材例句中也可以偶尔出现“long time no see”等国际通用中式英语,让学生知道“世界听得懂”。
全英文课堂在输入量、课堂管理、应试表现上有优势,但代价是沉默率高、理解断层、教师角色错位。多语混用能提升理解速度、纠错效率和心理安全感,却受社会语言排序和考试标准限制。
允许母语进入英语课堂,不是降低课堂标准,而是先搭梯子再拆梯子。梯子稳了,学生才敢往更高处走。
如果当年我们也被允许用中文问一句“为什么”,今天的哑巴英语,会不会少一些?来评论区谈谈你的看法吧!
参考论文:
Rasman. (2018). To translanguage or not to translanguage? The multilingual practice in an indonesian EFL classroom. Indonesian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7(3), 687-694.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