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8 21:5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萧红《祖父的园子》的读书笔记,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深刻,并体现你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
1. "核心主题的把握与深化:" "明确核心:" 首先要准确把握《祖父的园子》的核心主题。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写一个园子,更是通过园子这个载体,抒发了作者对童年、对祖父深沉的爱与怀念,展现了祖父的慈爱与园子给“我”带来的自由、快乐、宁静与安全感,也蕴含着对逝去时光和亲人的无限哀思。 "深入挖掘:" 不要停留在表面描写。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园子”作为回忆的焦点?园子里的景物、事件、人物(祖父和“我”)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共同构成情感的网络的?园子对作者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 "文本细节的精准分析与引用:" "紧扣原文:" 读书笔记最基本的要求是结合原文进行分析。找到能够支撑你观点的关键段落、句子或词语。 "有效引用:" 适当引用原文中的精彩语句、生动描写(如对园中景物、祖父动作神态、自己心绪变化的描写),并进行分析,说明这些细节如何服务于主题,如何体现作者的情感和写作风格。 "举例说明:"
萧红何以成为成为萧红?她的文字为何至今广为传诵?
在众多写萧红的传记文学作品中,王小妮的《萧红:人鸟低飞》独树一帜。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叙述的写法,让作品既写了一个人一生的宏阔,也凭借一支敏感细笔,试图深入到历史现场,潜入萧红的内心,写一个流浪者的心理现实。
有人说,历史,只有人名是真的;小说,只有人名是假的。这或许有些夸张,但在材料的真实和心理的真实之间,王小妮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正是这种平衡,赋予这部传记一种张力,一种直逼人心的力量。
王小妮说,好的写作者从来都是稀有的,萧红是一个。一个好的写作者来写另一个好的写作者,又能写得好,实属难得。
下书选自《萧红:人鸟低飞》中的“童年”一章。
换季节的风,吹过了东北大平原。鸡鸭鹅们在风里舒展着,乱着羽毛。麦田像最薄最绿的丝锦,嫩亮地抖着。房上的青瓦一片响动。烟囱里的炊烟贴着地皮儿弥漫。农民在口袋里摸索出火石,从腰间掏出烟荷包。他们顺着嘴儿说:哎哟,夏天啦!一年又一年,万人万物都在风里走着。人弯了,草黄了,自自然然。在风里,有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站着。
那个四五岁的孩子就是我。萧红是我后来的笔名。我的小名叫荣子。我正站在我家前院那棵老榆树下面,用我的全部心瓣儿在想:这风是从哪儿来的呢?
风,被老榆树聚集在头顶,荣子用她的小手试着风。母亲说:风是老风婆子装在袋子里的宝物。这么大的风,要有多么大的袋子!风是不让人看的。太阳更不让人看。太阳烧烤着人。她的小手心儿里,全是汗。朝着太阳看。手心儿里亮亮的,都是细碎的金子末儿。
“荣子——荣子,你死到哪疙瘩去了……”屋子里传出母亲的喊声。这喊声传到很远,传过老榆树,传向呼兰河。一辈辈的人,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干苦、恶毒地唤着他们的孩子。
天热了,她动手脱下了棉衣裳。她知道母亲一定要骂。母亲肯定还围在棉被里,棉被鼓得像小柴火垛。坐月子,是那么怕风吗?荣子把棉衣挂在老榆树枝上。她还想脱棉裤,可是没解开那两颗亮晶晶的大扣子。风立刻鼓满了她的单衫。她张开两只手跑。风在耳翅上呜呜地叫。脱了棉衣跑,比家雀还快,比蜻蜓还快,比一切飞虫都快,比风那没边儿的腿还快。风在手指尖上一下子就刮过去。她想,风是圆的,没有刺儿的,我碰着了风的手指头。我跑得这么快,我是一团小旋风儿。
最后,天旋地转。她“砰”地撞在门板上。
“荣子,叫你没听见!小死鬼儿,挨千刀的,疯什么?你屋来,把扫炕笤帚递给我!”母亲的脸正好朦胧在窗玻璃中间,头上包了一块头巾,一直包没了眉毛。
母亲骂人那时候可真丑。她想,母亲这回生了弟弟,捂在屋里不出门,让母亲骂吧,骂反正不疼。笤帚再长,也打不着。
“荣子,屋来!你扒了棉衣裳,耍单片儿吗?”母亲生了个弟弟,不是虚得下不了炕吗,喊出来的声儿这么大?弟弟开始哭了。母亲立刻从玻璃上没了。弟弟哭得像邻院的黑猫。
那天,她对母亲就这么说了,挨了一巴掌。
母亲是什么?母亲是一根针。
虽然母亲会给她编麦穗一样的辫子。母亲的手里,有叮当响的铜钱,买得到糖人儿和麻花儿。母亲给她的棉裤兜上钉了两颗大红玻璃扣。母亲咳嗽,软白的手捏着笸箩里的烟叶儿。母亲一打人就要笤帚疙瘩,衣襟上闪闪地别着针。不听话,母亲就扎她的手指头。母亲的眼里只瞅着弟弟,抱着搂着,像个小枕头。有了弟弟,母亲更厉害了。
后园子的门响了一声。
谁也听不见那门声,但是,荣子永远听得见。她扔下手里的小木棍,趔趄着,跑起来。穿过厨房,跳过后门槛。她知道,祖父给祖母擦完了红躺柜的盖儿,就到后园子去了。
“爷爷!”没有目标,她向满眼睛的绿色喊。喊声还没来得及遍布后园子,荣子就定住了:她看见了漫天斑斓的晚霞。“火烧云!火烧云!”她现在已经忘了祖父,她在向着火烧云喊。
农民的眼珠,瞅着他们的青苗。铁匠的眼珠,望着他们的火钳。商人的眼珠,盯着他们的算盘。但是,这么大片壮观的红云演出在他们的头顶上,哪一个人不放下活儿,松弛了嘴巴,望着天。
祖父手里的瓢倾斜着。祖父和瓢,和瓢里面颠着的白菜籽,都一片火红。荣子仰着的眼睛不够用了。她惊得抻长了祖父的衣衫。一老一小,满身满面都是辉煌。“别看了,一会儿天黑啦,来和爷爷把这点白菜籽种完。爷爷点籽、培土,你踩格子。”祖父的手,也发出一层紫红。舍不得天上的火烧云,荣子跑来跑去,鞋里很快灌进了土。
“小死鬼儿!”这话,顺着嘴就出来了。从自己的嘴到自己的耳朵里。她好像突然听到了母亲的声音!她有点儿冷。她问祖父:“你说,骂人好不好?”
“不好。骂人嘴上生疔疮。”
“那我妈怎么骂我?”
“你妈骂你,是为你好。”
“那奶奶骂你,也是为你好?”
祖父不说话。他的手在瓢里空抓着。这时候,荣子听见弟弟在母亲的房子里又像黑猫一样哭。祖父说,一个家里有小孩子哭就好啊。
“有什么好?像个小喇叭子。”“小喇叭好啊,一吹喇叭就娶媳妇啦。”祖父用手指节当当地磕着瓢,嘴里念着孩子们都会唱的儿歌:呜哇镗,呜哇镗,娶个媳妇尿裤裆。荣子的鼻子里灌满了夜来香的花味。她用力地闻着,想:这会儿连肚子里也香了。“为啥说‘尿裤裆’?”“小呗。团圆媳妇呗。”“那她妈不打她?”“哪有妈了。是婆婆。”“婆婆比妈好吗?”“婆婆怎么能有妈好。”荣子的心里忽地一暗,暗得比天色快多了。她说:“我要吃根黄瓜。”说着,她脚下故意踢绊着瓜的藤蔓,向园子的最深最黑处走。祖父说:“凉了,蚊子来了。家去吧。”荣子的心里像研了墨。她不想回家,继续走。祖父说:“你要是不走,我就揪你的小辫啦。”小手被祖父的手握出了汗。越往家走,弟弟的哭声越大。
祖父是什么?祖父是一张会笑的老树叶儿。
祖父的手又粗又麻。给荣子擦眼泪的时候,祖父不用手,而用他贴身的褂子边儿。祖父的褂子是下雨天的伞。祖父的草帽是带汗味儿的天。荣子想:一个小孩光有祖父就足够了,还要妈干啥。
《萧红:人鸟低飞》王小妮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青豆书坊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文/萧红
祖父总是有点变样子,他喜欢流起眼泪来,同时过去很重要的事情他也忘掉。比方过去那一些他常讲的故事,现在讲起来,讲了一半下一半他就说:“我记不得了。”
某夜,他又病了一次,经过这一次病,他竟说:“给你三姑写信,叫她来一趟,我不是四五年没看过她吗?”他叫我写信给我已经死去五年的姑母。
那次离家是很痛苦的。学校来了开学通知信,祖父又一天一天地变样起来。
祖父睡着的时候,我就躺在他的旁边哭,好像祖父已经离开我死去似的,一面哭着一面抬头看他凹陷的嘴唇。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我的心被丝线扎住或铁丝绞住了。
我联想到母亲死的时候。母亲死以后,父亲怎样打我,又娶一个新母亲来。这个母亲很客气,不打我,就是骂,也是指着桌子或椅子来骂我。客气是越客气了,但是冷淡了,疏远了,生人一样。
“到院子去玩玩吧!”祖父说了这话之后,在我的头上撞了一下,“喂!你看这是什么?”一个黄金色的橘子落到我的手中。
夜间不敢到茅厕去,我说:“妈妈同我到茅厕去趟吧。”
“我不去!”
“那我害怕呀!”
“怕什么?”
“怕什么?怕鬼怕神?”父亲也说话了,把眼睛从眼镜上面看着我。
冬天,祖父已经睡下,赤着脚,开着纽扣跟我到外面茅厕去。
学校开学,我迟到了四天。三月里,我又回家一次,正在外面叫门,里面小弟弟嚷着:“姐姐回来了!姐姐回来了!”大门开时,我就远远注意着祖父住着的那间房子。果然祖父的面孔和胡子闪现在玻璃窗里。我跳着笑着跑进屋去。但不是高兴,只是心酸,祖父的脸色更惨淡更白了。等屋子里一个人没有时,他流着泪,他慌慌忙忙的一边用袖口擦着眼泪,一边抖动着嘴唇说:“爷爷不行了,不知早晚……前些日子好险没跌……跌死。”
“怎么跌的?”
“就是在后屋,我想去解手,招呼人,也听不见,按电铃也没有人来,就得爬啦。还没到后门口,腿颤,心跳,眼前发花了一阵就倒下去。没跌断了腰……人老了,有什么用处!爷爷是八十一岁呢。”
“爷爷是八十一岁。”
“没用了,活了八十一岁还是在地上爬呢!我想你看不着爷爷了,谁知没有跌死,我又慢慢爬到炕上。”
我走的那天也是和我回来那天一样,白色的脸的轮廓闪现在玻璃窗里。
在院心我回头看着祖父的面孔,走到大门口,在大门口我仍可看见,出了大门,就被门扇遮断。
从这一次祖父就与我永远隔绝了。虽然那次和祖父告别,并没说出一个永别的字。我回来看祖父,这回门前吹着喇叭,幡竿挑得比房头更高,马车离家很远的时候,我已看到高高的白色幡竿了,吹鼓手们的喇叭苍凉的在悲号。马车停在喇叭声中,大门前的白幡、白对联、院心的灵棚、闹嚷嚷许多人,吹鼓手们响起呜呜的哀号。
这回祖父不坐在玻璃窗里,是睡在堂屋的板床上,没有灵魂的躺在那里。我要看一看他白色的胡子,可是怎样看呢!拿开他脸上蒙着的纸吧,胡子、眼睛和嘴,都不会动了,他真的一点感觉也没有了?我从祖父的袖管里去摸他的手,手也没有感觉了。祖父这回真死去了啊!
祖父装进棺材去的那天早晨,正是后园里玫瑰花开放满树的时候。我扯着祖父的一张被角,抬向灵前去。吹鼓手在灵前吹着大喇叭。
我怕起来,我号叫起来。
“咣咣!”黑色的,半尺厚的灵柩盖子压上去。
吃饭的时候,我饮了酒,用祖父的酒杯饮的。饭后我跑到后园玫瑰树下去卧倒,园中飞着蜂子和蝴蝶,绿草的清凉的气味,这都和十年前一样。可是十年前死了妈妈。妈妈死后我仍是在园中扑蝴蝶;这回祖父死去,我却饮了酒。
过去的十年我是和父亲打斗着生活。在这期间我觉得人是残酷的东西。父亲对我是没有好面孔的,对于仆人也是没有好面孔的,他对于祖父也是没有好面孔的。因为仆人是穷人,祖父是老人,我是个小孩子,所以我们这些完全没有保障的人就落到他的手里。后来我看到新娶来的母亲也落到他的手里,他喜欢她的时候,便同她说笑,他恼怒时便骂她,母亲渐渐也怕起父亲来。
母亲也不是穷人,也不是老人,也不是孩子,怎么也怕起父亲来呢?我到邻家去看看,邻家的女人也是怕男人。我到舅家去,舅母也是怕舅父。
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我饮了酒,回想,幻想……
以后我必须不要家,到广大的人群中去,但我在玫瑰树下颤怵了,人群中没有我的祖父。
所以我哭着,整个祖父死的时候我哭着。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