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村级小组工作总结》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19 00:57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村级小组工作总结》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优秀的村级小组工作总结,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一、 明确总结的目的和对象 (Clear Purpose and Audience)"
1. "目的性:" 首先要清楚这份总结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指导未来工作?还是为了存档备查?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总结的侧重点和详略程度。 2. "对象性:" 考虑总结是给谁看的?是上级领导、同级兄弟小组,还是小组内部成员?不同的读者关注点不同,语言风格和内容深度也应有所调整。例如,给上级看的可能更侧重于成果、数据和亮点;给内部看的可能更侧重于问题、反思和改进措施。
"二、 突出核心内容,结构清晰 (Highlight Core Content, Clear Structure)"
1. "基本情况概述 (Basic Situation Overview):" 简要介绍本阶段(如年度、季度、月份)内小组的基本情况,如时间范围、主要工作环境、面临的特殊背景等。 2. "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Completion of Main Tasks):" "内容具体:" 清晰列出本阶段小组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完成情况。不要泛泛而谈,要具体说明做了什么。 "重点突出:" 抓住几项最重要的工作来写,特别是那些有成效、有特色、

构建“网格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微治理体系 呼和浩特“铁三角”激活乡村善治新动能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建立“网格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基层微治理“铁三角”工作机制,全市965个行政村共有1465名网格员、1337名网格党小组长、9409名联户长,明确联户长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征集员等“六大员”工作职责,激发农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内生动力,形成基层治理“一张网”,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党组织领航定向 筑牢“主心骨”

“种子是专家帮我们选的优良品种,种植设备也帮我们联系好了,玉米销路也不用愁,由蒙牛全部收购。村民除了每亩900元的土地租金,还能分红,日子越过越有盼头。”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党支部书记高二忠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今年以来,曙光村党支部积极推行“统种共富、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对于怎样解决最关键的土地整合问题,高二忠颇有心得:“我们村设立了4个网格党小组,由村‘两委’成员兼任网格党小组组长,每个网格党小组分别有1位党员联户长和1位村民代表联户长,每位联户长包联5—6户村民。网格党小组组长组织联户长分头行动,上门给村民细细讲解,大家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共流转村民土地3000亩,加上村集体土地2000亩,全部订单式种植玉米,预计年底村集体收入能增加300万元。”

网格党小组虽然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却承载着连接党支部与党员的重要角色,是基层治理“铁三角”最为关键的一环。我市坚持将党组织建在农村网格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强化党建引领,优化组织体系,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的方式,成立农村网格党小组1337个,紧密连接村党支部和党员,不仅使各类活动的开展更为顺畅,党支部的决策落地也更加有力。

专职网格员精准发力 畅通“信息路”

“做网格员就要有河马的肚子、兔子的腿、八哥的嘴,要能容得下意见、受得了委屈,要腿脚勤快、入户了解情况,要能说会道、以理服人。”这是武川县网格员队伍总结出的基层工作“土经验”。

武川县耗赖山乡大前地村共有12个自然村,常住人口432人,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各自然村距离较远。为精准掌握村民动态信息,网格员侯建每天都要入户走访,详细记录每一户村民的家庭人口、联系方式、就业情况等基本信息,全面了解村里的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等情况,并及时做好系统数据维护更新,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活地图”。同时,他也是村里有名的“和事佬”,走访中发现矛盾纠纷,他主动介入,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村里两户邻居因为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了争执,侯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安抚好双方的情绪后,仔细查看了宅基地的相关证件和历史记录,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依法办事,提出了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妥善化解了纠纷。

网格员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我市科学划分农村网格,按照“规模适度、界限清晰、无缝覆盖”的原则,细化农村网格,精心挑选责任心强、熟悉村情的人员担任专职网格员,通过“多网合一、矛盾调处、群防群治”等形式,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真正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格事尽知”,让大网格“粗管理”转变为微网格“精治理”。联户长协同共治 凝聚“向心力”

“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为村里提建议、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村委等都能挣积分,在村里的小卖部购物时积分可直接抵扣现金,想买啥就用积分换。明天村里就有活动,大家抓紧报名,手机上就能操作。”新城区保合少镇甲兰板村联户长韩宇飞正在向村民介绍积分制活动。

为进一步调动联户长、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今年年初,经甲兰板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村集体拿出2万元用于积分奖励,分别制定了联户长积分奖励规则和村民积分奖励规则。联户长主动履行政策宣讲、矛盾调解、收集社情民意等职责,村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提出建议等均可获得积分,积分按比例直接兑现,在村里的10个小卖部均可以使用。此外,积分情况还成为评选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的重要依据,联户长积分情况也成为后备干部选拔的重要参考。截至目前,甲兰板村共举办活动19场,发放积分9200分,兑换物品的积分价值7360元。

联户长凭借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入了解,在协调村民关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乡村治理的“好帮手”。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按照精准“选人”、精细“明责”、精心“育人”的工作思路,明确联户长选用流程、工作职责和奖励办法,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管理、务实管用”的原则,着力打造政治素质强、群众威信高、作用发挥好的联户长工作队伍。

乡村治,百姓安。呼和浩特市积极构建“铁三角”乡村治理新模式,以精细化管理和多方协作的方式,实现乡村治理效能的有效提升,让群众既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也成为治理有效的受益者。





丨来源:青橙融媒(实习记者 赵宇昕 通讯员 张慧)

丨编辑:张英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王伊蕾

“三字诀”里看变化!南明乡村“美颜”有密码

夏日,行走在南明区各乡村,道路畅通整洁、垃圾收运及时、农房窗明几净、田园郁郁葱葱……一幅洁、净、美的乡村图景展现在眼前。

永乐乡水塘村一角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今年以来,南明区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五治”的安排部署,聚焦“融”字诀,将“两清两改两治理”和卫生家庭建设行动并入农村“五治”一体推进;聚焦“深”字诀,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聚焦“聚”字诀,充分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不断扮靓乡村颜值,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融”字定向 健全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南明区农村“五治”工作开展情况如何?2025年农村“五治”项目进展如何?“两清两改两治理”及卫生家庭建设行动如何推进?6月19日,南明区举行农村“五治”工作专题会,南明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既总结工作,又为有关部门、乡(村)负责人上了一堂“培训课”,再次明晰内容和责任,助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据了解,“两清两改两治理”即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残垣断壁,推进改厕、改圈,治理污水、治理垃圾,是省委、省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农村“五治”(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是贵阳贵安近年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这项工作与中央、省的相关部署高度一致,与群众期待高度契合。

今年,南明区坚持一年接着一年抓、一锤接着一锤敲,结合近年来的农村“五治”工作基础,把“两清两改两治理”和卫生家庭建设行动与农村“五治”有机结合、一体推进,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以“融”的力度推动人居环境实现新提升。

南明区不断健全统筹推动机制,深入理清“两清两改两治理”、卫生家庭建设行动、农村“五治”的年度工作内容,强化区、乡、村三级党政一把手责任,明确了由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住建、财政、人社、宣传、社会工作等单位协同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并持续强化调研指导和业务培训,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的具体职责。目前已开展培训4期,覆盖干部80余人次。

南明区不断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各单位首先对重点服务对象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为带动更多农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打牢基础。如区农业农村局按照每天下沉三分之一力量的要求,突出对66户种植大户加大宣传,聚焦旅居线路及周边开展巡查,针对田间地头乱堆乱放情况引导种植户清理;乡、村两级坚持党员干部、村干部、人大代表、村民小组长等带头和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等市场主体带头,率先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和卫生家庭建设;区委宣传部突出对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群体强化宣传;区住建局突出对危房户开展宣传和指导……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结合省、市相关指导意见和方案科学制定南明区‘两清两改两治理’及卫生家庭建设行动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农村‘五治’工作的内容和内涵,持续深化工作举措、完善工作机制,确保人居环境改善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南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晏玖海说。

向“深”字发力 动态管理补齐短板弱项

6月13日,永乐乡石塘村何坪组村民何仕华非常高兴,他家旁边一栋十多年没人居住的危旧房拆除了,悬在他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了。

“虽然这栋房子之前也有挂牌围挡,但我们常常担心房顶的老石板掉下来砸到小孩,现在拆除了就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隐患了,而且地方宽了、采光好了,娃娃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玩了。”何仕华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南明区孜孜不倦的追求。近年来,南明区扎实推进农村“五治”,取得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响水岩农家乐管理人员国小必在清扫院里的落叶。

“今年,我们聚焦2021年以来的农村‘五治’及涉农项目121个实行台账式管理、动态化更新,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民声等形式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全面复盘,推进问题整改,确保已建项目正常发挥效用。”晏玖海说,同时,该区坚持数字化、项目化、年度化推动今年重点任务落实,结合“两清两改两治理”、农村“五治”等重点工作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强化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以“深”的措施确保工作取得新成效。

南明区纵深推进“治房”——重新摸排农村房屋共12088栋,紧盯“破旧危房、残墙断壁、乱搭乱建、废弃圈舍”等四类建筑物,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自愿,突出清理残垣断壁和整治空心房176栋(工程措施整治24栋,拆除整治68栋,修缮8栋,规范挂牌、拉警戒线、围挡整治76栋);突出改圈,南明区已于2019年被划定为禁养区,改圈工作以动态巡查为主,经巡查,南明区乡村目前没有散养猪等情况,零星禽类养殖以圈养为主,相关粪便还土还田,未乱堆乱排,暂无需要改造的圈舍。

纵深推进“治水”——统筹推进“三水同治”,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动态清零;聚焦生活污水治理,对依托市政管网进行污水收集的云关乡、后巢乡进行常态化查缺补漏,重新梳理永乐乡的污水治理情况,目前永乐乡1665户的污水进入集中处理设施,180户单户处理,846户资源化利用,建成57套集中式多户联建站点和165个单户设施,基本实现全乡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纵深推进“治垃圾”——云关乡、后巢乡、小碧乡已被全面纳入城市垃圾收运体系,针对永乐乡5个村寨、39个村民组的实情,聚焦“五个环节”,实现设施覆盖100%、分类收运100%;清理乱堆乱放,常态化做好村庄清扫保洁工作,发动干部、农民群众、党员、共青团员、志愿者参加村庄清洁行动,今年以来共开展行动50余次、清理垃圾1000余吨、清理村内水塘25个、清理沟渠约11公里,累计投工投劳1400余人次。

纵深推进“治厕”——修订并健全卫生厕所长效管护制度,结合农村资产确权工作,确权颁证公厕9座,进一步压紧压实农村公厕管护主体和责任;常态化巡查21座农村公厕、1732个改造户厕,发现一处、整改一处,动态清零问题厕所,今年以来发现问题5个、整改销号5个。

纵深推进“治风”——持续发挥“两书一约一会两榜”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卫生家庭建设行动,结合农业产业、乡村旅居等具体工作走访群众,宣传动员家家户户打扫居室、厨房、厕所、庭院卫生,常态化保持室内室外干净整洁、窗明墙净,组织群众参加卫生健康教育,培育文明乡风。

用“聚”字凝心 干群携手共促长效治理

6月24日上午10点左右,大雨刚刚停下,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响水岩农家乐管理人员国小必就开始清扫院里的落叶,时刻保持农家乐环境干净整洁已经成为她的日常习惯。

永乐乡石塘村村民刘应凤家干净整洁的楼房。

“近年来,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村里面发生的变化,特别是我们关注的垃圾投放问题得到解决,现在山庄门口就有垃圾投放点,可以分类投放厨余和其他垃圾,还有专门的公司来清理收运,有了便捷的投放点,垃圾自然不会乱堆乱放了,厨余垃圾也不用再请人请车来收了,节约了不少人力、财力。”国小必说,设施全了、环境好了,村民的卫生习惯也随之改善。

据介绍,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中,南明区一方面强化资金保障,引进专业的环卫企业进行市场化保洁,按照统一规范实现永乐乡清扫保洁全域市场化、常态化;另一方面,构建起全员参与监督的长效机制,各村民组包组干部、组长可以在“永乐乡环境卫生监督群”反映日常巡查中发现的环境问题,餐饮企业、农家乐相关负责人、村民也有相应的线上群可随时反映问题,群众的监督情况直接与企业作业经费挂钩,有效促进了企业按标准作业。

在石塘村,刘应凤家庭是该村卫生家庭建设的“先行家庭”。记者看到,她家两层楼房的房前屋后、室内室外整洁有序,院落地面平坦干净,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分类收集,花草树木环绕四周,处处散发着舒适宜人的气息。“去年底,我们村的污水管网建成,实现了生活污水的统一收集和集中处理,改变了以往随意排放、污水横流的脏乱现象。看着环境越来越美,我们也慢慢养成了卫生好习惯,希望保持住自家和周边的环境卫生,共同守护美丽家园。”刘应凤说。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为了群众,也要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近年来,南明区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看得见的工作成效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文明意识。同时,通过强化宣传引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黑榜”“积分制”激励约束制度等举措,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凝聚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强大合力。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拓展农村‘五治’工作经验,紧盯基层干部和群众‘两个关键’,促进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强化示范引领和宣传带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和宣传活动,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体精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以‘聚’的共识构建长效管护新格局。”晏玖海说。(文/图 冉婷林)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