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9 07:41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单验工作总结的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总结内容清晰、全面、有深度,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如自我评估、向上汇报、经验分享等):
"一、 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读者对象 (Define Purpose and Audience)"
1. "目的性:" 首先要清楚这份总结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个人绩效评估、项目复盘、向上级汇报进展、分享经验教训,还是为了自我反思和改进?不同的目的决定了总结的侧重点和详略程度。 2. "读者对象:" 考虑总结将呈送给谁(如直属领导、部门同事、客户等)。读者是谁,就会决定你写作的语气、角度和需要强调的内容。例如,对领导可能更侧重成果、数据和改进建议,对同事可能更侧重经验分享和协作方面。
"二、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Clear Structure and Logical Flow)"
1. "标准结构:"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 明确点出是“单验工作总结”,并可加上时间范围或项目名称,如“2023年下半年XX项目单验工作总结”。 "引言/概述:" 简要说明总结的时间段、主要工作背景、目的和总体评价。概述本阶段单验工作的核心任务和目标。 "主要工作内容
xx区医疗保障局始终秉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与市医保局的悉心指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历经三年拼搏,成功实现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精雕细琢的蜕变,交出了一份满载硕果、饱含温情的民生答卷。荣获全市医保系统2022年度参保征缴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及巩固医保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在2024年度xx市医保经办系统练兵比武大赛中斩获团体一等奖;在2025年全市居民医保参保培训精品课选拔赛中,勇夺xx组冠军。
一、织密筑牢“保障网”,全民参保实现新跨越
一是参保覆盖持续扩大。坚持“精准认知、精准施策、精准推动”工作理念,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累计开展医保政策宣讲超百场,惠及群众xx万人次,推动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连续三年稳定保持在98%以上,2024年参保率全市第一。二是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坚决落实待遇调整政策,职工、居民医保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政策范围内住院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5%、70%以上。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平稳落地,居民门诊统筹年度支付限额提高130%;职工医保、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分别增至45种、43种。三是基金运行高效惠民。2022年以来基本医保结算xx万人次,支付xx万元;大病保险报销xx万人次,赔付xx万元;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xx万人次,支出xx万元。
二、精管严控“救命钱”,基金安全迈上新台阶
一是深耕行业自律。常态化开展定点医药机构专题培训50余场次,覆盖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以《负面清单》《问题清单》为标尺,结合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推动xx家机构完成xx项问题整改,追回违规基金xx万元,指导完善内部管理制度45项,显著提升机构自我约束能力。二是强化刚性监管。构建“刚性监管”核心链条,创新“智能监管+现场检查+约谈整改+协议处罚+行政处罚”递进式执法。2022年以来开展现场检查500余家次,实施协议处理290家次、行政处罚64家次,追回本金、违约金及罚款共计815万元,实现监管全流程闭环处置,形成强力震慑。三是深化部门协同。联合卫健、公安、纪委等部门建立综合监管机制,推动行刑衔接、纪法贯通,构建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会商的立体化协同网络,显著提升欺诈骗保案件查处效能,累计移送案件线索22条。
三、优化提升“服务链”,群众满意取得新突破
一是服务网络全域覆盖。优化三级医保专网,推动服务下沉至镇村,构建起全域贯通、家门口办结的实体服务网络。创新推出“医银联办”“小区直办”模式,建成156个10分钟“医保+”服务站点,真正将医保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二是智慧服务融合升级。线上全面推广网厅、小程序,线下布设24小时自助终端,实现参保缴费等高频业务指尖办、随时办。目前线上办理量占比超90%,服务便捷度显著提升。三是技术场景深度赋能。全域推广“码上办”“刷脸办”,120家机构开通医保电子凭证,4家医院实现“无卡就医”,刷脸支付40余万人次。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率达99%。创新推出新生儿参保等17项“一件事”集成服务。四是服务温度持续传递。开展“医保政策进万家”“医保明白人”培训等活动,提高政策知晓率。设立特殊群体服务通道,提供帮办代办、上门服务。畅通咨询投诉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2022年以来累计办理各类来件450余件,来电来访及转办件全部按时承接、办结,承接率、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
四、改革创新“添动能”,惠民利企展现新作为
一是集采改革普惠民生。全面落实药品耗材集采政策,累计采购国家集采药品706种、省采耗材22类,平均降价超50%,直接减轻群众药费负担。同步建立药品耗材全程追溯体系,实现120家医药机构“一物一码”动态监管,保障用药安全。二是支付改革控费提质。实施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基层病种“同病同质同价”“打包”付费,引导医疗机构从“多开项目”的收益模式向“控制成本”转变,2024年县域内住院次均费用较2022年减少750元左右。三是助企纾困精准发力。积极开展“企业需要、医保报到”的医保进企业活动,通过“送平台”进企业的方式,创新推出“医保顾问”服务,选派12名业务能手担任“医保助企专员”入企指导200余家次;建立企业qq工作群、企业热线、医保网厅服务等,安排专人落实企业员工增加、企业员工减少、参保计划下达、参保信息查询等业务,为参保企业提供快捷高效服务。
回眸三年路,砥砺再出发。这三年,是xx区医疗保障局奋进的三年,是跨越的三年。我们见证了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基金监管的日益严密、服务效能的显著优化。每一份成绩单的背后,都凝结着全体医保人的辛勤付出,更承载着全区人民对健康生活的美好期盼。展望未来,xx区医疗保障局将继续锚定“温暖医保、智慧医保、公平医保、安全医保”目标,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持续深化医保改革,优化管理服务,守护基金安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医保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奋力书写新时代xx医保更加温暖、更加厚重的民生新答卷!
群众工作检查总结
1945年2月14日,肥乡县救国会对1944年群众工作进行了检查总结,其中说道:在一年的救灾运动中,群众与我们党的联系比以往是更加密切了一些,同时群众的各种组织也加强与扩大了。但这并不是我们的主观努力,主要作用在于生产救灾工作正确,在于党提出的中心工作适合群众要求。群众组织的健全与壮大体现在方方面面,列表如下:
表2-1各区群团干部统计表在说到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时,这个总结提道:现在的干部有很多是新招的,只有个别干部经过了组织培养,所以与群众的联系是很不够。
尤其是群团工作中的问题多一些:现在的一般干部尚算积极,但到群团工作中去是不注意的,所以现在的群团工作中存在官僚主义现象;很多干部不愿意在群团里,嫌群团工作没有权,说啥群众也不听,不如政权工作省劲、威信高;觉得群团被动,工作上不能单独处理问题;群团干部没有人管理,在疾病和家庭问题上没人管,在工作上只能起模范作用,一有小错就得受处分;一般干部不注意学习,组织观念很差。
该总结还对农村基层干部、群团组织的构成、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体现了肥乡解放前夕基层干部队伍的人员状况。其中在说到生产运动与群众组织的结合问题时强调提出:生产救灾工作以群团组织为主在认识上接受不了,认为那时党政军民中心工作,我们配合就行了,没有认识到生产救灾是上级布置的任务,没有想到是群众需要的迫切问题,没有把互助生产组织提高到农会的职责来认识,没有认识到农会、民兵组织应当带领群众生产自救,而错误地认为这是加重了农会、民兵的负担;单纯地为生产而生产,没有注意到这是向封建势力做斗争的需要,是为新的社会打下基础,来锻炼群众的集体观念;在工作方法上也很简单,不注意发动群众,不注意依靠集体力量,只是把任务往下压,等等。总之是缺乏经验,简单粗暴,不能主动工作,不能独当一面。
该总结对农村干部、救国会会员、民兵组织还进行统计和分析。附:
表2-3肥乡县农会、民兵数目统计表
同时还对下一步如何开展好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所以说这份《检查总结》对研究肥乡那个阶段的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馆藏7号文)
注:“农会”亦称“农协”,“农民协会”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以贫农、雇农中的积极分子为领导核心,以贫雇农、中农、农村中的手工业者及贫苦知识分子为成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广东、湖南等地组织的农民协会成为
农村中领导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革命专政的权力机关。1927年5月,在武汉成立了全国农民协会。在以后的各个时期,解放区都成立了农民协会。抗日战争时期改称“农民救国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农民协会组织通则,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普遍组织了农民协会。其任务是协助党和政府组织农民反对封建剥削制度,实行土地改革,组织农民生产,举办互助组、合作社,保护农民权益,组织农民学习文化、政治,参加政权建设等。农民协会对完成土地改革、支援革命战争、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合作化曾起过重大作用。
本文选自《肥乡那些事儿大事记》专集书籍
素材提供:肥乡区政协
转发请注明来源,不得修改和片段摘用,违规必究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