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挑选《学蛙泳日记》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19 08:56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学习蛙泳日记作文应该注意的事项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你写好这篇作文:
"学习蛙泳日记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蛙泳,以其独特的动作模式和看似笨拙的早期阶段,常常是游泳学习中的“第一个挑战”。记录下学习蛙泳的过程,不仅是对自身努力的见证,也是一次深刻的成长体验。写好这篇日记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明确写作目的与核心主题:"
"目的:" 你想通过这篇作文表达什么?是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乐趣?是展现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分享技巧上的突破?还是抒发对蛙泳动作的理解和感悟?
"核心:" 紧扣“学习蛙泳”这一核心事件,围绕“过程”、“挑战”、“进步”、“感受”等关键词展开叙述。避免跑题,确保文章始终围绕学习蛙泳展开。
"2. 详实具体的叙事过程:"
"时间线:" 按照时间顺序,清晰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例如:第一次下水、学习憋气、练习蹬腿、练习划臂、尝试配合、取得小进步等。
"细节描绘:" 这是日记作文的灵魂。
"动作细节:" 具体描述你尝试的蛙泳动作(蹬腿、划臂、身体姿势),以及教练的指导和你自己的感受(是僵硬、不协调,还是逐渐
尘封往事 | 难忘的学游泳经历
每当我看到微信上朋友们晒的游泳图片时,就想起了小时候一段难忘的学游泳的经历。记得那是小学五年级的暑假,我来到了裕溪口的老姨家。裕溪口的孩子们在江边长大,人人都能在江中游泳。我因一时好奇,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江中遇险经历,让我下定了“学会游泳”的决心。当年全市只有唯一的一家游泳池——人民游泳池。游泳池不仅天天人满为患,而且价格不菲,作为普通市民的孩子是承担不起的。于是全市无所不在的水塘、水坝就成了众多孩子夏天游泳避暑的好去处。对于刚学游泳的我来说,为了自身的安全,只能到浅水塘中去练习。当年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离家较近的罗家村中的“歪歪塘”。罗家村虽地处市内但归郊区管辖,村子里有十多户人家,村中有一口小水塘,水塘是下方十几块稻田的水源,这口小水塘就是“歪歪塘”。其实“歪歪塘”是我们学游泳孩子的叫法,因为塘里的烂泥中有许多河蚌,我们游泳时,经常能捞到一些河蚌,其中大的甚至达到了二、三斤重。又因为当地人都称“河蚌”为“歪歪子”,所以我们就把这口水塘称为“歪歪塘”。歪歪塘的水不深,最中间的部分也就刚刚漫过头顶。所以每天都有一帮前来游泳的孩子,少则三五人,多则十来人。歪歪塘底全是柔软的烂泥,就像刚刚被牛犁过的稻田一般。只要有几个小孩下了水,不一会儿原本清澈见底的水塘就被搅得浑浊不堪。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游泳的兴致。当年可不像现在,学游泳还要报个游泳培训班什么的,而是全靠自己摸索。有时,同伴中先学会游泳的也能教你几招,告诉你一些要点,不过这都是野路子,因为谁也没有参加过正式培训。为了学会游泳,我总是想方设法瞒着父母,抽时间来到歪歪塘学游泳。小孩子瞒着家长出去游泳,现在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在当年的确如此。因为,一来孩子没有作业的牵绊,存在着大把的时间;二来家中的子女多,父母没精力管孩子。基于以上原因,我才有了学游泳的机会。学游泳要从最简单的学起,还要克服了对水的恐惧。首先要学的是憋气,就是把整个脑袋、甚至全身浸在水里,过一会儿才露出水面换气。接下来就是要全身趴在水里,让身体能够漂在水面上,其实跟憋气差不多。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克服了对水的恐惧,也就进入了学划水、蹬腿、打水的阶段了。这个阶段就是全身趴在水面,手脚并用,让身体能够在水中前进。这对动作没有什么要求,手上采用狗刨、蛙游、或乱划都行;脚上用力蹬水、用力打水也行,只要能让人在水中游动就行。能够在水面上游动一小段距离后,便到了学游泳的最关键时期,就是在游的过程中能把头抬出水面来换气,只有把头长久地抬出水面才算学会了游泳。要想把头抬出水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怎么也抬不了,后来偶尔抬一下头还没来得及换口气又掉入了水中。每当这时,最好能得到小伙伴的帮助。也就是一个在水中游,一个用手托起游泳者的下巴,让他的头能够抬出水面。就这样,在同伴们的帮助下,我总算是学会了游泳。一天下午,几位同学来到了歪歪塘。大家在水中尽情地游水,不久又打起了水仗。我与吕君不知不觉被赶到了水塘中央,只是吕君是我们当中水性最差的一位。忽然,他脚下一滑,滑进了深水中,急得他双手乱抓,把我也拉倒在水中,还呛了一口水。这把我吓了一跳,因为我是刚学会的游泳,自身难保,根本没有能力救人。此时,我双脚猛蹬塘底,向岸边游去,几秒钟的时间就来到了浅水区。回头一看,只见吕君仍在水中拼命扑腾,还没有离开深水区。此时,戏水的同学都停了下来,看着吕君在水中挣扎,不敢上前施救。在这关键时刻,水性最好的陈君同学悄悄地游到了吕君的身后,猛推吕君的腰,三下五除二就把吕君推出了深水区。吕君脱险后,大家悬着的一颗心才算定了下来。在回去的路上,我们听说金口岭水塘里淹死了一个人。因为这人溺水与吕君遇险几乎是同一时刻,所以大家都说:水猴子是先来拉吕君的,没想到碰上了水性好的陈君,只好去金口岭水塘拉别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只能游几米远的初学者,逐渐能够游出几十米远的距离了,同时,也学会了蛙游、漂游、踩水等不同的游泳姿势。此时,歪歪塘已经不是我唯一的选择了,三连⑴水池、五连大坝、八一二队⑵水塘等处也成了我们游泳的场地之一,后来,就算是天井湖我们也敢下去游上一番。学游泳这件事虽然过去了许多年,但这已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中,让人难以忘怀。注释⑴中的提到的“三连”和“五连”其实就是铜官山铜矿的“三区”和“五区”。因为文革后期有一段时间,矿山实行的是军队编制,称区长为连长,书记为指导员。三连在宝山村附近,五连在大铜官山脚下。⑵中的“八一二队”就是“八一二地质队”,现在的丽景花园小区。作者:徐维林
作文 | 夏日游泳记
海口市滨海九小西海岸校区五(10)班 林远兮
今年夏天,高温天气来得比往年稍晚,但热力不减。持续数天的高温橙色预警,气温嗖嗖飙升,令人感到闷热难耐。这时,如果能浸泡在清凉凉的水中,就成为一种享受。
周六下午四点半,趁着西边的太阳火焰消减之际,我换上泳衣泳裤,戴上泳帽泳镜,“全副武装”好后,便跟随爸爸来到小区的泳池游泳。
长方形和半月形的两个泳池,并列于花草树木和楼群亭台间,泳池水面碧波荡漾、金光粼粼。前者是深水区,后者是浅水区,但对已学会游泳的我而言,均是安全范围。只见泳池内,男女老少,三三两两,有人在游泳,有人在戏水。
爸爸拉把塑料椅子坐在泳池边,双眼的余光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
我则站在长方形泳池一角,开始做热身运动。
扭扭腰肢,转转脚踝,伸伸双腿,点点头颅……约莫十分钟后,我准备下水。脱掉拖鞋,我用脚趾尖轻轻地蘸了一下泳池里的水,还好,微温薄凉,适合畅游。
顺着池沿的铁梯缓缓下到泳池中,我兴奋地舒展双臂,劈波斩浪,向着既定的目标进发。
我从泳池的一端启程,一蹬池壁,整个人就像箭似地一下子飞了出去。之后,我调整气息,分配体力,不断重复着一推臂,二翻腕,三蹬腿,四拨手,五弯背,六露头,七吸气,八复原的系列蛙泳姿势。大概两分钟,我顺利地完成了一趟二十五米距离的往返。
抵达终点,我已气喘吁吁。于是,稍事休息,再开始练习憋气。
爸爸在旁边给我计时,且持续为我加油鼓劲。我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自己保持的憋气纪录,从二十三秒,到二十九秒,再从三十三秒,到三十八秒。
放松片刻,我又一鼓作气,游了两个往返,好比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体感舒适,快乐无限。虽然有些疲倦,但身体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不知不觉,我已在泳池里待了两个来钟头。
夕阳下坠,华灯初上。
此时,妈妈已做好晚饭,打电话催促我和爸爸回家。仿佛空气中飘来饭菜的香味,我委实觉得肚子有点饿了,便出水上岸,心满意足地和爸爸一道踏上了归途。
(指导老师:王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