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9 12: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青城山的日记作文,想要写得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明确日记/作文的目的和对象:" "日记性质:" 是写给自己的,侧重记录个人感受、心情和见闻,可以更随意、更真实、更私密。语言可以不那么华丽,但情感要真挚。 "作文性质:" 可能是课堂作业、投稿或为了练习写作,需要更规范,结构更清晰,语言更流畅优美,表达更清晰。 "思考:" 你是想单纯记录一次旅行,还是想通过这次旅行表达某种情感、感悟,或是锻炼写作技巧?明确这一点有助于你确定写作的侧重点。
2. "抓住青城山的“特点”来写:" "道教名山:" 可以写山上的道观(如建福宫、上清宫、天师洞等),写与道教文化相关的氛围、碑刻、传说等。这可以体现山的文化底蕴。 "“青”山:" 强调山的植被。青城山以“青”著称,满目翠绿,四季常青。多写树木、竹林、绿意盎然的环境,运用视觉描写。 "“幽”静:" 这是青城山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可以写山道的蜿蜒曲折、空气的清新、环境的安静、远离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1. 它距离成都市区 60 公里,距离都江堰市区 15 公里。青城山以其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和古老的道教文化而闻名,这座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2. 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前山是主要的游览区域,也是游客们最常去的地方。后山则相对较为原始,保留了更多的自然风光。
3. 青城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那时这里就已经有道士在此修行。唐代时,青城山成为了道教的中心,许多著名的道士都在这里修道。明代时,青城山的道教达到了鼎盛时期,有许多重要的道观和寺庙建立起来。
4. 青城山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道教文化和山水景观。一些古建筑群在山林之间错落有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建于悬崖之上的祖师殿,它建于明代,是青城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5. 青城山的自然景观也非常迷人,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奇特的岩石。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在青城山,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体验到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6. 青城山的四季景色各异,各有千秋。春天,山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红叶满山;冬天,银装素裹。无论何时来青城山,都能欣赏到不同的美景。
7. 青城山还是一个养生胜地,这里的水质纯净,空气清新,被誉为天然氧吧。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呼吸,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8. 青城山的文化内涵丰富,除了道教文化,还有儒家、佛教等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青城山文化。
总之,青城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养生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国外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青城山是一座值得您亲自来体验的山,它的美丽和神秘等待着您的探索。快来青城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遇见都江堰ID:yujiandjy
好山好水好空气……在大美都江堰,遇见一切美好~~
一直以来,都江堰都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各界名家前来,小编也为小伙伴们搜罗了一些,来看看名家笔下的都江堰吧~
今天,是著名作家忆明珠笔下的《青城乡思》!
青
城
乡
思
未到四川,便听人夸说四川有剑门之雄,三峡之险,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到了四川,才信果是名不虚传。而最令我倾心的是青城山。开始,并非由于它的幽,只是惊叹于它的绿。
有什么稀罕,青山绿水,哪里没有,青城山的绿,又会是怎样的?——这可叫我难说了。山水之妙,有时也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现在回想起来,只记得一进山,便见山路两边的树,绿得特别爽目。四川的朋友说,那是柏。我不信,苍松劲柏,我见的多了。在古庙宇里,在废园囿间,枝干如铜如铁,如拏云金龙,如滚空怒蛟,哪有这般的妩媚?——“珊瑚碧树交枝柯”,罩下一重重半透明的绿荫。连树干也是绿的,亭亭直上,一绿到顶。我近前观察,才知道是被苔痕染成。苔痕还染绿了小桥的栏杆,染绿了山亭的茅檐……葱茏的灌木、密茂的草丛,遮绿了每处山崖。青城山,除了用赭色石块铺成的窄窄的一条山径,我所经所见之处,几乎没有一寸土不是绿的。悬崖陡壁,绿似翡翠屏风,其上幽兰倒生。山泉没着纷披的兰叶撒落,如水晶帘在半空摇曳。水滴也被染绿,一串串绿珠若断若续。我伫立在一处山潭边,心想:莫非是那人把她碧玉般的名字,遗落在这里,才化出了这泓绿波?不然怎会绿得这般令人心醉,令人心碎!于是我俯下身,掬起一捧来饮了。同行的人看到,一齐笑我。咳!都云饮者痴,谁解其中味啊!
顾名思义,青城,该是形容这山如城堞般耸立而青春。其实,城堞无这山势的参差表致。我看它乃是造化摘落在蜀中盆地边沿的一朵莲花——一朵绿色的莲花,游人们直接如穿行在它的绿瓣间。有一处叫“一线天”,我的双肩屡屡与左右岩壁相擦才得通过。山顶为坪,只容一亭,我坐在亭间,看周围莲峰环绕,我如被卷入万叠绿瓣之中了。
多么绿啊,青城山!这绿,忽地触动了我的乡思,我想起云山万里外的故乡了。但这不是一般的游子怀乡病,这是绿的怀念。此时此刻我所想到的,是我故乡的一小块绿色的土地,一座绿色的坟塚。那里,埋葬着一位画家。
在我的故乡,有一处丘陵,因土壤作红色,故名红土崖。这一带盛产蜜梨,每到阳春三月,在一片红土壤上,开满千树万树雪白雪白的梨花,真正是“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成为当地最富诗情画意的一景,叫做“丹崖春雪”。与这胜景隔河相望,西岸有个村庄,当时只有百十户人家,却萦回过我幼年的梦魂。“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儿时,我喜欢念着这篇课文,想象这村庄的样子,因为我外婆的家在那里。但直到我18岁那年,才有机会到外婆家住了一个短时期。前面说的那座坟塚,在村的南头。它并无高碑大碣,只立有一块矮小的石碑,上镌:“古汀先生之墓”。先生,能诗,善画,据省、县志记载,曾名重一时。我母亲作为先生的后裔,每述及先生的轶事,从她兴奋的神情,可窥见她内心的欣慰。她说来说去也只重复着同样的一些话,然而她百述不倦,我也百听不厌。所以,当我初到外婆家,最急切的一件事,便是要去看看古汀先生的墓。母亲说过,先生的墓地上有多少种花草。当年先生曾壮游大江以南的大半个中国,每于登山临水之际,喜欢采集野生花草,一路别无所求,但将花花草草的种子,载满了他的扁舟,归来后亲手播种在自己预卜的墓地上。以后,村上的人世代传说这墓地上的花草品种之多,谁也数不清,认不全。(我住在村上时,于清晨薄暮,常见一穿浅紫色衣衫的少女,在墓地花草间,像寻觅着什么。我几次想问问她能认出多少种花草,而她每见我走近,便拈着花儿草儿,姗姗地走避了。)先生本尚米氏笔下,一变旧法而为青绿山水。我家里曾藏有先生的一幅巨轴,当系他北归后的力作。
多么绿啊,青城山。这绿,跟我那样亲切,那样投合,好像早前早前便在哪里相识过。是的,在我的幼年,在古汀先生的画幅上,常常为我凝眸注视着的,不便是这青城山的绿吗?虽说那画上画的并不是青城山,但那绿,我敢说,简直就像从青城山撷取来的。先生曾写有南游日记和诗稿,我未得见,无从印证我的臆想。但蜀中山川的壮丽,未必不召唤先生的游屐;果如此,则青城山的绿,也未必不沁润先生的肺腑了。先生笔下的绿,明净、潮润、妩媚而馥郁。南中国的青山绿水虽多少都带有这些素质,而我就阅历所及,青城山的绿,最与先生笔下所出者仿佛。能说纯出偶然?要不,便只能解释作先生的妙造自然,与青城山的绿不期而合了。至于我故乡的山川,当然也绿,但绿得青苍,有时又似多了些寒意。先生的舍弃旧法,意欲为故乡的绿,引进些明净、潮润、妩媚而馥郁的成分吧?甚至在自己的墓地上,也亲手播下了这南国的多情的绿的种子。
多么绿啊,青城山!它使我联想起我故乡的那位前辈长者的坟塚,也是如此青青的。人都把死当作莫大的悲哀,视坟塚为不祥。先生旷达,以绿色装点埋骨之地,而归宿于万绿丛中。要知道,绿是春天的颜色,生命的颜色,希望的颜色,每年每年,先生于九泉之下,都不曾忘记为故乡绘出一片新绿。这座绿色的坟塚,才是他青绿山水画卷的最末一角。他用自己艺术生命的绝笔,在故乡的土地上,平添了青青一峰!当阳春三月,“丹崖春雪”招得游人如织时,故乡的人啊,请抬眼向河的对岸,看看那“古汀新绿”的景象。
然而,十年“文化大革命”,古汀先生的墓,能得以安然无恙吗?“四人帮”一伙,是靠挖祖坟起家的,古汀先生那矮小的墓碑能不被打翻在地又踏上一只脚吗?不至于吧,不会这样,不该这样的。然而,谁知道呢?不想了!
我果断地站起,离开山亭,离开游伴,独自寻路漫行。我也要采集些花草的种子,预播在我的诗歌的墓地上,为它经营个绿色的归宿。林间空气浓绿似酒,“唧溜,唧溜”,处处有俊鸟蹴枝婉转。“鸟鸣山更幽”,这时,我才体会到“青城之幽”的幽字,选取得准确极了。但它幽,却是绿幽幽的,而青城山的绿,也是幽幽的绿啊!
1980年3月17日写于南京(原载《江苏副刊》)
忆明珠(1927— ) 当代著名作家、诗人。《荷上珠小集》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奖,为诗文书画四绝之当代才子。著有诗集《春风啊,带去我的问候吧》、《沉吟集》、《天落水》;散文集《墨色花小集》、《荷上珠小集》、《小天地庐漫笔》、《落日楼头独语》、《白下晴窗闲笔》、《中国当代才子·忆明珠卷》等。
小编按:文据忆明珠,图据何勃、于心平淡等老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主管: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
主办:都江堰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主编: 刘 忠
值班编辑:董 柳
编辑:代 阳、龙再兴、黄小洋
名家笔下都江堰,赞!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