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19 17: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莎菲女士的日记原文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理解莎菲的核心特质与背景:" "时代背景:" 莎菲是鲁迅先生小说《伤逝》中的女主角,生活在新旧交替、思想激荡的五四时期。她受过新式教育,思想独立,但同时又深受传统观念和自身情感困境的束缚。理解这个时代背景对于塑造莎菲的形象至关重要。 "人物性格:" 莎菲最核心的特征是她的“刚愎自用”、“自私”、“敏感”、“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与平等”,以及她对爱情和婚姻的深刻反思与痛苦。她既有优点(如敢爱敢恨、追求真实)也有缺点(如狭隘、偏执)。写作时要抓住这些核心特质,避免脸谱化。 "关键事件:" 回顾鲁迅小说中关于莎菲的主要情节,如与涓生的关系、她的精神胜利法、她的悔恨等,这些是写作的重要素材和依据。
2. "掌握日记的体例和口吻:" "形式:" 日记是第一人称“我”的记录,通常记录的是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格式上一般包括日期、天气,然后是正文。 "口吻:" 必须使用符合莎菲身份、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视角,一段矛盾却又清醒的爱恋,一篇理想主义者的独白。
1928年,个性主义已是昨日黄花,文学开始转向革命。但昔日庐隐们羞于公开的新女性的内心世界,尤其是炽烈的情欲,在这篇小说里暴露无余,这自我暴露有如郁达夫,但却克服了后者的夸张,它直率和真诚,就像丁玲在40年代《三八节有感》中列出的四条女性注意事项:不要让自己生病;使自己愉快;用脑子;下吃苦的决心,坚持到底。
1.近来为要磨炼自己,常常话到嘴边便咽住,怕又在无意中竟又刺着了别人的隐处,虽说是开玩笑。
2.除了我自己,是没有人会原谅我的。谁也在批评我,谁也不知道我在人前所忍受的一些人们给我的感触。
3.神要人忍耐生活,便安排许多痛苦在死的面前,使人不敢走拢死去。
4.好像扯谎也是本能一样。
5.难道我去找他吗?一个女人这样放肆,是不会得好结果的。
6.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
7.这种无味的嫉妒,这种自私的占有,便是所谓的爱吗?
8.我祝祷世人不要像我一样,忽略了蔑视了那可贵的真诚而把自己陷到那不可拔的渺茫的悲境里。
9.因为多懂得了一些事,虽说时时想哭却又咽住了,怕让人知道了厌烦。
高中读时只觉得作者小资产阶级式的情爱,无病呻吟却深得少女心的垂青,两个男子都喜欢一个得肺病的女生。放在现在来看,这样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娇小姐",pua高手白莲花(对苇弟),搁谁身边谁翻白眼。
但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其中的大胆和多变(撩人手段),灵与肉的冲突(凌吉士的颜与言),道德束缚(与苇弟关系、毓芳的劝告),自我剖析自我厌恶(日记),却显得非常可贵,连小姐气都变得可爱了呢~#读书##读书##相信阅读的力量#
求莎菲出如何征服英俊少男的教程
不要忽略了蔑视了那可贵的真诚
而把自己陷到那不可拔的渺茫的悲境里
《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于1927年,发表于1928年,是作家丁玲的中篇小说。全文以散文式的日记体裁写成。
作者丁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下,自觉追求自由,民主,个性解放,然而在五四运动高潮退去的时候一度陷入苦闷的氛围中,作者便创造了此文,描写了五四运动后几年北京城里的几个小青年的生活。
○
○身患肺病的莎菲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渴望被人理解的爱,毅然离开温暖的家庭,独自来到北京。
莎菲渴望真正的爱情,当不懂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苇弟炙热的爱着自己时,她失望极了,因为这不是她想要的爱情。
风度翩翩的凌吉士出现使莎菲心动了,她认为她真正的爱情出现了。
为了征服凌吉士,莎菲使出了许多小心机。
故事就此开始。
○
○将女性面对爱情的矛盾心理展现的淋漓尽致。
接受与拒绝,性与欲望,肉体与灵魂。
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你会选择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当发现你爱的人俊美皮囊下丑陋的灵魂时,你是毅然抽身离去,还是继续沉沦。
我要着那样东西,还不愿去取得,我务必想方设法的让他自己送来。
我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那些体贴做什么?
别人说我怪癖,他们哪里知道我却时常在讨人好,讨人喜欢,不过人们不太肯鼓励我去说那太违我心的话,常常给我机会,让我反省到我自己的行为,让我离人们却更远了。
所要人们了解自己的心太热烈太肯切了,所以长远的沉溺在失望的苦恼中。但除了自己,谁能够知道我所流出的眼泪的分量?
感谢阅读
图片和材料来源于网络 侵删致歉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