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怎么写《名画观后感作文》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0 06:56

怎么写《名画观后感作文》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名画观后感的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才能写出一篇深刻、具体、有见地的文章:
"一、 观画前的准备与思考 (Preparation and Thinking Before Watching):"
1. "了解背景知识 (Understan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作者生平与风格 (Artist's Life and Style):" 画家是谁?他的生平经历、艺术理念、所属流派(如文艺复兴、印象派、现代主义等)是什么?这有助于理解画作的创作动机和风格特征。 "创作年代与背景 (Creation Era and Context):" 画作创作于哪个时代?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如何?这能帮助你理解画作的内涵和它想要表达的时代精神。 "画作本身信息 (Painting Information):" 画作的名称、尺寸、材质、收藏地点等基本信息也很重要。 "主题与象征 (Theme and Symbolism):" 画作描绘了什么主题?其中是否包含象征意义?了解这些有助于你深入挖掘画作的内涵。
2. "初步印象与疑问 (Initial Impression and Questions):" "第一感觉 (First Impression):" 看到画作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震撼、平静、困惑还是其他?记录下你的即时感受。 "产生疑问 (Generate Questions):" 画中让你困惑的地方是什么

平凡出新奇 造境抒情怀——读刘宁教授油画作品有感

平凡出新奇,造境抒情怀

——读刘宁教授油画作品有感

李平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教授、山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从某种角度来讲,具象绘画是以描述客观物象为前提,但却不以解读物象为目的。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刘宁教授在他的艺术实践中一直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具象绘画能够给欣赏者以明确的描述性:即画家在画面上表现了什么——这使得画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与观众之间容易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渠道。但是,凡有才能的艺术家,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决不会仅仅以满足于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相似为目的,他们往往善于以具象为载体,在使艺术形象与客观物象有着某种程度相似性的前提下,以艺术的方式来阐述画家更深层次的审美理念。最近品读了刘宁教授的《雪·白桦树》系列油画作品,使我对上述原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他的艺术中,塑造艺术形象的目的已不再是简单地再现自然,而是在对自然物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他认为:油画写生既是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同时也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风景写生一方面要表现来自于大自然的形色与气韵,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自己对艺术、对人生以及对社会的理解和感悟,运用抒情的色彩和深刻的笔意,在艺术写生中将油画写生的直接性与画面意境的深邃性结合起来,借物传情,造境抒怀。在刘宁的《雪·白桦树》系列作品中,雪、白桦、篱笆、小路等都是自然寻常之物,画家用潇洒的笔意和娴熟的笔法相结合,使肌理与色彩、造型与构图浑然一体——在表现出自然景观单纯而高洁的同时,又使画面滋生出一丝伤感,滋生出一种悠长深远情调中的沉郁和浪漫!

船歌 120x150cm

艺术需要造境,而造境需要有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价值体现,又是以深厚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技艺为基础,只有这样,艺术造境才能产生出非凡的魅力。刘宁教授的《黄土地》油画作品系列充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作品中,画家对丘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原生态的地理风貌以及宁静和谐的农舍村庄,均进行了富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描绘。在这些作品中,画家以大的视域空间处理画面,其强烈的色彩、粗旷的笔触和带有抽象意味的造型元素,共同造就出了富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的时候,往往是在自觉不自觉中以艺术家的视角去看世界。刘宁凭借着自己的天赋、知识、修养以及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和富有个性特质的艺术的表达手法,为我们选择了观察世界的另一个角度,这就是刘宁教授的艺术。他的才能总是体现在善于从普通生活和寻常的事物中发现真实深刻、令人感动又让人思考的艺术素材,并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加以深刻地表现。能够让人观后洗涤心灵、耳目一新,以增加人们对现实人生的理解和对普通生活的珍爱。

家-暖阳150x110cm

山村--腊月120x130cm

渔歌之四 110x100cm

刘宁

山东安丘人

本科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油画系,获硕士学位。

2006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

2011-2012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观戴士和先生油画作品有感

油画作为从西方舶来的画种,在中国扎根已经很多年了。我们如果从明代西方传教士首次携带油画作品进入中国之日算起,油画实际在中国已拥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中国传统绘画上千年的民族历史及创作的独特性,导致国人对油画的评价和审美一直存在不适,有人认为油画“笔致精细”,也有人认为油画是“西洋幻术”,还有人认为油画“殊形诡制、板板无奇”。虽然在油画进入中国时存在诸多争议,但随着西学东渐,油画中的透视法、阴阳法、色彩等逐渐受到了中国画家的重视,至此拉开了油画中国化的序幕。

图1 戴士和《小小院落》

图2 戴士和《春天的下午》

图3 戴士和《老北京》

戴士和先生的油画作品是中国式审美的典范,是油画完成中国化以后的成熟风格的代表。他的“趣在法外”的绘画追求凸显了中国油画有别于西方油画的核心本质,非写实性的造型和重笔痕线条的倾向让他的作品达到了中西审美之间的微妙平衡,他创作了一个又一个耐看又富有意趣的油画作品,塑造了中国油画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样子。

图4 戴士和《江石文夫妇》

图5 戴士和《文山刘刚和他的朋友》

图6 戴士和《关氏七十一代》

看完戴士和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我发现他的绘画追求和绘画风格是一以贯之的。他是我遇到过的将油画的材质和中国画的精神结合得最好的艺术家之一。在画风景时,他不像欧洲传统绘画那样用笔细碎,翻来覆去。他用笔肯定快速,就似中国花鸟画中的大写意,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正所谓书画同源,细看戴士和先生的作品局部,线条除了用以造型之外,又具有中国书法韵味,笔笔俱到又笔笔俱在,完全摆脱了西方传统油画的审美束缚,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油画。

图7 戴士和《延安宝塔》

图8 戴士和《东方欲晓》之一

图9 戴士和《东方欲晓》之二

图9 戴士和《东方欲晓》之三

戴士和先生身在中国学院派中心,但其艺术却一点也没有墨守成规,相反,他一直在自己的创作中突破传统,立志创新。油画审美中国化是油画融入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戴士和先生的作品勾画出了民族油画的发展道路。我认为在学习中国油画,应该多看一看他的作品,大家之作必然是指引性的存在。我相信在中国发展油画,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像戴士和先生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守住理想,坚持创作,才能铸就中国油画的精髓。最后我想说,油画虽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但在我们国家,有像戴士和这样的艺术家,用实践去证明中国油画已经自成一体,而未来的中国油画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注:本文写于2016年10月)

(艺术家简介:戴士和,男,1948年生于北京。197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壁画研究生班,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会员。)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