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策美文教你学写《袁老师作文》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0 10:11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袁老师作文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袁老师作文课:作文写作中不容忽视的要点"
在袁老师的作文课上,我们不仅学习如何遣词造句,更领悟到写作的精髓与技巧。要想写出一篇令袁老师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作文,以下这些事项是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注意的:
"一、 中心明确,立意新颖"
“文章要有魂”,袁老师常说。这“魂”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篇好的作文,首先要明确你要表达什么,观点要清晰、集中。在构思时,要围绕中心选材,避免内容散乱,主次不分。同时,袁老师鼓励我们追求立意的新颖。同样的素材,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或者提出独特的见解,就能让文章脱颖而出,给读者带来新鲜感。
"二、 选材典型,真实生动"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袁老师强调,选材要典型,要能够有力地支撑中心思想。材料既要真实可信,符合生活实际,也要力求生动有趣,能够吸引读者。无论是记叙文中的事件、人物,还是议论文中的论据,都要精心挑选,确保其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避免空泛议论和虚假矫情,用具体的事例、细腻的描写说话。
"三、 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结构
师德文化月•征文 || 渭师之光,照亮边疆教育的逐梦之路——袁达钢
【编者按】:为聚力打好“五场硬仗”,献礼学校65周年华诞,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学校组织开展“师德文化月”系列活动。活动以“扬师德之光,育师魂之范”为主题,激励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改革攻坚,心无旁骛谋求发展,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渭师之光,照亮边疆教育的逐梦之路
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毕业生 袁达钢
当岁月的笔触悄然划过记忆的长卷,渭南师范学院的时光宛如璀璨星辰,镶嵌在我人生的浩瀚银河中,熠熠生辉。回首往昔,那些在渭师的日子,是梦想萌芽的温床,是青春绽放的花园,更是我人生蜕变的关键旅程。在这里,我从一个懵懂的乡村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立志扎根边疆教育的逐梦者,而这一路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校的悉心培育和老师们的无私关爱。
一、初入渭师,梦想启航
我来自陕西商洛的一个偏远山村,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踏入了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初入校园,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又陌生。高大的教学楼、宽敞的图书馆、充满活力的操场,这一切都让我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我的大学生活从宿舍开始,便充满了温暖。我的室友们来自陕西不同的地方,但相同的梦想让我们相聚在一起。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那些挑灯夜战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讨论学业,分享彼此的梦想和困惑。在生活中,我们互相关心,当有人遇到困难时,大家都会伸出援手。这种互助互爱的宿舍氛围,让我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学习上,我遇到了诸多优秀的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他们不仅有着渊博的知识,更有着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点燃了我对知识的兴趣。他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老师们鼓励我们积极思考,勇敢发言,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在课后,他们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关心我们的生活和成长。
二、成长岁月,师恩难忘
大学期间,我有幸参与了许多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日常生活,更让我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在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活动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每当遇到问题时,老师们都会热情地给我提供帮助和指导。虽然很多老师并不是我的指导老师,但他们毫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我答疑解惑,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的辅导员更是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四年来,她对我的关心无处不在。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心理,她都时刻关注着我的成长。在大三大四,辅导员指导我开展了很多不一样的工作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如何在压力下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她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
三、扎根边疆,践行梦想
现在,我已经步入社会,参加了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于新疆克州教育局。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边疆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渴望。我决定扎根在新疆克州,继续从事专业教学,成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渭师学子的师范情怀。在新疆克州的日子里,想起在渭师的点点滴滴。那些老师们的教诲,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他们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渭师学子、一名师范生,我要将渭师的精神传承下去,在边疆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四、展望未来,砥砺前行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深知前路漫漫,任重道远。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到边疆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在边疆的教育事业中砥砺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渭师岁月,照亮我前行的路。这段旅程,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参加志愿服务党团日活动
(编辑:朱芳转 于占豪)此文章荣获“我与渭师的故事”征文活动一等奖
袁爷爷!您是我们要追的“星”
早读课成为袁隆平事迹分享会。
群力学校开展“光盘行动”。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子宁、刘鹏飞 通讯员邓南婷、江伟锐摄影报道)追忆袁老,道一声“一路走好”!昨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在佛山,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悼念袁隆平。
记者从佛山多所学校获悉,周一,不少学校开展“光盘行动”、主题班会、撰写诗歌等活动,倡导学生学习袁老事迹、珍惜粮食。
“袁隆平爷爷,是一位闪耀的明星,是我们小学生要追的‘星’。”新的一周,顺德北滘群力学校一年(2)班的同学们一回到教室,班主任赵静就利用早读课的时间给同学们介绍袁隆平事迹。“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国家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让我们能吃得上饭。”
现场,赵静还了四位同学来到讲台中央,手握铅笔,弯腰模仿插秧,并保持一分钟。“太累了,我腰都酸了。”一分钟后,一年(2)班祁梓晋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说,虽然只是短短一分钟,但在这过程中,腿和腰都很酸,差点坚持不下来。“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不容易。”
在该校的周一升旗仪式上,主讲老师还以袁隆平事迹为主题,诚邀全体师生珍惜粮食,不浪费,用实际行动来怀念袁隆平爷爷。“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缅怀袁隆平爷爷,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粒米。”司徒梦怡老师说。
“珍惜粮食、好好吃饭”,就是对袁老最大的追思。值得关注的是,该校还再度发起了“光盘行动”。午饭时间,学子们也齐齐将碗中的饭都吃光了。
同样,在顺德区京师励耘实验学校小学与初中部,也分别召开主题班会,以观看纪录片、学习事迹等形式缅怀袁隆平。
值得关注的是,袁隆平的离世也激发了不少学生对科学、对水稻的关注。在昨日高明区举行的2021年广东省“全国科技周、防灾减灾日”暨“全省科技进步月”主场活动上,来自高明职校的罗钢开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摆放的野生水稻感兴趣。
罗钢开说,袁隆平爷爷的去世让他感到很痛心,想趁着科技周的举办来了解袁爷爷研究过的水稻,来表达自己对袁爷爷的缅怀。“年轻人追星就要追那种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明星。”罗钢开说。
作者:黄子宁、刘鹏飞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