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讲座 心得体会》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0 10:5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讲座的心得体会作文,想要写得深刻、真挚且有条理,确实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
"一、 准备阶段:"
1. "认真听讲,做好记录:"
"专注:" 这是基础。尽量排除干扰,集中精力理解讲座内容。
"记录要点:" 不要试图记下每一个字,而是记录关键概念、核心观点、让你印象深刻的案例、引发你思考的问题、以及演讲者的主要论证逻辑。可以用关键词、符号、缩写等。也可以在旁边空白处随时写下瞬间的感想。
"听“言”更要听“意”:" 注意演讲者不仅说了什么,更是想传达什么信息,背后有什么价值或意图。
2. "明确写作目的:"
在动笔前想清楚:你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表达什么?是仅仅复述内容,还是分享个人感悟,或是提出自己的见解?明确目的有助于你后续组织思路。
"二、 写作阶段:"
1. "结构清晰,逻辑连贯:"
"开头(引入):"
简要介绍讲座的基本信息(时间、地点、主题、主讲人)。
点明讲座的核心内容或主题。
自然地引出你的主要心得体会或感受。可以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
听讲座的感受
今天下午听了两个小时的讲座,关于课题研究的。
我觉得这个讲座的定位比较高,目标人群应该是各学校的校长和各区的教研员,各学科的教研组长。
作为一线教师,虽然我很努力地听,很多专业术语,听起来很枯燥,根本听不太懂。
专家也举了一些案例,比如哪些是不合格的课题研究。以学术案例解释学术理论,还是搞不明白。
说实话理论到实践中间还有一段路,学校领导想提升一线教师的学术素养,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们没有学术名词的背景知识,无异于听天书。
一下午的时间如坐针毡,听得云里雾里。专家很严肃,整个过程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枯燥乏味的内容更显得晦涩。
讲座的目标人群如果定位不清,讲的人口干舌燥,听的人味同嚼蜡。这可能是近几年听得学术水平最高的讲座,也是最难受的一次经历。
这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 再高深的理论如果不能做到通俗易懂,不接地气飘在云端,也只能成为专家们的稻梁谋。
能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解并不容易。满嘴的专业术语,出口成章,就是不懂这人在说什么。
我觉得任何事都得实事求是,不能好高骛远。作为一线教师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就好,玩弄学术名词的事交给那些高人吧。毕竟学校的杂事多如牛毛,搞研究得有闲工夫的人来干。
爱的教育——《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技术与操作》讲座心得
11月25日,迎来了郑州大学2024年“国培计划”的市县级骨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开班仪式上,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樊红敏院长表达了对全体学员到来的深切问候,在介绍郑州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历程之前,她讲到了自己和岳林强书记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试问,咱们谁又不是农民的孩子呢?感动之余,我们备受鼓舞和启发,我们感受到了别人的成功、才华和成熟,那都是牺牲了安逸,坚持努力和经历沧桑换来的,樊院长的讲话就是一场爱的传递。今天下午鲁泉教授的《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技术与操作》这场别具生面的精彩讲座,为我们为期十天的国培学习开了个好彩头,记得河南省校长培训项目的每一期也是这样做的,都以全国著名教育家李希贵校长的讲座《教育是什么》作为开头阵。上周二晚上,在河大的至善校长讲坛上,鲁教授就已开展了一场讲座,他的名字在同学们之中是如此的响亮,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鲁教授以一种平易近人的风格,开启了一场心理豪华盛宴,真正做到了以听众为学习的主体,讲的是心理课,但心中装的是全体学员,这就想到了王鉴教授的讲座《翻转课堂的实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由此可见鲁教授应该是和杜威一样的实用主义者,在学以致用,所谓的“先生”和“学生”的身份在学习中也是不断变换的。在讲座开始之前,鲁教授先调查了学员们在自己学校的身份角色和职责范围,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真备课”吧,不仅备讲课内容,还要备学生,即时做出灵活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确保我们学有所用,专门针对我们学员的情况,讲适合我们的内容、难度以及专业度。小故事大真理。在授课过程中,鲁教授走到我们学员之中,诙谐幽默的风格使课堂引人入胜,课件上内容并不多,但是加入了他个人的教育经历,生活中的小故事,使我们感受到了真实的世界,真实的情感,这堂课有了生命感,有了灵魂,那个灵魂人物就是我们的主讲鲁老师。不仅如此,鲁教授引导我们代入自己的学生和孩子到情境中,让本次的学习课堂充满生机活力。鲁泉教授以一颗诚挚的心跟大家交流,讲述了自己孩子的现状——一次参加家长会的小故事和感受启发,案例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更愿意敞开心扉,因为他看见了我们,他的心和我们的心相遇了。他讲课风格如此的朴实,真情,以听者为中心,与听者产生共鸣。使我们广大学员在真实案例中感悟与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与现代孩子的现状,这就是学有所思,思有所悟吧,我们在这次讲座中做到了。鲁教授是位“宝藏先生”,迸发出无限的激情与活力,印象很深刻的一个小故事是他自己带班主任时自己班级的开锁男孩的故事,眼中这个男孩聪明,白白净净,物理竞赛第一,音乐天赋异禀,能说会道,尊重老师,简直就是一个完美化身,但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不管什么锁,都能三秒开锁,这个就剥夺了周围人的安全感。鲁教授把这个案例抛出来,然后学员分组讨论,小组代表上台发表观点,台下有学员踊跃补充和点评,所有学员都可以自由发言,真正做到了王鉴教授所讲的翻转课堂。鲁教授最后作总结,不一定要求每一个孩子都做领导,至少要教育出的孩子不要给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添乱。讲座全程全员参与,学员们积极踊跃上台角色扮演,鲁教授现场说法,把课堂上的学员代入到课堂案例中,学员们热血沸腾,课堂氛围热火朝天。这就想起了河大特级教授魏宏聚的教学切片课程中,呈现了两盘菜的图片给学员,一盘是生切、硬切的黄瓜段,另一盘同样的原料,却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讲座结束了,学员们竟异口同声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还没到时间,再讲半个小时吧,由此可见,这大餐还没吃够啊,看来鲁教授这厨艺了得,我们享受了这顿美餐的同时还收获了技术与实际操作。教育就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真谛应该就是真情吧,爱是情感之首。鲁教授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想要被看见又不被看见”,这道出了无数老师和学生的心声。鲁教授就讲到了自己学校的几个案例,引导我们锻炼“看见”的能力。其实整个讲座过程,鲁教授一直都看见了我们,不仅是看见了我们的表情,还看见了这表情背后的意图,以及意图身后的需要和感受,透过了他的心看见了我们的心,这就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爱就在我们的课堂上产生了,爱在我们彼此的心间流动,喜悦而动人,这就是一场吸引而幸福的爱的能量补给——爱的教育。在本次国培学习中,定会珍惜宝贵的提升机会,争取学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用有所成。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际中,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永城市第十七小学刘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