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0 18: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护理心得体会的作文,想要写得好、有深度,确实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
"一、 明确主题与核心思想 (Clear Theme and Core Message)"
1. "聚焦具体经历:" 不要泛泛而谈对护理工作的感受。选择一两个具体的事件、一个特别的病人、一次挑战或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转折点作为核心。例如,“一次深夜抢救的体会”、“与一位临终患者的心灵沟通”、“学习某项新技能的感悟”等。 2. "提炼核心感悟:" 思考这次经历让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对护理专业的更深理解?是对人性的感悟?是对自身能力的肯定?还是对职业精神的体会?确定一个清晰、有深度的核心思想,贯穿全文。
"二、 内容充实与细节描绘 (Substantial Content and Detailed Description)"
1. "真实具体:" 心得体会源于真实经历。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支撑你的观点和感悟。可以描述病人的状态、你的行动、你当时的心理活动、环境氛围等。例如,描述病人痛苦的表情、你小心翼翼操作的情景、同事间的相互支持等。 2. "展现过程:" 不仅要说结果,更要写过程。描述你是如何观察、评估、决策、行动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这能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你的思考和成长过程。 3.
1994年出生的刘海婷是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的一名护士。2020年2月4日凌晨,正在值夜班的她收到了医院召集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的通知。在反复考虑后,她瞒着父母在凌晨5点毅然报了名,并于当日抵达湖北。
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护士 刘海婷
我叫刘海婷,我在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我是一名护士,我已经参加工作三年了。2月4日凌晨,医院紧急通知,去武汉那边,看到那个消息其实我也有犹豫,后面我就报名了。凌晨6点多通知让我去武汉那边,我们在武汉那边待了有43天。
在支援湖北的工作中,刘海婷每天为病人测量体温、发放药品以及生活用品等。
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护士 刘海婷
心理压力比较大,因为你会害怕。穿着防护服,很多同事会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情况)。
3月10日中午,刘海婷准时来到武昌方舱医院值班。她和另一名医护人员身着蓝色防护服坐在病床上,其中一人将头轻轻地靠在另一人的肩上。这一温暖瞬间被新华社记者拍到,该照片也在意大利《共和国报》头版刊登。
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护士 刘海婷
从这次疫情中,我感到我们国家的强大,全国人民的团结,也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神圣。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们还不能摘掉口罩,我希望我们还能够坚守这个岗位。
从湖北回来后,刘海婷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努力提升本领,用心照顾病人。
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护士 刘海婷
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挥在武汉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精心照顾好每一位患者。
新华社记者王艳青海西宁报道。
讲述人:吕珊 武汉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 32岁
1月6号开始,我们这开始收治新冠肺炎病人,从此成为隔离病房。起初病人不多,后面开始白天收两个、晚上收两个,没几天,我们病区的16张床位就全满了。
被送来ICU的病人都是重症,大部分出现呼吸困难,年龄大多五十岁以上,年轻人不多。有的没撑下来,但也有的好转,后来被转到感染科。
那段时间工作很忙,而我又在哺乳期,又恰好在学驾照,所以特别累。
1月17日,武汉下雨,特别冷。那天去练车没带伞,来回都是骑自行车,结果当天就出现畏寒发热。第二天都在家休息,感觉好了些。
其实我身体素质一直不错,在同龄人中应该可以算中上水平。去年怀孕期间感冒一个月,我没吃药,最后自己好了。所以这次我开始觉得没啥。
第三天上班,发现胃口不好,盒饭吃不下去,恶心干呕,总想吐又吐不出来。我以为是之前的慢性咽炎复发了。
症状持续了几天,一直没咳嗽发烧。直到1月23号,我查出CT有问题,核酸呈阳性。估计当时肺部感染有些重,很快被通知住院。
先生本想留下照顾我,但他身体素质还不如我,我怕感染他。加上封路,交通不便,他带孩子和公婆先回了老家。
第二天除夕,我就一个人去住院了。
想起之前在科室接触的患者,我是真的怕。但没办法,还是要住院啊,要治疗啊。我毕竟是医护人员,后来也就坦然了。
入院后我的用药情况如下:最开始打左氧氟沙星,用了两天。后来医生换了治疗方案,变成舒普深,隔12个小时打一次,一天两组,用了六天。这两个都是很普通的抗生素。口服药阿比多尔吃了六天。同时医院保证一日三餐。
第四天,核酸就转阴了。初八我就出院了,整个治疗周期8天。
回顾从感染到康复的过程,我深深体会到,隔离防护重要,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同样重要。
我判断自己最开始的确是感冒,因为如果是新冠肺炎,我家人肯定都被传染了。家里有9个月的孩子、老公,还有两个身体都不太好的老人,可都没被感染,到现在都一切正常。所以我想应该是感冒后抵抗力下降,在ICU病房被传染的。
要强调一点,我们从6号开始就一直穿防护服,戴护目镜。领导很重视这块,也教了我们怎么穿脱装备。理论上我不该被感染的,但无奈病毒传染性太强,真是不知不觉中招。
好在我的同事都没事,目前我们病区30多个护士,就我一个感染,其他人一直都在一线奋战。
总结经验,我觉得有两点。
第一当然是防护做得好,虽然物资紧张,但领导还是尽量保证。每次进病房,护士长都再三叮嘱一天就两套防护服,护目镜开始很缺,就浸泡消毒。
第二是同事身体一直比较好,还是归结到免疫力。外面捐来的水果、牛奶都优先给我们前线医护,每天医院提供吃的,保证充足营养。
而我先生,是我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他是做IT的,身体本来不太好,这次没感染,我觉得也跟抵抗力有关。恰好他之前查出中度脂肪肝,全家很担心,监督他跑步,所以他最近一直在跑步。
记得有天他也说发冷,但后来就好了,那段时间他依然坚持跑步。宝宝的话从17号我感冒开始就没有再喂奶,也没感染。
出院后我恢复得不错,但家人都回去了,现在我是一个人在家。领导一直给我打电话关心我,还给我带了两盒人参,让我心里暖暖的。
也有很多同事、同学问我感受,因为大家都对这个病不熟悉,甚至恐惧。但听我说了这个情况,心里也有底了。
我们科有男生之前很害怕,后来就没那么怕了。他们特别有担当,管的病人都特别重,现在身体也棒棒的。
9号我收到核酸复查结果,问的时候简直比咨询高考成绩还紧张,还好,还是阴性!
我想通过我的经历提醒大家,不仅要防、要躲、要隔离,也要在病毒真的来临时抗得住,其实病毒也没那么可怕!
对那些在家的老百姓,我的建议是首先保证一日三餐,一定要吃好,只有保证营养,才能跟病毒打仗;第二是睡眠和休息,估计最近大家在家应该休息得都还不错;第三就是一定要运动,特殊时期大家可以在家里动起来,做做操,让自己发一下汗,促进血液循环。
以前我特别不喜欢做饭,但这周,两年多没做饭的我开始学做饭,打扫卫生,有事没事来段“Disco”,每天保证做操半小时。
知道现在医护人员特别紧缺,我很想回去上班。但领导说我还在隔离期,让我等通知。毕竟这个病的潜伏期到底多久,传播途径到底哪些,说法一直在更新,大家都在观察。
最想念的是孩子,她长这么大还从没离开过我,因为疫情现在也被迫断奶。前几天跟她视频,发现她已经忘了妈妈了,哈哈,好在爷爷奶奶带得特别好,现在很健康。
真希望疫情赶快过去,让所有人能够早日康复,回到家人身边。
上观新闻正在征集抗击疫情新闻线索。
无论您是患者、家属、一线工作者,还是身处武汉及周边的普通市民,如果您有关于这次疫情的故事、见闻,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方式如下:
记者 殷梦昊 微信/电话 13162822376
记者 王 潇 微信/电话 15216704513
记者 杨书源 微信/电话15216825039
记者 张凌云 微信 rtclouds 电话 13585695928
记者 王 倩 微信/电话 15620692605
记者 李楚悦 微信/电话 18801794272
记者 雷册渊 微信/电话 15900859665
记者 郑子愚 微信/电话 15800910823
记者 肖书瑶 微信/电话 15201920158
记者 李彤彤 微信/电话 13857726992
记者 脱 崟 微信/电话 17801077237
记者 胡雨松 微信/电话 18801939657
编辑邮箱:zaifei@jfdaily.com (来信请注明联系方式)
栏目主编:宰飞 文字编辑:宰飞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zaifei@jfdaily.com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