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搞定《监督巡查工作总结》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0 20: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监督巡查工作总结的作文,需要清晰、客观地反映工作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 核心内容与结构:"
1. "明确目的与背景 (Introduction):"
简要说明本次监督巡查的任务、目的和依据(例如,响应上级指示、落实某项政策、检查特定区域/领域的工作等)。
提及巡查的时间范围、地点(如果适用)、参与人员、覆盖范围等基本信息。
概述本次巡查的主要关注点或重点检查内容。
2. "客观描述巡查过程 (Process Description):"
按照巡查的流程或逻辑顺序,描述具体做了哪些工作(例如,查阅资料、现场查看、人员访谈、听取汇报、数据分析等)。
描述巡查中发现的主要情况,力求客观、具体、准确,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其词。
可以适当运用数据和实例来支撑描述,使总结更具说服力。
3. "系统梳理发现的问题 (Findings & Issues):"
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需要条理清晰地列出巡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不足或风险点。
"分类归纳:" 可以按照问题性质(如制度执行不到位、安全隐患、工作效率低下、数据失真等)、责任部门/区域等进行分类
肥乡大事记专辑,群众工作检查总结(90篇)
群众工作检查总结
1945年2月14日,肥乡县救国会对1944年群众工作进行了检查总结,其中说道:在一年的救灾运动中,群众与我们党的联系比以往是更加密切了一些,同时群众的各种组织也加强与扩大了。但这并不是我们的主观努力,主要作用在于生产救灾工作正确,在于党提出的中心工作适合群众要求。群众组织的健全与壮大体现在方方面面,列表如下:
表2-1各区群团干部统计表
在说到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时,这个总结提道:现在的干部有很多是新招的,只有个别干部经过了组织培养,所以与群众的联系是很不够。
尤其是群团工作中的问题多一些:现在的一般干部尚算积极,但到群团工作中去是不注意的,所以现在的群团工作中存在官僚主义现象;很多干部不愿意在群团里,嫌群团工作没有权,说啥群众也不听,不如政权工作省劲、威信高;觉得群团被动,工作上不能单独处理问题;群团干部没有人管理,在疾病和家庭问题上没人管,在工作上只能起模范作用,一有小错就得受处分;一般干部不注意学习,组织观念很差。
该总结还对农村基层干部、群团组织的构成、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体现了肥乡解放前夕基层干部队伍的人员状况。其中在说到生产运动与群众组织的结合问题时强调提出:生产救灾工作以群团组织为主在认识上接受不了,认为那时党政军民中心工作,我们配合就行了,没有认识到生产救灾是上级布置的任务,没有想到是群众需要的迫切问题,没有把互助生产组织提高到农会的职责来认识,没有认识到农会、民兵组织应当带领群众生产自救,而错误地认为这是加重了农会、民兵的负担;单纯地为生产而生产,没有注意到这是向封建势力做斗争的需要,是为新的社会打下基础,来锻炼群众的集体观念;在工作方法上也很简单,不注意发动群众,不注意依靠集体力量,只是把任务往下压,等等。总之是缺乏经验,简单粗暴,不能主动工作,不能独当一面。
该总结对农村干部、救国会会员、民兵组织还进行统计和分析。附:
表2-3肥乡县农会、民兵数目统计表
同时还对下一步如何开展好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所以说这份《检查总结》对研究肥乡那个阶段的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馆藏7号文)
注:“农会”亦称“农协”,“农民协会”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以贫农、雇农中的积极分子为领导核心,以贫雇农、中农、农村中的手工业者及贫苦知识分子为成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广东、湖南等地组织的农民协会成为
农村中领导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革命专政的权力机关。1927年5月,在武汉成立了全国农民协会。在以后的各个时期,解放区都成立了农民协会。抗日战争时期改称“农民救国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农民协会组织通则,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普遍组织了农民协会。其任务是协助党和政府组织农民反对封建剥削制度,实行土地改革,组织农民生产,举办互助组、合作社,保护农民权益,组织农民学习文化、政治,参加政权建设等。农民协会对完成土地改革、支援革命战争、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合作化曾起过重大作用。
本文选自《肥乡那些事儿大事记》专集书籍
素材提供:肥乡区政协
转发请注明来源,不得修改和片段摘用,违规必究
邮政行业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邮政行业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1995年9月18日邮电部公布)
第一条 为加强邮政行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邮政信誉和用户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实施细则》的原则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邮政行业监督检查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对邮政(电)企业贯彻邮政法律法规、邮政服务质量标准的检查,通过配合工商等有关部门对邮政通信市场、集邮市场的检查,规范企业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用户权益,为市场经济和邮政发展服务。
第三条 邮政行业监督检查实行两级管理,邮电部负责对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的监督检查;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负责对所属地(市)、县(市)局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及其委派的地(市)局通信行业管理部门应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的邮政行业监督检查人员,担负本地区邮政行业的监督检查任务。
第五条 邮政行业监督检查人员的职务称为"邮政督察员"。
第六条 配备各级邮政督察人员要选派有一定政策水平,熟悉邮政法律法规和邮政业务,作风正派,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科级以上干部担任。督察人员的任免权限与同等职务的行政干部相同,各级邮政督察人员享受同级行政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
第七条 各级邮政督察人员的职责:
(一)部邮政督察人员的职责:
1.对各管理局贯彻邮政法律法规、邮政经营方针政策、部颁邮政服务质量标准情况及邮政通信国家标准用品的监制工作进行检查;对各省会局、地(市)局贯彻上述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的情况进行抽查;
2.对各管理局执行集邮政策及邮资票品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省会局、地(市)局集邮公司执行上述政策及邮资票品管理情况进行抽查;
3.依法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邮政通信市场、集邮市场的管理情况进行抽查;
4.负责对各管理局邮政督察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组织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
5.了解掌握全国邮政法律法规、邮政服务质量标准贯彻执行情况和全国邮政通信市场、集邮市场状况,并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邮政督察人员的职责:
1.对所属地(市)局贯彻邮政法律法规、服务质量标准、经营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对所属县(市)局贯彻上述法律法规、标准、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抽查;
2.对所属地(市)局、集邮公司执行集邮政策、邮资票品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县(市)局执行上述政策及集邮票品管理情况进行抽查;
3.依法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通信市场、集邮市场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4.负责对所委派的地(市)局邮政督察人员的培训,并对其督察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5.负责组织所属邮政行业监督检查工作经验交流活动;
6.掌握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贯彻邮政法律法规、服务质量标准以及邮政通信市场、集邮市场管理情况,并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受管理局委派执行邮政行业监督检查任务的地(市)局邮政督察人员的职责,由各管理局根据邮政行业监督检查的基本任务,结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情况,自行规定。
第八条 各级邮政督察人员在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具有的权限;
(一)根据监督检查工作的需要,有权要求被检查单位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予以配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有权责成被查单位进行调查并限期改正;
(二)有权进入被查单位的工作现场,有权要求开启相关工作房间、箱柜,有权查阅相关档案、人民来信、来访记录等资料,有权询问任何有关的工作人员;
(三)执行检查邮资票品管理任务时,有权查阅相关帐目、资料,有权要求工作人员提供客户的住址、单位、姓名及其他线索,有权询问客户票源、数量、价格等有关事项;
(四)执行检查集邮市场管理任务时,有权配合工商等有关部门对违法经营者依法进行查处;
(五)依法执行检查邮政通信市场任务时,有权要求有关人员给予配合,发现违法经营行为有权制止,对违法经营者有权会同工商等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六)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内部不称职的工作人员,在提供充分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有权建议被查单位领导暂时停止或调换其工作;
(七)有权阅看涉及邮政行业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关文件、通知、资料,有权参加相关会议;
(八)在执行检查任务时遇有特殊需要,可以要求上级邮政主管部门临时赋予相应的权力。
第九条 各级邮政督察人员都必须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和监督检查工作的要求,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部署实施,并按期进行总结。
第十条 邮政行业监督检查实行持证检查制度,邮政督察人员执行检查任务时应出示邮政督察证。各管理局邮政督察人员的督察证由邮电部核发,管理局委派的地(市)局邮政督察人员的督察证由其所隶属的管理局核发。
第十一条 邮政行业监督检查工作实行报告书制度。邮政督察报告书的内容应包括:被查单位、检查日期、项目、发现的主要问题、处理意见、领导批示等,具体式样由各管理局自定。
第十二条 各级邮政督察人员每季向上级邮政行业主管部门报送一份有基本检查数据和综合分析的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单位、项目、问题、改进情况及改进意见等,紧急事项随时寄送专题报告。
第十三条 各级邮政行业监督检查主管部门每季向下编发一次检查工作通报,交流情况、指导工作,主要情况随时编发专题通报。
第十四条 邮政行业监督检查实行定期全面检查和不定期专题抽查的方法,部对省(自治区、直辖市)除不定期专项抽查外,至少每两年普遍检查一次;管理局对所属地(市)局、集邮公司除不定期抽查外,至少每年普遍检查一次。地(市)局对县(市)的检查频次由各管理局规定。
第十五条 邮政行业监督检查一般采取现场检查、事后检查和社会调查的方法进行,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突出重点,注重检查效果。
第十六条 邮政督察人员守则:
(一)模范地遵守、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邮电部门的相关规定;
(二)廉洁奉公,遵守纪律,秉公执法;
(三)作风扎实,尽职尽责,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如实反映情况;
(四)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五)执行邮政通信市场和集邮市场管理检查任务的邮政督察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部门的纪律、规定,并注意搞好与相关执法单位、部门的协作配合。
第十七条 各管理局可按照本办法的原则规定,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实施办法。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邮电部邮政司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1995年10月1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