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美读后感500字》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1 02:11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美读后感500字》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美读后感500字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作文:
"写好美读后感500字作文的注意事项"
读后感,顾名思义,是阅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写好一篇500字的美读后感,不仅仅是简单复述故事,更在于深入挖掘作品内涵,并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与感悟。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一、 紧扣原文,选准角度。" 读后感的根基在于所读的作品。写作前,务必再次仔细阅读原文,回顾情节、人物、主题等关键要素。切忌凭空想象或过度引申。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受最深、最有话可说的点作为切入点,比如某个人物的命运、某句意味深长的话、某个情节的启示等,形成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二、 感想深刻,避免泛泛而谈。" “感”是读后感的核心。要写出真情实感的体会,避免空洞的口号和套话。可以思考作品带给你的情感冲击(如喜悦、悲伤、愤怒、敬佩),或者引发你哪些对人生、社会、价值观的思考。结合具体的事例或原文中的细节来支撑你的感想,使其更具说服力。
"三、 篇幅得当,详略得当。" 500字的篇幅相对有限,需要精心安排结构。开头要简洁,点明所

进修校 何敏 /“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读《美的历程》有感

关于“美”的定义,我的脑海里是模糊的。我有追求“美”的意识,但缺表达“美”的能力,所以,我对自己的定位——“审美并不在线”。

美是什么?当这个问题抛出后,你的脑袋里第一时间会蹦出什么画面呢?是景、是人、是物、还是言行?好像“美”在每时每刻每处都存在,却难以用一句话概括。经梅姐推荐,读完李泽厚先生的著作《美的历程》,我仿佛找到了答案——“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这是一本中国古代美学的巡礼之作,从远古时代的“龙凤图腾”,到奴隶社会的“青铜饕餮”,再到封建社会的“诗词歌赋曲画工艺”,先生巡美的立足点在于人类创造的美,而非自然之美。因此,这些美的事物便承载着人类的生活现状、生存意识、阶级观念、道德修养、人生态度等等,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读完全书,对人类创造的“美”,有了些许自己的认知:青铜器上那些变了形的、风格化了的、幻想的、可怖的动物形象,呈现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是那个时代对无法掌控的外在神力的崇敬;书法艺术的线条美,是执笔者在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停顿、节奏韵律中,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中国山水画不满足于追求事物外在模拟和形似,要尽力表达出某种内在风神和气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这些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对美学价值观的共性认同,这份共性追求便成为推动民族进步的密码。

书中还道出了一个普遍规律:越是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动荡战乱的时期,人类创造美的成就越高。比如,战国秦汉、魏晋六朝、中晚唐。那时的人们对现实的不安与不满,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一个美学时期向另一个美学时期的转折点。越是政通人和、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年代,人类感悟美、享受美的氛围愈浓厚。比如,盛唐、两宋。

我们庆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美景、美食、美物,尽收眼底,尽揽怀中。近几年的假期旅游——打卡当地博物馆成为热门活动,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无比丰盛的当下,对美的巡礼,是人们丰盈精神世界的途径。走进博物馆,面对那庞大的文化体系,那厚重的历史渊源,每个人的观赏点是不同的。那次在高青迎宾馆,楼梯两侧的墙壁里,被老板抠出许多独立空间,陈列着书画、雕刻、陶瓷器、咖啡器具、机械类藏品等,我和赖园长一家在欣赏中不断发出感叹,既有共同欣赏的物品,也有自己特别在意的。其中,那些苏联、德国等生产的各种老机器,我忍不住驻足停留、拍照细品,而赖园长一家却对那些琉璃瓷器情有独钟。所以,一个东西有没有美学的价值,其实就是主体对客体的一个主动理解,外在是什么并不重要。“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若要提升“审美”,就得对一切美好事物认同与接纳后,再创造出美的表达形式来。

书香中南丨《谈美》读后感——美循心眼,艺寓人生

作家介绍:

朱光潜(1897年10月14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补充完整地名),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历任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书简》等专著,译有《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等经典著作。1986年3月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9岁。

内容概述:

本书作为一部美学入门读物,系统探讨了美的起源、本质及特征等核心命题,最终提出了朱光潜先生美学研究的终极追求——"人生的艺术化"。作者以老友叙谈的口吻,将艺术与人生的深刻关系融入朴素清新的文字之中,引导读者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全书以"慢慢走,欣赏啊"的呼吁作结,如黄钟大吕,发人深省。

精彩语句摘录:

1."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你只见到精灵,所以觉得无瑕可指;旁人冷眼旁观,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诧异道:'他爱上她,真是有些奇怪。'"

2."诗是生命的表现。生命像柏格森所说的,时时在变化中即时时在创造中。说诗已经做穷了,就不啻说生命已到了末日。"

3."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4."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这黑暗,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火。朋友,让我们珍视这些星火!让我们也努力播撒几点星辉,去照亮那如往昔般深邃的未来!"

阅读感悟:

《谈美》虽为美学理论著作,朱光潜先生却以极具亲和力的畅谈方式替代了严肃的学术论述,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系统阐释其美学理想,揭示了审美体验的重要法则——"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无论是面对陌生之地的审美震撼,还是品味历史人物的传奇人生,本质上都是将对象从功利关系中抽离,构建纯粹的审美观照。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需要实践"慢慢走,欣赏啊"的生活美学,培养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实现人生的艺术化。

文图/高睿泽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