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1 09:56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看冰灯日记”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作文:
"点亮冬日记忆:写好“看冰灯日记”的注意事项"
冬日的夜晚,当华灯初上,一片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冰灯世界便在眼前徐徐展开。这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更是记录下美好时光的绝佳素材。写一篇精彩的“看冰灯日记”,不仅仅是简单记录事件,更是抒发情感、展现观察力和创造力的过程。那么,在动笔之前,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呢?
"一、 精心选择切入点,确定中心思想"
日记的核心在于“记录”与“感想”。看冰灯日记同样如此。在动笔前,先问问自己:这次看冰灯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是冰灯的精美绝伦?是现场热闹的气氛?是创造冰灯工匠的智慧?还是灯光下与家人朋友的温馨时光?确定了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你的文章才会有灵魂,避免流水账式的记录。例如,你可以侧重描写冰灯的奇幻色彩与造型,抒发对美的赞叹;也可以侧重描写现场的互动与氛围,表达欢乐的心情。
"二、 细致观察,捕捉独特细节"
冰灯是瞬息万变的,每一盏灯的光影、形态都可能略有不同。写日记时,切忌笼统概括。要调动眼、耳、鼻
来源:天山网
【冰雪盛典 吉虎贺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附近车水马龙,人流如织。人们不顾冬夜寒冷,呼朋唤友来观赏花灯和冰雕。
走进公园,造型各异的花灯和冰雕惹人注目。围绕在鉴湖周围的12组43件冰雕作品,包括“年年有余”“中国结”“十二生肖”等,吸引人们在自己的生肖属相冰雕前打卡拍照。在人民公园冰雪欢乐谷,一些冰雪爱好者在冰场上嬉戏,欢笑声不绝于耳。
“西瓜”“橙子”“猕猴桃”……走进“果香四溢”的彩灯长廊,头顶上一组组水果切片造型灯组,与两侧人行道树上点缀的灯光相互映衬,为冬夜的公园增添了一派喜庆气氛。不远处的雪地上,鲜艳的“花朵”、嫩绿的“荷叶”、逼真的“天鹅”、可爱的“老虎”……各式彩灯尽情展示着冬夜的魅力与精彩,引得不少游客驻足拍照。
“美丽绽放”“花开盛世”“繁花似锦”等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水果派对”“棉花依依”等花灯,创意十足;“恐龙乐园”“动物世界”等花灯造型灵动可爱;“生命之树”“潮玩空间”“多彩时光”等花灯,深受年轻人喜欢……
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人们不仅可以欣赏绚丽的花灯、有趣的冰雕,还可以品尝各种特色美食。市民徜徉于花灯海洋之中,共享美轮美奂的夜景。“最近,人民公园的花灯冰雕展在朋友圈刷屏了。花灯吉祥喜庆,还可以品尝各种美食,真是大饱眼福和口福。”在“生命之树”花灯前为爱人拍照的市民张存志说。
值得一提的是,由1100多个陶瓷盘和碗组成的“繁花似锦”灯组长11米、高12米,寓意着新年乌鲁木齐繁花似锦的新景象,其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创意令许多观众赞不绝口。
“人民公园花灯展由160多位自贡手工艺人制作,规模较大、内容丰富,耗时一个月制作完成。其中最高的花灯高度为12米,用时3周左右。”自贡彩灯文化传播运营有限公司设计推广中心总监刘筱强说,这次灯展共布展了69个点位、45组集群式灯组,用数万件现代光源,通过人工搭建、悬挂、塑形、排列、编织,形成一条道一个景,一个节点一个亮点的璀璨景观,营造出祥和热闹的氛围。
“花灯冰雕展自1月15日开幕以来,已接待观众约100万人次,其中接待夜间观众约70万人次,花灯冰雕展将持续至3月份。”2月10日,人民公园花灯冰雕展负责人张琴说,“大规模的花灯冰雕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带动了园区内115个餐饮、小商品、年货销售点以及游艺设施的收入,促进了夜间经济的发展。”
本文来自【天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夜里,细细密密的雪开始洒落,在窗台上浅浅地铺上一层。窗户上结了几片冰花,让屋内的人感知到冬天来了。
看着窗上的冰花,我想到了在漠河第一次触摸冰花的经历。
漠河在中国的最北端,九月份左右,漠河就开始进入冬季。漠河的初雪阵仗比南方大得多。九月份开始,初雪从大兴安岭开始蔓延,漠河市在寒风凛冽的傍晚迎来第一场雪。一大片一大片的白色绒絮从天上落下来,风从四面八方吹来,雪花还没有来得及落地就又被吹到空中。小小的绒絮摇身一变成了鹅毛,直到累得气喘吁吁的风再也吹不动,它们才肯安心落下来。
雪成功落下,安静地停留在窗台上,成了一张浅浅白白的纸。可仅仅是一顿晚餐的工夫,浅浅白白的纸就变成了松松软软的棉花被。冰花就在那时出现了。屋子内外极大的温差让水汽在窗户上形成奇妙的视觉景观,一片片冰花晶莹剔透,仔细看,可以看得到冰花触角的毛棱。在温差更大时甚至可以看到冰花形成的过程,那细细的毛棱在窗户上蔓延,仔细听还有嘎吱嘎吱的声音。这是属于大自然的艺术。
这种极端的气候曾是漠河人生存的威胁,现在则成了振兴漠河经济的机遇,每年来这里观看极光和冰雕的人很多。漠河每年十一月末、十二月初就开始大规模的采冰活动。为了建造冰雕,每年最少也要采两万块冰。
漠河的冰面可沉积几米厚,用切割机在冰面上划出深深的口子。切割机摩擦冰面产生的冰碴子飞溅到空中,和人们呼出的热气融合在一起,让周围都变得白蒙蒙一片。人们顾不上抖落身上的冰碴,几人跪伏着去捞水面的大冰块,用绳子绑好后,几十人协力去拉。
采冰员冻得泛红的脸藏在绒帽里,仅露出眼睛和半张嘴巴,吆喝声有节奏的起伏。整个采冰过程需要上百人配合。采冰的人大多都是周围的护林员,技术娴熟。冰块被人们拉出水面,那一刻非常壮观,巨型冰块从一望无际的冰面剥离,一块块整齐地堆积在冰面上,一块冰在阳光下就像一面镜子闪耀着耀眼的光,成群的冰块如同一座冰的宫殿。
漠河人很热情,他们的热情可以融化零下四五十度的寒冷,让你一进屋就感受到温暖和舒适。
采冰到下午一两点结束。漠河的夜很长,天早早就黑了。周围的住户在观赏采冰后,有些会采冰的人到家里吃饭。漠河在每年很早就开始供暖,一打开门就可以感受得到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反差,特别是在屋外风雪交加的时候,屋内变得格外的舒适。吃饭时,将土豆和山菇简单洗洗,再把鸡肉切成块,一起放到大铁锅里煮,只需撒上适量的盐就可以,那本身的鲜美已经盖过平日里的各种调味品。揭开锅盖,顿时满屋飘香。锅碗瓢盆一一摆好,实在的大盘没有南方的小巧精致,却十分贴合这粗犷辽阔的环境。酒满上,一碟花生,几颗蒜头,客人和主人天南海北地畅聊,整个屋子都变得热闹起来。
窗户上冰花的触感将我从漠河冬天的记忆中拉了回来,等我回神再看窗外,雪已经停了……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2日 20 版)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