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推荐《林则徐电源观后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1 15:11

推荐《林则徐电源观后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林则徐电源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明确“电源”的含义:"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 “电源”这个词本身比较宽泛,可以指物理上的电力来源,也可以是引申义,比如动力、源泉、支持力、某种驱动力或影响力等。 "你需要首先弄清楚观后感的对象是什么。" 是指林则徐在某个历史事件或情境中扮演了“电源”的角色?还是指某个与林则徐相关的纪录片、电影、戏剧等作品(可能名为《电源》或包含此概念)? "如果是历史人物角度:" 你需要思考林则徐的哪些品质、行动或精神力量可以被视为“电源”?例如,他是国家危难时刻的支柱、是禁烟运动的驱动力、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等。你需要提炼出他身上最具“能量”和“驱动力”的特质。 "如果是作品角度:" 你需要结合作品内容,分析作品中是如何塑造“电源”这一概念的,以及林则徐在作品中如何体现或代表了这种“电源”。
2. "紧扣“观后感”的性质:" "主观性:" 作文应表达你个人的真实感受、思考和启发,而不是客观地复述事实或进行纯粹的学术分析。 "感受与思考的结合

历史剧《林则徐》的现代启示

近日,由国家大剧院与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话剧《林则徐》成功首演。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和家国情怀有着深远影响,林则徐则是这段历史的标志性人物,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抵御外侮的气概和开放的眼光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话剧站在当今民族复兴的历史节点回望1840年,有着深入民族情感的强烈感召力,提振砥砺奋进的昂扬意志,极具现实意义。

林则徐及其事迹是经典题材,被演绎过多次,这版《林则徐》如何出新?剧作着重表现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人生境遇和思想变化,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雄气概,但更强调“开眼看世界”的世纪觉醒。

剧中铺设了两条线,一虚一实,一明一暗,并行发展。明线表现虎门销烟的前因后果,着墨于角色行动,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成戏剧节奏和戏剧张力;暗线则表现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先见之明,着墨于人物的思想力,成为剧中亮点。当他踏上西行路途,这条暗线随着王鼎死讯激起的悲情,由虚转实,并在结尾形成全剧的高潮。由虚线发展为高潮本身就很具新意,新视角全面揭示了林则徐的丰功伟绩和精神价值。

在艺术风格上,该剧在舞美设计、舞台呈现和演员表演等方面均采用写意表达。主场景由一个倾斜坡面构成,在舞台上勾画出黄河和长江,将虎门销烟的一隅置于神州大地的宏阔意象中,高屋建瓴地揭示出鸦片战争的历史维度。舞美设计成为叙事的一部分,提供了立体纵深感,让演员走位具备高低错落的层次,也让时空交叠的叙事更流畅。浮雕语汇最能体现导演构思,也最值得称道。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是“虎门销烟”,剧中的浮雕语汇就是由此获得灵感。在灯光作用下,倾斜坡面将演员的身形化作一尊尊动态雕塑,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有力,也颇具历史意味;“虎门销烟”浮雕的肢体动作被直接转化为舞蹈,演员以浮雕的姿势起舞。尤其是全剧结尾处充满气势的群舞,表现出觉醒民众群像的精神特质。配乐曲风富有东方意蕴,始终烘托和带动着演员的表达。唯美大气的舞台呈现,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享受。

《林则徐》剧本由北京人艺编剧郭启宏执笔,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王筱頔担任导演,作曲家赵季平、舞蹈家黄豆豆为剧作编曲、编舞,同时汇聚了舞美设计季乔、灯光设计邢辛、服装造型设计陈同勋、多媒体设计胡天骥等业内优秀主创。演员班底则启用濮存昕、徐帆、洪涛、郭达、关栋天等实力派演员。主题表达清晰,演员感情充沛,很有感染力,令人情为之动,意为之思。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09日 20 版)

观电影《林则徐》有感

观电影《林则徐》有感

观电影《林则徐》有感

(1978年冬)

在上学时代,我曾经读过几部古典小说,但都是囫囵吞枣,只是了解一些大概故事情节。现在教书了,并且担任初中语文老师,尤其还要教古代文学,可谓抽丁抽楔,步履维艰。于是,我在教中学,学中教。最近,讲《三元里抗英》,是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自发武装抗英故事。故事的大概情节是,1841年5月25日,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清军统帅奕山求和,并于是年5月27日与英军签订《广州和约》,支付英军赎城费、撤离外省军队,换取英军交还炮台,退出虎门。和约笔迹未干,英军又窜至西北郊外三元里,烧杀掠抢,奸淫妇女。因此,广大民众义愤填膺,联络各地团练共同抵抗小股英军,并在三元古庙集合,以三星旗作为指挥令旗,准备共同战斗。5月30日,百余村团练手持戈矛犁锄进行战斗。英军司令乌古亲自带兵出击。团练且战且退,冒雨将英军分割包围,截击英军一个连。通过讲授这篇文章,我和同学们都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但对于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

晚自习开始了,学生们窃窃私语,并用乞求的眼光看我。虽然我是老师,他们是学生,但年龄差不多,有时总是表现出与他们同样的娃子气。于是,我笑了:“你们有啥秘密?”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旬垛演电影,古装剧《林则徐》。”说起林则徐,当然与鸦片战争有关。于是,我立即做出决定:“走,带你们去。”说着我整理好教案,第一个走出教室。

翻山越岭约5里路,来到下旬垛的村头上,男女老少一大片,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我和同学们挤进人堆,等待电影的演出。不一会儿,拉开了序幕,我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观看。

这部电影的剧情是在19世纪上半叶,英帝国主义将大批鸦片输入中国,百姓深受其害,清道光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去广州禁烟,反对派头目琦善暗中将此事告知英国大鸦片贩子巅地。林则徐到广州后,立刻采取行动,联合两广总督,加强海防,并通知外国商人在3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同时扣留可疑英国商船,收缴大量鸦片烟土。随后,林则徐亲自督导,将收缴3万余箱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由于虎门销烟严重触动了英帝国主义的利益,故于1840年5月悍然发动鸦片战争。直上天津,威胁北京。于是,道光帝以林则徐禁烟不力为名将其革职,另派琦善前往广州,商量向英国投降。林则徐被发配新疆,但英帝国主义并不满足,将侵华战火由沿海烧到内地,面对敌人的侵略,广州三元里人民展开了一场英勇的抗英斗争。

看了这部电影,不禁使我联想起我国在近代史上的一个个耻辱。从19世纪初,英国把大量鸦片输入中国,以获取暴利,从而在中国也出现一大批烟贩。1838年道光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前往广东开展禁烟活动。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勒令外国烟贩交出鸦片,并采取了一系列禁烟运动,其中将一部分英国贩子驱除出境。1840年1月林则徐奉旨封港,并在虎门当众将一大批鸦片焚毁,因此,遭英帝国主义反对,发动鸦片战争,出使远征军从广州登陆,封锁广州、厦门,攻占定海,又抵达天津大沽口外,威胁北京。于是,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南下广州与英国谈判,允许英国通商和惩办林则徐。由于英国所提条件苛刻并系琦善擅自所订,道光帝深感不满,于是将琦善抄家革职,并派奕山等将士发动虎门之战,可是,因英国军队武器先进,清军节节败退,广州失陷。奕山恬不知耻,竟然竖白旗求和,与英国再次签订《广州和约》,向英军支付600万银元赎城费,并允许英国在沿海各大口岸通商,因此引起了三元里人民的奋起抗英。紧接着,英军再次北上,攻破厦门,占据鼓浪屿,旋进浙江,攻陷定海、镇海(宁波),尽管清军一再与其浴血奋战,但连受挫败。1842年8月29日,又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被迫接受“割让香港,赔款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中国自由贸易”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款,并在1843—1845年,清政府又对外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如《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各种卖国条约的签订,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其中在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义和拳改名为“虎神营”,提出“扶清灭洋”口号,于1900年进入直隶,纵火烧毁教堂和教徒房屋。同年6月,慈禧太后允许义和团进驻北京,又令清军进攻天津租界。是年,英、美、法、德、俄、日、意等八国联军又以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大举发动侵华战争,致使北京城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在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珍宝不计其数。其中,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也遭劫掠,终成废墟。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其他丧权辱国的条款。如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拆毁天津大沽炮台、各国驻军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等。同时,又签订了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以及中俄《瑷珲条约》等,致使中国白银外流、土地被瓜分,外国势力扩展到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

从鸦片战争起,长达80年中国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回想中国的近代史和革命史,让人惊心动魄。然而,具有五千年历史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后,终究会站起来,建立一个太平的中国。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