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1 15: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驻村每天日记的作文,要记录真实、深入、有思考的内容,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内容选择与真实性 (Content Selection & Authenticity)"
1. "记录真实事件:" 日记的核心是真实。记录当天发生的关键事件、观察到的现象、与村民的互动等。避免编造或过度美化。 2. "突出驻村特色:" 重点记录与驻村工作直接相关的内容,如: "走访调研:" 去了哪些村组、拜访了哪些农户、了解到了什么情况(如生产生活困难、需求期盼)、与村民的交流内容。 "政策宣传:" 开展了哪些政策宣讲活动、内容是什么、效果如何、村民的反应。 "项目推进:" 协助或参与推进了哪些项目(如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进展如何、遇到了什么问题。 "群众工作:" 解决了哪些矛盾纠纷、帮助处理了哪些实际困难、与村民建立了怎样的感情。 "自身参与:" 参加了村里的哪些会议、做了哪些具体工作、身体力行参与了哪些劳动(如一起下地、一起修路)。 3. "捕捉细节:" 不要只写“今天走访了几个村”,可以写“今天走访了李家村的张大爷家,他正在地里掰玉米,满脸汗水,跟我说
2015年,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从那时起,一大批从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选拔出来的优秀人员来到全国10多万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四年多来,这些外来的书记们在村里干了什么,又干得怎样呢?今天为大家讲述的这位第一书记是一位年轻的女孩,北师大毕业的研究生,名叫黄文秀,但在今年的6月16日,她在行车路上遭遇山洪,永远离开了与她朝夕相处了一年多的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的乡亲。
面对突如其来的山洪,被困在车中的黄文秀用手机录下了这样一段视频:
百坭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群山深处,它由11个分散开来的自然屯组成,2018年3月的一天,村支书周昌战接到镇上的电话,让他过来接新到的第一书记。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党支部书记 周昌战:我到镇上去接她的时候,刚一见面心里咯噔一下,怎么是一个女孩子。
周昌战随后了解到,她叫黄文秀,北师大研究生毕业后来到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同事们对她的印象是,工作勤奋,性格阳光,有时弹弹吉他,唱唱民谣,还喜欢漂亮衣裳,不过,眼前的黄文秀脚上是旅游鞋、身上是运动装。说到住处,黄文秀选择住在村部,说是方便大家来找,只不过,当初找她的人并不多。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村民 班统茂:对她第一印象就觉得,好像是很年轻,因为她是二十几岁的小姑娘。
当时百坭村400多户人家,有103户尚未脱贫,黄文秀看到,相关数据都是一年之前的,便决定重新摸排。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村民 梁家忠:她进门我们关门,不让她进来,她什么事做不了,不相信她。
“我还不够勇敢”,驻村之后,黄文秀便通过日记记录扶贫的经历和感悟,她觉得,只有勇敢地面对现实,才能真正做好第一书记。她了解到,有的屯距离村部十几里山路,不通手机,没有网络,可村民有了急事儿赶过来却时常找不到人,要是这样,他肯定上火。黄文秀决定,立刻把村干部召集起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党支部书记 周昌战:她决定实行村干部轮值制度,规定每一天都有一个村干部在村部上班,保证群众第一时间能找到人。
检查一下自己,黄文秀觉得也有欠缺,人还不熟,就拿着本子问人家各项收入,那对方很可能会有顾虑,甚至反感。从此,黄文秀增加了去贫困户家里串门的次数,看到韦乃情的孙子快一岁了还没上户口,黄文秀便跑到镇派出所帮着办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村民 韦乃情:她就马上帮我上户口,她直接把出生证拿去上户口。
2019年春天,韦乃情家又添丁了,是个孙女,黄文秀赶过来,收齐了材料,再次来到镇派出所代为办理。
赶上韦乃情的孙子生病了,还是黄文秀帮着整理单据,送去报销,韦乃情感到,真不能再把这位第一书记当外人了。他详细提供了需要调查的各项数据,就这样,驻村两个月后,黄文秀终于掌握了百坭村户贫困户的最新情况。
一家名叫“惠农便利店”的小卖部距离村部只有几米元,它的主人叫黄美线,2017年,黄美线的丈夫因病去世,仅医药费就花了10多万,不但遭受精神打击,一家人的生活也跌入谷底。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村民 黄美线:她叫我姐,她说姐有什么困难跟我说,我就跟她说了。
分析过黄美线家的情况,黄文秀帮助她贷款5万元,开了这间小卖部,还办了一个小型农产品加工厂,既方便了村民也让这个贫困户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
村民梁家忠曾经为两个孩子都考上大学而兴奋不已,不想却因供养他们陷入贫困。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村民 梁家忠:现在有雨露计划,我帮你申请,她说两个孩子可以申请一万元,减轻家里负担,(压力)缓解过来了。
雨露计划是国家在贫困地区实施的一项脱贫工程,申请表上交不久便被批准,这让梁家忠松了口气。
从到百坭村的那天开始,黄文秀便把自己的微信名变更为“百坭女子图鉴”,驻村一周年之际,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她知道,要想彻底挖掉穷根,还要靠发展产业,这对她来说,同样是一条不寻常的路。她看到村上有油茶、杉木、砂糖橘等产业,能不能考虑先把砂糖橘做大呢?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党支部书记 周昌战:她跟我们说可以把发展砂糖橘,作为群众增收的突破口。
百坭村砂糖橘的种植面积达500亩,仅那用屯就达300亩,面积虽然不少,但产量和质量不行,黄文秀和村干部商议,选那用屯的种植大户班统茂为致富带头人,带大伙一起干,谁知找到班统茂,一开口便被他回绝。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村民 班统茂:那时候我们这个路相当难走,连摩托车都过不了。到季节过的时候,全部掉在地下来,连人走里面到这里来,果都漫到这里,一个都卖不掉。
黄文秀听罢,便去镇上和县里跑,请他们帮助屯上通一条硬化路。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新化镇党委书记 黄保锦:我们帮他报上去,那么头一天报,第二天她问,我们报上了没有,情况怎么样。
项目批下来了,但那用屯这段路工程大、工期长,无法在砂糖橘成熟之前完工,黄文秀就组织村民对破损路面逐一修整,保证卡车能开得进来。然后,又找到班统茂。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村民 班统茂:劝我做致富带头人,跑了这么多次,真是被她感动了,勉强答应了。
真的要上手了,班统茂还觉得底气不足,说过去自己是凭着感觉干,并不真懂砂糖橘的管理,要带大伙一块干,还得有内行指点。听到这,黄文秀又跑到县农业农村局,请他们派老师给砂糖橘种植户做培训。
班统茂说,老师手把手教会他们以后,用心去管理,产量就翻了好几番。
仅仅一年之后,产量就从6万斤飙升至50万斤,看着累累果实,班统茂兴奋之余,又开始为销售担忧,位于深山的手机没信号,网络上不去,到哪儿找客户呢?千万不能重蹈覆辙啊,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该采摘了,几位批发商空降般地出现在他的面前,原来,黄文秀在昼夜不停地通过朋友圈和电商服务站替他们联系着买家,发布着广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村民 班统茂:2018年正在过年那几天卖果,外面老板有云南的、四川的、海南的。初二就是贵州老板到我家来了,住了一个多月,我们全部上工,正月满了我们才卖完,我们50多万斤,全部是那个老板要的。
砂糖橘销完了,近一年的努力有了回报,2018年成了班统茂一家终生难忘的一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村民 班统茂:去年我卖了将近十五六万块钱,我觉得这个机会我们已经等来太久了。我把卖果的钱拿一部分把这个房子装修了,毛坯房我住了13年,她没有来的时候,我们也是天天做工,但是我们都几乎看不到希望。文秀书记来了给了我们信心,给我们看到希望。
今年,跟班统茂一起干的村民,有四家卖砂糖橘的收入超过十万,他们也都把住房装修一新。梁家忠、韦乃情、黄美线等贫困户也跟班统茂一起脱了贫。收入高了,大家心气儿也足了。黄文秀则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完整地用桂柳话交流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党支部书记 周昌战:我看到她工作经验丰富了,群众对她都认可了,她的口音也改变了,人也晒黑了。
镇上公布,百坭村2018年脱贫人数全镇第一,黄文秀听了,非常兴奋。
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百坭村党支部书记 周昌战:她还自己掏了钱,让我在村里买了两坛酒,说到实现整村脱贫那天,拿出来我们大伙一起好好庆贺一番。有人跟她说,你总考虑我们村的脱贫事,你也得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她说好,我争取尽早把自己嫁出去。
“我有许多的想法,给百坭村设计一首村歌,就用名叫成都的那首民谣的调子,但真的水平有限,一直添不出词”。或许因为忙,歌词没有填出来,但黄文秀却带着大伙给百坭村添上了几道风景,蓄水池、篮球场、硬化的道路、明亮的街灯,大家信赖她,都想跟着这位第一书记做更多的事情。然而——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在行车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
原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 黄文秀:乡村振兴关键在青年,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农村发展、多多支持农村工作。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责无旁贷。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习近平总书记说,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9月5日,黄文秀被评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
人民网-福建频道
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一个简单的口罩就是镇村干部的全部“武装”。
没有请战书,没有宣誓词,一声令下,全员到岗,铸起防控第一线。
没有打卡,没有签退,每天自觉到岗,摸排人员出入情况,宣传教导防疫措施,跟进服务留观人员……
每一位镇村干部如同一个个螺丝钉,牢记使命,担起责任,紧紧地拧紧在防控一线的每个岗位上,守牢防控工作最后一米,守护身后的这片热土。
有没有人说,你们轻声提醒的话语很贴心;有没有人说,你们对不配合人员的强硬态度让人心生安全感;有没有人告诉你,你们的用心守护,群众都感受到了。
你们不是“逆行者”,是“守护者”。
——驻村随记《守护者》
面临
24天前,当我以一名挂职干部的身份站在永春这片土地上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会在这里经历这样一场举国上下共同参与的战“疫”。
想起前两天结束休假,匆匆收起过年的心情,安顿好家里两个妞,来到东平镇东山村时,我没有想到,这场斗争离我们这么近,也没想到,刚刚开始,我们就要面临这样的场景,一个口罩就是所有的防护装备。
我到岗之前,镇、村干部已经全员出动,各司其职、有序分工,从正月初一开始就奔走在各家各户入户、摸排,询问、宣传。
两天来,我随着村干部走遍东山村的每个角落。但我打从心底不愿意以这样的方式熟悉这个村庄。两天来,我看到村干部的努力和不易,面对群众的不理解、返乡人员的不配合,有难过、也有不平,但面对任务,毫无怨言,迎难而上。
我,责无旁贷,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们的任务是“守护”。
温暖
永春有点冻,特别是阴冷天气。昨天,与镇组委许俊鑫、镇团委书记黄巧玲走访居家留观人员,为他们带去了暖身的毯子和暖心的志愿者手写的感谢信。这是我第一次离留观人员这么近。是他们的配合,让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也是他们的配合,让我们守护的家园能够面对这场“灾难”。
今天,立春。朋友圈里的节气日历写着这样一句话“春天到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今天,我的工作日记多了一栏“温暖”,它将记录下我所遇到的感动与爱。
今日份的温暖来自朋友,当她听说我这里口罩紧缺,当即挤出100个口罩寄给我。这份温暖在此时此刻,重如千金。
天虽冷,人心暖。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感谢
昨晚,村里在北环路设置临时检查点。一丝丝紧张的气氛在空气中蔓延。上午,从村里开来了一辆小货车,从车上下来两个男生,拿着两箱泡面放在检查点的帐篷里,转身就走,到车上才大声对检查人员说 “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我们这才回过神来,原来是村里的粮油店为了表达感谢,给检查人员送来的“礼物”。
今天是元宵节,始料不及的是,今天是一个感谢扎堆的元宵节。中午,村里收到一封感谢信,是昨天刚脱离观察期的大学生写来的感谢信。这位留观对象从最初返乡如实报行程自觉隔离,到观察期的困惑,再到感谢,伴随她的是,村干部的“不遗漏”宣传、“不间断”跟进、“不区别”对待、“不一样”用心。村干部为这名身为预备党员的大四学生,直观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就是初心使命的自觉,就是无声有力的引领。
这段时间来的付出与努力,值!!!
感动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今天是一个适合踏青的日子。工作如往常一般,入户摸排查情况,检查站点控出入,还要加上劝导村民丧事简办……一切都开始有了“套路”。
晚上,天气突然降温,跟随许组委到东平镇“东西南北”四大检查点“见世面”,收获了今日份的“温暖”。冷水检查点与东关检查点相望,虽然这里路段车辆稀少,但检查人员并未放松,坚持关注路面情况;北环路检查点、轻工大桥检查点、霞林检查点的车辆比较多,工作人员指着帐篷里摆满的泡面、酸奶、牛奶等,对我说:这些大多数都是村民送来,而这些让他们倍感温暖。
因为有你有我,这个冬天不太冷。为检查点工作人员点赞!为一线工作人员点赞!为所有战“疫”工作人员点赞!正是大家不分日夜、不论得失的认真守护,换来这方土地的平安。
责任
每天的工作都是安排得满满的,没有双休日,天天连轴转。镇村干部个个都不敢放松,随时待命。
抽个时间来复盘下,这20多天,我们都经历了什么?东山村网格管控排查、入户摸排累计1729次,包括外来流入人员、租住外来人员的入户跟踪;分发、张贴防控宣传材料5000多份,签承诺书900多份;劝导5场丧事简办;留观人员6人,随访168次,并于2月10日全部完成14天居家隔离;与太山村共同驻守北环路检查点,登记368辆车,测量体温473人次,劝返260辆车、人员285人次;服务复工企业2家(芦柑加工点),每天对其进行日常检查;走访慰问贫困户42户,发放口罩……这一小段文字和数字的背后是大家用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克服各种困难,日夜坚守、连续作战,无私付出,只为把好“家门”。
累,休息一下继续;苦,吐槽一下继续。因为责任是前行的动力。
坚守
天气晴朗,走在村里的小路上脚步也比之前轻快了许多,路过甘蔗田与老板寒暄时,也能感受到不同于之前的轻松,“车能进村了,有公司来定甘蔗了,虽然价格不如去年的,但至少有点收获。现在抓紧将甘蔗都拔起来,准备种新一拨了。”是啊,形势一片大好,“泉州新增0病例”“永春县奏响复工复产三部曲”……人们包括我在内,都不由地遐想可以素面迎风的时光,那时我们应该会呼朋会友,聚餐畅聊。而这段日子可能成为谈资,也可能被一句带过,总之已经过去。
宿舍楼下准时响起熟悉的永春腔“疫情还未结束,大家出门要戴口罩,大家都要小心点”,字字句句随着锣声落人心。是啊,未来可期,当下有为。上周,市妇联通过市红十字会定点拨出3万元疫情防控经费。我与村干部一同走街串巷、进村入户,赠送消毒液给“五小场所”工作,赠送洗手液给“五保户”“低保户”;组织全村消杀,构筑战疫卫生防线。 昨天,泉州圆梦义工服务中心的小伙伴们支援了100斤消毒液,慰问2户贫困户。这些支持和关心,让我们更有了坚守的力量与信心。
“战争”还未结束,我们仍要坚守。
后记:没有记录太多的工作的点滴与琐碎,因为工作很平凡,过程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和精彩的剧情,但仍然忍不住想要记下看到的、经历过的心情。写下才发现,平凡中见伟大,平凡中的点滴铸成人民群众的防护“铁门”,基层干部用他们不很伟岸的身躯守护着家园。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