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1 15:30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英语导入课程作文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的文章:
"点亮兴趣之灯:小学英语导入课的设计要点"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宏伟蓝图中,导入课(Lead-in / Warm-up)如同乐章的序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起点,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氛围、激活已有知识、明确学习目标的关键环节。一个精心设计的导入课能够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在设计小学英语导入课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 兴趣至上,形式多样"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导入课的首要原则是"趣味性"。教师应摒弃枯燥、单一的模式,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
"歌曲童谣 (Songs & Chants):" 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或韵律诗能够迅速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引入本课主题或词汇。例如,在学习关于动物的主题时,可以先唱一首关于动物的英文歌曲。 "游戏互动 (Games):" 简单有趣的游戏,如“Simon Says”(西蒙说)、“Bingo”(宾果)、“What’s Missing?”(什么东西不见了)或与主题相关的TPR(全身反应法)游戏(如模仿动物叫声、动作等),能够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时文婷
摘要:分析课前导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介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前导入的基本原则。结合实例,从复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游戏导入法、媒体导入法及视频导入法五个方面,提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前导入的设计策略。认为课前导入作为一堂课开始的重要环节,可以起到加强英语衔接、提高阅读兴趣、记忆英语词汇、营造阅读情境等辅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前导入
引言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如同一场聚会的开胃菜,也如同一首乐曲的前奏。高效的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对英语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地,科学的导入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在日常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会进行一些课前导入活动,但是对于课前导入所起作用的重视度不够。面对这种教学现状,结合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围绕如何有效开展课前导入设计提出一些看法。
一、课前导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面对一些小学生对阅读学习不感兴趣的问题,如何在一堂课开始时就牢牢抓住他们的心,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或者阅读教学的难度,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围绕阅读文本开展一些趣味性的引导活动,快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改变他们对英语阅读学习的态度,提高他们阅读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另外,教师还可以围绕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学习难点和重点知识进行提前预习,如新旧词汇的衔接、阅读情境的创设等。科学的课前导入可以为接下来的英语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小学生的后期英语阅读学习变得轻松。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前导入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新课标提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一定的引导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此,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前导入的设计中,同样需要遵从主体性原则。在导入策略的设计中,英语教师要密切关注不同年龄段小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需求,围绕他们的需求进行启发和引导,以促进其展开各种实践活动,产生主动探索和寻求答案的欲望。
(二)趣味性原则
学习内驱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消除他们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偏见。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课前导入设计中,教师要遵循趣味性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爱好、天性等因素,在课前导入的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导入模式,让其爱上英语阅读学习。
(三)简洁性原则
虽然课前导入环节对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一堂英语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花费大量时间在课前导入环节,就会导致教学“头重脚轻”。简单、高效才是课堂导入设计的宗旨。因此,课前导入环节的设计需要遵从简洁性原则,在实际应用中避免出现教学时间过长的现象。
(四)目标性原则
课前导入设计在一堂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次课堂导入的实施都与整堂课的教学内容相辅相成。因此,课堂导入设计还需要遵循目标性原则,在设计环节与课堂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或者通过课前导入达到具体的教学层次。这些都是英语教师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重心不明确”的教学问题,以至于影响学生最终的阅读学习效果。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前导入的设计策略
(一)复习导入法,加强英语知识的衔接
已学知识点往往会出现在新的阅读文本中,新旧知识点的交替是阅读教学的常态。洞察到这一教学现状后,为了让小学生快速掌握和理解新的阅读文本内容,英语教师可以在讲解新知识前,通过课前导入的方式带领他们温习学过的内容,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过渡到新知识学习。这种课前导入的设计方式既能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又能激发他们学习新内容的求知欲(胡蓉蓉 2021)。
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4 My family的教学中,教师先从Unit 3 My friends的教学内容入手展开课前复习的导入环节。因为在Unit 3 My friends的课文中出现过“He is ...” “She is ...”等基础句型,主要用来介绍某一个人,到了Unit 4 My family,虽然课文中出现了新句型“This is my father,and that is my mother.”,但是上一堂课学到的知识点依然可以应用到新课时的内容中,所以为了加强两堂课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教师在课前导入中先让学生使用“He is ...” “She is ...”句型展开介绍,然后传授新词汇,如 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 等,并让其使用“He is ...” “She is ...”句型介绍课本中某一张全家福。这种课前导入的设计方式既让学生学习了新词汇,又借助上一堂课中的关联句型引出介绍家庭成员的方式,对于其接受本堂课中的新句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歌曲导入法,提高英语阅读的兴趣
英语阅读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教学优势。同时,通过一些新元素的成功导入能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音乐是小学生普遍喜欢的艺术方式,尤其是一些简短、流行的英语歌曲,深得他们的喜爱。为此,在英语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选择与阅读文本有关联的英语歌曲开展课前导入活动,通过英语歌曲优美的旋律、活跃的音调等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徐虹敏 2019)。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6 Colour的内容围绕“颜色”展开,阅读文本中涉及各种常用的颜色词汇。为了避免让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接触很多表示颜色的英语词汇,产生混乱、迷惘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推荐他们聆听英语儿歌Color Song。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活泼、可爱的动画影像,学生马上对所学阅读内容产生好奇心。这首英语歌曲的内容简单易懂,将各种颜色与生活中的物品关联在一起,更容易让小学生记忆和理解,如“You see them all around(你可以在身边看到他们),There is red on the stop sign(停车标志上有红色),Green on a tree(树上有绿色),Blue in the sky and sea(天空和大海中有蓝色)”等。歌曲中出现了将要学习的表示颜色的词,如red、green、blue等。歌曲的内容与新课的内容紧密相连,学生不仅在课前导入的轻松氛围中通过音乐感知了新课的内容,而且在不由自主地哼唱中对新内容产生了一定的联想。
又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8 Birthday的阅读教学中,上课前,教师学生一起欣赏英语版的生日快乐歌Happy birthday to you!学生在日常的生日聚会中常听这首歌曲,且基本会唱,当音乐响起时,会跟着音乐一起打节拍。这种课前导入方式可以瞬间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游戏导入法,记忆英语阅读的词汇
游戏可以将书本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互动,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常见的游戏有“Look,say and guess” “Simon says” “Hide and seek”“Do the action”等。词汇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阅读文本中的词汇含义和用法,才能读懂课文。因此,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结合新词汇展开有趣的游戏导入,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动力,同时利用游戏互动的方式强化他们的英语词汇记忆效果(吴昊 2018)。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的阅读文本中出现的都是小学生目前接触的各种基础学科,如English、Chinese、Maths、Music、PE、Science等。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设计了如下游戏互动:首先,让学生熟悉本堂课学习的新词汇,带领他们阅读文本并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其次,一名学生表现某一学科的教学特点,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等多种元素进行互动。游戏开始后,教师先提问一名学生:“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该生可以走上讲台,也可以站在原地表演。以音乐学科为例,被问到的学生可以站起来模仿音乐教师弹钢琴的样子,也可以用唱的方式表演。其他学生通过观察他的语言、动作等,猜测对应的科目是Music。在其他英语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也可以借助游戏互动让学生猜测英语词汇,如在关于体育项目的一些词汇学习中,让学生模仿体育运动的动作,如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然后让其他学生猜play basketball,football,badminton等英语词汇。
由于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接触的都是一些常见的生活化词汇,采用模拟表演或者精彩游戏互动导入方式,可以活跃英语阅读气氛,使其在好玩的游戏中慢慢熟悉和掌握各种应用词汇的含义。
(四)媒体导入法,增强英语阅读的认知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成为越来越多英语教师喜欢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多媒体中独有的画面、声音,以及具体、形象的展示效果,都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通过可视化的画面快速理解阅读文本。在进行长篇幅的英语阅读教学时,大量的阅读文本信息会让小学生感到一定的学习压力,为了降低他们的压力,增强其对英语阅读内容的认知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媒体导入的方式进行引导教学(吴燕 2017)。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5 Seasons Story time板块的文本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一个季节都搭配了一些该季节应有的特点及适合开展的活动。以春天为例,课文中这样描述:“In spring,it is warm. We fly kites,we go boating,we love spring.”每一句话都对应了一个春天独有的场景。面对这样的阅读内容,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这样设计:呈现阅读文本中的每一个季节,然后结合阅读文本搭配对应的媒体画面,如“In spring,it is warm.”;呈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冰雪融化”的画面;“We fly kites,we go boating.”搭配“小学生与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去划船、放风筝”的画面。通过具体、形象的展示,小学生在阅读学习前已经从图画中基本明白了阅读文本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将画面定格,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分别指出每一幅画对应的英语句子的意思。
通过媒体画面的引导,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倍增,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形象化教学方式中走进新课的学习,提高对新课内容的理解,增强语言与画面的对应关系,提升语言感知能力。
(五)视频导入法,营造英语阅读的情境
情境导入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选取与之有关联的背景资料,并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感同身受,从而结合情境展开思索,开展更深入的阅读学习。因此,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各种真实的情境,营造浓厚的语言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张一凡 2016)。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Unit 7 How much?的内容情境发生在各种购物场合中,如超市、水果店、文具店等。在阅读教学开始前,教师借助多媒体营造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情境,如Xinhua Bookstore、Supermarket、Fruit Shop等,然后选择学生喜欢的某一个场景进行对话问答:
T:This is a Xinhua bookstore. What do you like?
S:I like comic books. I want a dictionary. I like science fiction.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给出各种想要的物品种类。)
这时,教师借机扮演售货员的角色,引出本堂课中的新句子“Can I help you?”,然后顺势提问学生:“如果你到某一个超市或者书店买东西,一般都会怎么询问?”从而引出常用句型:“How much is that ...?”在了解了本堂课中的两个主要句型后,在模拟购物环境的熏陶下,学生能快速进入阅读学习,并轻松掌握这两个基本句型的应用。
又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Unit 8 Our dreams的阅读教学导入设计中,为了契合本单元关于“梦想”的教学主题,让学生对本堂课谈论的内容有探索学习的欲望,教师设计如下导入环节: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各种职业的相关画面,以及不同职业的工作场景等。其次,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Why?”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由于每个人都有梦想,学生发言比较积极、主动,如“I want to be a doctor because I can help many patients.” “I want to be a policeman because it can protect the peace of people’s lives.”等。有了真实情境的烘托,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参考视频画面中的情境联想自己的梦想,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学习,加深对新课内容的理解。
结语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导入方式,激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斗志,唤醒他们对阅读文本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围绕小学生的喜好及阅读内容的特点,创设更多新颖的导入方法,充分利用课前导入环节。
引用文献
胡蓉蓉. 2021.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课前导入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Z5):65-67.
吴昊. 2018. 初中英语教学课前导入策略研究 . 校园英语,(51):192.
吴燕. 2017. 小学英语Storytime教学课前导入的策略 . 校园英语,(7):100.
徐虹敏. 2019. 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浅谈小学英语课的导入 . 名师在线,(25):10-11.
张一凡. 2016. 精彩始于课前——例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活动的有效性 .山西教育(教学),(7):22-23.
(本文首次发表在《英语教师》2023年第10期)
在教师资格证面试中,一个良好的导入能快速的抓住评委的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通过资格证面试的概率。“导入”顾名思义就是“引导”“进入”的意思。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乐师弹琴,第一音符就悦耳动听,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而获得英语学习的体验,让学生最终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就会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惬意,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导入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活动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到课堂上来,然后适时地抓住时机进行教学活动。要切实开展有效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有效的课堂导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设计出的导入方式才更有效。第一,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第二,课堂导入要有思考性。第三,导入要有趣味性。依据这些原则和教材的特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常采用以下几种导入的方式:
1.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我们平时又叫“free talk”,是英语教学过程中适用范围最广,最普遍操作最简单的一种导入法。它可以是师生,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问答。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旧知,还能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寻找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学习气候与季节,教师问题可以设置为“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Are you cold/ hot/ warm…. Can you guess what’s the season?”
2.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既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地注意力,自然导入新课,又能培养学生丰富地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例如,在教学seasons and weather时,我们创设故事,用小熊Teddy准备在五一假期出去游玩,选择旅游城市以及各城市的天气状况事进行导入。
3.游戏导入法
一个好的游戏导入设计,常常集新、奇、趣、乐、智于一体,且多数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因准备学习新知识而产生地紧张情绪。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诙谐幽默地游戏氛围中主动接受新知。
4.歌曲导入法
在课堂中适当地引入英文歌曲,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陶冶情操。如果能把与教材有关地乐曲联系起来,那么,不仅能使学生得到快感,乐趣和享受,而且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比如学习数字,我们就可以用ten Indian boys进行导入,学习动物,可以用狮子王的主题曲进行导入。
5.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式导入指的是在引入新课时,教师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这种方式在教学实际运用中相当广泛,其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
1) 真实物体导入,让学生显而易见。学习离不开生活,为了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各种实物。这样就可以为今后的英语交际打下良好的铺垫。
2)生动表演导入,让学生身临其境。课堂导入时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进入学习内容的特定情境。
6.多媒体导入法
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已进入到我们的课堂,利用多媒体我们能为学生呈现出吸引他们眼球的形象生动的画面。如果在课的导入阶段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展示,那么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疑是有益的。
下面,我用几篇优质课案例来具体阐述如何使用上述方法进行导入。
What does he do?
案例一
T; Do you like Garfield?
Ss: Yes.
T; Let’s enjoy some cartoon pictures of Garfield, OK?
Ss: Ok.
T: You can say together(show the cartoon pictures)
Ss&T:It’s me, Garfield, I’m so lovely .I’m big and strong, too. I’m going to be a king. I’m play Kongfu. I like playing the piano, too. I like eating very much. Can I have some more? It’s my favorite food.
T:Ye, Miss Ling likes Garfield very much , Who like Garfield? Hands up….So many boys and girls love Garfield. Ok, can you tell me why?
S1:I love Garfield very much much, because he is very lovey.
S2: I think Garfield is very cute, so I love it very much.
S3: Garfield likes eating and dancing, I love eating and dancing, too.
S4: Garfield can play the piano, and me too.
S5: Garfield likes swimming very much, and I like swimming too.
T: Garfield is very fat and lovely, so we all like Garfield very much. We know him very well, and Do you know Garfield’s family members? Ye, Garfield’s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and today they’re coming ,where are they?
Ss: They’re on the blackboard.
T: Who are they? Let’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Ss&T: This is Garfield’s father, and this is his mother, his brother, uncle, and this is his aunt, and this is his sister, and the last one is very very old, so can you think who he is?
S1: He’s Garfield’s grandpa.
T: They’re coming to our class, ok, who can tell me what does his father do?
以上是What does he do?课堂导入的教学实录,首先老师开门见山,直接引入了学生熟悉的卡通动物---加菲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让学生欣赏一组加菲猫的图片,并配有英文介绍,学生和老师一起朗读的过程,体现了导入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复习旧知。欣赏完图片后,老师提出一个巧妙的问题“Why do you like Garfield?”隐含着让学生对前面欣赏的图片的回顾,比如,加菲猫很胖,但很可爱;加菲猫喜欢弹钢琴,我也喜欢;加菲猫会游泳,我也会…锻炼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对旧知的再次深入巩固。由上一环节的读句子到本环节的说句子,层层递进。接着,学生对加菲猫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后,对他的家庭成员有没有了解呢?老师引入了他的家庭成员,六个家庭成员分别是father,mother,uncle,aunt,brother,grandfather并将图片事先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识图片认人物,完成了对家庭成员的复习。最后用一句话引导进入呈现环节“What does Garfield’s father do?”
整个导入以情境导入法为主,辅以问题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既体现了导入的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的作用,也体现了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引导。是一个教学形式巧妙,教学内容丰富的导入环节。
案例二:
T: Hello, everybody, I’m Jane. We are going to learn English. Are you ready?
Ss: Yes.
T:Ok, now Ann, What’s your hobby?
S1:My hobby is dancing.
T: Are you a dancer?
S1: oh, no, I am a student.
T: Well done. Mary, What is your father’s bobby?
S2: My father’s hobby is teaching English.
T: Oh, Is he a teacher?
S2: Yes, he is.
T: OK, you’re so clever .Does Miss Wang teach English?
Ss: Yes.
T: I teach English, so I’m a…?
Ss: Teacher, English teacher.
(教师板书teach-teacher,并呈现teacher卡片)
Ss: So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What does he do?
本案例使用问题导入法进行, 以简单的英语问候,帮助学生自然的投入到英语学习情景中,并通过复习Does … teach …?很自然的就可以过渡到所要学习的新授课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巩固了旧知识。
通过两个案例的比较,案例一的课堂导入略显出色,情境导入法为主的导入适用于任何话题。我们可以用当下熟悉的动画片主人公,(美羊羊或哆拉A梦)创设情境,例如:1.以食品为例,该到吃饭的时间了,以主人公想吃的东西为线索引导出重点单词和句子。2.以颜色/服装为例,主人公今天有个聚会,所以想要好好打扮自己,但是不知道哪种颜色的衣服适合自己,或通过学生对已学颜色的回顾进行导入。3.天气/动植物/节假日。创设主人公假期去公园或动物园游玩的情景,主人公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去公园可以见到那些植物,去动物园可以见到那些动物等。4.时间。以周末主人公一天所要进行的活动进行导入。5.身体。拿出主人公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身体部位,在学习身体不舒服,需要看病的时候,又可以创设主人公和几位朋友准备举行野炊,可是到了约定地点后,发现主人公不在,打电话才知道主人公生病了,几位朋友去主人公家看望…6.文体活动。主人公学校要举行活动节。主人公准备表演什么节目或者开展哪些活动。7.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主人公的自我介绍、主人公的家庭成员或朋友介绍。
通过以上话题的举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情景创设法是非常实用、且新颖、创新的方法,在导入中建议程度较好的学员可以以情景创设为主,以问题导入、图片导入为辅进行创设。对于程度稍微薄弱的学员,我们就可以用简单的问题导入法进行导入,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实际性和多样化即可。下面以Look at the monkeys为例,我们再来看一下这篇教学的导入是如何进行的。
案例一: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 Hello, teacher.
T: Nice to meet you. S: Nice to meet you, too.
T: You are so good, now, time for English. Stand up, Let’s warm up. Listen, walk.(老师发号命令,学生边做动作,边说chant。)
Ss: walk, walk, walk, walk,.
T:jump Ss: jump, jump, jump, jump, jump.
T: swim Ss: swim, swim, swim, swim, swim.
T: fly Ss: fly, fly, fly, fly, fly.
T: ok, sit down please, Please open your book and trun to page Let’s chant together.
T: You are so good, now, I w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 Let’s say “Look at the …”OK?
Ss&T: OK, Look at the bird, look at the elephant. Look at the fish. Look at the dog. Look at the tiger. Look at the rabbit. look at the monkey.(教师边贴动物图片,边带读)
T: Look at the teacher. She is …(做出打电话、做饭、放风筝、读书的动作,学生一起。)
T: Today a duck wants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 ,say hello to duck.
Ss: Hello, duck.
T: Now, Let’s guess “What is the ducking doing”(教师拿出鸭子的图片,并且将鸭子的身体部位遮住,让学生猜测鸭子正在干什么)…
以上教学片断以TPR导入法为主、辅以图片导入法与歌曲导入法。TPR导入法也是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阶段常用的导入法。本课学习的是动作的正在进行,所以老师与学生打完招呼后让学生起立,一起来做简单动作:走路,跑步,跳跃…既是热身,又是对旧知识(动作)的巩固。而后,进行书中chant的练习。接着,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用look at the …对动物进行了复习与巩固。最后,老师巧妙将话题转为自己,Look at the teacher, 并用TPR形式让学生猜测并模仿老师正在做的动作。She is …,进而对已经学习过的短语的现在完成时的复习与巩固。当然,我们从教学实录可以看出,老师的下一环节---呈现,以a duck为故事主人公,创设情景进行教学。
案例二: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teacher.
T: How are you today?
Ss: Fine, thank you.
T: OK, Let’s sing a song, together.
T: OK, 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animals?
Ss: yes.
T: Who can tell me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
S1: I like pigs.
T: wow, Who can tell me what pigs can.
S2: It can eat.
T: OK,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s?
S3: My favorite animal is dolphin.
T: yes. What can the dolphin do?
S4: It can swim.
T: Can you swim?
S4: Yes.
T: Swim, please.(学生表演动作)。What is he doing?
Ss: He’s swimming.
T: Very good. You know, there are so many animals in the world, yes?
Ss: Yes.
T: Do you know where do they live? Who can tell me? Can you?
S5: They live in the forest.
T: Today, Let’s go to the forest, ok?
Ss: OK.
T: (Show the picture of a forest.)
以上教学片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教师是以问题导入法为主,辅以歌曲导入法,TPR导入法和图片导入法。教师和学生打完招呼后直接以一首歌曲热身,学生唱歌并表演歌曲。接着,老师抛出了问题,Do you like animals? 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s? What can … do? 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巩固了动物的名称和习性。复习了旧知识。并且以问题Where do the animals live?引出这节课的主题in the forest.问题设置层层递进,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既有动物的复习,也有现在进行时的复习,达到导入的目的。
总之,通过以上几个教学实录的分析,为了使导入更加新颖,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主要以情景创设法为主,辅以图片教学法、全身反应法等。导入部分无需占用大量的时间去设计,避免本末倒置,试想在备考的二十分钟,我们为了创设一个新颖的导入而花费了十几分钟,而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思考,甚至跑题,那么在试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于程度中等的学员来说,对话题进行梳理,找有关话题通用的导入模板即可,对于程度较好的学员来说,可在导入创新上下功夫,而创设合适情境就是导入的亮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入状态,顺利的通过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