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国防文章读书笔记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1 21:14

国防文章读书笔记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国防文章的读书笔记作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文章既有深度又有条理:
1. "明确核心内容与主旨:" "仔细阅读文章:" 首先要完整、仔细地阅读所提供的国防文章,确保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论点和论据。 "提炼核心观点:" 找出文章的核心观点或主要论述。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传达什么最重要的信息?是对某个国防政策、军事技术、国际关系、国家安全战略等的分析、评论或阐述? "把握文章主旨:" 理解文章的整体意图和基调。是赞扬、批评、分析、预测还是提出建议?
2. "深入理解关键概念与论证:" "识别关键术语:" 国防文章常涉及专业术语(如“战略威慑”、“非对称作战”、“地缘政治”、“军费开支”等)。确保理解这些术语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 "分析论证逻辑:" 作者是如何论证其观点的?他/她使用了哪些论据(事实、数据、案例、引言、逻辑推理等)?论证过程是否清晰、有说服力?是否存在逻辑漏洞? "区分事实与观点:" 注意区分文章中哪些是客观事实陈述,哪些是作者的主观分析、评价或预测。
3. "

【夜读•心语微声】站岗笔记


小时候,每当在电视上看到解放军叔叔站岗的场景,我都会用小手为他们鼓掌。屏幕里的他们不畏严寒,军姿挺拔,即使浑身上下都被风雪侵袭,也纹丝不动。面对记者的提问,他们的总是十分坚决:“一名战士就是一座界碑,一举一动都不能有丝毫差错。”从那时起,我就被军人这种崇高品德和过硬作风深深吸引,从军报国的梦想在心中生根发芽。

但当我成为一名军人时,我才意识到,站岗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身着迷彩,头戴钢盔,手持警棍,长时间保持军姿,每次下岗,我都感觉腰酸背痛。如果军姿站得不那么标准,还可能受到班长的批评,这多少让我有点沮丧。

队干部发现了我的思想疙瘩,“以后遇到的困难挫折,只会比岗哨任务更多、更难。如果连岗都站不好,以后又如何把工作开展好,担当新时代的强军重任呢?”这番话让我对站岗有了新的认知。站岗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磨练。此后,我将困难当成挑战,将挫折视作财富,坚定了站好每一班岗的信心。

站岗像一位负责我们作风养成的教员,更像一位充满智慧的心灵导师。当内心被焦虑占领时,只需静静地站一会岗,就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镇定与冷静;遇到困难而失落时,只要在岗上挺起胸膛,告诉自己道路再远都能走完,困难再大都能解决,心态就不知不觉变得积极向上;感到迷茫时,想到从过去到现在,有那么多人为了守护国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就会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为站岗人,从不惧孤独,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辛苦换来了万家灯火、国泰民安。当意识到是为国家和人民站岗时,我们就能找到前进方向。

站岗,看似平凡,却意义非凡。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们都要有“我是祖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思想觉悟,在崇高的理想信念下,脚踏实地,务实肯干,站好每一班岗,成为优秀的接班人。


作者 | 张民阳
配音 | 魏心一
编辑 | 冉卓

老兵最后的军装,十五勇士的沉默告别,未完的国防故事。

杨国跃上个月底走了,62岁。他以前是临沧云县那边的人,在老山打仗时立过功,后来当过武装部部长。最近几天云南那边的报纸都在说这事,说他7月20号走了,得的是重病。

1984年那会儿他才二十出头,在老山战斗里和战友一起打退了四次进攻。他带的队伍一共14个人,打死了一百多个敌人,他自己就杀了13个。那时候他还是个普通士兵,后来中央军委给他颁了奖,还叫“十五勇士”呢。

打完仗他没留在部队高升,2005年调回老家当武装部长,一直干到2010年。地方上的兵役工作、组织民兵训练这些,都是他负责的。有老兵说他转业后很少提打仗的事,平时就是个穿制服的普通干部。

他去世后,云县的武装部贴了讣告。网上有人翻出他年轻时的照片,穿着军装站在老山前线,现在再看挺震撼的。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他后来还参加过四次党代表大会,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

去年当地征兵宣传片里还提到过“十五勇士”的故事,可能就是冲着他还在世。现在他走了,今年刚好又是征兵季,不知道会不会有变化。

他当部长那几年,临沧的大学生参军人数涨了不少。有退役士兵说他搞征兵时总爱往学校跑,跟学生聊当兵的好处。不像电视里演的那么严肃,反而挺随和。

最近听说有不少退伍军人去他家里悼念。他家楼下停了十几辆摩托车,都是以前的老兵。有媒体报道时用了“战斗英雄”的称呼,但他家人说他更想当个普通人。

云县武装部现在换了新领导,但墙上还挂着老杨的照片。隔壁区武装部的网站上,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19年慰问烈属的新闻里,穿着旧军装,站在人家家门口。

网上有个帖子问“十五勇士现在还有几个在世”,底下有人回复说不超过五个。老兵论坛这两天讨论挺多,但都没提具体名字,可能怕泄露隐私吧。

2025年8月,当地电视台重播了二十多年前的老新闻,镜头里二十多岁的杨国跃正在擦拭勋章。弹幕里有人说“原来这就是新闻里的那个兵”。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