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怎么写《伊利员工工作总结》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2 02:57

怎么写《伊利员工工作总结》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伊利员工的工作总结,需要清晰、客观地反映你的工作成果、反思不足并规划未来。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可以帮助你写出一份高质量的工作总结:
"一、 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读者"
1. "目的清晰:" 你写这份总结是为了什么?是向上级汇报绩效、申请晋升、作为个人发展的参考,还是参与评优?明确目的有助于你确定总结的侧重点和详略程度。 2. "读者是谁:" 总结是写给谁看的?你的直接上级?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不同的读者关注点可能不同。例如,直接上级可能更关注你的具体工作完成情况和团队协作,而人力资源部可能更关注你的能力发展和潜力。根据读者调整语言风格和内容侧重。
"二、 内容结构要清晰"
一份标准的工作总结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 简洁明了,如“XXX(你的名字) 2023年度(或季度/月度)工作总结”。 2. "概述/引言:" 简要说明总结的时间范围,并对这段时间内的工作总体情况做一个概括性描述,可以提及主要职责或面临的总体目标。 3. "主要工作内容与业绩(核心部分):" "具体化:" 清晰列出你负责的主要工作任务和项目。 "量化成果:" 尽可能用数据说话。

伊利股份2024年年报(上):营收、利润叒未达标,奶粉成唯一亮点

2025年4月29日,伊利股份发布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其中年报信息最为丰富,我们重点看下,而一季度报我们放在后面再单独写。

之前年报各科目已详细分析过,感兴趣的可以回看之前的5万字分析文章,这里主要挑一些重点科目说下看法,仅供参考。

①2024年业绩:营收利润叒未达标,2025年业绩目标锐意进取

1、2024年营收和利润概况:营收、净利润均低于预期,澳优减值金额远超小巴预期。

2024年,伊利股份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8.2%;归母净利润84.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此外,利润总额101亿,较上年同期下降14%。

其中,Q4营收267.4亿元,同比下降7%;Q4归母净利润-24亿元,即使把澳优的减值30.4亿加回来,Q4的利润也仅为6.4亿元、依然同比下降39%。

小巴点评:在2023年年报分析中小巴就大胆预测过,2024年伊利会对澳优的商誉进行减值,只是没想到伊利股份会一下子来了个大洗澡,直接减值30.4亿,远超小巴预期。

2、2024年经营计划达成情况:营收、利润总额均未达标,达成率89%。

2024年伊利股份营收目标为1300亿,实际仅1158亿,达成率为89%。

2024年伊利股份利润总额目标为147亿,实际仅101亿,达成率为69%;若加上澳优的商誉减值30.4亿,也仅为131亿,达成率为89%。

小巴点评:伊利股份已连续3年业绩未达标,而2024年业绩不达标小巴在2024年半年报、三季度报中均已明言。

3、2025年伊利股份业务目标:营收增长3%,利润总额实际增长20%。

2025年伊利股份营收目标为1190亿,相比2024年的1158亿,增长3%。

2025年伊利股份利润总额目标为126亿,相比2024年的101亿,增长25%。若24年剔除卖矿的(+)26.5亿和减值(—)30.7亿后,增长率为高达20%。这个增长率又显著高于小巴的预期,难道2025年伊利还有其他隐藏资产要卖出?

小巴点评:2025年公司的目标还是锐意进取的,希望不是画饼。小巴的预期不高,净利润扣非增长10%就满意了。

4、基于2024年-2025年Q1的业绩和公司管理层的指引,小巴对伊利股份未来3-5年的业绩预测:营收增长3-5%、利润增长8-10%。

管理层都已经连续三年业绩未达标,虽然2025年公司的目标锐意进取,但小巴还是保守点,保持之前对伊利股份的增长率预测数据不变。



②2024年分板块块业务:液态乳依然萎靡,奶粉类雄起让人惊喜

年报信息最为丰富,在这块我们重点看下各版块业务的毛利率、成本、销量、产量、库存等信息,重点分析下量价关系和库存分析。

1、液态乳业务:单Q4营收下滑13%,全年下滑12.3%,量价齐降、核心业务依然低迷。

2024年液态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50亿元,相比于2023年855.4亿元,大幅下滑12.3%。

其中,单Q4营收175亿元,同比下滑13%,下降幅度依然较大,但也不排除公司业绩平移至25年Q1。

量价关系:2024年液态乳业务营收下降12.3%,其中销量下降8%,单价下降5%,属于量价齐降型,基本回到2020年水平,形势依然严峻。

毛利率和库存:2024年液态乳业务毛利率30.98%,比上年增长0.62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成本降低。库存33万吨,相比上年增长48%,公司解释是春节备货。这点可以在后续财报得到验证,我们到时候再细看。

2、奶粉及奶制品类业务:单Q4营收增长9%,量升价降、库存稳定。

2024年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相比于2022年的276亿元,增长幅度7.5%。

其中,单Q4营收84亿元,同比增长9%,奶粉业有明显复苏,这点从前期澳优的业绩复苏也可以看出来。


量价关系:2024年奶粉类业务营收增长7.5%,其中销量增长11%,单价降低3.5%,属于量升价降的一年,竞争形势算是有一定好转。

毛利率和库存:2024年奶粉类业务毛利率41.02%,比上年增加2.88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营业收入大增。库存6万吨,相比上年大涨23%,库存占销量比为15%,库存比相比去年保持稳定,但整个的库存比依然较高。

3、冷饮类业务:单Q4营收增长30%,全年下降18.4%,量降价平、中规中矩。

2024年冷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7亿,相比于2023年的107亿元,大幅下降18.4%。这块业务跟天气的相关性较高,2024年整体天气偏凉爽,对这块影响很大。

其中,单Q4营收3.77亿元,同比增长30%,由于四季度营收较少,因此这个增长率仅供参考,不太具备价值,我们后续持续跟踪。

量价关系:2024年冷饮类业务营收下降18.6%,其中销量增长19%,单价基本不变,属于量降价平的一年,表现中规中矩。

毛利率和库存:2024年冷饮类业务毛利率37.41%,比上年减少1.03个百分点,主要是营收下降幅度较大影响。库存2.2万吨,相比上年大幅下降19%,没什么问题。

4、2024年伊利股份三大业务总结,液态乳:奶粉类:冷饮类=66%:26%:8%。

综合来看,液态乳是全年拖营收后腿的家伙、困境未反转,奶粉是全年顶梁柱、两位数增长,而冷饮受天气影响下滑较大。

以上的分析全部摘取财报里的信息,小巴一直倡导大家要独立思考,通过深入研究财报,我们是能够清晰地知道公司的经营情况。


③伊利股份2024年年报下期见

本期字数达到了2100+,小巴后续文章会尽量每篇文字控制在1500-2000字之间,便于大家看到最后。

这次就把年报分为上中下三篇,中篇我们来完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下篇完成估值分析和买卖点建议。

以上,祝大家愉快。

每周创作不易,也希望大家能够帮小巴多多点下赞和点下在看,方便时也可以转发给朋友,也欢迎大家搜寻到资料后与我分享。

902亿!伊利2019年营收创新高 公司现阶段生产、销售远超行业 经营呈现强劲反弹

2020年春节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各行各业的发展亦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而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当下,市场复苏和行业回暖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义。

正值年报披露季,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喜报无疑为资本市场注入了不小的复苏动力,同时也为国内经济的向好前行带来新的憧憬。在这其中,乳业巨头伊利股份(600887,SH)的亮眼成绩尤其引人注目。

根据伊利股份4月28日披露的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创下了902.23亿元的历史新高,营收增长超过百亿元。此外,公司在2019年录得净利润亦高达69.34亿元,同比增长7.73%,连续六年居亚洲乳业第一。

公司同时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今年1~3月,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206.53亿元,净利润11.53亿元。后疫情时期,公司强大的抗风险能力正在逐渐显现。据了解,公司的生产、销售已进入快速恢复阶段,并呈现了远超行业水平的强劲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在伊利亮眼的业绩数字背后,其所积累的“七大模式”“六大优势”锻造了公司强大的可持续核心竞争能力。而伴随着伊利董事长潘刚在2019年提出的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战略,公司也不断以为守护消费者健康为目标,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取“全球营养”滋养着生命活力。

正如潘刚所言,面对全球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环境,伊利唯有汇聚全球能量、坚持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乳业版图中发挥更大的影响,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

七大模式、六大优势推动伊利迈向千亿营收目标

超900亿元营收,近70亿元净利润,派发红利总额约50亿元,伊利所实现的高业绩增长依旧众望所归。

实际上,在公司成立并专注乳品业务的20余年间,伊利所总结的“七大模式”“六大优势”策略,更是以强大的可持续核心竞争能力,推动着公司的稳步成长。

据了解,在伊利战略统筹和专业管理下,公司现已构建稳定的液态奶、奶粉、冷饮、酸奶、健康饮品、奶酪六大产品业务群管理模式,并通过协同上下游产业链的原材料采购模式、原料乳采购供应模式,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与奶源供应商建立利益共同体,满足乳品生产需求。

在生产模式上,伊利股份则严格依照《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等行业规范,通过实施“全球织网”计划布局生产基地,严格执行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产品服务。

在物流和销售方面,伊利还利用大数据技术,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合作,构建了现代化的物流模式。而公司展开的经销与直营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亦实现渠道拓展目标和终端门店业务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过去一年对于海外业务管控模式实施了统筹规划与运营流程设计,实现了子公司乳制品销往世界各地的目标。

在上述经营模式的稳固推进下,眼下的伊利在全球化资源保障、产能布局的战略协同、渠道渗透以及产品创新、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都积累了远超行业的优势,进一步促进企业走向更深远的正向循环,保证公司业绩再创新高。

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称,2020年作为伊利股份“千亿五强”的目标年,公司几大事业部将持续发力,通过优势品牌纵深发展,夯实渠道下沉渗透的布局优势。而在伊利的后千亿时代,公司也将在收入及利润两端作出更多平衡,增速目标设置既稳定了市场预期,亦赋予公司长期价值更大想象空间。

“伊利即品质”深入人心为消费者健康保驾护航

纵观市场反响,消费者的无条件信任来自于伊利对于产品品质近乎苛刻的追求。而在“伊利即品质”的信条指引下,伊利的大健康产业蓝图也呼之欲出。

“牵牛要牵牛鼻子”,在伊利内部,对产品标准的把控始终被认为是公司不断夯实企业发展的品质基础。而在整个乳制品行业,伊利对产品品质的“三条线”把控标准也一度被贴上“苛刻至极”的标签。

据了解,伊利在产品检测规程中,主动在国标线的基础上,提升50%作为企标线;在企标线的基础上,公司再度提升20%的标准,形成更为严格的内控线。高标准之下,伊利当前的产品质量维度已然升华到了更加超前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伊利还在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地积极整合全球优质奶源资源,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乳品的需求,构建和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

在不久前伊利发布的“伊利文化5.0”中,公司更将“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的愿景,增加了“让世界共享健康”的释义。在这一文化精神的指引下,公司也将继续坚守“伊利即品质”信条,以创新和国际化为驱动,积极布局大健康领域,在未来实现多元化、国际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

海外战略再推进汇全球资源滋养生命活力

2019年,伊利董事长潘刚正式提出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而为守护消费者健康,伊利多年来坚持不断完善多元化健康产品体系,走出了属于伊利的健康之路。

从打造出更符合中国宝宝需求的金领冠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到解决了90%亚洲人存在乳糖不耐难题的无乳糖舒化奶,伊利用科研实力保障产品营养水平;从金典有机奶,到植选豆乳等健康饮品……伊利不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持续保障全民营养健康,为消费者筑起一道坚实有力的“白色营养线”。

众所周知,成就企业,品质是保障,创新是灵魂,研发是基础。财报显示,2019年,伊利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达4.95亿元,同比增长16%,远高于行业水平。

而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伊利还在2019年全面深化健康产业链合作机制,携手全球百余家合作伙伴,汇聚全球优质资源,提高全球乳业资源保障能力。

过去一段时间里,伊利陆续成立了欧洲创新中心、大洋洲生产基地,也主导了中美食品智慧谷。此外,公司还成功收购新西兰乳业合作社Westland、泰国最大冰激凌公司CHOMTHANA,完成了对全球黄金奶源带的全线布局,巩固全球乳业第一阵营领先地位。

在推进“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全球创新”的国际化战略进程中,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的战略协同优势愈加显现。伊利在发展中始终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取全球产业的精华滋养生命活力。

疫情下展现抗风险能力引领行业全面复苏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乳制品在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多次被各界人士认可。在此背景下,伊利的“全球健康生态圈”战略价值和远见可见一斑。

突发疫情面前,伊利坚持“疫情防控”和“保障供应”两手抓,在捐款、捐物支援战疫的同时,为广大消费者的营养与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伊利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在集团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携手合作伙伴联合行动,共同抗击疫情。

不仅如此,伊利还充分发挥全球供应链资源协同优势,在疫情之初,就将口罩、护目镜、消毒液等紧缺性物资,千里驰援,及时送达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疫情防控前线,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守护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面对行业上游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原奶消化压力,伊利逆势发出“不拒收一滴合格牛奶”的承诺,将压力转回自身,以喷奶粉的方式帮助牧场消化原奶。与此同时,伊利还开通了绿色融资渠道,全力支援牧场共渡难关。据了解,在不到50天时间里,伊利已经提供6.7亿元融资,预计全年将达到50亿元。

除了在维护产业链稳定方面的巨头担当,伊利股份亦在资本市场中展现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反弹能力。

作为A股市场知名的绩优白马股,伊利股份一度在二级市场上赢得了“股市避风港”“价投白马”等美誉。而在面临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过后,伊利也被寄予了更快速的反弹期望。

根据过往经验来看,2003年非典期间,疫情过后伊利的高端白奶消费快增,公司在第一、二季度的增长保持在40%以上,三、四季度加速至60%以上。

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伊利股份已经累计现金分红254.57亿元,分红率高达60.73%。其中,2019年的分红率更是高达70.86%。

而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疫情冲击可能加速中小乳企退出市场,但龙头企业也将凭借雄厚的实力,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从而促进行业集中度的加速提升。文/诗琪

每日经济新闻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