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2 03: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青岛爆炸事件的观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作文既得体、又深刻,并符合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
1. "尊重逝者和受害者,保持庄重肃穆的态度:" "核心原则:" 这是最重要的原则。任何关于悲剧的写作,都必须以尊重生命、哀悼逝者为前提。 "具体体现:" 避免使用轻佻、戏谑或不敬的词语描述事件或受害者。避免过度渲染血腥细节或猎奇心理。文字应充满同情心和人文关怀。
2. "基于事实,避免谣言和未经证实的信息:" "核心原则:" 传播真实、准确的信息。 "具体体现:" 作文内容应基于官方发布、权威媒体报道或可靠信源的事实。不传播小道消息、网络谣言或个人猜测。在引用信息时,力求准确,如有必要,注明信息来源。
3. "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化宣泄:" "核心原则:" 以客观视角分析事件,避免陷入简单的情绪化指责或站队。 "具体体现:" 在表达个人观点时,应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或逻辑支撑,而非纯粹的情绪发泄。对于事件的起因、调查过程等,如果了解有限,应表达审
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55分,黄岛油库5号储罐遭雷击,引发大爆炸,罐内储存的上万吨原油烈焰冲天,高达100多米,高温相继引爆了1、2、3、4号油罐,整个黄岛陷入一片火海。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指挥,参战的各级领导、消防官兵和社会各界群众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历经104个小时,终将大火扑灭,保住了价值3亿元的东黄输油管线。战斗中,14名消防官兵和5名油库职工壮烈牺牲,80多人负伤,涌现出一大批灭火英雄,留下了“赴汤蹈火、前仆后继、无私奉献、忠诚为民”的黄岛灭火精神。
29年前的一场大火,黄岛这个地方成为国人最关注的地方。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一个惊天动地的霹雳在黄岛油库炸开。5号半地下储油罐被雷电击中,致使罐内储存1.6万吨原油燃烧,火焰高达数10米,形成3400余平方米的熊熊大火!
11时05分,20部消防车载着200名消防队员渡海赶到现场。到11时50分,5号罐火势反而增强了。5号罐东南37米处就是储油3000吨的4号罐,与其紧密相连的是各存万吨原油的1、2、3号罐。北面与5号罐毗邻的是青岛港油库,这里有大小储油罐15个,以及两个分别为5万吨和20万吨级的运油码头。
由于5号罐火势极大,消防队员无法靠近,指挥部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为4号罐封顶降温,同时在5号罐与4号罐之间用水枪织成水帘,阻止5号罐的烈火向4号罐及其他罐蔓延,并且调集力量对1、2、3号罐降温,在各个罐之间设置防火墙。
然而天不遂人愿,下午2时左右,风向突然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稳定燃烧达4小时的5号罐大火发生巨大变化,黑烟化为火焰;火光由橙红变为白色,耀亮刺目,高达300米的火焰扑向4号罐和1、2、3号罐。
2时35分,指挥员急命战士撤离,命令刚下达10秒钟后,4号罐突然爆炸,3000多平方米的水泥罐顶揭盖而起,3000多吨原油冲向天空。几乎同一瞬间,1、2、3号罐也先后爆炸起火,大爆炸中有14名消防战士、5名工人牺牲,84名消防战士负伤,7辆消防车、2辆指挥车化为灰烬。数万多吨原油倾泻而出,冲过公路,冲进了住宅区,流向胶州湾,燃烧的范围迅速扩大,被气浪冲向高空的石块与油、火混在一起,雨点般洒向地面,25万平方米之内一片火海。
爆炸后泄漏的原油带着大火烧向二期工程新罐区,逼近海港码头,并威胁着黄岛电厂和胶州湾海域。黄岛,扼胶州湾咽喉,所有船只都要从这里经过,如果火势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威胁到青岛市区的安全。在喷溅、爆炸之后,为了防止油火到处流淌,油库、港务局等单位的职工和消防队员,用沙土在新老油罐区之间垒起4道几百米长的堤坝;还搭起了高10多米、长200多米的石棉墙,以阻挡火焰的热辐射和原油的流淌。
时任青岛副市长的俞正声现场指挥灭火。
下午4时许,消防人员准备再次进攻灭火时,5号罐发生了第二次喷溅,消防人员不得已再一次撤出。晚上9时许,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公司的大型泡沫消防车赶到火场,消灭了二期工程区的部分火焰。接着,扑灭了二期工程范围内的大火,以解除对港口码头的威胁。但在13日凌晨1时20分,5号罐又发生了第三次喷溅,油火又一次扑向二期工程罐区,使灭火工作被迫暂停。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亲临黄岛火灾现场,指挥灭火。
据当时的《人民日报》报道,油库爆炸的消息传到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极为挂心。中南海与黄岛即刻搭起一条“热线”。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接连三次给青岛打电话,关切地询问灾情。国务院总理李鹏在火灾的第二天,乘飞机赶赴青岛,到火灾现场。
大火连续燃烧了104小时,到8月16日晚18时10分才被彻底扑灭。整个救援中动用了2204名公安、消防战士,159辆消防车,10架飞机,19艘舰船,239吨灭火药剂。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消防队员伤亡最惨重的一次灭火救援行动。大火共烧毁12辆消防车,毁坏民房4000多平方米,毁坏路面2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3540万元。
疲劳的消防官兵
撤离时,向战友的军帽告别
8月25日上午,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召开黄岛油库灭火烈士追悼大会。人们怀着十分沉重和崇敬的心情,深切悼念8月12日在黄岛油库灭火抢险战斗中壮烈牺牲烈士。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青岛市消防支队干警阎正连、王兴田、吴怀林、臧传富、赵性亮、马洪光、郑士军、杨卫星、卢山、赵守湖、刘夕平、陈景芳、王彬,青岛港公安局消防队干部杨永,黄岛油库职工蔡考成、周新民、赵俊杰、陆利京、黄玉芹。
9月2日,国务院通电表彰参加黄岛油库灭火抢险的全体人员。9月4日,青岛市委、市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举行黄岛油库灭火抢险庆功表彰大会,对在灭火抢险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记功和表彰。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表彰黄岛油库灭火抢险参战人员的通告》,号召全市人民向扑灭黄岛大火壮烈牺牲的烈士学习。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和缅怀19名英勇献身的烈士,在黄岛油库油罐区起火现场建起了烈士陵园——黄岛甦园。(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整理:何良庆)
据当时的《人民日报》报道,油库爆炸的消息传到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极为挂心。中南海与黄岛即刻搭起一条“热线”。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接连三次给青岛打电话,关切地询问灾情。国务院总理李鹏在火灾的第二天,乘飞机赶赴青岛,亲临火灾现场。
大火连续燃烧了104小时,到8月16日晚18时10分才被彻底扑灭。整个救援中动用了2204名公安、消防战士,159辆消防车,10架飞机,19艘舰船,239吨灭火药剂。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消防队员伤亡最惨重的一次灭火救援行动。大火共烧毁12辆消防车,毁坏民房4000多平方米,毁坏路面2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3540万元。参与抢险救治的市立医院医护人员参与抢险救治的市立医院医护人员疲劳的消防官兵撤离时,向战友的军帽告别1989年8月17日,《青岛日报》头版刊发黄岛油库大火全部扑灭的报道。1989年8月15日,市委、市政府致信慰问灭火抢险人员。1989年8月25日上午,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召开黄岛油库灭火烈士追悼大会。人们怀着十分沉重和崇敬的心情,深切悼念8月12日在黄岛油库灭火抢险战斗中壮烈牺牲烈士。他们被永载史册、永续长存!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青岛市消防支队干警阎正连、王兴田、吴怀林、臧传富、赵性亮、马洪光、郑士军、杨卫星、卢山、赵守湖、刘夕平、陈景芳、王彬,青岛港公安局消防队干部杨永,黄岛油库职工蔡考成、周新民、赵俊杰、陆利京、黄玉芹。1989年9月2日,国务院通电表彰参加黄岛油库灭火抢险的全体人员。9月4日,青岛市委、市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举行黄岛油库灭火抢险庆功表彰大会,对在灭火抢险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记功和表彰。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表彰黄岛油库灭火抢险参战人员的通告》,号召全市人民向扑灭黄岛大火壮烈牺牲的烈士学习。阎正连等38名同志获得“灭火勇士”的光荣称号,杨永同志获得“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王兴田、臧传富、郑士军、吴怀林4名烈士获得“灭火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卢山、赵守湖等8名烈士追记一等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和缅怀19名英勇献身的烈士,在黄岛油库油罐区起火现场建起了烈士陵园——黄岛甦园。“前世之师,后世不忘”。1989年8月12日的黄岛油库大爆炸,震动了全世界。三十二年后,这里已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牢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缅怀先烈是为了居安思危,以史为鉴、警钟长鸣!文字编辑源自青岛市志、青岛新闻网、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989年8月15日,大众日报记者钱捍在黄岛油库火灾现场。文中油库大火抢险救灾图片源自山东新闻摄影《【钱眼回眸四十年】29年前,一个在黄岛火场的摄影记者》,由大众日报记者钱捍现场拍摄。钱捍用他独特的第三只眼和一个新闻记者的职责把这场建国以来罕见的特大火灾忠实的记录下来,奉献给人民。“我希望这一切成为历史,又不仅是历史。”最后援引读者“高山流水”的一篇留言最为结束语。题记:三十年了,弹指一挥间。那是1989年8月12日,一个黑色的日子,一场罕见的大火,震惊国人,举世瞩目。一群年轻的火中凤凰,英雄群体。他们的生命永远年轻,永恒。谨以此诗献给在扑救青岛黄岛油库特大火灾战斗中勇英献身的十九名年轻消防战友们,以示纪念,亦表哀思。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一场骇人的大火夺去了你年轻的生命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