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2 07:11
写作核心提示:
这是一篇关于写作文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的成语作文:
"作文如舟,成语为桨"
作文,常被誉为“言为心声”,是学生表达思想、展现才华的重要方式。它如同航行于知识海洋中的一叶扁舟,要想抵达成功的彼岸,不仅需要明确的方向,更需要掌握驾驶的技巧。而成语,这些言简意赅、意蕴丰富的语言瑰宝,便是我们驱动这叶作文之舟、使其行稳致远的重要“桨”与“帆”。驾驭好这“桨”,便能在作文的“江河湖海”中畅游自如。那么,在运用成语时,我们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 准确为舟,方知其向"
成语的运用,首重“准确”。如同舟子必须熟悉水性、了解航道的险要之处,我们使用成语前,必须对其含义、感情色彩、适用语境有清晰、透彻的理解。一个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定的比喻义。若望文生义,张冠李戴,便如同在迷雾中驾驶,极易触礁。例如,“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若误用于形容努力加码,则大错特错。因此,积累词汇、辨析词义、查阅工具书,是确保成语“舟”行稳当、方向正确的基石。只有真正
导语:
作文中使用成语往往会使作文在语言表达上产生不一样的文采,作文的分数自然回上提分。所以,希望大家在作文中能够适当的使用成语为作文争分!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 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36、【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现在养了一个娃,才发现自己小时候真的很笨。记得我七岁左右的时候还经常玩泥巴,放学回家也都是跟同村的小朋友一起躲猫猫,似乎都不用做作业的。
但现在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不少作业的题目,我们大人都看不懂。
更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是,现在小学生的语言能力非常的强,作文水平也很高。
一个小学生写了《我的家》。短短的两段话大概200字,却用了14个成语,比如说出门分道扬镳,各奔前途,晚上回家却是殊途同归,爸爸的工作在工地指手画脚,妈妈的工作是在商场卖货来者不拒。而自己是学生,天天在教室里面呆若木鸡。一家三口臭味相投。
老师给了100分之后评价,成语用的老师都自叹不如。
还有一篇A++的文章《我的家》,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杨同学写的,老师评价:能发挥奇思妙想,运用精妙比喻,结尾很幽默,言之有序,生动具体。
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把自己的家比喻为一部西游记,妈妈是孙保护着整个家庭,爷爷奶奶像沙僧在背后默默地付出,爸爸像猪八戒就是一个猪队友,没有贡献,只会添堵。
结尾升华,我家就是一部西游记。
整个比喻确实非常的奇妙,值得100分。
还有一篇小学生写的作文,老师一分都没扣,也是100分。
《爸爸,我想对你说》,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家里的场景,爸爸每天只会玩手机,好像没有手机就活不下去一样。孩子告诉爸爸,自己不想要零食,不想要玩具,只想要爸爸。
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孩子爱爸爸,也希望爸爸能够陪自己的心情。
一篇学生写的《孤独》,让老师看哭了,孩子的父母离婚,孩子跟父亲,父亲没接多久又结婚了,还生下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
过年时爸爸说要去海南玩,结果这个孩子收拾好行李,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爸爸,带着弟弟和二妈去了海南,只留下自己期待落空的悲凉。
还有一个医生的孩子写的一篇文章《爸爸的眼神》。
因为病毒已经好几天没有见过爸爸了,描述自己和爸爸视频的场景,非常的细致,非常有画面感。让人能体会到父子情深,也能感受到医生父亲的贡献。
1、幽默感
比如第一篇充满诚意的文章,里面就非常有幽默感,每一个成语的运用,都能让人体会到其中好笑的成分。
国外的育儿专家建议:家长在孩子两岁左右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幽默感,经常跟孩子玩亲子游戏。
在游戏中,孩子学会轻松思考,家长用幽默的方式跟孩子解释。
当孩子遇到尴尬的时候,也可以用幽默的方式给孩子化解。
比如说孩子在吃火龙果的时候,吃得满脸都是,家长可以跟孩子说,这个水果太有意思了, 不仅吃到肚子里面,还可以作为口红,腮红。
跟孩子一起搭起一座城堡,再把城堡推倒,会让孩子乐得哈哈大笑。
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长大,孩子经常用脑来思考,会更有幽默感。
2、成语词组的正确应用
成语是我们中文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成语之所以形成,也是约定俗成的。四个字的成语,但是里面含义却非常的丰富,简单的四个字,里面却是韵味无穷。
比如说《我的家》作者早上用了分道扬镳,晚上殊途同归。就觉得是非常的恰当。
家长要从小教孩子学会阅读,很多的书籍里面其实都会使用到成语,孩子刚开始不懂,但慢慢地就会理解成语的意思,进而开始使用成语。
3、比喻
很多文学著作,其实都用了很多比喻的方法。比喻可以让人加快理解,而且能够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杨童鞋写的A++作文中我的家,讲到西游记的人物跟家里面的人物设定非常的符合,整个文章都是用一个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而且用得非常地恰如其分。
孩子在小的时候,很多东西理解不了,家长就可以使用比喻的方法告诉孩子。
比如让孩子收拾玩具,我们可以跟孩子说:玩具宝宝也困了,想睡觉了,它要回到它的家里面去睡,你让它躺在地上多冷呀!
让孩子吃青菜,可以跟孩子说:你的肚子很需要青菜宝宝哦,它可以提供维生素,让你的皮肤变得Q弹Q弹的。
4、逻辑性
比如说孩子的文章,按照时间来排序,早上中午晚上,看起来就很有次序。
或者是按照人物来排序:A++的《我的家》文章,就是按照人物来排序,妈妈爷爷奶奶爸爸。
培养孩子的逻辑性:家长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也尽量进行归类,比如让孩子收衣服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说上衣收在一起,裤子收在一起,内裤收在一起。
带孩子去超市买菜的时候,蔬菜放在一堆,水果放在一堆。肉类放在一堆。
第一:别把分当成命根
前几天安徽有一个爸爸,就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把孩子衣服脱掉只穿一条内裤,把孩子赶出门。
幸好一个邻居给了一件外套给孩子披上。邻居报警之后,民警来了,看到孩子畏畏缩缩地蹲在楼梯转角,才把孩子抱回家,批评了孩子的家长。
南怀瑾老人说过,孩子上学是为了明事理,而不是为了考状元。
第二: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时候非常渴望学钢琴,学画画,但是因为家里条件有限没办法学。自己成为父母之后,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孩子明明都不喜欢学的,却偏偏要逼着孩子学。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义务延续我们的愿望。
父母自己想学的,只要开始永远都不迟。比如重庆有一个文淑芳老人,91岁开画展,而老人是在86岁的时候才开始学画画。
第三:接受我们的孩子,终将平凡
BBC有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告诉我们,我们的孩子也终将平凡。
别总是奢望女孩成凤,男孩成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哪有这么多龙凤?
孩子上学学一技之长,以后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养家就成了。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平凡地长大,人生也更幸福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小学生满分作文《中秋》,写出了诗仙的境界,老师:建议保送北大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