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蚂蚁的城堡读后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2 09: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蚂蚁的城堡》(这里假设这是一本书的名字,如果指的是其他作品,请替换书名)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
1. "明确核心主题和感受:"
"精读原文:" 首先,你需要仔细阅读《蚂蚁的城堡》这本书。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蚂蚁们)的性格特点、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或情感。
"提炼主题:" 思考这本书最想让你思考或感受的是什么?是关于团结协作、勤劳勇敢、对微小生命的尊重、家庭亲情、社会秩序,还是其他?确定一个或几个你最有感触的主题。
"个人感受:" 阅读过程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情节让你印象深刻?蚂蚁们的哪些行为让你感动、惊讶或思考?写下你真实的、具体的感受。
2. "结构清晰,逻辑连贯:"
"开头(引):"
"简洁引入:" 可以直接点明书名《蚂蚁的城堡》,简单介绍这是一本关于什么的书(例如,讲述蚂蚁们建造家园的故事)。
"提出感受/中心论点:" 紧接着,清晰地说出你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这将是你的读后感的核心。
"概述内容(可选):" 可以非常简略地提及故事的主要线索,为下
小蚂蚁的饼干城堡
小蚂蚁米粒发现了一块掉在草丛里的饼干,方方正正的,像座香喷喷的城堡。他赶紧跑回蚁穴喊伙伴:“快来呀,有座饼干城堡等着我们呢!”
二十只蚂蚁排着队出发了。饼干太大了,他们推不动,拉不动。米粒爬到饼干顶上,发现上面有好多小孔:“我们从这里挖通道吧!” 大家立刻分工,有的啃边缘,有的挖小洞,“咔嚓咔嚓”,饼干渣像雪花一样往下掉。
一只七星瓢虫飞过来,好奇地问:“你们在盖房子吗?” 米粒举着一块饼干屑说:“是呀,这是草莓味的城堡,要不要来做客?” 瓢虫高兴地答应了,还帮他们把掉在草叶上的饼干渣运回来。
到了傍晚,饼干真的变成了一座小城堡:有圆圆的窗户,尖尖的屋顶,连大门都是用半块杏仁做的。蚂蚁们在城堡里摆上花瓣桌布,把蚜虫分泌的蜜露倒在饼干碟里,瓢虫一起吃晚餐。
夜风轻轻吹过,带来了饼干的甜香。米粒躺在城堡的屋顶上,看着星星眨眼睛。他想,明天要找块巧克力饼干,盖一座更漂亮的城堡,还要请蝴蝶和蜜蜂来做客呢。想着想着,他抱着一块饼干碎,在甜甜的香味里睡着了。
了不起的住宅 习作练习 小语四上《蟋蟀的住宅》拓展教学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课文在开头点明,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接着作者拿蟋蟀与其它大多数昆虫作比较,说蟋蟀的特点是不肯“随遇而安”,“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靠自己“一点一点挖掘”,作者的这一发现引起了我们极大的阅读兴趣;随后,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结构、特点、屋内布置;至此,作者从住宅的特点想到挖掘的工具,形成“伟大的工程”与“柔弱的工具”的极大反差,对它的劳动成果,不由得产生惊讶和敬佩之情。“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写出了蟋蟀的个性特点;“倾斜的隧道”,意味着住宅有排水功能;“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住宅十分隐蔽,有安全感;“在这平台上弹琴”,说明蟋蟀的住宅不仅能安居,而且有休闲娱乐之功能。这一切都写得那么传神。蟋蟀用它柔弱的工具完成了扒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阔等一系列工序,因此作者对蟋蟀的劳动成果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同学们,生活中你观察过什么了不起的鸟、动物或昆虫的巢穴呢?请写下来吧,题目自拟。
示例一
屋檐下的 “建筑师”
春天刚到,我家屋檐下就多了两个忙碌的身影 —— 一对燕子。它们不像麻雀那样随便找个树杈搭窝,而是要在我家阳台的角落里建造属于自己的 “豪宅”。每天清晨,燕子夫妇都会衔来湿漉漉的泥巴。它们用尖尖的嘴巴把泥巴啄成小块,再用爪子紧紧抓住墙壁,一点一点往上堆砌。泥巴里还夹杂着柔软的草茎和羽毛,就像人类盖房子时加入钢筋一样坚固。半个月后,一个碗状的鸟巢终于完工了。它紧紧贴在墙壁上,边缘光滑圆润,内部铺着厚厚的绒毛,摸上去暖乎乎的。最神奇的是,鸟巢的入口设计得刚刚好,既能挡住风雨,又方便燕子飞进飞出。有一天,我发现燕妈妈趴在巢里一动不动。过了几天,巢里竟然传来叽叽喳喳的叫声,原来是燕宝宝孵化出来了!燕爸爸和燕妈妈每天飞出去捉虫子,回来一口一口喂给宝宝们,巢穴里总是充满温馨的气息。看着这个精巧的鸟巢,我不禁佩服燕子的建筑本领。它们用小小的嘴巴建造家园,用辛勤的劳动养育后代,真是了不起的 “建筑师” 啊!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大自然里藏着好多这样的秘密呢。
示例二
燕子的家园
清晨推开窗棂,一抹泥黄色的身影总在屋檐下忙碌——那是一对燕子正在搭建它们的家。我踮着脚尖观察,渐渐看清了这个精巧的建筑。燕巢稳稳地粘在屋檐三角处,像倒扣的深褐色小碗。仔细看去,外墙裹着细碎的稻草,里层铺着柔软的羽毛,连边缘都打磨得圆溜溜的。最妙的是巢口的设计,正好朝着东方,晨光刚爬上屋顶,就能把整个巢晒得暖洋洋。暴雨突至的那个下午,我看见母燕张开翅膀护住巢穴。雨水顺着瓦片哗哗流下,可巢里的泥坯却丝毫没被冲散。原来聪明的燕子特意把巢底做成倾斜的弧度,雨水就像坐滑梯似的乖乖溜走了。前些日子又有新发现!每当夕阳染红西墙,公燕就会衔着亮晶晶的小石子回来。它们把这些光滑的鹅卵石嵌在巢内壁,远远看去,仿佛给屋子镶上了金边。现在我知道,这些可不是装饰品——小燕子破壳时,正是靠着这些圆润的石子磨破蛋壳。春风又起时,巢里传出细嫩的叽喳声。看着大燕来回奔波觅食,我忽然明白:这个看似简单的泥巴窝,藏着多少智慧与温情啊!
示例三
蚂蚁的地下城堡
今天放学路上,我发现了一群蚂蚁正在搬运食物。出于好奇,我蹲下来仔细观察,竟然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蚂蚁窝的入口。这个不起眼的小洞后面,藏着一个令人惊叹的地下城堡。蚂蚁窝的入口只有米粒大小,周围堆着细小的土粒,像一座微型火山口。我轻轻拨开周围的杂草,发现洞口周围非常光滑,像是被精心打磨过一样。最神奇的是,这个入口并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有一个小小的坡度,这样下雨时雨水就不会灌进窝里。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蚂蚁窝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地下有无数条纵横交错的通道,连接着不同的"房间":有的用来储藏食物,有的用来养育幼虫,还有蚁后的"寝宫"。工蚁们还会在窝里开辟专门的"垃圾场",把废物堆放在远离生活区的地方。有一次下雨后,我发现蚂蚁窝的入口处多了一个小土堆。原来这是蚂蚁们在修建"防洪堤",防止雨水倒灌。它们用颚衔着比身体还大的土粒,一点一点垒起来,就像小小的建筑工人。看着这些勤劳的小家伙,我不禁想起法布尔笔下的蟋蟀。原来不只是蟋蟀,蚂蚁也是了不起的建筑师啊!它们用弱小的身躯,建造出精妙绝伦的地下宫殿,这难道不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吗?
示例四
勤劳的小蜜蜂
我家后院有一棵老梨树,春天开花时,成千只蜜蜂在花间跳舞。我偷偷跟踪一只背着黄花粉的工蜂,发现树杈上挂着一个灰褐色的“皮球”——那就是蜂巢。
远看,它像倒挂的莲蓬;近看,外壳是层层蜡片粘成的“防弹衣”,摸上去却轻得像纸。我用望远镜仔细看,六棱形的巢房排得比地砖还整齐,每间小房里住着一只乳白色的蜂宝宝。最神奇的是进出口:只有铅笔尖那么大,三只守卫蜂像小卫兵一样站岗,先让采蜜的伙伴进来,再拦住胡蜂强盗。
中午阳光最烈时,工蜂们开始扩建家园。它们先在腹部挤出蜡鳞,再用腿把蜡揉成“砖”,最后头朝下,像瓦匠一样把“砖”砌成新房。我轻轻数了数,半小时内,六只蜂就盖好了三十六个六边形房间,速度快得让我瞪大眼睛。
傍晚,夕阳把蜂巢照成金灯笼,蜜蜂们收工了,翅膀的嗡嗡声像摇篮曲。我站在树下想:这些手指肚大的小生命,用最软的身体造出最牢固的房子,不正像课文里的蟋蟀吗?只要肯观察,每一颗小星星都能点亮我们的惊奇。
示例五
树叶里的小裁缝
我家窗外的樟树间,住着一对不声不响的裁缝——缝叶莺。它们将巢穴藏于浓密的树叶之间,像大自然默默守护的秘密,不经意的眼睛根本无从察觉。这对小鸟匠人,有着无比挑剔的眼光。它们精心选取一片宽阔结实的大叶子,仿佛在为缝制一件华服而谨慎挑选上好的布料。随后,小鸟们便开始了奇妙而细致的缝制工作:它们用尖尖的喙当作灵巧的针,衔着从各处寻来的细韧蛛丝,在叶缘处来回穿梭;它们用爪小心地牵拢叶子边缘,如同缝衣师傅娴熟地折叠起布边,一针一线,在叶面两边反复穿引缝合。日复一日,叶子最终被缝成一只精致的小口袋,垂挂枝头——这便是它们为孩子遮风避雨的家。我屏息凝神,仔细端详:只见口袋内壁铺满轻柔的草叶和羽毛,温暖妥帖;口袋的开口也谨慎地藏身于树叶浓荫之下,宛如一件精心设计的艺术品。每当微雨洒落,雨水顺着叶脉滑过巢壁,巢内始终干爽如初;当阳光穿透树叶,小巢里便弥漫着斑驳柔和的光影,仿佛包裹着整个静谧温煦的春天。凝视着这悬挂于高空、由叶与丝精密缝合而成的摇篮,我深深惊异于造物赋予这双小小羽翼的灵巧。它们仅凭一张尖喙、几缕游丝,竟将平凡树叶幻化成一件精微绝伦的摇篮——原来这世上最伟大的工程,未必需要雷霆之力;那最深的温柔与智慧,往往也蕴含在无声的创造与持久的恒心里。那小小摇篮悬在风中,正是天地间无言却令人屏息的奇迹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