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2 19: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状元交流的观后感作文,要抓住重点,表达真情实感,并体现一定的思考深度。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观后感”的核心:" "“观”的是什么?" 是指状元们的交流内容、分享的经历、展现的精神风貌,还是现场的氛围、互动的环节?你需要具体描述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感”是什么?" 是指你内心的感受、受到的启发、产生的思考、或者与自身情况的联系。这是观后感的关键,不能仅仅停留在描述。
2. "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状元交流的内容通常很丰富,可能涉及学习方法、备考经验、心路历程、人生选择、社会责任等。不要试图面面俱到,选择一两个最让你印象深刻、感触最深的点来深入阐述。例如: 某位状元的特定学习方法让你受益匪浅。 某位状元分享的面对挫折的勇气让你感动。 他们对未来的规划或对青年人的寄语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状元们展现出的某种品质(如勤奋、坚持、乐观、感恩)对你产生了影响。
3. "细节描写与具体事例:" 为了让文章生动、有说服力,需要运用具体的细节和事例来支撑
视频加载中...
他白手起家,将一座落后的封建小城打造成“中国近代第一城”,并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进程。他兴办实业、倾资兴学、以商养学,一生所获财富,皆为社会服务。这个人就是张謇。习近平总书记如何评价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张謇又如何“以企业家之力,行社会化之事”?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与您一起走近张謇,感受这位民族企业家的初心。张謇,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父亲秉持“耕读传家”的古训,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家族命运。张謇从小被送入私塾学习,但他的入仕之路并不顺利。直到1894年,41岁的张謇才高中状元。然而,风雨飘摇的清廷让张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变得晦暗不明。他认为,“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 于是很快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即回家乡办实业。1895年,张謇在唐家闸创办大生纱厂。他从零开始,逐一解决设备、技术、人才等问题,此后又相继投资或参股设立了榨油厂、印刷厂等,构建了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并进一步发展了运输、金融等产业。张謇从商取得成功,却始终怀揣济世理想。1903年,他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民办师范——通州师范学校开始招生。他特意为学校写下“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的校训,体现崇尚实学、注重实践的教育思想。张謇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并亲自题写了一副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充分反映了他创办南通博物苑的初衷。张謇一生践行“教育强国、实业强国”梦想,激励着我们要增强爱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