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2 19: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你的爷爷的100字日记,可以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 "选择一个具体的时刻或事件":由于篇幅有限,选择一个小的、具体的时刻或事件来写,这样更容易写得生动、具体。 2. "运用感官描写":尝试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来描写,让你的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你描述的场景。 3. "表达真挚的情感":在描述的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你对爷爷的敬爱、感激或思念等情感,这样能让你的日记更具感染力。 4. "注意语言简洁":由于是100字的日记,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式和词汇。 5. "结尾升华":在日记的结尾,可以简要地总结一下你对爷爷的印象或感受,或者表达你对爷爷的祝福和思念。
以下是一个关于爷爷的100字日记的示例:
今天,我陪爷爷在公园散步。阳光温暖,爷爷的笑声也像这阳光一样灿烂。我们边走边聊,爷爷给我讲了他年轻时的故事。他的手虽然布满皱纹,但握得很紧,让我感到很温暖。我感到非常幸福,有这样一个慈祥的爷爷。我希望每天都能陪他多一些,让他快乐。
这篇日记选择了陪爷爷散步这个具体的时刻,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爷爷的敬爱和感激之情,语言简洁明了,结尾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王艾冰)“爷爷是一名医生,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会告诉爸爸妈妈,不要给我太多的糖吃,因为对牙齿不好,但他总是会偷偷的给我买很多的糖,然后温柔的告诉我,少吃一点。”
“我的爷爷是天下对我第一好的人,他好像是樱桃小丸子的爷爷和《飞屋环游记》里边的爷爷的结合体,会包容我的一些任性,也会记录我的每一点成长。”广东佛山女孩陈潞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86岁爷爷的日记,这个日记记录了她20年成长的点滴。
爷爷和陈潞小时候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幸得天使施援手,终能平安诞人间;管他是男还是女,但要聪明惹人赞;一生诸事皆平安,不求显赫求平凡。”
22年前的夏天,陈潞降生了,爷爷在一个崭新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从那一天起,这个《关于一个小生命的诞生与成长-关于潞潞的日记》一直持续写了20年,作者是潞潞眼中“最值得崇敬”的爷爷。
如今,陈潞和爷爷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出生体重2.85公斤、身高48cm,一岁后体重3.75公斤、身高54cm…,在陈潞3岁的时候,爷爷的记录本上还加入了血色素、视力,甚至谷丙转氨酶等专业数据。除了这些,爷爷的日记本还记录着潞潞的“人小鬼大”、记录着潞潞“从不会分享食物到逐渐喜欢分享的经历”、记录着爷爷每天放学后给她送去鸡蛋、水果等食物时,潞潞和他的对话。
“我自己都觉得这些都是好微不足道的事情。”陈潞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其实这些,如果不是爷爷的日记本,我自己可能都忘记了,所以去年的夏天,爷爷把这4个日记本送到她手上的时候,陈潞还是愣住了。“当时爷爷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他做完手术出院回家后,便把这4个日记本拿给了我。”陈潞说到,爷爷当时只是说,“这是写给你的东西,你拿回去。”
“生仔好听,生女好命,只要她一生幸福我就心满意足了。”爷爷的日记本中有这样一句话,陈潞每每读到这里,便无法继续,“那个时候,爷爷刚出院,身体还不是很好,所以我每次读到这里,就很想哭,根本没有办法继续读下去。”
爷爷的日记本,受访者供图。
所以,这本爷爷亲手写下的成长志,陈潞读了1年多才读完,“现在爷爷身体好多了,我也能静下心来,好好看看爷爷留给我的独家礼物。”
在一遍一遍的阅读中,陈潞也想起了爷爷陪她成长的20年,“小的时候,爷爷离我家骑自行车也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所以在我每次幼儿园放学的时候,他都会拿着煮好的鸡蛋或者洗好的水果来校门口看我,叮嘱我要按时吃饭。”陈潞回忆。
升小学后,她和爷爷的距离更近了,她的学校就在爷爷的小区里,所以她会经常赖在爷爷奶奶家,“爷爷非常宠我,为了让我能够按时起床,还不会有起床气,爷爷总会拿着温毛巾,给我一遍一遍的擦脸,直到我真的醒来。”陈潞说,所以我一直以为爷爷是天底下最温柔的人。
直到陈潞长大后,她看到身为院长的爷爷面对工作时的严肃才知道,“原来爷爷的那份温柔,是我们的独家限定。”陈潞告诉记者。
如今,这一被陈潞反复阅读的日记本被她当成了最沉重也最珍贵的礼物,“我把它放在我房间一个透明的柜子里,我可以时时都看到它,并且也不会被水和尘土污染。”陈潞说道。
日记本中的潞潞健康档案,受访者供图。
陈潞的爷爷只喜欢收藏纪念币和邮票,在陈潞和姐姐很小的时候,爷爷问她们,“你们喜欢什么?”陈潞“纪念币”,姐姐“邮票”,所以在给陈潞日记本的时候,爷爷也把收藏的“纪念币”给了陈潞的爸爸,把“邮票”给了姐姐的爸爸,也就是陈潞的大伯。
“我成长中的一切,爷爷都替我记得。”在爷爷的日记本里,有一张陈潞3岁时画的草莓,被爷爷贴在了日记旁边,写到“2001年12月3日,BB画,备注:士多啤梨(粤语:草莓)。”
今天,陈潞说,“其实写了这是草莓,也没人能认出来,可爷爷就是觉得我很厉害。”
最近被一篇26字的小学生作文破防了。孩子写道:“爷爷还活着的时候,这个世界的风雨,都绕过我,向他一个人倾斜。”没有“我想你”的直白,没有“无私奉献”的标签,却让全网父母红了眼眶。
但现实里,更多家长在为孩子的作文发愁:“写春游就是‘今天天气好,我们去玩了’”“写妈妈只会‘她很爱我’”“一到作文课就咬笔杆,憋半小时写不出三行字”……这些看似“不会写”的表象下,藏着更深层的育儿痛点: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孩子写作能力发展的规律?是否用对了激发表达欲的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6-12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黄金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语言表达高度依赖具体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共鸣。就像那篇获奖作文的小作者,如果没有和爷爷朝夕相处的温暖记忆,没有“风雨来袭时爷爷总挡在前面”的真实画面,再华丽的辞藻也写不出直击人心的力量。
但现实中,很多家长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速成焦虑”,给孩子报写作班、背范文模板,试图用“技巧”代替积累;二是“素材断层”,孩子的生活被作业、兴趣班填满,缺乏观察自然、感受亲情、体验日常的机会。就像一位妈妈曾无奈地说:“我家孩子连菜市场都没去过,让他写‘热闹的早市’,他能写什么?”
美国儿科学会(AAP)的研究指出,儿童早期写作(包括涂鸦、短句、日记)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促进认知发展——通过组织语言,孩子学会梳理事件逻辑;通过记录感受,孩子学会识别情绪;通过观察细节,孩子学会深度思考。换句话说,写作是孩子用文字“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思维体操”。
那篇26字作文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孩子用“风雨绕过我”的独特视角,把抽象的“爱”转化成了具体的“守护画面”。这说明,好的写作从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生长出来的”——生长于孩子对生活的细腻感知,生长于父母对表达欲的耐心呵护。
低年级孩子最怕“命题作文”,不如从“玩”开始。比如周末全家玩“故事接龙”:爸爸说“今天早上,我在书包里发现了一颗会发光的石头”,妈妈接“它突然开口说……”,孩子接着编。或者准备“家庭心情日记本”,每人每天用3句话记录“最开心/最奇怪的事”,妈妈可以故意写“今天切洋葱时,眼泪比菜还多”,孩子自然会抢着分享“我今天发现蚂蚁搬了一粒彩虹糖!”
我邻居家6岁的小橙子,以前一提写日记就哭。后来妈妈带他玩“五感记录法”:观察一片树叶时,用“看”(黄绿色,边缘有小锯齿)、“摸”(有点粗糙,像奶奶的手掌)、“听”(轻轻摩擦会沙沙响),小橙子不仅主动写下“树叶像会唱歌的小扇子”,还追着问“妈妈,秋天的树叶会唱什么歌?”
孩子写不出,往往是因为“没素材”。建议每周带孩子做1次“观察小任务”:可以是蹲在小区看蚂蚁搬家10分钟,记录“它们怎么搬饼干渣”;可以是和奶奶学包粽子,记下“糯米黏糊糊的,像云朵在手上打滚”;甚至是整理玩具时,给最爱的小熊写“档案”——“它的耳朵缺了一块,是我3岁时不小心咬的”。
有位妈妈的做法很聪明:她给孩子准备了“素材收集本”,把生活里的“小确幸”随时记下来——“爸爸出差回来,给我带了会发光的棒棒糖”“雨后的蜗牛爬在窗台上,像背着小房子的旅行家”。现在孩子写“难忘的事”,翻着本子就能挑出3个故事,再也不用硬编“扶老奶奶过马路”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是空话。但给孩子选书要“适龄”:低年级读绘本(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学如何用“大兔子和小兔子比爱的长度”表达亲情);中年级读短篇儿童文学(比如《草房子》,学如何用“晒麦场的香味”“风掠过稻草的声音”描写场景);高年级读名家散文(比如汪曾祺写《端午的鸭蛋》,学如何把“普通的鸭蛋”写出趣味和温度)。
读的时候别只问“讲了什么”,要问“你觉得哪句最有意思?如果是你,会怎么写?”比如读“月光像流水一样泻在叶子和花上”,可以引导孩子:“如果是路灯照在你家阳台上,会像什么?”我女儿曾仿写“路灯像撒了一把星星糖,把晾衣绳上的小裙子染成了金色”,虽然稚嫩,却满是孩子的灵气。
孩子交来一篇作文,别急着改错别字,先找闪光点:“这段写爷爷摸你头的细节特别好,我都能想到爷爷手上的老茧了!”“你用‘像小鸭子排队’形容同学下楼,比我想的还生动!”如果孩子写得短,可以说:“我特别好奇后面发生了什么,你愿意再写几句吗?”
一位爸爸的做法让我深受启发:他把孩子的作文打印出来,装订成“小书”,在扉页写“作者:XXX 出版社:爸爸的书房”,还爷爷奶奶视频“云阅读”。孩子现在逢人就说:“我是小作家,我有自己的书!”
那篇26字的作文,之所以能感动我们,不是因为技巧,而是因为“真实”——真实的爱,真实的思念,真实的孩子视角。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得高分”,而是让孩子学会用文字记录成长,用表达连接情感,用思考认识世界。
下次孩子咬着笔杆犯难时,不妨放下“优秀作文选”,带他去看一场雨,闻一次桂花香,听奶奶讲一段往事。当生活的细节填满孩子的“素材库”,当表达的欲望被温柔接住,那些藏在心里的话,自然会像春天的草芽,从笔尖悄悄钻出来。
互动话题:你家孩子最近写过最打动你的小作文或短句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记录这些成长的微光~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