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更新日期:2025-08-22 20: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娃娃》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这能让你的作文更深入、更吸引人:
1. "明确观影感受与核心观点:" "问自己:" 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是感动、震撼、悲伤、启发,还是困惑?电影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情节、角色或主题? "提炼核心观点:" 基于你的感受,确立一个清晰、有深度的中心思想。例如,电影让你思考了什么社会问题?人性的哪个方面让你触动?它如何改变了你对某个事物的看法?这个核心观点将是你作文的灵魂。
2. "内容充实,避免泛泛而谈:" "具体情节支撑:" 不要只说“这部电影很感人”或“电影拍得很好”。要结合具体的情节、场景、对话来支撑你的观点和感受。例如,“当XX角色在XX场景下说出XX台词时,我感到非常难过,因为它展现了……”。 "细节描写:" 适当运用感官描写(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比如,电影的色彩运用、配乐、某个特别的镜头给你带来了什么感觉。 "角色分析:" 选择一两个你印象最深的角色,分析他们的性格、行为动机、命运轨迹,以及他们如何引发你的共鸣或思考。
3.
最近,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观看了电影《抓娃娃》。这是一部很好看又极具喜剧特色,深度极广、发人深思的电影。
该片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育儿大戏”。主角马继业从小生活在父母精心打造的“世界”里,“奶奶”是假的,邻居是演员,他的生活被无数双眼睛监视着。这种设定充满了戏剧性,也让我们看到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过度掌控。他们为了让马继业成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不惜采用极端的“穷养计划”,将课本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打造了一个庞大的“教育团队”。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并非基于孩子的兴趣,而是源于情感绑架,让马继业自小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该片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父母的这种“穷养”教育方式引发了人们对亲子关系和教育理念的反思,让我们看到了错误教育方式对孩子心灵的伤害。马继业在得知真相后的痛苦与迷茫,以及他对自己人生的重新思考,都令人动容。这不仅是一个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的反抗,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同时,电影的细节处理也值得称赞。从人物的设定到场景的布置,都能让观众感受到导演的用心。特别是那些细微的隐喻,如电影片名“抓娃娃”的双重含义,不仅指父母对孩子人生的操控,也暗示孩子对父母的反向影响,为影片增添了一层更深的内涵。同时,影片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从学校里的攀比之风,到专家对孩子培养的量化标准,再到人情社会、关系社会的种种现象,都在电影中有所体现。
总体而言,《抓娃娃》是一部有笑有泪、引人深思的佳作。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教育的困境与亲子之间的矛盾,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教育问题进行反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电影告诉我们:教育要回归理性、自然,要尊重孩子个性与选择,不能将家长的意愿强加给他们,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翟红芳
看完了沈腾和马丽主演的喜剧电影《抓娃娃》,在捧腹大笑之余,我陷入了深深思索。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孩子成长的话题我是敏感而关切的。这部电影以魔幻与现实相结合,演绎了一个深刻的家庭教育问题,让人沉思。
沈腾饰演的马成钢是个土豪,金包银裹地把大儿子马大俊养废以后,把继承家业的希望全部投注到二儿子马继业身上。然而马继业的姥姥、姥爷,又把年幼的马继业宠溺成一个众多保姆精心呵护的肥仔。无奈的马成钢痛下决心,在孩子认知尚未建立的年纪,把马继业放在自己小时候成长的极端环境中,并专门成立了一个打造马继业成为未来接班人的团队。从此,马继业过上了家贫如洗,小小年纪就要承担家庭重担的日子。他天天跑五公里上学,回家给奶奶熬药,精打细算买菜;冲动下用过日子的钱买了一台平板电脑,怕被父母发现,捡垃圾卖钱,受尽同学嘲笑;最悲催的是在父亲的糊弄下,被迫放弃了自己喜爱的体校长跑训练。
长大的马继业为了父母的殷切希望,一路努力奋进,但被操控的生活让他充满了疑惑。马成钢为了遮掩假奶奶被马继业发现瘫痪端倪的事件,举行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葬礼。他手下的团队更是24小时密切监控着马继业的一举一动。豪华别墅泳池里马继业唤醒了儿时的记忆,开始深度怀疑自己被操控。进入高考考场的马继业,故意没有答卷,而是在卷子上画了一只向往自由的鸽子,提前半小时交卷,翻墙逃出,制造自己被绑架的假象,调虎离山,他在家里摸索发现了地下团队,看到了自己从小到大被操控的过程,眼含屈辱的泪水,他推开沉重的卷闸门,走向自由的天地。
马成钢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让儿子去体验极端生活,磨炼意志品质,给儿子铺设了一条精心规划的道路,考上清北大学金融管理,将来接管家族财富。但这个自以为是的教育成了孩子最大的苦难和不甘。孩子以高考卷子上自由的鸽子表达着自己的向往。
马成钢夫妇俩为了这个荒谬的梦想,也付出了很多,明明很有钱却穿得破破烂烂,住得破破烂烂,提心吊胆撒谎圆谎,苦心孤诣把自己艰苦成长的道路复制给孩子,孩子知道真相后,一切劳而无功。
影片结尾的彩蛋意味深长。马继业考上了最好的体育学院,跑最喜欢的马拉松,但是看见跑道旁一堆塑料瓶子,还是停下脚步高兴地去捡,童年创伤留下的阴影让人既笑且泪,贫穷是一种无奈,不是选择,让贫穷磨炼意志的教育思维被啪啪打脸。马成钢看着没按意志成长的儿子,对老婆说:“继业给啥都不要,硬给他一个弟弟妹妹吧。”也许马成钢想在三胎上继续强行干预,死磕到底;也许他醒悟了,想给三胎一个舒适自由的成长环境,纠正自己的谬误。结尾留给观众很大的遐想空间。
片尾曲我仔细听完,感悟颇多。“那些为你好的话我听够了,别为我好,请为我叫好……小风筝要往哪里飞,飞多高多快你已安排好,可我不想当风筝,我想当风,你别管我,管我去哪儿,我都在找到自己的路上……”这是孩子心底的呐喊!让孩子当风吧,没有风不能冲撞的地方。真正的教育是基于理解和尊重,而不是操控。所以家长们,请放开你的手,远远守望,让孩子当风吧,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作者简介
笔名碧云天,西安市人,从事教育工作。从小酷爱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写有散文、小说,童话、游记等五六十万字,出版有散文集《两地书》《且行且歌》。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