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58原创网网

写作《小学英语的研究主题》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8-23 00:59

写作《小学英语的研究主题》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小学英语研究主题的作文,无论是作为研究报告、课程论文还是学习心得,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确保作文的质量和深度:
"1. 明确研究主题与范围 (Define the Research Topic and Scope)"
"具体化:" 小学英语领域非常广泛,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分析、学习策略、学习者因素到评估方式等都有很多可研究点。你的主题需要足够具体,避免过于宽泛。例如,不要写“小学英语教学”,而是写“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或“小学英语课堂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可行性:" 确保你的主题在现有条件下(时间、资源、能力)是可研究的。小学阶段的研究可能更侧重观察、问卷、访谈或案例分析。 "界定范围:" 清晰界定你的研究对象(哪个年级?哪些学校?)、研究内容和边界,避免研究泛泛而谈。
"2. 进行充分的文献回顾 (Conduct Thorough Literature Review)"
"了解现状:" 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教育期刊、专著、研究报告等,了解该主题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观点和争论焦点。 "寻找理论基础:" 找到支持你研究假设或方向的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如二语习得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明确研究空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周丽婷

摘要:阐述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并从现行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两个方面分析现行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整合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强化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创新课程内容和结构、革新教学和评价方法、注重学段衔接与持续发展等策略在提高学生英语实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引言

当前,语言教育的目标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语言知识传授,而是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阶段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起点,对学生未来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具有长远的影响。因此,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不仅是响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且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

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强调和明确,其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构成。这一框架不是将核心素养视为几个独立的部分,而是强调了它们之间融合、渗透、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密切关系。《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英语学科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深化他们的文化意识,丰富其思维品质,并最终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化实践性,确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等措施,旨在更有效地培育这些核心素养,反映课程对育人导向的重视,同时增强教学的指导性和学段间的衔接,确保英语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每位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条件,以及他们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芦希 2023)。

二、现行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分析

(一)现行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普遍采用基于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在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讲解和演示的方式讲授新课,学生则通过听、说、读、写练习来掌握语言知识(郝青 2023)。这种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方面效果显著,但未能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和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 教学内容单一

现行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科书和语法知识,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和情境,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忽视实际应用

虽然学生可能在语法和词汇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交流和使用英语的能力上却显得薄弱,这主要是由于缺少足够的实际应用场景和练习。

3. 教师角色局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不是引导者和促进者。这种模式限制了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的能力(李荣华 2023)。

4. 忽视核心素养的培养

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对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的培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创新

(一)整合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

教学模式创新的一个核心策略是将语言学习与文化理解紧密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真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语言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联合国会议,让他们扮演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运用英语讨论全球问题。这种活动不仅要求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还要求他们了解并表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点和理念,从而深化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此外,通过观看和讨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或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对语言背后文化含义的理解,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强化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学中应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引入问题解决和项目制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例如,设定一系列基于现实生活场景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寻找解决方案,其间须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表述。这类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新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通过鼓励学生设立个人学习目标和反思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

(三)创新课程内容和结构

更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对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创新,确保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同时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用跨学科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科之间的联系,如将英语学习与环境科学、历史或艺术结合起来,探索如何通过语言学习增进对其他学科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技术工具,如在线协作平台和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薛钰 2023)。例如,使用博客或视频日记的方式记录学习进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够增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个人连接。这些策略旨在构建更加动态和互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革新教学和评价方法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和评价方法的创新是关键。教师应采用互动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案例研究、模拟情景和项目式学习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学习。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语言使用场景中练习英语,还能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评价方法应从单一的书面考试转变为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在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通过日常的观察、作业、小组讨论等形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综合性评价则通过项目报告、口头报告、同伴评价等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多元化评价体系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李建花 2023)。

(五)注重学段衔接与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持续发展,教学模式创新中应重视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通过建立一套循序渐进、分层次的英语学习体系,确保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乃至高中的英语学习能够顺利过渡,每一阶段都在之前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个人兴趣和学习能力,设计符合其发展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为支持学生的持续发展,学校和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如课外英语俱乐部、在线学习平台、英语角、暑期训练营等,鼓励他们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英语学习和实践。此外,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写作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与评估

(一)语言能力的提升

在创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言能力显著提升。在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的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被要求使用英语描述各种上学的方式,并讨论各自的优缺点。这种活动不仅要求学生准确使用英语词汇和语法描述交通方式,还鼓励他们运用英语进行逻辑思维和论证,从而在真实语境中练习语言。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述、提问和反馈来评估他们的沟通能力、语言精准度和流利度。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演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体现了语言能力的多维度提升(杨萍 2023)。

(二)文化意识的培育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4 I have a pen pal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跨文化理解和文化适应能力的发展。学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笔友交流,不仅能学习如何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书面交流,还能了解和探讨各自的文化习俗、节日庆祝方式和日常生活等话题。通过课堂分享笔友的信件和文化背景介绍,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广泛的文化视角。评估学生的文化意识培育,可以关注他们对不同文化描述的准确性、对文化差异的尊重程度及他们在模拟跨文化交流中的适应策略。

(三)思维品质的提升

创新教学模式特别强调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5 What does he do?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并思考每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学生需要收集信息,进行小组讨论,并最终以报告或演讲的形式呈现观点和发现。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练习英语表达,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分析和评价不同信息的能力。

此外,Recycle 1单元提供了一个综合应用和反思前几个单元所学知识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拓展思维,如制作关于不同职业人士日常生活的短片或动画。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评估时可以侧重于学生的原创性、问题解决策略及其项目实施的有效性。

(四)学习能力的增强

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中,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重要方面。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6 How do you feel?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并探索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表达这些情感。这不仅是一个语言学习活动,而且是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意识和情绪调节能力(周明辉 2023)。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在线学习平台和多媒体工具,鼓励他们自主寻找并利用资源进行学习。通过设定个人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及定期自我评估,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自主学习习惯,提高信息筛选和处理能力,这对于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评估学习能力可以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学习策略的使用效果及他们对学习资源的利用程度。


结语

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探索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采用跨学科主题学习、互动式教学方法和多元化评价体系等策略,本研究突出了教学模式改革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实用技能及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显著成效。通过分析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和Unit 4 I have a pen pal等单元的实践应用,展现了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和学生能力的提升。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如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和教学资源的配置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均可通过持续的教师培训和资源整合得到有效解决。本研究证实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为他们在全球化社会中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引用文献

郝青. 2023.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初探 . 中学生英语,(36):21-22.

李建花. 2023.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探析 . 中学生英语,(28):17-18.

李荣华. 2023.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英语“阶梯式”阅读教学模式 .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9):121-124.

芦希. 2023.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 . 文科爱好者,(5):101-103.

薛钰. 2023. 基于单元教学,促进知识建构——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的开展策略 . 求知导刊,(22):32-34.

杨萍. 202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策略 . 中学生英语,(24):17-18.

周明辉. 2023.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 西南大学.


(本文首次发表在《英语教师》2025年第6期)

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策略研究——Unit 9 Learning为例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以Unit 9 Learning为例

张国萍

摘要:以发展高中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运用案例分析法,探究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策略。本文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9 Learning为例,提出以语篇关联为线索,把握单元主题意义;以主题意义为指南,设定单元教学目标;以主题探究为方向,优组单元学习活动等策略,希望通过对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路径的深探与细研,助推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主题意义;高中英语;单元教学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学生形成及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主要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六个要素。其中,主题语境能够为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畴与具体语境。高中英语课程要将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高中生英语语言学习最重要的内容,让他们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参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及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基于这一认识,以单元为高中英语课程内容的基本教学单位,对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策略做出更为详细的案例分析。

一、以语篇关联为线索,把握单元主题意义

英语学科的主题意义是英语学科文化内涵、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 (吕晓雅、王燕 2022)。《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中的语篇多以多模态与不同文体形式呈现,既承载英语课程的语言与文化知识,能够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及文化素材,又传递英语学科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支撑。因此,教师推进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工作时,可以教学单元中各板块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通过找寻与挖掘其中的内在关联方式,实现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精准提炼与充分把握。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9 Learning由八个教学板块构成,并且在各个教学板块中存在多模态与不同文体形式的语篇文本。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可从深耕本单元各板块的语篇内容及类型入手(见下表),从各语篇的关联之处提炼与把握本单元的主题意义。



综上所述,本单元的主题语境为“人与自我”范畴下的“生活与学习”,意在让学生通过整体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形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与终身学习”的优秀学习品质与关键学习能力。由此,教师可以确定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即“Active learning,lifelong learning”。


二、以主题意义为指南,设定单元教学目标

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在展开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时,要以主题意义为指南,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设定多维单元教学目标。首先,进一步增强高中英语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育人导向,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与贯彻;其次,让高中生在更具指向性、更为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积极参与各类指向单元主题意义深度探究的英语学习活动,在依托不同类型语篇分析与解决英语课程单元学习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整合发展、文化意识的持续增强、多元思维的不断提升及学习能力的稳定提高(曹翔羽 2022)。

本次单元教学中,单元主题意义“Active learning,lifelong learning”侧重高中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单元教学过程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譬如,通过参与Topic Talk 板块中与学习有关的话题讨论,学生能够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通过阅读Writing Workshop板块中的语篇My Reflection on“The Secrets of Your Memory”,学生能够把握反思类文本的写作方法;通过阅读Reading Club板块的两则语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能够在对比中外文化差异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而通过阅读本单元Lesson 1—3的三篇语篇,学生的思维能力会有所加强。

教师在基于本单元的主题意义“Active learning,lifelong learning”设定单元教学目标时,依据对本单元各板块语篇的整合分析、对高中生真实英语学情的了解及对本单元所涵盖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的把握设定以下单元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方面:(1)能够在本单元主题语境的统筹下,整合性地运用已有的英语语言知识与师生探讨、交流有关英语学习水平提升、大脑开发、提高记忆力与改进学习方法的话题,得到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2)能够在完成本单元的整体学习后,扩大英语词汇、语用、语音、语篇等方面的语言知识量,熟练掌握阅读与理解英语说明文、应用文及议论文的方法;(3)能够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出发,模仿Writing Workshop板块中语篇My Reflection on“The Secrets of Your Memory”写出一篇有深度与实际意义的反思日记,恰当得体地使用书面表达方式表达个人见解与观点。

文化意识方面:(1)能够在对比英汉语中与学习有关的名言、俗语表达方式的过程中感悟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2)能够通过比较、分析、思考、区分、鉴别Reading Club板块的两则语篇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做出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理解与认同中外文化的差异与融通;(3)能够通过学习单元语篇了解中外主要心理学家、记忆学家及学者的成就与贡献。

思维品质方面:(1)能够在参与各类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学习活动过程中,对如何主动学习、改善记忆、提高自身学习水平等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提出具有创意的想法与观点;(2)能够客观理性地辨析本单元各板块语篇中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与思想观点,得到质疑批判思维、概括归纳思维与逻辑推理思维的锻炼与提升;(3)能够在分析、解决本单元英语学习问题过程中,主动迁移及运用英语学科思维方式及其他学科思维方式,形成创造性思维。

学习能力方面:(1)能够在整体学习本单元知识内容后,对自身的英语语言学习行为、英语语言知识识记方法及英语语言学习方式做出及时的调整与改进,树立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2)能够在理解本单元各板块与学习有关的英语语篇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运用作者提出的合理观点、可行建议与科学方法主动调适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自身的学习渠道,逐步提升自身学习英语语言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水平。

此外,教师还须以单元主题意义为主线,将各板块中有关联的语篇文本进行整合,构成教学课时,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设定针对性更强、更有操作性与可测性的课程学习目标。

三、以主题探究为方向,优组单元学习活动

《课程标准》十分倡导与鼓励高中英语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设计与组织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及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意在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教师在展开基于主题意义引领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实践时,须以促进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为大方向,将能够有效调动他们英语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现代教学方法融入高中英语单元整体学习活动的设计及组织之中(王海云 2022)。

下面,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9 Learning Lesson 1板块的语篇Active Learning为例做出说明。

第一,应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融入我国教育家孔子、孟子与荀子提出的学习观点,创设与积极学习、主动学习有关的话题情境,启发学生在读前探讨、交流“How to be an active learner?”这一问题。这样就能在活跃学生英语语言学习思维的同时,使其通过沟通与探讨对语篇的主要内容做出基于个人学习经验的预测分析,从而为深度阅读、分析作者的观点做好准备。

第二,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在学生完成话题讨论后,以其见解想法为依据划分学习小组,并为各个学习小组布置以下驱动型学习任务:

M1: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make a subtitle for each of paragraph.

M2:Use a mind map to compile five ideas from author Kevin Daum on active learning.

M3:What other ways of active learning do you know? How will you learn actively in the future? Make a list and explain them. Compare and discuss your list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学生在上述三项学习任务的驱动与作用下灵活运用泛读、寻读、跳读等阅读技巧及方法,合理使用思维导图、思考清单等思维工具,在独立阅读、小组讨论期间理解文本内容,积极批判与质疑作者凯文·多姆(Kevin Daum)提出的关于主动学习的五个观点,并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所读语篇相融合,提升对单元主题意义的认识。

第三,应用问题导学法。教师在学生合作完成语篇文本阅读后,以问题“Do you think author Kevin Daum’s advice is useful to you? Why? What are your views on active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促进学生思维的延展与发散。学生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有效做法与可行路径发表更具创造性与个性的见解,实现对本单元主题意义的拓展,并为深入学习、高效学习本单元其他板块的语篇文本作铺垫。

结语

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课程标准》与英语教材为教学的直接依据,探寻单元各板块语篇之间的关联,实现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精准提炼与单元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催生一系列指向主题意义深度探究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学习活动,在更进一步升华与深化高中生英语语言学习体验与单元整体学习感受的同时,使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稳定形成与有效发展。

引用文献

曹翔羽. 2022.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2为例 . 校园英语,(36):64-66.

吕晓雅,王燕. 2022.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问题及改进 .英语学习,(12):54-58.

王海云. 2022.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1 “Lights,camera, action!”为例 . 中学教学参考,(16):16-18.


(本文首次发表在《英语教师》2025年第6期)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热门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